「冷香暖玉[红楼钗黛]」

第 52 章 第 52 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且说这日,元宵已过,薛姨妈自命人回金陵,送信予薛蝌兄妹,而贾政新任命亦已送达,竟是点了学差,动身时间亦早,竟是不出正月就得离京。

但贾政早从林如海那儿听闻此事,实则早有准备,随时可以启程。

贾政如今唯一惦记的只有宝玉。

他方禀告贾母,欲将宝玉也带到任上,亦好让宝玉多与读书人接触,好能生出经世济民之念,晓得当以科举一道入朝为官,莫再如儿时淘气。

贾母却被他这突来的请求气坏了,捂着胸膛作声不得,直把在贾母身旁侍候的鸳鸯、琥珀等人吓个半死。

贾政跪在下方,低着头垂泪。

他不愿忤逆母亲,但听过林如海与他所说之事,实在不得不担心宝玉将来。

若只宝玉一人也罢了,但贾家将来,又当如何?

他过往自知自己做不得整个贾家的主,自有贾珍那族长在,他劝不住贾珍,亦说不动贾珍之父贾敬舍了道观,回家坐镇,好整肃家风,索性只与自己养着的清客们闲谈作乐。无广告网am~w~w.

就连宝玉的事,若祸不及他,他也因宝玉跟在贾母身边长大,有贾母溺爱,而不多管。毕竟看着宝玉往常随他去见外客,言行举止,从无差错。他们这等人家的公子哥,最要紧的到底是这些规矩。

贾政过往亦持这态度,宝玉再于八股文章上不学好,到底长相端正,带得出门,言谈间亦有些清雅道理。

但听罢林如海分析贾家如今处境,他如何不多存希望?

尤其那日林如海说要办女子学堂时,隐晦表达了元春在宫中当已有些作为,不久该有喜事传出,贾政更渴望借此机会,好中兴贾家。

此愿,实是他多年心愿。

跪着的贾政默默回想过往。

他不得科举入仕,在朝中位置尴尬,而他在家中同样位置尴尬,莫说族中有族长贾珍,就连这家中,又何尝不是还有一个大哥贾赦!

贾赦住在荣国府老宅,而他住了这宅院,已惹来些许非议。因此,就连家中事务的管理,他亦不敢越过贾赦去。只那贾赦是个终日沉迷女色的,哪里知道管辖这些!

贾政方渐将心愿转寄于长子贾珠,本以为凭贾珠之才,来日定可成就一番事业,偏这儿子死得早……

贾母、王夫人,暗地里多少有些埋怨,只恨他将贾珠逼迫太紧,才招来贾珠之死。

贾政自也痛苦,以自我劝慰,贾珠只是命数如此,实非学业过重之故。

但他多少也受了影响,此亦他后来不敢过于逼迫宝玉读书原因之一。

贾母气得捶胸许久,方恨恨道:“你若要带了宝玉去,倒不如将我的命带去!”

王夫人本也在旁,听闻了,忙流着泪跪劝道:“老太太何苦如此说!宝玉如今年岁既长,本就该跟着爷们多长见识学问的,而今老爷也只是想着出任外职,好让宝玉多见识些地方,会会天才英才,又不是要宝玉如何,老太太何必动怒至此?”

贾母胸腔起伏不住,竟是怒气久久不消。

她怨的却非贾政一人,实还好林如海设计之故。

先前她倒只觉林如海非要接走黛玉时就说学堂之事有些古怪,却也不做他想,今日听得贾政如此说,才将前后连在一起。

贾家自是勋贵世家,迄今家中仍有人袭爵的。贾母自贾家、史家最显赫之时,一直经历至今,所见过繁华不知多少,纵也明白如今家道渐不如过往,却又何曾考虑过非要为了那点将来如何逼迫着子孙拼搏!

因此她虽也有些觉悟,但到底更爱自己作乐。

她如今最怒,林如海竟如此戏弄自己,又不由想到林如海回京之后,也不见如何与自家亲近,元宵特意邀请,竟也不来,不知是否是女儿死后,林家就要和自己家也割裂些关系。

如此种种,怎能令她不怒?

王夫人一面劝着贾母,一面暗暗给贾政使眼色,要他也说几句话。

贾政却直挺挺地跪着,依旧低头,眼中的泪渐渐不流了,神色却又添了些怆然。

这事,终究瞒不住,飞快传得荣国府上下皆知,就连宁府那边也听说了。

薛姨妈听闻此事,忙叹宝钗先知先觉,在先前黛玉遣香菱来问时,就答应了去林府上学的事,又早早计划好了让薛蝌兄妹进京。

王熙凤听得,固然有心去劝慰贾母,但她一个当晚辈的,着实不好插手长辈的事,也唯有命人留意着消息,好待贾母单独时再去陪贾母说话解闷。

至若宁府中的秦可卿,听说此事,怏怏不乐。

在她身边侍候着的宝珠忙问:“奶奶莫非是为了秦爷读书的事呢?”

宝珠所指,自是秦钟。

秦可卿细细幽幽叹了一声,道:“可不呢?他既到了贾家家学上学,若非还有宝玉和他作伴,还不知道要如何被家学里的人欺负。宝玉不在,他可如何是好?”

宝珠亦无办法,默然不语。

贾母再是不愿,到底应了贾政请求。

宝玉哭了一通,看红着眼的袭人替他收拾衣服等行囊。

袭人心中自是闷着,却仍强笑着劝宝玉:“宝玉,不,二爷,你既要跟着老爷到外,也该长大了,不好再如小时候叫你小名啦。你若在外,那些小厮多是粗心的,你可要先自己紧着自己……”

如此嘱托,密之又密。

宝玉拉着袭人的手,怎么都不肯松开。

黛玉、湘云两人不在,与他最亲近的,实属袭人。且两人更有些不可为外人道之事,更不必寻常。

袭人更是心中忧愁,却依旧只得打起精神劝着宝玉。

贾府中如此,林府中,崇玉已在正月十六,就和伴读杜原,跟随着莫宗良读书了。

莫宗良的学问是林如海都赞叹的,只是莫宗良自己并不愿入朝为官,甚至对现在的朝廷颇有些厌恶,这才还是白身。

黛玉与郭四喜等人相处时间长些,倒也对崇玉师门略有了解。在崇玉入门前,这门派所收弟子,皆与前朝有些关系,因此和本朝自有仇怨,故而再有才华,亦不肯与本朝牵涉过多。

林如海当初当真全赖官声好,方能让崇玉的师父杨宗泉愿意去教崇玉一些武学常识。

而杨宗泉与林如海往来多了,更懂林如海为人,知道林如海立场,方才有后来请示师门后,愿意抛弃过去的前朝偏见,特收崇玉入门。当然,其中亦有前朝覆没时间已长,门派中人已渐对光复前朝无望的原因。

林如海本欲替崇玉再寻名师,好教授八股文章之道。只是名师仓促间难以寻来,他前段时间官事之余,又不得不先紧着黛玉上学的事,这才将为崇玉请先生的事暂且搁置。

幸得莫宗良虽于八股文章之道不大通,但诗词歌赋尽晓,学问渊博,又自成体系,林如海倒觉得让崇玉先随莫宗良学些时日,好保先天性灵,亦为美事一桩。

授学之人既是莫宗良,又只在林府之内上学,有些规矩倒不必过于讲究。

尤其杨宗泉也觉得自家儿子学问不高,只对舞刀弄剑有兴趣,现也想让儿子读几本书,又将杨六通打发过来旁听,就引得郭四喜也时常要过来听讲了。

阅读冷香暖玉[红楼钗黛]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冷香暖玉[红楼钗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