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香暖玉[红楼钗黛]」

第 97 章 第 97 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且说贾芸,自回到家后,他母亲五嫂子分外惊喜,母子二人又有好些话说。

正说着,就听得有人敲门。

贾芸恋恋不舍地从母亲身旁站起,前去开门。

他想着自己才回到家,虽回来路上也碰到不少人,但多半也没谁这么快就来找他,多半是族中有其他人来找自己母亲。他不在家时,就有些好心的族人来陪五嫂子解闷。

但门外站着的竟是崇玉。

贾芸吃惊之余,一面将崇玉请进屋里,一面不好意思道:“林叔叔,我家里简陋,你莫要见怪。”

那五嫂子只听贾芸称呼,便知是崇玉,忙也要替崇玉准备茶水,并一些果子。

她此前一人在家,过去也简朴惯了,家中本不曾备着太多东西,只因贾芸回家时也特意给她带了些,这时正好拿来招呼崇玉。

崇玉有心要问贾芸一些路上的事,贾芸大多数回答得详尽,独有少部分,却是不怎么多言,偶说两句,就悄悄看看母亲。

崇玉从杨六通那听闻过,这一路上实则不太平,遇到了几回匪徒。无广告网am~w~w.

这些匪徒有强有弱,强的是眼见他们这商队人多钱货也多,才拿他们下手,谋算着赚一笔大的。那些弱的却是真无甚活路可走,明知道不敌他们,仍只能冲上来,只想着能劫多少就是多少,真一箱子东西都抢不走就四散逃命。

贾芸一路跟着商队,将这些都看在眼里。

只如今母亲在旁,他并不敢多说,只怕母亲又要担心。

崇玉却也只因对路上发生的事所知有限,才无意中问到了些许相关的,既听出了贾芸之意,也就不再提这些,只笑问贾芸道:“如今也快过年了,年后我商行中却还要继续派商队出门。下次出门,却不似这次,几个月功夫就能回来。也不知你可还愿意跟去?”

贾芸为人确实伶俐,更有杨六通暗中观察到,他跟着林家商队之时,从不曾动什么歪主意,未必不能尝试着用他。

崇玉办这商行,最愁的便是人才问题。

林家固然拿得出一些忠心耿耿的人,但林家本身也有些田地庄子之类需要人打理,以林家过去用人习惯,也不可能给他抽调太多人手。且忠心之人,办事之时也未必擅长周旋应对,贾芸之机巧,正是他所需。

“这……”贾芸着实有些心动。

他跟在熙凤身边办事,哪怕得了熙凤信任,也能获利不少,但他自身对这等全靠阿谀讨好、欺上瞒下才能获利的方式多有不满,只因生在此地,也只凭着此才好赚些银钱,不得已之下为之。且这些事,他此前涉足了,日后要想抽身而出,实属不易。

跟着林家商队出外,他与商队其他人闲聊时,已得知林家并无这些乱七八糟的规矩,只要大家尽心办好事,事后少不得分红。如此,赚这些银钱,却要安心太多。

然而一旦应允了崇玉,他出外又难以照顾母亲。长年累月让母亲一人留在家中,他又如何安心?

五嫂子笑道:“芸儿,若你觉得跟着你林叔叔办事好,那就去吧。我在这里,左右邻舍都是族人,多得是人来陪我说话解闷,你何必担心我?”

贾芸听罢,方含泪点头道:“林叔叔,若你觉得我合适,那我年后还跟着你干!”

“这可说准了!”得了贾芸应允,崇玉心中一定,将杯中茶喝尽,起身笑道,“你才回家,我也不再打扰你与五嫂子享受天伦之乐了。若非担心凤姐姐也觉得你得力,要先让你来年替她办事,我也不必这么急着来找你。也不必送我了,我且去和凤姐姐说一声呢。”

话虽如此,贾芸还是将他送出门外,才折返家中。

从家门边回到屋内,不过短短数步,贾芸却觉自己已走过万水千山。

想当初,他在这贾家又不是什么嫡系。贾家族人多,便是嫡系,若不是和当权那几个相好,怕也没什么出头机会。

他年幼就已没了父亲,全凭母亲拉扯着长大,后来还是靠自己贿赂凤姐,才得了办事机会。

凤姐虽也是知人善用之徒,在他将第一件事办妥后,就知他有些能力,将更多事交予他处理。

然而每每替凤姐办事,尤其是后来凤姐做出的弄权之事,他常心中不安,也不知如今这般日子能维持多长时间,更怕被贾琏等人问起。

崇玉一如王熙凤般肯用他办事,更只要他正常做事,他怎可能不欢喜?

从贾芸家出来,崇玉确实进了荣府,先拜见过了贾政,甥舅二人说了些闲话,方去见熙凤。

王熙凤或真或假地抱怨两句,笑称崇玉将她身边一得力助手要去,也就应允了。

末了,熙凤忽问:“我听说我那表哥跟着你商队行商回来,竟还带了个姑娘回来?只不知此事真假呢?”

崇玉忙笑道:“凤姐姐果真消息灵通之极!这事我也才听闻,你就知道了。”

熙凤得意道:“我还知道他说非那姑娘不娶呢!若他真要娶妻了,我那姨妈也该替宝丫头找门婚事了吧?”

她这一说,崇玉却是一惊,匆忙起身道:“这可了不得了!我可不能在这里多坐啦!”

熙凤忙跟着起身问:“这又怎了?”

崇玉叹道:“你不知罢了。先前湘云要定亲,就勾起我姐姐好些离别之情。这段时日可巧姐妹们都不在身边的,薛大哥哥回来,宝姐姐定也要家去,滞留的我姐姐在家,还不知如何伤怀,我到底要早些回去陪她说会儿话才好。”

熙凤才明白过来,笑道:“你姐弟俩倒是感情深!罢!我略送送你。改日可要再来说话。”

崇玉方匆忙回到家中,果见黛玉仍在窗边小榻上,双手垂在身前,面向窗户低头坐着。

丫头们本要通传,崇玉却示意她们噤声,只悄悄走到了黛玉身后,正要吓她一吓。

却见黛玉头也不回,只道:“鹦哥儿,咬他去!”

一只色彩斑斓的鹦鹉忽从黛玉面前飞起,直扑崇玉而来。

幸得崇玉习武,反应快,那鹦鹉也要先飞高才能越过黛玉肩膀扑向崇玉,因此崇玉躲避得甚为轻松。

黛玉才回了头笑道:“我让你吓我呢、鹦哥儿,回来。”

那鹦鹉当真飞回来了,稳稳妥妥地落到黛玉手心。

“我都没来得及吓你。”崇玉在黛玉旁边坐下,感慨道:“你什么时候将它也训得如此好了?”

黛玉嗔他一眼,或真或假地抱怨道:“你这些时日可是越发忙了,连来我这儿走动都是抽空,说些闲话儿已将时间耗得差不多了,你还哪有空听我说这些呢?”

这鹦鹉本是当初在荣府住着时,贾母特意要给她解闷的。

贾母院子里本就养有许多鹦鹉、画眉等鸟雀,黛玉偶有得空,也会逗弄一下它们。后贾母特送了她一只鹦鹉,好令她每每有意,也不必再到那穿山游廊厢房外。

黛玉回家之时,也将这只鹦鹉一并带来了。初时还仍只教着鹦鹉说话、念诗,后又一日,她正要逗鹦鹉玩,又有婆子来找她汇报事情,她只将鸟笼门虚掩着,谁知就说说事儿的功夫,那鹦鹉就学会了自己撞开鸟笼门飞出。

它竟也不外跑,仍知道了回笼里的,索性黛玉越发放了它自由,那鸟笼门似虚设一般。

又因这段时间崇玉忙得很,来找黛玉玩时,直将两人各自身上的事说说,姐弟俩相互关心两句,他也差不多要走了,如此一来,只一只鹦鹉,又如何值得他们多说?

崇玉来时还只想着要陪黛玉解闷,谁知一过来,遇着这事,倒觉得自己也成了引动黛玉离愁之人。

随着姐弟俩各自长大,两人本就不可能再如过往般,终日竟夜,只以彼此为重。

黛玉忽将手伸向崇玉肩膀。

崇玉微怔,只见黛玉拈起一小绒毛,放到一旁。看那毛色,分明是鹦鹉扑向他时不慎留下的。

自有小丫头过来,将这绒毛收走。

鹦鹉在笼中,探头看着。

黛玉笑道:“你能来看我,我已很欢喜了。”

崇玉却是听得心里又是一揪。

“姐姐……”

黛玉伸手,往他额间一戳,说话声却轻极。

“长大了呢。”

都有肩上的胆子。

如她要将内宅这些事处理妥当,如崇玉与父亲要在外维持着这家的体面。

入京前还只是懵懂幼儿,母亲离丧前尚可尽情享受庇护。纵然有父母的教导,也曾对家外的一些事有所了解,但终究知道,父母就在身前,将一切抵挡在外。

寄居荣府那段时间,就已有什么不一样了。

回到家中,亲自打理家务,更知诸多艰难。

她如今还是有忠心耿耿的下人相助,且林家底子好,并无奢华浪费之处,她当家理事才轻松几分。

偶尔黛玉会想起荣府,尤其到荣府走动时,瞧着荣府的排场,又去找熙凤玩时听过熙凤一些闲谈,更知荣府撑着排场不易。

偏这大户人家,若非底气十足之时,就肯先主动降下排场,日后一旦出现青黄不接之象,更不可能将这些排场省却,否则只会引来外人猜疑,更添落井下石之人。唯有硬撑着,或许还能撑到转机出现。

林家因鼎盛时期就已有简朴之风,因此过着清简日子也引不来外人浮想联翩。

黛玉曾替贾家合计,如何方可将现今家中隐隐浮现的危机解决,却算来算去,终算不出一个办法。

若不从贾家家学、儿丁教育抓起,先将家中风气大改,其余的做再多,也治标不治本。要改家风,族长不肯下狠手,又立身不正,如何服众?

最后黛玉能做的,也只有让迎春姐妹在自己家上学时,也好替姐妹们营造一女儿乐园。

只恨陈晓生先生也好,宫中出来那四位嬷嬷也罢,都曾说过许多治家驭下之道,也曾提点,纵身为女儿,也当有所见识,当在遇事之时能有担当,迎春却似始终不甚在意。

未出阁,只奶嬷嬷做些什么,又身边丫头仗着小姐之名做什么。出阁后,又将如何?

黛玉甚至不敢想。

哪怕贾家一直风光,尚未必护得了嫁出去的女儿。一旦贾家也出什么问题了呢?

黛玉往昔只觉宝玉真在姐妹们中是好的,但眼瞧着这次宝玉出门回来,仍一如既往,只顾玩闹,又如何不忧虑?

因有崇玉作对比,她要看清宝玉隐藏着的软弱就容易了许多。

盛世中的纨绔子弟当可无忧无虑,然而盛世可当真是盛世?

崇玉静静望着黛玉,竟不知当说什么。

他原意来陪黛玉解闷,省得黛玉为姐妹们都不在身边愁闷。

又怎知如今只见黛玉笑意清浅模样?

以姐弟间的默契、黛玉之敏锐,他不奇怪黛玉猜得出自己为何而来,只奇怪黛玉的反应,平静远超他来时所想。

黛玉伸手,将崇玉先前躲鹦鹉时弄出了轻微折痕的衣服抚平,方叹道:“我只是先前怎么也想不到,薛大哥哥也会这么快就要准备成亲。也不知道宝姐姐到时候会如何呢?”

面对崇玉,黛玉言谈中并无多少顾虑。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这件事就觉得心里闷得慌。按理说,宝姐姐要嫁人,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么?如今一起上学的这些姐妹,定会有那么一天各自散去。甚至也不必等多久,只要二姐姐她们任意一个要回家待嫁……多半也是二姐姐先的,其他姐妹也都应当要各自家去。我想到她们会离开,也没那般伤感。只一想到宝姐姐,我就心口闷。”

湘云定亲之时,她就想过与崇玉说一说自己对宝姐姐的不同。

然当时耽搁了下,没能第一时间和崇玉提起,后来她也没想再去说了。

一直到现在,可算说出来了。

“你这是和宝姐姐相处时间长些吧?”崇玉也没往别处想,只拉着黛玉笑道,“我虽也没那么大本事,但好歹能帮姐姐去和爹爹说两声,好让爹爹替宝姐姐留意一番京中青年才俊呢。你也不必担心宝姐姐可能遇人不淑。”

偏是这话,又戳中黛玉心事。

她恼得伸手就拧崇玉,啐道:“胡说什么呢!”

崇玉忙叫苦道:“这不是你先说起的么?我本意要替你宽心,你倒怨我呢?”

他说着,又嘻嘻笑道:“也是!你哪有这么快就想与宝姐姐分离的?这般看,倒真我不是了。不过先相看着,却也无妨。薛姨妈虽好,但到底无多少机会与那些年轻公子相见,更无从考察其人品。便是请舅舅帮忙,也不如爹爹方便……”

崇玉是真心为宝钗着想。

但看到黛玉脸色渐显苍白,一下子慌了神,本还要再和黛玉说一说,自己这些时日认识到的一些京中新贵,如今又哪里舍得说!

林家如今真正支持的是三皇子,自然不能和京中较为明确地辅助太子的那些人来往过于密切。

然而总有一些人,乃凭自身才华,以科举入仕,并在朝中站稳脚跟。

这部分人,虽多的是已有一定年纪的,但要挑出些许青年才俊,也非难事。硬要往状元探花那级别凑,当然不容易。但只要肯降低些标准,有林家保媒,能与贾家攀亲,再有薛家家财,乃至宝钗才貌,哪有不妥的?

崇玉住了嘴,看黛玉脸色不见好转,忙轻扇一下自己嘴巴,急道:“我又在这儿乱说话了,你千万别当真。”

黛玉摇头道:“你莫非还真当我听不出真话假话呢?你说得不错。若真能请爹爹帮忙,她将来定是更有保障的。”

崇玉不敢再替宝钗的事了,甚至连薛蟠的事都不敢多说,只挑着先前从杨六通、贾芸那儿听来的一些商队途中趣闻说了,多半还是贾芸说的,他都去了一趟贾家那边,杨六通还只顾着和郭四喜说话。

行商路上少不了险处,但刻意忽略这些惊险后的趣事,对黛玉这般难以出门的深闺小姐极具吸引力。

渐听得黛玉笑声,崇玉略略放心。

西琼院里住着的其他姑娘已各自回家,林家的晚饭变回邻家一家三口同吃。

饭后歇息,林如海忽问:“崇玉,你先前那位老师贾雨村,这几日又去你办的商行了?”

黛玉听得,更留神起来。

这贾雨村先前借着送她和崇玉入京,又与贾家认了宗亲,还攀上了王家,现已愈发风光。

然而林如海偶与子女提及此人,早已不复过去推崇。

想当初贾雨村纵有些劣习,仍能为一地办事,而今却在官场钻营事上愈发尽心,往昔周旋与上下同僚间,仍有为民做主之时,今日却要讨贵人欢心,罔顾百姓死活。

林如海看清他在官场上的变化,已要与他减少来往,他来林府,也吃了不少闭门羹,只得门房转告,府中只得女眷不便招待。

那贾雨村碰钉子的次数多了,学得不再怎么到林家来,但因崇玉开了商行,他反常到商行去。

他本就在讨好贾、王等人家时,免不得要送些贵重礼物,如今索性总到林家商行买些东西,再转送过去。因此前有几家备着嫔妃省亲的人家都来林家商行买东西,只为放去别院迎接嫔妃归省面上有光,林家商行的名声早已打响,贾雨村到林家商行买东西,于情于理皆说得过去。

崇玉笑道:“之前我就让店中伙计多留意他了。这次他来买东西,伙计就先问他要送去什么人家,再好给他推荐。若非他有意隐瞒,那他今年该已搭上了南安郡王的门路,要到南安郡王府送礼去。”

“竟是南安郡王?”林如海略显诧异,“我还当他先攀上的是北静王府。”

贾雨村除了和王子腾来往密切,平常更爱以贾家宗亲的关系与其他勋贵人家来往。贾家与四家郡王府都来往甚多,尤与北静郡王府亲厚,且又以北静郡王府如今最为显赫,贾雨村却非先攀附北静郡王?

哪怕有可能是贾雨村放出的假消息,此事亦有可疑。

阅读冷香暖玉[红楼钗黛]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冷香暖玉[红楼钗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