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第 63 章殿下正文第六十三章东家当...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殿下

正文第六十三章

东家当然不在店里, 荣烺让掌柜去找。掌柜很不敢得罪她,毕竟这是让罗公府大姑娘都要敬陪下座的小贵人。

掌柜此时也觉出怕是要出事,提心吊胆的跟荣烺商量,“我们东家在读书, 这会儿让人去寻, 最快也得小半时辰才能到, 要不, 小贵人先喝口茶歇歇。”

“你们东家是小孩儿啊。”一听在读书,荣烺就更吃惊了。

掌柜大着胆子抬头看荣烺一眼,心说, 比您还是要大好几岁的。

荣烺也懒得在这儿等, 干脆对林司仪道,“林妈妈,派两个侍卫留这儿, 等他们东家到了,直接还到姑妈府上去。我倒要看看,谁这么大胆子!”

林司仪安排下留守侍卫。

荣烺便未在这家店多呆,她还有件事,想去看看去岁让帝都府尹安排的那几位姑娘日子过的如何。

罗湘杨华自然也同她一道去, 只是她们也是如今听荣烺说了才知道这几位姑娘的缘故。

林司仪虑事周全, 不想荣烺去见这样的人,毕竟那几个女子先前只勉强算良家。“这事也不必你亲自去,打发个人去瞧瞧, 问的细致些,也就什么都清楚了。”

“要不然, 我亲自去瞧瞧,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荣烺说, “也不是离近了瞧,咱们在周围找个清静地界儿坐坐。旁敲侧击的跟旁人打听,这才能知道真正是什么样。”

既然荣烺这样说,林司仪也就没拦她。

大家便一起去了。

往城西走,街巷明显窄了,店铺亦不及朱雀大街来得豪奢。不过,也别有一番市井繁华。大家伙儿都是头一回来城西,荣烺带着拢起车帘,脑袋往外看。姜颖自小长在嘉平关,那里原就没帝都这些繁琐规矩,姜颖说,“这边比城东好,热闹。”

荣玥原是个端庄姑娘,只是受小伙伴儿影响,她也就跟着一起看了,边看边点头,显然认同姜颖的话。

“这里才是寻常人家过日子的模样吧。”荣烺说。

林司仪想倒茶给她吃,偏路一直晃,只得作罢,“谁家都是一日三餐,无非是大户人家仆婢多些,地位高些。”

荣烺说,“感觉不一样。”

林司仪笑,“哪儿都一样。”

马车约走了大半时辰,到了离胭脂巷子不远的一处茶楼。林司仪先定了包间,让荣烺等人在包间休息,再吩咐侍女取出茶点,让几个小姑娘一起用些吃食。

荣烺说,“出都出来了,尝尝外头的吃食也不错。”

林司仪肃容,“绝对不行。”

荣烺也只得道,“好吧好吧。我是看楼下许多客人吃的挺香。”

罗湘说,“这里无非几样粗制点心,您就是尝了,也吃不惯。”

“就是。”杨华也说,“就是我们出门游玩,也是带自家点心的。这里能有什么好手艺。”

荣烺说,“手艺不一定好,就吃的这份野趣儿。”

不过,林司仪坚决不准她吃外头的东西,她也没坚持。

不过,这坐包间儿里,举目皆是她们几个,这可怎么打听?荣烺问林司仪,林司仪道,“这不必担心,我来安排。”

林司仪着人找寻这附近有名的官府时备案过的媒婆过来,给了那媒婆几两银子,叫媒婆说一说附近有趣的事儿。

媒婆坐在屏风外,单给她在跟前摆两样茶楼里的茶点,她摩挲着袖管里的银锭子,只觉空气里萦绕着一股既清且逸的说不清的香气。

单她身畔便有六名青衣侍卫,门外还有守门的青年男子,里面影影绰绰看不清,也知必是女眷。

单这阵势,也知非寻常人家。

捏着银锭子,媒婆没敢说那些乡野粗话,用自己平生最文雅的语言说起来。“要说附近这几条巷子,我也是知道些的。咱们这儿虽不是贵人住的地界儿,也都是本乡本土的老实人家儿。”

她就从东家闺女讲到西家媳妇,哪家家风好,哪家婆子刁,说的活泼有趣。荣烺在宫里哪儿听过这个,跟林司仪说,“林妈妈,赏她两锭银子。”

接着便有个美貌侍女从屏风内走出,将两锭银子递给媒婆。媒婆一喜,连忙起身双手接了,满嘴菩萨的谢了又谢。

荣烺杏眼弯弯,“你接着说,若再有有趣的,还赏你。”

媒婆子一年也没这些收成,一听这话,当下卯足了劲儿,必要把里面的贵人侍奉舒坦。

“要说我们这边儿,去年可出了件新鲜事。听说是府尹大人亲自安排过来的,也有说她们先前有些不妥当的。街邻们议论了许久,后来,她们在街上赁了铺子,做些胭脂水粉、绣件的生意,也还好。原是有五个姑娘,她们都生的美人儿一般,有许多人家想求娶哪。只是,她们没根没底的,听说父母都过身了,也没有族里亲人。这就孤单了些。”

“上等人家就有些挑剔,下等人家儿吧,她们那样的容貌性情,也看不上。”媒婆子感慨一回,“我看我是赚不到她们的媒人钱了。”

荣烺说,“她们生意在哪儿?”

“就离这这儿不远的五姊妹胭脂铺。”这媒婆颇是碎嘴,“要我说,正青春年少的大姑娘,总不能一辈子不嫁人。既要嫁人,就得现在筹谋,有好人家可不能错过。”

“有没有人欺负她们,为难她们?”

“没有。时不时还有女衙司过来,衙门里也知会了我,叫我照应着些。不瞒贵人,我家里祖上就在胭脂巷,我嫁人就嫁的隔壁青竹巷子的老陈家。这一片儿我都熟,她们虽貌美,也招眼了些,可这世上的水灵姑娘也不少。说些碎嘴闲话的有,可哪儿那么多强买强卖的呢。又不是话本子上的事儿。”

荣烺说,“你有这份善念,以后说不得就有福报。别说那些个面儿上慈善,心里奸狡的婆子,那样的人,纵一时瞧着好,说不得就得招了祸来。”

媒婆一阵心惊肉跳,连声说,“不敢不敢,小人万万不敢。咱也不是那样人!”她心里也觉奇异,听声音觉着像小孩子,可说话硬是让她心底一阵阵冒凉气,连得银锭子的喜欢也不敢想了。

媒婆连连作保,“小贵人放心。小人虽也有限,可力所能及,能照应的地方一定照应。”

荣烺道,“这便有劳了。”送再令林司仪取了十两银子赏那媒婆,便打发这婆子下去了。

待走前,荣烺还顺带去那胭脂店门前看了看,马车未作停留,直回东城,往顺柔长公主府上去了。

顺柔长公主昨儿接到宫里的话,昨儿便令人准备着了,想荣烺上午必到的。结果,一直等到晌午,也没见人来。

倒是有俩侍卫带着三个半大小子过来,说是公主让他们带过来,一会儿公主要亲自问话。顺柔长公主大致问了缘故,虽恼恨这几个小贼假借荣烺名义做生意,可这几人年纪都很小,一顿板子就能打个半死的,索性令人把这几人带到空屋子关着。

一直没见荣烺过来,顺柔长公主就想打发人出去寻一寻,在路口哨望哨望。

好在荣烺一行到的也不晚,顺柔长公主说她,“到哪儿去了,我这等的,以为你们丢了哪。”

“哪儿会丢啊。就往西城走了走,我三个月才能出来一天,还不得多逛逛。”荣烺笑嘻嘻地,“林妈妈不许我在外头吃东西,我都饿了。”

“早给你备好了。”

顺柔长公主吩咐传膳。

吃着饭,荣烺就把上午的事说了。顺柔长公主道,“你也太心细了。那几个女子,已是承你庇护,不然哪儿有如今的安定。哪里还用再去看。好不好的,日子都是自己过的。你能庇护一时,还能庇护一世不成?”

“这也是顺带脚的事儿,又不麻烦。能帮人时就帮一把呗。”孩子大都有种天生的善良,像荣烺,她就从来不吝于帮助旁人。哪怕是这些与她无关联的人,她也盼着人家过的好。

顺柔长公主一笑,“她们能自食其力,也算没白费你这一片心。”

“是她们自己争气。”

荣烺想到书铺子的事,问,“姑妈,可有侍卫带着书铺东家过来您这里?”

“我刚想膳后再与你说。有。就几个半大小子。我也没细问。”

“待用过膳,我再问他们。”

不过,荣烺一见这几人也吓一跳,问他们,“你们仨就是书铺的东家?”

这仨人,都是一身的宝蓝色织缎衣袍,头上束着冠,但看年纪,也就十一二岁吧,最边儿上一个瞧着,怕是连十一二岁都没有,顶多十岁。

好在几人生的模样不丑,荣烺问他们,“你们叫什么名字,是谁家的?”

中间那个个子最高的男孩子,明明长的也算体面,一听问他,竟露出一幅颇是油滑的笑来,带着一丝巴结讨好的意味儿,“回您的话,咱是楚王家的。楚王是我祖父,我姓荣,单名一个柒字。”

略矮些的那个说,“在下姓穆,穆然。”

最矮的的那个看看两个哥哥,也回答了,“我叫闻峻英。”

顺柔长公主看向荣烺,竟然有楚王的孙子在内,这是怎么回事?

荣烺却已猜得一二,问他们,“那你们知道我是谁?”

荣柒又露出一个笑容,“要在书铺子定不认得,如今既是在长公主府,您还与长公主平起平坐,要再猜不出来,那就是装傻了。”

他故做潇洒的一撩衣袍下摆就跪下了,“荣柒见过公主殿下,给殿下请安了。”

穆然、闻峻英俩人也跟着一起跪下行了礼,但从二人神情可看出,穆然显然也猜到了荣烺的身份,闻峻英脸上先是一片茫然,而后露出畏惧惊慌的神色,可见并未料到。

荣烺问他们,“你们干嘛要假冒我的名义做生意。”

荣柒就有些尴尬了,但显然他脸皮够厚。荣烺不叫他起来,他就跪着跟荣烺解释,“这事儿是我们几个做的不对。承陛下恩情,我们都进了官学念书,也得了许多赏赐。但因为帝都府尹的那件案子,先前往外出租的宅子,管事不让我们出租了。闻大哥想接了小闻和伯母他们来帝都一起生活,我们商量着,还是得有个生财的法门。”

“靠着陛下的赏赐,便赁了间铺子做些书本生意。在帝都讨生活,有本钱会经营还不成,还得扯个大旗,才不受欺负。我们思来想去,学里虽有同窗,也不好靠谁去。后来,闻大哥说公主心善,在宫里见了还特意关照了他。”

荣柒颇是惭愧,“我就想,我们也不做坏事,就是本本分分的靠书局赚点零花,就应了公主的名儿。”

荣烺说,“你们倒挺会盘算。”

穆然说,“我们也是真心想投靠公主,就是没门路,也见不到公主。”

荣柒立刻点头,“就是!”

荣烺大惊,“应我名儿赚银子不算,你们这还打算赖上我了!”

俩人立刻尴尬的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那啥,公主您说的也太直接了。那啥,我们就这么想的。

以后可能找不到我,因为换域名了,百度也会搜不到。抢先看w-w-w-book-ben-。n-e-t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

阅读殿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