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

第二百九十四章坐断东南战未休(十六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在签收过了物资。

等送物资的队伍走了之后,高杰才站在士兵们的前面训话。

准确的说,也不是训话。

只要交代清楚了,将要面对的敌人都有哪些,至于什么牺牲了之类的屁话,这些年轻人可都听不进去。

他们是来打仗的。

是来赚取军功的,以后也是要成为将军的人,怎么可能被小小的牺牲就给吓住了。

当然。

同时也是在保卫大明,保卫马兰峪后面的那些柔弱的百姓,其中有他们的的亲人,也有他们的财产。

“好了多余的话,本尉长也就不多说了,训练你们也是每天都在进行,现在就入关,各自在自己的将官带领下,做好防务工作。”

高杰眼中兴奋,心中豪气顿生。

他总算只是知道了李过站在军队之前训话的感受,也总算是知道了,为何那么多人想要去做大将军。

真的是太过瘾了。

“参谋们已经给诸位规划好了防务位置,所有将官,可以前去咨询自己的去处,若是有疑问,可以在衙署来找我。”

高杰还得分配好运送过来的物资。

然后让人给满桂送信,说明现在马兰峪的情况。

关外。

八月的烈阳,猛烈的照在大地上。

草地上的绿叶,耷拉着叶片,只有最繁茂的地方,才会不惧阳光。

满桂带着的骑兵,已经巡逻出去了三里地之外。

“尉长,明明是咱们的马兰峪,为何要让给一个外来的毛头小子?”

其中一人猛甩了一下马鞭,让战马加快了一点速度,刚好赶上走在最前面的满桂。

耳边的风声,呼呼作响,在大嗓门之下,不但满桂听得清楚,就连后面跟着的那些骑兵们,也有都听得清楚。

“你觉得,让高杰带着你们出关巡逻好,还是我带着你们出来好?”

满桂只问了一句。

就让跟上来的那人闭嘴了。

他们是从袁崇焕的手中,倒腾到了满桂的手中的,原以为自己都是一些弃子,谁知后面的变化,让他们自己都是瞠目结舌。

从而对于福祸相依这一句话理解的更深了。

“看看,你们自己都是这么认为的,又为何偏偏看不上人家高杰呢?要知道人家打仗的次数虽然不多,可也是凭借着军功升上来的。”

满桂一边说着,一边扭头看向了,追上来的这名亲卫。

“还是说,你们看人家年轻,就觉得德不配位?自己不敢上去说话,就要怂恿着我上去和人家干架?”

满桂的话,让身后的亲卫们,一个个的低着脑袋,不敢看曾经的总兵,现在的尉长大人。

“收起你们的小心眼,现在的皇上可是很重视军功的,只要你们立下了功劳,着这个尉长你们也不是不可以坐,就算是将军,也不是不可以想一想。”

仗还没有开始打,自己的队伍中,就有人想要耍小心眼。

这可是在断他的前程。

容不得他不生气,真以为还是以前的朝廷不成?

时代变了。

早在当今的皇上登基之后,这片天就变了。

朝堂之中的那么多大臣们,还在抱残守缺的时候,就被踢了出去,后来者却还是不长记性,又被踢了出去。

这都是活生生,血淋淋的教训。

怎么就是有许多人想不明白呢?

“现在分开巡逻,从左中右三个方向开始,每一位尉长,带一队人,两刻钟之后,在这里会合。”

满桂没有在继续多讲。

点到为止就好,至于听不听得进去,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前程,还是要自己去努力的。

而且现在的努力,是真的可以兑现的。

要是自己想要断了前程的话,也就不要怨恨旁人,他这个尉长不是下人,什么事情都要操心。

**

大军行走在草原上。

本没有路,硬生生的踩踏出来了一条宽广大道。

林丹汗带领的队伍在左边。

皇太极的就在右边。

若论军纪,还是皇太极略胜一筹,林丹汗的蒙古兵,虽然也一直都在训练,可到底是不如皇太极的出色。

其实在以前,皇太极也是不将讲究队列队形的。

毕竟曾经,也是把大明排列整齐的军队打的抱头鼠窜,强者自然就不会去认同弱者对于军队的训练方法。

可在大明的火枪兵之下,接二连三的吃亏。

而且发现大明的队列队形,比原来的更加严整肃穆,皇太极才下令开始全面学习的大明的训练方法了。

火枪兵暂时弄不到。

那就先从队列训练开始,以后拿到了火枪,也就能够立刻使用上。

“行军这么整齐,有什么用?打仗还是要看军队的战斗力。”

林丹汗见到皇太极的队伍,整齐的样子,心里有事嗤之以鼻,他们的蒙古兵,曾经也是这样的严整。

可在面临当时还叫做后金的努尔哈赤时,该失败的还是得失败。

没有任何的悬念可言。

到后来,就再也不去追求队列训练了,而是看作战勇不勇猛,出兵迅不迅捷。

另一边的皇太极见到了林丹汗的蒙古兵队伍,却是微不可查的嘴角露出了不屑之情。

“蒙古人看来是不足为虑了,林丹汗以后也不会成为自己的敌人了。”

士兵的勇猛是一方面,对于这样的队列队形的训练,如今的皇太极也是看出了其中的好处。

那就是可以让整个指挥作战的方式,更加的而灵活,也更加的快捷。

相对于蒙古兵,已经丢掉了曾经的荣耀,现在更是丢掉了训练强军的方法和心思,以后根本就没有资格成为自己的敌人。

两个手里之间的最高首领。

心中的想法和看法都是大相径庭。

其实谁对谁错不知道,只有打过了才能够清楚当中的优劣。

两拨人,一连走了大概一个多时辰,太阳已经西斜了,才在一块平整的地方停下来安营扎寨。

一张巨大的帐篷。

那是林丹汗的帐篷行宫。

皇太极住惯了屋舍,所以属于他的帐篷并不大,每一次两人会晤的时候,都是在立东南喊的帐篷之中。

“从这里则么么就要分开了,你们熟悉马兰峪,可我们蒙古人对于居庸关更加的熟悉。”

两家同时攻打大明,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可到底从哪个方向开始攻打,就是各自的首领说了算了。

重要的是皇太极和林丹汗,都怕对方给自己下绊子。

要是死磕大明,虽然赢得了最后的战斗,可利益怎么划分?

损失最大的哪一方,是不是就要被转过头来的盟友给吞掉?

原因各自都已经想好了。

“最见不得盟友受吃亏,必须扶持一把。”

皇太极给代善事了一个颜色,代善就掏出了早就复制好的地图送了过去。

“嗯,我们这边也是这么想的,不过马兰峪的地图,我还是要给你一份,要是你们在居庸关碰的头破血流,记得来马兰峪找我,报仇雪恨我们大清也是义不容辞。”

没有图穷匕见的的勾当。

生怕林丹汗误会,代善还特意的摊开来,正反两面都展示了一下。

林丹汗示意自己的手下收下地图。

“其实,居庸关的地图,我们也给你准备了一份,要是马兰峪这块骨头啃不下来的话,趁着牙口还行,也可以过来找我,分你们一点汤汁,也不是不可以,毕竟我这人就见不得盟友饿肚子。”

林丹汗也不甘示弱。

拿出早就重新画好的居庸关地图,让人送了过去。

用同样的手法,正反展示了一下,免得皇太极害怕不敢收。

两人口中说着盟友,还没有开始进攻大明,就已经明争暗斗开来了,若是同时攻进了大明,要是两人相遇,怕不是脑水都要打出来不可。

林丹汗和皇太极两人无话可说。

为了共同的利益,也为了祖宗的基业。

一边合作着,一边又在互相防备着。

只要有一方漏出了破绽,或许此刻就不是先攻打大明了,而是要立刻分出胜负生死,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动作。

一个时辰之后。

埋锅造饭结束,急行军之后的体力也都恢复了过来。

没有号角响起。

那玩意只有在正面对敌的时候有用。

现在他们是潜伏过来搞偷袭的,没必要提醒大明的守军。

两波人马,分开了草原海浪。

“可汗,咱们去攻打居庸关,为何要告诉大清的人?”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我就是告诉他了,又能怎样?他们敢来吗?”

“那为何不攻打离着马兰峪最近的古文口?”

“你也知道离着马兰峪最近,要是咱们正在攻打大明的关卡,黄太极从背后偷袭咱们怎么办?”

“还是可汗想的周到。”

另一边分开了的皇太极,看了一眼林丹汗离去的方向。

发现真的是要去居庸关,心中的某些不为人知的想法,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杜度。”

皇太极喊道。

“臣在。”

杜度跃马而出大声的回应道。

“你带领一万人马,去攻打喜峰口,我记得你上一次就是在喜峰口被拦住了,这一次希望你能够把失去的在捡回来,能不能做到?”

皇太极并不是只攻打马兰峪。

他的想法就是,两边都要打,最好能够牵制住大明的有限兵力,只要任何一个口子被打开,入关之后得到的东西,都是值得的。

这一次他想要抢的就不是金银了,而是那些技术。

只要抢到了任何一门技术,无论是火枪也好,还是制造卫生纸,香皂,肥皂的那些技术也好,前者是武力的保证。

后者就是源源不断的财富。

“臣,定能一雪前耻。”

杜度就差拍着胸膛保证,绝对没有问题了。

当年在喜峰口可是一败涂地,而从那时,就开始了他的常败生涯,最惨的就是在京师脚下。

那一次真的是损失惨重。

差点就回不来了。

于是点起一万兵力,告别了皇太极想着喜峰口的方向进军。

那个位置,一万人马足够了,兵力再多施展不开,没一点用处。

“剩下的人,就随我向马兰峪出发,对了,后面的火炮跟上来了吗?”

火炮是坠在最后面的,当年刘汉制造出来了三门火炮,其中一门已经销毁了,另外两门就在盛京的城头上。

如今也是被皇太极咬牙,拆了下来,带了过来。

上次就是吃了没有火炮的亏。

差点被大明京师的火炮送走了,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让大明的人尝尝火炮的滋味。

“皇上,一直在后面跟着呢,就是火炮太重,速度不够快。”

“让他们快一点。”

“臣,这就派人前去催一催。”

如今的队伍当中没有一个汉人大臣。

随着大明的日益强大,皇太极也渐渐地不在相信大明的那些罪臣们了,更别说那些早就向他投诚了的人。

以前能够背叛大明。

以后也就能够背叛大清。

这一点皇太极还是拎得清楚的,所有的隐患,只是暂时被大清的强大会压制住了而已,并不是没有。

原本随着大清的继续强大下去,这种隐患就不是问题,可现在大明却是已经比大清还要厉害了,而且是看他们大清不顺眼。

只是大明的小皇帝,暂时腾不出来手攻打他们而已。

这一日。

满桂继续率领着骑兵队伍,沿着长城外面的草地上巡逻。

接到的消息是林丹汗和皇太极联手攻打大明,然而一连两天都没有见到一个敌人,整军备战的气氛,一日胜过一日。

好在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

尽管精神并没有急躁,可其中夹杂的一些新兵,就没有这么好的军事素养了。

没有崩溃,就是老兵带的好。

时间一久,还是会出问题的。

每一天的物资消耗都是一个大数字,据他所知,大明的粮食并不丰足,而这件事情,还没有传播出去,要不然引起的恐慌不是任何人能够阻止的了得。

“报,尉长,发现敌人的队伍一支,大概人数在一万人最有,行进方向是喜峰口。”

满桂的脑子嗡的一声炸裂。

他们的大部分兵力可是在马兰峪驻扎,敌人进攻的却是喜峰口,这种意外,就说明无论是参谋还是洪将军都已经判断错误了。

“快,立刻把消息送回去让洪将军定夺。”

满桂干咽了一口唾沫。

行军打仗中,出现的意外数不胜数。

要说计谋是需要的,可很多时候,还是比拼的双方犯错的次数,错的多的,损失就大,到时候失败的几率也就更大。

然而,等到往回传递消息的传令兵,背影刚刚消失在视线之中的时候。

又有一位斥候快马加鞭的跑了过来。

“报,尉长,左侧的方向发现大队敌兵,据估计数量在五万往上,行进的方向正是咱们这个方向,是冲着马兰峪来的。”

满桂瞠目结舌。

第一次觉得自己应该镇定一点,不要因为一万人而惊慌。

他一开始还以为敌人的主力是在喜峰口呢,现在看来洪将军的判断没有一点错误。

“快,把前面的人追上,被给传递了错误的军情,再来两人,立刻去马兰峪汇报敌军的方向,让高杰随时做好开战的准备。”

满桂稳了稳心神,拿出望远镜,四下里看了一下,在望远镜的极限距离之内,没有看到任何一点敌军的动向,立刻就知道,时间还是在他们这一边的。

“走,回马兰峪备战,这一次定让皇太极死在马兰峪的关卡之下。”

曾经被建奴们打的重伤,还因此而丢了山海关,这一马兰峪绝对不能丢,不然他宁可战死在当场,也不远在被打的昏迷过去,当了逃兵。

阅读崇祯大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崇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