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

第四百二十章声直上,蟾蜍窟(二)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九月的下旬。

季节开始转凉。

早晚换成麻衣,中午的时候,出行的人还是一身的短衫。

骆养性穿着短衫,坐在锦衣卫指挥所里,看着最近关于刘香的动向。

‘九月十八日,跟随陈姑娘,被护卫警告,疑似跟随的郑家人,当天下午,其中一位叫做的赵奎的人,前去巡捕司自首,据估计是怕自己犯了忌讳,最后被警告释放。’

‘同一天,一个叫做崔浪,一个叫做刘波的人,都在京师四处游荡,其中一人疑似在找赌坊和青楼,无果返回,另一人看了一场戏,吃了一碗冰淇淋。’

‘九月二十日,在所有人出了客栈游玩的时候,锦衣卫查到,卧室当中有着大量的,关于皇上的,不可描述的话本小说,看上面翻阅的痕迹,应该是挑灯夜读了好几遍。’

“······”

骆养性看得脸颊抽搐。

这些书籍,有一大部分都是张鹤鸣那个老混蛋给写出来的。

为的就是遮掩他之前翻下的错误。

想要禁书是不可能的。

那么就只能用更多,更新潮的同类书籍去遮掩一二。

只有这种话本多了,写得东西更加离谱了,才不会有人从中找出真相。

“还算这些人识相,多好好的转悠一下,想必更能够迅速的做出判断。”

骆养性已经可以预见道,刘香这次回去之后,就会立刻派人前来递降书。

“哎···就是皇上的牺牲大了一点。”

嘴里嘀咕着,顺手在一处隐蔽的角落里,摸出了一本最新的话本,‘四妹奇缘’。

上面就是把历史上的四大美人,和皇上写在了一起的奇怪书籍。

看了好一会,嘴里念叨着:“张鹤鸣人老心不老,这样的姿势都写得出来,看来今晚我也要受累了。”

**

另一边的郑芝鹏,只是被派过来,好好的学习大明知识的。

根本就没有发现,刘香的到来。

只有一直在暗中照顾着陈畹芳的洪旭,知道了事情的危急,连夜给郑芝龙写信,送了出去。

洪旭没有想过亲自找上门,去和刘香谈合作。

两家打了有很长时间了,看起来不分胜负,实际上其中还是有着分别的。

“希望郑芝龙能够快速的做出决定,不然一开始拿到的优势,就会在刘香大着胆子,亲自来一趟京师,而不在了。”

和刘香做了好几年的对手。

一直都觉得此人胆子大。

可没想过居然会大到这种地步,亲身犯险,连自己海上的基业也不要了。

“哎···多事之秋。”

不到京师,就不会明白大明的强大,不明白大明的强大,就不会想到郑家的险恶环境。

洪旭早就把很早之前的报纸,都拿了出来,仔细的研究之后,才发现他们错过了什么。

要是在皇上刚刚登基,身边没有任何人的时候,就开始下注,现在从龙之功,一定能够然郑家更上一层楼。

完全是可惜了这么好的机会。

虽然送来了一各小美人。

可到现在,连皇上的面都没有见到。

“想必,刘香也会有样学样吧,不知他送来的会是谁。”

**

桂英府的崇祯,还不知道,自己在外面的形象,又要被某些人给糟蹋的不像样子了。

“皇上,你都快要把赐给我的府宅,当成审计部的衙门了。”

高桂英练了一阵长枪,一边接过旁边的侍女递过来的毛巾擦汗,一边挑着眉梢说道。

“审计衙门可是在文渊阁的旁边,免得被李长庚变着法子要预算,还是这里清净一点。”

湖广赈灾还没有结束。

眼看着荆州又要纳入清理的范畴,各种事物繁忙不说,巨大的预算缺口,也已经摆在了案头。

大明的税收,每一个月都在增长。

可任凭增长的再快,都不如朝廷花出去的速度快。

完全就是没有任何的一点结余。

每一次,李长庚都是在税收之后,心情最好的时候,就要变成一张苦瓜脸,已经快到月底了,崇祯实在是不想看到。

“对了,那些被你从青楼里拉出来的女子,要是嫁人的话,会不会被辞退?”

崇祯手上的各个工厂中的女工,早就成了大明男人们最向往的地方。

倒不是想要去抢着干活,而是抢着找媳妇。

温良恭谦,各种品质都有。

还是聚在了一起,现在早就被一些人给娶走了。

为此,崇祯还花费了不少的陪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要愿意回来继续做工的女工,一律都收留着,不想回来的,也不免强。

最后证明。

没有人愿意再婚后,还离开这么一个不但可以挣钱,还能够提升自己地位的地方。

现在工厂里的都是少妇了,剩下的人,就瞄准了审计部。

青楼女子的名声不是很好听。

可总有拿不出多少彩礼,娶不到媳妇的穷苦人家。

而这个时代的女人,却又总觉得,女人一辈子要是不嫁人的话,那都是不完美的。

所以即便是上门提亲人的人家,虽然很穷,却也让这些女人,心中暗怀欢喜。

“不会,都是有经验的审计员,辞退了我上哪找这样的人给我干活?”

崇祯翻阅着各地的审计报告。

有异常的就仔细的看看,然后写下一个批阅回复,没异常的就暂时放一边。

从大体上来看,贪赃枉法的已经绝迹了。

在崇祯的心里,只是暂时的绝迹,都在想着趁着这个大好的时机往上爬,谁也不会轻易的坏了自己的口碑。

就是有点小问题,也而不过是把文件理解的不够透彻,做了错误的判断。

只要不是故意做错。

崇祯还是愿意给这些人机会的。

“人很多吗?”

“不少,要是同时成亲的话,很可能审计部们立刻就没有办法运转了。”

“那就安排批次,以保障审计部运转正常为要务,不过这些人我就没有办法送礼了,工厂的工人,和官府的官吏可是两回事。”

正在搽脸的高桂英一呆。

她可没有想过,审计部那些从青楼里拉出来的女子,做审计员的身份,居然会是官吏。

“她们也算官吏?”

迟疑着多问了一句。

朝廷的官吏,以前可都是科举考出来的,现在忽然有了一群人,是青楼出身,消息要是传出去,整个大明那还不炸了。

“怎么不算,都是有学问的人,做事也踏实肯干,和其他的官员,有什么区别?”

崇祯头也没抬的继续看着公文。

就是旁边给崇祯做助手的柳如是,也不由的抬头看着皇上。

一直以来,所有人都知道皇上在改变大明。

而这种改变是方方面面的。

却没有想过,皇上就连一群被人瞧不起的青楼女子,都在想方设法的改变。

“臣妾谢过皇上对那些可怜女子的恩典。”

高桂英本就是一本正经,正气凌然的一身英气。

此时此刻,这种英气逼人的模样,忽然就软化了下来。

“恩典什么,这件事暂时知道的人还不多,等到过后朝堂之上,商议过后,下了公文才算数。”

崇祯放下了手中的公文,难得的看到,高桂英还有这样的妩媚模样。

怦然心动中,也就对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武则天,是如何迷得李治晕头转向的。

实在是,这样的美人,真的是动人心魄。

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身边的柳如是。

两者之间虽然也有那么一点点的相似之处,可大部分的气质却是差远了。

心中则是暗道:好在早早的干掉了李自成,就是高迎祥的坎,不容易渡过。

“那也是皇上的功劳,朝堂之上可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推动这件事。”

高桂英认真的模样,加上杠杆刚运动过后,汗水打湿了一身的薄衫,让崇祯心中一阵热切。

右手在后腰上轻轻的按了一下。

感觉最近吃的海鲜,还算足够,身体并没有任何的问题,嘿嘿一笑道:“那你要怎么奖励我?”

高桂英眉头一挑,挑衅似得,一扬下巴,嘴角上翘,露出了一丝细微的笑容。

“不知皇上要什么样的奖励?”

崇祯不怀好意的笑着:“我最近看了一本‘四妹奇缘’的妙书,上面还是有点东西的,要不咱们试试?”

然而,想法很美好。

做了皇帝,就意味着自己的生活,在某些时候是身不由己的。

正在此时,门外就传来的一阵脚步声,立刻就断掉了崇祯的一腔美好心情。

“皇上,辽东急报。”

崇祯满心的郁闷,瞬间无影无踪。

“呈上来。”

心中想着,刚刚把军情局交给骆养性,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然而拿在手中才发现,急报是从复州传过来的,上面加盖的是兴祚将军和刘文秀的印信还有签名。

时间很近,也就十天前发现的问题。

高桂英和柳如是悄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退下,顺便也带走了周围伺候着的下人。

崇祯打开急报之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张图纸,上面画的像是一种火枪,大致的雄壮都差不多,却又和以前的那种火铳大不相同。

接下来就是刘文秀汇报。

“建奴已经有了火枪了,是自己研究出来的,还是道院有人泄露了图纸?”

崇祯一时想不明白。

火枪的事情非同小可,如今辽东的边军,能够压着建奴们狠揍,那都是因为火器优势的原因。

要是建奴也装备了火器。

那么大明的优势,就会被缩减一些,虽然不是全部,可往后交战的时候,就会多出不少的伤亡。

“去道院,另外通知内阁和军部,去道院开会。”

崇祯自己想不明白,问题出现在那个方向,可手下有的是聪明人。

**

在崇祯召集人手,又要开会的时候。

远在复州的刘文秀,也在算着日子。

“今天是急报送出去的第十天了,应该已经到了京师。”

李邦华身上是没有官职的,他能够来这里,就是因为袁可立争取下来的。

此刻也在为了新发现的问题而头痛。

这件消息,要是传回去,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倒霉。

“多事之秋啊。”

刘文秀拿着一柄和大明制式火枪不太一样的火器,仔细的端详着。

“火枪的威力,大家也都见识过,和最新款的傅通四代,有一定的差距,可那些都是出现的工艺上面,而且所使用的火药,和咱们大明所使用的火药都不大一样。”

刘文秀仔细的分析者。

这意味着什么,他心中一清二楚,大明的火器不再是一枝独秀了。

以后要想压制住建奴不去大明控制的范围骚扰,就必须向辽东增加兵力。

“好消息就是,暂时来说建奴没有多少的铁矿,来大量的生产这样的火枪对不对?”

刘兴祚沉思了一会,抬头问道。

“建奴们不但铁矿会是个问题,就是工匠也不足够他们能够打造出更多的火枪。”

对于生产一支火枪需要的工匠,刘文秀明白这种人才,皇太极的手上,应该是寥寥无几的。

如今他最怕的就是,道院出现了叛徒。

要是再把水力锻造的方法传了出去的话,那么皇太极立刻就有了正面面对大明的勇气了。

“这件火器,是咱们攻打旋城缴获的,从沈阳到旋城,距离可是不近啊。”

刘兴祚挠了挠后脑勺,这么远的距离,都会出现不属于大明锻造的火枪,那么在更深处的盖州,海州,鞍山等等这些地方,又会武装出来多少?

“建奴们已经解决对了铁矿的问题,这才是最要命的,只要有着用不完的铁宽个,就是被什么都不会的人,拿着熟练手艺,半年之后都会打造出更多的火器。”

刘文秀可不知道,在辽东这片地方,还会有铁矿存在?

要是有的话,建奴们也早就开始开采了,前几次攻打大明的时候,兵甲也不会太过寒酸。

可要是没有铁矿的话,又解释不通,需要大量精铁锻造的火枪材料,从哪里来。

“刘将军,你是熟悉辽东环境的,不知道,在你的印象之中,有那些地方是会出现铁矿?”

在简单的辽东地图上面,刘文秀实在是看不出什么名堂。

粗糙的地图,只能看个大致的地形,准不准确就要看领兵人的经验了。

“在我的印象当中,辽东周围,都没有任何的铁矿存在。”

“看来咱们要加快收复失地的速度了。”

“不等觉华岛送火炮过来了吗?还有就是,咱们的新兵训练还不足够,你说的,必须训练三个月才能够拉到战场上。”

“火炮要等,同时还得让人传信给洪将军和在辽边的李将军,随时注意建奴的动向。”

刘文秀没有说的就是,不但要等火炮,他还订购了一批火枪。

不把这些新兵装备起来,根本就没有办法形成战斗力。

如今他能够想到的就是迅速的推进,然后用强大的后勤,钳制住建奴的发展,好给大明多争取出一点时间做全面进攻的准备。

以前可以对建奴的压制放松一点,不过是因为大明军力的强大,加上湖广在天灾。

现在则是不同了。

建奴有了强大起来的可能,那就必须让他们退回到使用弓箭的岁月当中去。

当然要是用皇上的话说,就是退回到石器时代,可这个石器时代,到底是那个时代,历史上没有任何的一点记载。

许多人翻遍了书籍都没有找到出处

却又不能说皇上给说错了。

(本章完)

阅读崇祯大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崇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