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

第四百六十四章待明朝说似与儿曹(二)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星夜兼程。

已经做到总兵的何可纲,都快要忘记了,自己有多久没有这么拼命了。

手中的战马不多。

平襄到咸镜北道的距离也不是很近。

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来到这里面见祖大寿,还是因为他和袁崇焕发现了周围的环境对他们不利。

李倧应该是得到了外援。

不用想,大明的人是不可能的,虽然猜测是倭寇。

可事实上,他们心中都清楚,猜测的一定是真的,之所以没有立刻确定,不过是在抱着一种侥幸的心态,在面对可能发生的事情。

所以他们现在也需要外援。

没有比听到祖大寿发现了铁矿,这件事情更让人振奋了。

“一段时间没见,祖总兵还是一如既往的康健。”

这次何可纲来时没有摆排场,一个是时间冲忙,另一个是都知根知底,摆出来也糊弄不住,还耽搁时间。

说话的时候,一双眼睛,不断上的扫视着前面忙碌的一群人。

他看的真切,真的是在采矿。

只他对铁矿不是很熟悉,完全分辨不出来,到底是好还是坏。

“是有段时间不见了,咱们前面走走?”

对于祖大寿的邀请,何可纲欣然同意。

在知道是因为枪声暴露了祖家的这一处铁矿的秘密,心中就明白,那是人家祖大寿在向他们展示呢。

而且看前面挖掘的痕迹,应该是已经开采了好长一段时间了。

四处都是弯腰背着箩筐的人,不远处还有监工拿着鞭子,见到他们走来,远远的就是点头哈腰,面脸堆笑。

只是没有开口。

“是一处好矿。”

呛人的尘土,让何可纲的鼻子痒痒的打了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说道。

“何总兵懂得矿藏学问?”

祖大寿诧异的问道。

两人共事多年,都是互相了解的,对于何可纲打仗的本事他最清楚,可看矿的本事就不知道了。

那时周围,可没有铁矿让他们去研究。

“不懂,就是看着地方宽敞---大。”

何可纲很诚实的说道。

只要开矿的范围大了,就说明储藏的矿就很多。

“哎···说来这个铁矿,被发现之后还不知道对我祖家是福是祸。”

听到何可纲只是觉得场面大,就说是好矿,祖大寿心中一阵无语。

虽然不能说错。

可到底那什么,用他还没有离开大凌河堡的时候,听京师的皇上说的--专业。

没那么专业。

瞧着铁矿,祖大寿说着自己的难处。

“杜度前来打劫?这就是他们满人的习惯了,不过他们为何不占了去?”

按照常理,只要是被建奴看上的东西,他们还刚好能够打得过,那就绝对不会放手让给别人。

“他们怕大明的人。”

祖大寿语气莫名,说实在话,一开始杜度带着人只是抢了一批铁矿,他还以为是怕和自己打一场,损失会很大。

可后来他就不这么想了。

因为大明的人已经在连山驿驻军了。

“打下我祖家很容易,可开矿这种事不是靠着蛮力就能成的,另外一点就是隔了一条河,他们怕大明的人从河道上,截断了他们的退路,所以我只是沾了大明的光罢了。”

都已经离开了大明,到头来,能够保住祖家的,还是大明。

这种感觉对祖大寿来说,并是不是很好。

认谁知道,自己能够保全下来,是因为自己背叛过的国家,心里都会有种莫名的,说不出来的感受。

自豪有之。

嫉妒也有之。

就是愤恨也不外乎如此。

反正复杂的很。

就是何可纲心中也一样是这样的感觉。

“建奴的水师却是不行,采矿就更不用说了,杜度大概还想着隔三差五的前来打劫一次吧。”

何可纲虽然用的是疑问的语气,说的却很肯定。

打劫一旦成为了习惯,就不会去想如何的生产了。

毕竟。

让他们扔了吃饭的手艺--打劫,去学那些对建奴来说很难掌握的--打铁。

那就是在难为人。

祖大寿回头看了看何可纲,确定何可纲不是来给他添堵的,才苦笑的不在说话。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可不知为何,被点透之后,听在耳中不是很舒服。

两人走走停停,最后来到的兵器的锻造作坊。

明晃晃的,被打造好的长刀,整齐的摆放在了架子上。

何可纲拎起一把,那在手中挥舞了几下,呼呼的破风声,显示着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艺不凡。

“可惜了,现在的武艺,几乎没啥用了,就是这些刀剑,打造的再多,到最后也不过是用来观赏罢了。”

随即放下了手中的长刀,何可纲感叹的说道。

若是以前,军队之中要是有着这样的兵器,那绝对是会增加队伍的战斗力的。

然而,时过境迁。

火枪的出现,就让这种用了几千年的兵器,进入了淘汰的行列。

“个人的勇武,不在是判断一支军队强大的标准,真不知道几百年以后的战争,会是什么样子。”

两人都是练了一辈子武艺的人。

在沙场上不说杀个七进七出,也可以有来有往,可忽然间时代就变了。

“算了,不说这些不痛快的事情了,你们那边现在打的怎么样?李倧还是顽固的不肯投降?”

猜测都是猜测。

祖大寿还是要问清楚一点,要是袁崇焕他们派不来足够的兵力,往后面对杜度的屈辱,还会再次发生。

“我们的兵力现在也是捉襟见肘,而且李倧应该找到了外援,现在我们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一直都在耗着。”

何可纲说话的时候,目光一直都在盯着摆放整齐的兵器。

面对大明的火枪手,刀剑是没用。

可面对李倧的那些临时招募的士兵的话,还是很有用的,现在他们训练起来的新兵很多,可大多数都拿着的是木枪。

在战场上。

不过是吓唬人的玩意,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要是能够让祖大寿支援一批的话。

就立刻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然而,这样的要求,祖大寿应该不会轻易的同意。

建奴是祖家的对手,他和袁崇焕也一样是能够威胁到祖家存亡的。

“若是我祖家提供一批刀剑的话,你们能够腾出来多少兵力?”

祖大寿忽然抬头问道。

有了火枪,他也就看不上刀剑了,虽然目前来说刀剑还是他军队中的必须品。

何可纲一呆。

他心中刚刚还想着,祖大寿应该不会同意支援刀剑的,突然听到这一番话,他都要怀疑祖大寿是不是换人了。

“不用惊讶,你说个数字,我看看库房当中还有多少刀剑可以提供给你们使用。”

“若是可以的话,只要提供一万把这样的长刀的话,我就能说服袁总督支援你五千兵力,进攻杜度是不可能,可要是能够靠着天险,守住这里,一点问题都没有。”

“那就这么定了,我现在就可以给你提前支付五千把长刀,你先送五千人过来,吃住不用你们操心。”

祖大寿很是爽快。

咸镜北道有铁矿,可袁崇焕他们占据的位置太好,人口富足。

而只有人口多了,兵员才会多。

他在咸镜北道的这些人,都被投入到了开矿当中,没有多少盈余去练兵。

两人没有签订盟约,只是口头上的答应了下来。

所有的一切,只是两人见了一面,说了一会话,就敲定了剩下的事情。

而何可纲在得到了自己需要的,就带着自己的手下,回去找戴承恩了,五千把长刀,可不是他们几个人能够拉的回来的。

在何可纲走的时候,没有人送行。

远远的看着这一切的祖大弼突地想到,自己的大哥办事的方法实在是太快了,要是当年的大明,不扯皮的话,三两下就能够决定一件事情的始末。

他们在辽东打仗的时候。

也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

与此同时。

三匹马飞快的奔跑在几乎看不清楚的官道上。

四周草树连绵,狐兔竟奔,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天高地广。

马上的人,没有心情去心上眼前的美景。

突地,十几只黄羊,两只狍子被他们的马蹄声惊得“唿”地从草丛中蹿了出来,只听见一声枪响,其中跑的最快的那一只黄羊应声倒下。

“咩咩”的叫个不停,只不大一会,打了个滚就再也不动弹了。

而三儿骑马的人,则是在枪声响起的时候,就放慢了马速。

很快就看到了前面设置的路障。旁边也已经架起了火枪。

“什么人前来,下马通报。”

领头的一人,瞧见三名骑马而来的人,身上穿着的也是大明的军服,背着的也是大明的火枪。

说话的一起立刻就变得轻柔了许多,可规矩还是规矩。

这一点不会轻易的改变,前面就晒连山驿的军营,可不能轻易地让人进来。

三人下马之后,高声喊道:“我们有紧急军情,要求求见刘文秀将军当面汇报。”

说着三人之中一人从怀里掏出了一枚印章。

“我们有印章在身,可以派人前来验证。”

印章在军队中很

(本章未完,请翻页)

普片,一般情况下,只有尉长级别的人,才会被朝廷认可,发放印章。

而面前这人拿着的印章,看颜色是白银制成。

对应的身份,就是尉长的身份。

几人交涉的时间不长,突然听到身后一群人唱着军歌,吵吵闹闹的声音传来。

回头看去,就只见一位年轻人,扛着一头黄羊,在旁边的几名士兵欢快的叫喊下,飞快的走了过来。

“韩尉长。”

三位正站在路障旁边的其中一人,忽然看到扛着黄羊的人居然是刚刚来到辽东的韩枫。

“你是这一批来的新兵,我记得你,你叫赵二狗可对?”

韩枫脸不红气不喘的扛着黄羊站在一旁说道。

让正在临时检查的头领,也看了过来。

在这里,他们每一天都会有人出去打一只野味,回来改善自己的伙食。

“我记得你们应该是在盖州城,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是有紧急军情?袁崇焕出来了还是有着大股的建奴流窜了过去?”

他是负责剿灭流窜的那些建奴的。

带兵已经梳理了一遍打下的地方,虽然用时很短,可见效快啊。

通过奖励的手段,只要有人发现建奴的踪迹,不管是谁,都会给两包行军粮,慷慨的行为,说话算话的作风。

一时之间,那些躲藏的很严实的建奴们,就成了所有人眼中的口粮。

他虽然没有说,捉住一人有什么赏赐。

可在第一个人带来了活着的建奴之后,被赏赐了两块行军粮不说,还有一块一只狍子。

整个辽东镇立刻就热闹开了。

都知道这里打猎,肯定能够吃饱肚子。

可打猎的工具都没有,一群饿着肚子的人,根本就是看着都是食物触不到嘴里来。

而建奴不同。

只要一群人,一拥而上,还能够跑得过野兽?

到了后来,他已经不用去亲自剿灭这些流蹿建奴了,只需要在一些人多的地方,设置一两个点。

派两名士兵,等着分发赏赐的东西便可。

最后不得已之下,实在闲的无聊只有找上了刘文秀。

“都不是。”

至于到底是什么军情,这名士兵没说,韩枫也就不问。

军队的保密条例,他还是知道的。

“检查完毕,你们可以进去了。”

头领一扬手,就有人拉开路障。

而韩枫也跟着这些人一起走了进去。

在走过一段路之后,两帮人就分道扬镳,韩枫需要去炊事班,而另外三人则是需要找刘文秀汇报消息。

“今天又是黄羊?这都吃了快半个月了,还是傻狍子的肉好吃一点。”

炊事班的班长,一身的肌肉,单手拎着黄羊的犄角,看起来一点都不吃力。

“这话说的,要是让京师的一些人听到,一定会说,晋惠帝的说法,居然是对的,粮食吃不起了,何不食肉糜。”

韩枫哈哈一下的说道。

到了辽东镇,他们几乎每一天都有肉吃。

实在是无法想象,这里的物资居然会这么丰富。

就是带着的行军粮,现在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才会当做辅食来吃。

炊事班的班长一翻白眼。

“今天没有生姜了,你得让管后勤的人给多送一点过来,不然可作出好吃的东西,不过烧烤的滋味应该还不错。”

如今消耗最大的,反而是各种作料。

其中以姜和辣椒最快。

“后勤部也没有了,最后一块姜,还是我从他们的枕头下面翻出来的。”

没有姜的羊肉,味道并不如何美味。

韩枫都在想,要是以后回到了京师,吃不上羊肉了,自己会不会很不习惯。

“算了,我今晚只喝汤。”

随即韩枫就不在纠结的往自己的住处走去。

“哎,韩尉长也真是的,只听说过,让别人喝汤,自己吃肉的事情,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不吃肉了,让别人吃。”

其中一名跟来的士兵,嘻嘻哈哈的说着。

“可不是,世道变了,连吃肉都成了受罪。”

······

韩枫无语。

大明还有不知道多少人,一辈子没有吃过肉的。

到了这里居然会被人嫌弃。

正要往回走的时候,一名传令兵就找了过来。

韩枫认识,是刘文秀身边的人。

“韩尉长,刘将军找你过去呢。”

韩枫立刻意识到,很可能就是他在外面遇到的那三人过来传达的重要消息。

(本章完)

乐文

阅读崇祯大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崇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