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581章秋闱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弘治皇帝来到坤宁宫,这几天他累坏了。

太后担心太子的性命,整日茶饭不思,怕周太后像钱太后那样,哭瞎了眼睛。

“皇祖母放心,那孽子回来,朕饶不了他!”

“臣妾愧对陛下和先皇,太子性子顽劣,怪臣妾教导不力。”张皇后惭愧道。

太子妃面上也有泪痕,自太子离京起,便以泪洗面。

张皇后何尝又不是,弘治皇帝自感分身乏术,还有朝事等他处置。

坤宁宫的掌事太监赵佶走进来:“陛下,杨大人回京了,就在奉天殿。”

弘治皇帝转过头,周太后和张皇后齐齐看向赵佶:“太子回宫了?”

“只……只有杨大人。”

周太后和张皇后不便去奉天殿,便催促弘治皇帝去看看。

弘治皇帝来到奉天殿时。

只见,杨一清跪在殿外:“臣差点陷太子于万劫之地,有不赦之罪!”

“西北大捷,卿家有何罪。”弘治皇帝将扶起来:“太子呢?”

“去严府了,很快就会入宫,陛下不必担心。”

弘治皇帝咬着牙,这孽子去寻严卿家求援,难道朕会宽恕你?

不多时,内阁和六部分列两侧。

都等着太子回来,一起惩罚太子。

百官不敢出声,生怕打破这尴尬又严肃的气氛。

“太子怎么还不回宫?”

“奴婢派人去催催?”

萧敬抱着浮尘,快步走下御阶。

正在这时,严成锦和朱厚照进宫,他对着朱厚照道:“一顿毒打,再所难免,殿下做好准备,臣只能见机行事,替殿下求情。”

若你不是太子,早就被挂在京城的城头。

偷圣旨,矫诏,刻玉玺和兵部大印,若你不是太子,早就被刽子手重开了。

“老高,本宫信不过你,你先给本宫立张字据,要替本宫求情三次以上。”朱厚照怀疑,这厮一次都不会替自己求情。

“来不及了,到奉天殿了。”严成锦抬头。

萧敬面色大喜,连忙走下来迎接,生怕这小祖宗跑了。

“太子觐见!”

弘治皇帝打起来精神,眼神微眯着,眸中燃烧熊熊烈火。

百官纷纷侧头,咽了口唾沫润润嗓子,准备开骂。

太子跑到西北打仗,不骂才是奸臣呢。

严成锦低着头? 站在殿外也能感受到? 大殿中严肃又愤怒的目光。

嗯?

弘治皇帝怒喝一声:“还不进来!”

朱厚照走进大殿中,朝弘治皇帝跪了下来:“儿臣知错了? 此行是儿臣胡作为非? 以后再也不敢了。”

声音无比认真,就像囚犯的临终遗言,其言也善。

李东阳几人心头一软? 想替朱厚照求情? 抬头看向弘治皇帝。

可总觉太子还有下次? 还不如让陛下揍他一顿。

“太后与皇后在朝中,无日不在担忧,还有诸位师傅? 还有宫中的伴伴? 你如何对得起他们!”

弘治皇帝声音平静? 却带着冰冷的寒意。

萧敬吓得低下头,陛下想杀人的时候? 便会如此。

朱厚照不敢说话? 老高说认错就对了。

认错这事? 他自然是有经验? 此刻犯了大罪? 不敢再顶撞。

严成锦帮朱厚照求情:“太子顽劣,家父捎信回京,恳请陛下求情。”

如今能救朱厚照的,只有老爹。

老爹是西北的功臣,究竟是谁领兵打了胜仗,就连杨一清和牟斌也不清楚,都以为是老爹不敢居功。

弘治皇帝看完信,厉声道:“褪去衣裤,廷杖二十!刑毕,跪在大殿前。”

二十大板廷杖,对于朱厚照轻了些。

严成锦估计,若他不求请,就是三十。

“儿臣遵旨。”朱厚照心中暗喜。

萧敬吩咐小太监走进来,将朱厚照带下出去。

等朱厚照被带下去,弘治皇帝道:“安定伯和西北众将士有大功,朕欲封安定伯,为安定侯,诸公以为如何?”

这样的大功,爵位升一级无可厚非。

这时候跳出来反对,除非脑子抽风了。

鞑靼人折损了三万兵力,想来又能安定三年。

严成锦还以为能混个国公,没想到,只是安定侯,还是一次性爵位,不能世袭。

老爹的官职实在太弱了些,武不如文,虽然三边总制叫的好听,却不如兵部尚书。

而自己也仅仅是九卿,距六部和内阁,还有极远的距离。

“臣替家父,谢陛下恩典!”

朱厚照被拍了二十大板,皮开肉绽,绷紧双拳。

百官从大殿中出来,严成锦递给朱厚照一本书:“殿下转移注意力,就不疼了。”

朱厚照气急败坏:“本宫最讨厌看书了,你还往本宫伤口上撒盐。”

弘治皇帝从大殿走出来,瞪了他一眼,去了仁寿宫。

……

还有三日,就到秋闱。

杨廷和告假几日,在府中给杨慎讲学,四书五经都很有信心,唯独心学。

策题从心学中出,却猜不出来,更难受。

偏偏还不能找严成锦请教,避免被人说成鬻题。

“爹,孩儿定会中北直隶解元。”

杨廷和叹息一声,摇头道:“你不知严成锦,此人性情极为稳重,出题应当不会简单。”

陛下说了,策题极为简单。

可严成锦却又说,策题极难,究竟是什么题?

王守仁被请到杨府,杨廷和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我与令尊,同为詹事府属官,你应当常来世伯府上走走。”

王守仁想了想,猜到杨廷和的心思:“老高兄出的题目,就算是在下,也猜不到,恐怕难帮世叔。”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 \咪\咪\阅读\app \\ 】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他说的是实话,严成锦不能以常人揣测。

常常觉得,严成锦的智慧,在自己之上。

又怎么能猜得出来。

杨延和见问不出来什么,便寒暄几句,将王守仁送走了。

晃眼三日过去,今日是秋闱的日子。

弘治皇帝上早朝时,没看见严成锦和李东阳的身影。

“今日是秋闱了吧?”

“回禀陛下,正是,李大人和严大人已在贡院,接受书生们行礼。”萧敬道。

百官面色各异,科举向来有南北之争。

官员也分南北两派,不知严成锦出了什么题,中第的人,千万不要太少才好。

京城沸沸扬扬,书贩们占据最好的位置,笔墨字画排开,像庙会一样热闹。

街道上,到处是青衣黑帽的儒生。

严嵩拿着笔墨,站在贡院门口,来往有许多书生。

“吾定要考上北直隶解元!”

贡生们先入考场准备,今日还未正式开考,就算搜身验明身份,也要大半日时间。

李东阳站在贡院门口,身后是蒙人笼嘴的严成锦。

科举结师傅与门生的情谊,是暗文化了。

“你戴着面巾,书生如何知道,他们的恩师是何人?!”

严成锦不置一言,看见了严嵩和杨慎。

不知今科解元会是谁。

阅读大明从慎重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明从慎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