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十年代初的乡村」

017稳步发展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陈四清和张秀荣是比较开心的,主要就是他们的大虾卖的很好,现在还有一点小小的名气了。

一个穿着衬衫的中年人来到小摊前,问道。“你们家的虾子是养的吗?”

“养的,在河里养的。”陈四清一边装虾,一边笑着说道,“就是门口这条河,我们那是上游,都是山泉水。”

中年人笑着点头,说道,“我心里有数,我们这边的河也就是这条古溪河了。”

陈四清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而中年人继续说道,“是这样的啊,你一个星期给我们送两次虾。送到粮站,你看行不行?”

“行,怎么不行!”陈四清立刻答应,毫不犹豫的说道,“你们要多少?”

中年人笑了笑,随即说道,“每次送三斤吧,价格我们跟着市场行情走,你看好不好?”

陈四清好像明白了一点,说道,“好啊,这东西本来就没个固定的价格,一直都是在动。”

粮站这样的单位可不是一般的热门,粮站、电站等等单位,绝对是无比抢手的。一般人得罪不起倒是一回事,主要是这些单位都是比较有钱的。

陈四清很开心,主要是看起来现在是慢慢的取得了一些小小的名气了,现在有着一定的口碑了。有着一些比较固定的客户,这当然会让大家觉得更加的开心,以后就有了固定的客源了。

一切都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除了大虾的品质得到了相对普遍的认可,也有着一定的口碑。这个时代虽然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太出色的经济实力,但是也有一些人可以成为常客。

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这也是大家现在感觉到更加有底气的原因。

陈殊在家里继续卖力的准备着八卦阵,扩大养殖规模对于他来说是当务之急。尤其是在虾苗送来之后,陈殊在这个时候主要的任务就是扩大养虾池。

栽树、堆假山,忙得不亦乐乎的陈殊在这段时间可没有闲着,不断的在完善着八卦阵。

“有点问题啊,效率不如我想象中的高。”陈殊忍不住皱眉,爬上堤坝看着八卦阵,“还是得栽些竹子过来,生命力旺盛一点。假山,得想办法弄块大石头,这样碎石不够完整。”

必须要更加的完善才行,这就是陈殊的想法,这也是因为他有着更高的追求。

陈四清卖完了虾回来,也带着一些隔离网。没有什么多说的,和陈成也开始忙碌起来。

将木桩固定好,双层的隔离网拦好,这也是为了防止大虾逃跑。

“爸,我们得想办法搞一块大石头过来,越完整越好。”陈殊开口了,说道自己的困境,“我堆得小石头块不行,影响效果不说,而且还容易被水冲垮。”

虽然觉得陈殊有些多事,只是考虑到此前的一些成绩,陈四清也就认了。

在陈四清还在犹豫的时候,陈成问道,“随便什么石头都行吗?”

“最好是岩石,那要稍微好一点。”陈殊开口了,说道,“不要水石,要干石。”

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

陈殊也不是要什么奇石,不需要形状各异,姿态万千,多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的园林石。

“那好搞,我记得山里面石头多,我们去敲一块或者挖一块过来。”陈成直接说道,“你大概要多大的石头,我找人给你弄过来。”

陈成想了想,说道,“最高是一米五的高度,正好能够露出来一个角。宽度的话,一米左右。最好是完整的,不要是那种敲碎的。”

虽然有点难,只是陈成也不觉得有问题,“那行,我去山上面找一找。”

陈四清也跟着说道,“我们两个一块过去吧,应该找得到。”

“那再给我弄些竹子来,稍微高一点的竹子。”陈殊也不怕事情多,继续说道,“这样一来的话,我估计也就够用了。现在就缺竹子和石头了,就差这些。”

陈四清点头,不置可否的说道,“那好,你要是有时间的话,下午就打打渔。”

必须要开始打渔了,或者说清理一下养虾池里的杂鱼了。这是必须要做好的事情,这也是陈殊现在比较敏感的一个事情。要是这些细节做不好,养虾自然也就养不好了。

十五万尾虾苗,三亩左右的养殖面积,陈殊觉得完全足够了。这也就是第一批次,接下来还需要再次放入一些虾苗,包括水坝下的小水潭,那里也是需要补充一些虾苗的。

工作的事情有条不紊,陈殊也心里比较踏实。

拎着龙虾过来的陈志宏看着陈殊在忙,也就自觉地帮忙。这些天每天来送龙虾,他也早就掌握了如何去喂养大虾了。将这些龙虾剥掉壳就好,直接砸碎就行。

陈曦也来了,带着三个鸡蛋的同时也带来了英语书。

鸡蛋自然是用来喂虾苗的,这也是她的工作,是她还算拿手的事情。都不需要陈殊多说什么,有些事情这些半大的孩子都很自觉,大概也是因为早就习惯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英语中有26个字母,48个音标。学好音标不仅对发音有帮助,同时对拼写记忆词汇、听力以及口语部分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陈殊忙完了,也开始教陈曦学习了,“这是最基础的,基础牢靠了就好。”

至于说什么口语或者是什么英语环境,陈殊觉得这是有些不现实的事情。不要说现阶段流行一些哑巴英语,就算是十几年、二十年后,哑巴英语也很流行。

“还有就是词汇量,就背单词而言,我没有什么秘诀,无非是一个时间投入和重复的过程,没有捷径。不过我们还是需要注意语法,这些东西都是比较关键的。”

陈殊在滔滔不绝,将自己的一些学习经验告诉陈曦。这也使得陈曦比较意外,她的哥哥不是一向成绩不好吗?怎么现在看起来,好像非常擅长英语,而且数学似乎也不差。

都是‘温故知新’,很多的东西也都是闲着无聊的时候再看看。这也是因为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一个人在小坝这里,陈殊没事的时候也喜欢翻翻书。

忙碌,但是陈殊也觉得这样的生活还是非常充实的,他是觉得比较满足的。

他现在的每一步都是走的比较踏实,也自认为现在的每一步都是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这都是陈殊比较骄傲和自豪的一件事情,当然他也觉得自己肯定可以做的更好一些。

一大块石头被村里的几个壮劳力给挑了过来,在陈殊的指挥下摆放好了位置。竹子是两棵毛竹,也是相当不错了,完全符合陈殊的预期。

提升三分之一的生长速度有点难,四分之一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陈四清有点担心了,看着水潭说道,“小殊,我们这边的虾子卖的太快了一下。估计也就是四五百斤的样子,一天卖个十来斤,也管不了两个月啊。”

陈殊也是担心这些事情,说道,“所以我这一批虾苗,有些是放在水潭里混养。这段时间虾子长得快,估计到了十月中下旬,虾子的涨速就要慢下来了。”

“还是不能断了货,要不然不太好。”陈四清这个时候开口,说道,“今年争取多卖点虾子,明年我们就能盖个小楼房了。”

盖个楼房,这可能是有点压力的,当然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事情。

说到底农村的自建房,相对来说成本低一些。再者就是现在的建筑材料,也没有那么贵。

陈殊想了想,问道,“爸,我们现在是扩大了养殖规模,以后虾子可能就不会这么省着卖了。在家门口,市场太小了点,这不是个事情啊。”

向阳乡的市场有多大,大家也心里有数。如果扩大养殖规模,好像也有点吃力。

说到底,还是穷啊,大家普遍的都在穷。这些事情,也得考虑清楚才行。

阅读重回九十年代初的乡村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重回九十年代初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