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

香港文武庙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李骏打开出租车后备箱,拿出一条“万宝路”香烟,说:我敢肯定你从没抽过最正宗的万宝路。这条烟是真正的美国本土生产的,所以我专门给你带来了。

王静怡说:这烟太冲,我抽不惯。

李骏又拿出一条“三个五”香烟,说:这个,总该行吧。

王静怡说:只有劝阻的,强求戒的,哪有男人像你这样惯的?不晓得看起来挺吓人,让人联想到风尘女子啊!

李骏说:除非瞎了眼,就像一个成熟的大人,听幼儿的胡言乱语一样,没有任何意义。

王静怡说:你自己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在旁人看来,会认为你有“病”。

李骏咬牙跺脚:伪君子见得多了,逢场作戏玩得多了,不知不觉的,你就好像有了“被迫害妄想症”呀,看啥人啥事,都像虚情假意。

王静怡心里不由窃喜,也犯嘀咕:犯了“职业病”,还留“后遗症”咧!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眼看着时局有变,香港部分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纷纷抛售书画藏品,想卖了变现,移居海外,市场上出现了名家字画贱如萝卜白菜的行情,且是整箱,成堆的打包处理。老一辈收藏家死的死,病的病,年老体弱要靠后代奉养,但凭儿孙当家作主,说话已经不能算数了。李骏随便打开一件,不是四王的山水,就是扬州八怪的花鸟,不是岭南三杰的书画,就是民国文士的旧作,其景况可以想象。

李骏认为香港优势独特,机遇无限,营商环境既安全又充满活力,未来投资前景稳健,发展潜力巨大,大趋势不可逆,仍是理想的营商地方。运气来了,他想吃下这批货,却奈何财力不足,眼力不够,找王静怡商讨合伙,共同出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王静怡认同他的预见,乐得心花怒放,当然爽口同意。

中午,两人轻装便服,扮成游客,从深圳罗湖出发,经九龙塘,过旺角,到尖沙咀。在太平山之山脚的德辅道,坐上观光电车。

电车也算是香港的一道景致,一九零四年开通迄今,竟有一百多年了,缓缓来往于港岛北的坚尼地城至筲箕湾,还在做着实际的用途,这车在香港人的口中又叫做“叮叮”车,源于它行驶时的响声。响起来,叮叮,叮叮,大约就是所谓“市声”。

李骏发出一声感叹:可这种电车“叮叮”声,在上海却是听不见了。

王静怡说:武汉的电车,车顶是有“辫子”的,走着走着就掉“链子”,售票员便下车去扯“辫子”,重新搭起,通了电,车才能发动。

李骏说:可不是嘛,经常逃课,坐一路电车去汉口玩,坐三路电车去汉阳玩,坐四路电车去武昌玩。

王静怡说:去水果湖,去行吟阁,去钟家村,去月湖堤,逛汉正街,逛六渡桥,逛江汉路,光看不买,过足眼瘾,没钱也玩得开开心心。

李骏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如今没那等好心情啦。

这车是谈不上效率可言的,所以车上除了观光客,便是些师奶与孩童,一律都是怡然自乐的神情,沿着海,“叮叮当当”地驶过上环,再进入中环,金钟。“中环速度”也便在这声音里不情不愿地慢下来了。搭乘这车,会闻见浓郁的海味,这是海产街上的气味,来自鱼翅﹑海参﹑花胶与其他干货。绕过梅芳街上了荷里活道,便有了另一番天地。

二人下了电车,踏上荷李活道之路。

荷李活道是香港非常有名的文物一条街,也叫古董街,位于中环的小半山上。也是香港开埠后的首条街道,早在1841年英国人登陆香港岛时,便开始兴建太平山一段,目的是为了方便运输军用物资。早年尚未填海前乃接近海边,经过百多年来中环不断填海,已远离海傍甚远。

现今白天画廊古董店,需要静下来慢慢的淘货,但文物毕竟是少数人玩的,大多数的游客并不太懂。其实荷里活道是很多小文青喜欢来的地方,在荷里活道的周边,像楼梯街、石板街、煤气灯街、摆花街,还有元创方(旧已婚警察宿舍),都是拍照的好去处,或文青、或怀旧。除了古董外,荷里活道也有很多的现代艺术品店,新颖有趣的设计,值得一家一家慢慢看。晚上清吧很热闹,闹中取静,装桢考究,夜景很美,各色霓虹灯闪烁。只是路面狭窄,只可单线由上环至中环方向行车。有时两边行人游客在走动,车辆则在身边行驶经过,倍觉危险。

自开埠早期起,荷李活道已经是华人聚居地,主要都是以低下阶层为主。

楼梯街位于香港上环,顾名思义,是一条全部都是楼梯的街道。除了荷李活道以南,文武庙旁边一小段可供车辆驶进四方街外,其馀各段皆为石级。楼梯街是上环一带最长的阶梯。以前富有人家一般乘坐轿子沿楼梯街拾级而上,所以以此命名,现时住在这个狭窄的阶梯上的仍是有钱人家。

在荷李活道与楼梯街交界的文武庙,早在香港开埠前已落成,二十世纪初乃香港平民处理经济纠纷的地方,并有不少华人参拜。文武庙即鹿港文开书院,庙内奉祀文昌帝及关帝,庙内藏有一件道光27年的铜钟,足以证明庙宇据今有150年历史。供奉文昌帝,就是文昌帝君祠,简称文祠,又供奉关帝,也是武庙,是鹿港文教的发源地,这种书院、祠、庙的组合,是非常罕见的。

二人参拜罢,倒退出门。王静怡看着屋顶左右两侧的琉璃釉面屋脊兽,陷入沉思。

屋脊兽,随时守护在身边的庇护者,骑风仙人卒领着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等,镇宅走兽及辟邪垂兽,构成了他们的庇佑卫队。这些庇护者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守护在人们的身边,不知疲倦地战斗着,为人们抵御妖魔鬼怪的侵害。

明清两代,骑凤仙人一般是官式建筑《通常指宫殿式建筑,包括帝王宫殿、官衙建筑等,还有一些佛寺和道观》的专利,不单民间建筑(各级官员、富商住宅,还有普通百姓)不得使用,级别低的官式建筑往往也不用骑凤仙人。其实位于小兽前面的骑凤仙人,是用来盖住瓦钉的“瓦钉帽”,防止瓦钉生锈。

据历书上记载,一般认为骑凤仙人出现于明朝朱棣(1402—1424年在位)时期。宋代建筑的檐角处会装饰嫔伽——佛教传说中的神鸟、人面鸟身,因为歌声特别优美,又称妙音鸟。到了明代,随着皇帝推崇道教,人面鸟身的嫔伽逐渐变成了骑着凤鸟的道家仙人。

李骏问:想什么呢?

王静怡指着骑凤仙人说: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关系向上爬。姜子牙深知他的能力有限,便说道,“别再往上爬了,你的官已升到顶了,不然会摔得很惨”。

李骏说:建筑师把仙人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如果再往前爬一步,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王静怡说:猫跳得再高也是猫,虎睡着了也是虎。

李骏说:你为何借题发挥,啥意思嘛?讲清楚!

王静怡说:吾本乡村农女,不该跟声名显赫的家族扯上什么关系。若妄想强攀,恐怕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李骏说:风华正茂,为何总提死?当年,我家还不如你家咯。

王静怡说:人算不如天算,计划没变化快,我更不想靠你供养过日子。

李骏说:你帮助过我,我就不能沉默,不能袖手旁观。既然我有能力,为什么不拉你一把?

王静怡说:好人全让我当了,坏结果全让别人承受了。你好心帮倒忙,全乱套了,一切都失去了控制。

李骏万般无奈地摇摇头,长叹一声说:我想让你出人头地,却反而把你毁掉了。其实以你的才气,没有我做手脚,你同样会有所作为,只是时间推迟一点罢了。

王静怡说:谁都知道,天下没有好吃的白食。但你那是硬碰硬的,任凭半夜什么鬼敲门,都不含糊。你把我看得太重了,想把一切荣耀和财富都给我。

李骏问:难道你怀疑我,扛不动你的感情?

王静怡说:旧士族与新富翁之间的角逐争斗,这是一个异常激烈,且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我非但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当家主母”,反之是“密探”,是“卧底”,或“内奸”,或“家贼”,必除之而后快。

李骏说:我越是对你表现出钟情的样子,你就越不可能成为我的正妻,否则就是对家长制的严重破坏,这是李府众人绝对不能容忍的。他们是不是已经对你做了什么?快说!

王静怡说:谁也没羞辱谁,我只不过是不想成为一个不知廉耻的跳梁小丑。

李骏说:是啊,不被理解的痛,才是真正的痛。

王静怡说:我不想利用别个,也不想被别个利用。凭真本事付出,拿到该得的那一份回报,其他的,给我,我也不要。莫强求,得不到福禄,倒是埋下祸根。

李骏说:恕我无知,我将自己的过往“捋”了一遍,他们忙他们的“公益”,我们做我们的“墨家”,是两不相干的。

王静怡说:财不露白,隐世低调,才是正统。行善是一件很神圣,很严肃的事,施行者,以及播德的内容,必须都要遵守严格的规定。但他们忙的“公益”,并不代表传统的“慈善”,洞明者会有何感想?

李骏说:加入世贸,作为迈进“国际化”的表态,他们不会不知道这一点。当然,也可能他们是太“国际化了”,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识,那就另当别论了。

王静怡说:正如这文武庙,庙内奉祀文昌帝及关帝,既是文祠,又是武庙,这种书院、祠、庙的组合,是非常罕见的。

李骏说:虽然他们在试探,却暴露出野心太大的马脚,有些根基是动摇不得的,有些底线是触犯不得的。要毁灭一个人,要么是骂杀,口诛笔伐,动刀之前,先用众论,要么是捧杀,欲擒故纵,先让疯狂,多行不义必自毙。

王静怡说:胡雪岩遗言“勿碰白虎”。毛领袖在一次谈话中都有说到,这些布衣出身的功臣,成为新贵之后,野心和贪欲逐渐膨胀起来。但皇帝的礼遇,却是有限度的,他们的贪欲一旦危害到王朝的根本利益,就会落到悲惨境地。

李骏说:官与商,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不能越界,甭想代疱。这终究不是谁强谁弱的问题,是谁先破坏规则的问题,这也是整个社会存在的一个不变法则。

王静怡说:希望是我杞人忧天,别怪我好管闲事,就行。无广告网am~w~w.

李骏说:你的心意,我领悟了,保证把话传达过去。

王静怡格外高挑的个儿,穿着白色休闲裙装,衣着简洁而考究,款式飘逸、大方,质地柔软、华贵。她肌肤白嫩,线条优美,与裙装的款式,色调相互映衬,如同天成。她的脸庞,俏丽之中透着端庄,大气,她的眼睛,灵动之中更有一种淡泊的沉静。她瘦骨伶伶地晃悠着,好乖巧,不经意地叉腰站在那里,不时跺跺脚,扭扭腰,拂拂发,好温柔,轻风掠过,芳香袭来,不经意地流露着她的气质与修养。她模特儿的身材,昂首挺胸站立着,好高贵。夏日的穿堂风,吹动她的裙衫与长发,犹如一幅画,那样优雅、圣洁,那样动人心魄。

李骏虽然出身香港富足人家,但未曾沾染一丝纨绔习气,潜心习武经商,远离灯红酒绿,是一个从里到外均散发着儒雅气质的清秀小生。守旧文人士族,泛指有文化,尚文艺,讲文明的世家大族,诗礼传家续世长,贤孝才德耕读久,推崇礼仪,遵守规矩,说话要有分寸,办事要有尺度,走路要有姿势,干什么都要行个礼、道个节、讲个法、守个纪,那叫一种自律制约、人格修养。为人休要欺瞒昧,举头三尺有神灵,严格遵纪守法,从不逾越规矩。这个“神灵”,既代表王法,又代表天道,所以她既不会干伤天害理之事,又不会做出违背法规之事。维护礼法,是她坚守的底线。且这种底线的坚守,不是表面功夫,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她是从内心深刻认识到必须这样做。

譬如,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举止,不追求怪异的美,是端庄的、协调、平和的美,就是站有庄严之像,不会松垮软塌,娴静而不放浪,坐有肃穆之像,不会倒歪摇摆,活泼而不呆板,行有稳定之像,不会扭捏弄作,轻灵而不轻佻。世人经常误以为财大气粗是气场,功成名就是尊贵,恰恰相反,偏偏这些却是滋生傲慢之气的毒药,放纵自我为中心的魔障,傲慢正是阻碍智慧的藩篱。

王静怡这般自我要求,不仅狠得下心直面和剖析自己,还和自己较着劲呢。谈恋爱上床,这种私密之事,只要不出去宣扬,不会有人知道,所以要不要守旧规矩,纯靠自觉。她暗示不愿,说明她对礼法的坚守是发自内心。王静怡不仅不允许自己放纵,还要求李骏也得拿出名门公子的气度,遵礼守节。商海沉浮,即使如履薄冰,能够过得去大风大浪,却可能在小阴沟里翻船,她当然希望他总能逢凶化吉,甘愿委曲求全。在维护李府的体面和前途上,没有人比她更在意,更操心。这种较真劲,倔强劲,拧巴劲,李骏感觉特别有意思,都忍不住转过脸去偷笑。女孩子口是心非,爱说反话,这会体验到了。他佯装不甘心地问:你哎,为什么就不能为我改变?

王静怡转过脸来,挂着一行泪水:适者改变自己,是天神,强行改造别个,是神经。这是我的事,不要你管,我就这么活,怎么着?

李骏心知,她的态度是捉摸不定,甚至难以把握。哭哭啼啼的她,纵然是作茧自缚,也会有破茧成蝶的时候,自己只有耐心等待。他一脸无奈道:猪头哦,唉,我真是怕了你哟,只要你觉得好,愿意咋活,就咋活。

巷道里不知何处,响起了一支快节奏的曲子。王静怡冲着李骏灿烂地一笑,起身跳起街舞。她随着动感的音乐节奏进入舞蹈状态,只见她错步、提肩、转体、弹跳、撑地、旋腿、弯腰、扫地……步伐轻盈而富有弹性,动作随心所欲而又节奏鲜明,充满了青春的热烈、狂野、粗犷之美,蕴涵着一种独特的魅力。

这种视觉享受,首先建立在一种整体的气势上——是峰峦逶迤波涛起伏的气势,是干净利落,又恢宏磅礴的气概,是不事雕饰,又尽显质朴自然的朴拙之美,就如孩提时的一频一笑、一举一动,貌似随意、稚拙,虽然看去不够成熟、谈不上娴熟,但这种稚拙的行为,却呈现着一种愉悦人心的可爱,太可爱了,越看越可爱,有趣,真有趣,越想越有趣。赏心悦目的美丽,一定是有文化内涵的,活泼机灵的,充盈着情趣的,有丰富味道的,聪慧玲珑的。花瓶摆设,只需一个没有生气的形状或轮廓,神态怪异,面目可憎,偏有喜欢者,蛇精脸,伶仃骨,蝴蝶肩,白幼瘦,专有人嗜好。其次曲折有致的身形弧线,配合委婉灵动的手足动作一气呵成,其所呈现出的律动灵巧之美,有如笔走龙行,又绝没有一点拖泥带水,给人以行云流水般的轻松愉悦之感,一种自然流畅,又不失灵动的魅力。

生活中李骏见过很多俊眉修目的漂亮女人,但像王静怡这样既温柔又刚毅,既有修养又有胆识,文武双全,集女子的自然美与风度、气质、才干于一身的女人,却谦恭、低调、隐忍、负责,极少见到。本身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来的一种精神,或气质,胸怀丈夫气,不屈之灵魂,一身壮志豪情,雍容华贵在心中,才美不外现!他敬慕王静怡的精明能干,她的言行作派,虽然与男生无异,内心深处的细腻,时不时还是会流露出来,但他好像从来没有从女孩子最美好的年华,纯粹天然美丽的角度去留意她,可此时此刻,他却禁不住地在心里对自己说:美若天仙,太美了,这个好看哎!

李骏说:毛脚女婿头一趟上门拜见岳父母,最显体面的就是凑齐四件套:首当其中就是金华火腿——外号“机关枪”;两条大中华香烟——“两百发子弹”;普洱茶饼——“炸药包”;两瓶茅台酒——“手榴弹”。

王静怡苦笑,一点都不奇怪,心想,荣华富贵,世俗之求,我不要,大把的人争抢掠夺,不会相信我会摒弃,只会把我当成假想敌,才华横溢必然会招致嫉恨、暗算,机缘巧合必然会遭到栽赃、陷害。这个苕货,非得让我出门就挨闷棍,最后腿被打断了,只能在地上爬,活得像条狗啊。

阅读穿心莲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穿心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