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逆臣」

第47章处罚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沧啷!”

顺刀锋利的刀锋与刀鞘摩擦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在略显沉闷的大帐里是如此的刺耳。

皇太极作为征战多年的马上皇帝听到刀出鞘的声音之后立刻闪身躲在一旁,转头看去只见莽古尔泰将刀拔出了一半怒视自己。

“莽古尔泰你是要造反吗!敢拔刀犯上你是要找死吗?”

众人都被莽古尔泰的举动所惊呆,大贝勒代善首先反应了过来他上前一步怒斥莽古尔泰,随后其他人也纷纷开口呵斥。

这时候莽古尔泰的弟弟同样是正蓝旗的德格类猛地上前握住莽古尔泰的手腕将刀重新推回了刀鞘,然后握起拳头就给了他几拳。

德格类一边用拳头打莽古尔泰一边怒骂:“你这成何体统?你要害死我们兄弟们?你怎么敢对大汗不敬!”

皇太极后背出了一身冷汗但是脸上神色却没有丝毫变化,他又冷哼了一声重新回到座位坐下看着德格类拳打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被德格类打了几拳之后不由大怒,张口就是国骂:“爹个鸟,你干嘛打我?”

“莽古尔泰你从小就不被汗父(努尔哈赤)喜爱重视,吃的都是我们剩下的。后来你弑母向汗父献媚,才得以与德格类一样有了自己的部众,现在你这个原本应该饿死的鬼,干嘛要砍我?”

皇太极见莽古尔泰还在犯浑不由怒气上涌,揭开了莽古尔泰的伤疤。那就是他从小不被努尔哈赤喜欢,还杀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被众人一起怒斥又见到众人的侍卫都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莽古尔泰的脑子终于清醒了过来,他头冒冷汗接着便向皇太极跪下。

“诸位说如何处置莽古尔泰?”

不得不说皇太极政治手腕的高超,随机应变能力的杰出,他刚从险些被刺杀的心情中稳定下来立刻想到了打压政敌。要知道莽古尔泰也是四大贝勒之一,是实权派。

“莽古尔泰犯上理应处死,但是念其以前的军功还请大汗从轻发落!”代善首先开口定下了基调那就是不要杀了莽古尔泰。

“就依大贝勒之见!莽古尔泰御前犯上罪大恶极,念其战功饶恕其死罪!削去其和硕贝勒一职降为多罗贝勒,削五牛录部众交由德格类统领,罚银一万两、战马二十匹充公。莽古尔泰你可心服?”

皇太极几乎就是在代善说出建议之后接着就说出了处罚措施,根本不给其他人开口求情的机会。

莽古尔泰跪在地上双手紧握成拳,拳头上的青筋暴起却最终没敢反驳,闷声道:“臣口服心服!谢大汗不杀之恩!”

就这样一场御前露刃的危机以莽古尔泰失去和硕贝勒一职而结束,通过这一事件皇太极成功将四大贝勒执政变成了他与代善共同执政。

而代善为人圆滑再加上之前的丑事不会得到众人的支持,所以他不会对抗皇太极,可以说皇太极在这个时候的权力终于与其父努尔哈赤在位之时相同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后金一边对大凌河严防死守挖掘壕沟一边命乌真超哈营携带部分红衣大炮清理四周的明军墩台。这些墩台之中最大不过上百人面对拥有红衣大炮的后金大军大多选择了投降,只有少部分壮烈殉国。

在此期间松山堡的明军试图救援大凌河结果两千明军在看到松山附近出现上万后金军队之后,立刻选择了逃回堡内闭门不出。

因为此时辽东最高军事长官督师孙承宗恰好在巡视山海关长城老龙头段修筑的情况,所以便由身在锦州已经准备收拾行李入关的辽东巡抚邱禾嘉负责。

邱禾嘉一边将大凌河被围困的消息派人飞奔向朝廷告急一边开始讨论从锦州出兵救援。

因为之前祖大寿几乎带走了锦州城内关宁军所有的精锐,邱禾嘉除了李卑的抚标营之外已经没有了兵马可用,所以他派人前往宁远、山海关抽调人马。

邱禾嘉的巡抚衙门之外每天都挤满了上到祖家下到普通关宁军士卒的家属,她们每天在衙门外哭闹,更有人大骂邱禾嘉见死不救。

至于李卑、李信也不认为自己这三千人马加上剩下的关宁军的老弱病残就能去刚围城的五万后金兵马,就这样皇太极得以顺利的挖掘了第一道壕沟。

而宁远总兵吴襄、山海关总兵宋玮收到邱禾嘉的指令之后开始拖拖拉拉的点检兵马准备前往锦州根本不管大凌河战事如何危急。

最终还是本就体弱生病的老头孙承宗请出了天子剑之后,宋玮与吴襄才领兵出发赶往锦州而明廷接到大凌河告急的文书之后立刻开始讨论救援事宜。

这其中新任兵部尚书熊明遇还在空口白话,他说辽西之民与建奴都是血海深仇可以发动百姓共同抗击建奴,却不清楚此时大凌河周边的堡垒几乎全部都投降了。

崇祯四年八月二十一日,锦州,原巡抚衙门内聚集了一群文臣武将正在讨论军情。

“孙督师,末将此来携带山海关兵马两千俱是马兵,步兵尚未到达可否再等候几日?等大军云集之后再行救援。”山海关总兵宋玮向孙承宗诉苦。

孙承宗对宋玮的诉苦不置可否而是看向了祖大寿的妹夫吴襄,问道:“吴总兵从宁远带来多少兵马?”

“末将此来带着三千骑兵!随时可以出战!”

面目英俊的吴襄倒是没有推辞,他直接开口表示愿意出战,他的儿子吴三桂也站在一旁。

孙承宗又看向一旁的李卑,向其问道:“李将军你所领的抚标营能否出战?”

“回督师,我部三千人马兵八百,步兵两千二百人都可出战!”

“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由三位总兵一起出兵救援大凌河!不知道谁愿意先领兵前去打探军情?”

“末将愿往!”

几乎是孙承宗话音刚落就有三人同时站了出来,并恰巧分属抚标营、宁远、山海关。

抚标营出来之人正是李信,宁远则是吴三桂出列,而山海关出列之人是一个身材雄壮满脸大胡子的武将。

孙承宗因为之前遵永大战的缘故早就认识李信与吴三桂,于是向他们点了点头后看向那名大胡子问道:“不知将军姓名?”

“末将刘良佐!”

阅读明末逆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明末逆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