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逆臣」

第66章面圣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李卿平身。”

李信在心里骂骂咧咧的按照礼仪三跪九叩完成礼仪之后,头伏低,屁股抬高作出标准礼仪等候皇帝接见。

身为长在红旗下的现代青年李信对于这一套封建礼仪发自内心的不满,但是现在身在屋檐下实力又不够只能按照这一套礼仪来,在这一刻李信心里暗暗发誓将来绝对要不再跪任何人。

李信听到这一声温和而又显得年轻的声音之后,想着后世看过的影视剧以及之前张彝宪教过的礼仪,急忙小心翼翼的起身然后视线看着地板不敢抬头。

“李卿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此次大凌河之战能够力挫狂奴,擒获奴酋多铎大涨我大明的军心士气。”

“全赖陛下洪福,兵部诸位上官运筹帷幄,辽东的同僚将士们拼死杀敌,微臣不敢居功!”

李信大声回应着崇祯同时将所有人的马屁都拍了一番,既然来到这里就要说好话不要得罪人,等出了京城之后再做决断。

“爱卿过谦了,他们虽然也都有些许功劳但是比起爱卿来要差的远了。此次救援大凌河最大的功臣就是你们伯侄二人,你们以区区三千人能立此大功实在是让其他拥兵众多的将领羞愧啊。”

崇祯显然是对其他将领此次救援大凌河的行动极为不满意,所以在夸赞李信伯侄的同时将其他人贬低了一番。也难怪他生气,其他人每年那么多饷银却养不出能战之兵。

不说关宁军自己还要别人救援,就说东江镇之兵先发生了陈继盛被刘兴治所杀之事,现在又发生了新任总兵被闹饷的士卒割去鼻子、耳朵的事。

这怎么能让崇祯不心烦愤怒,还有花费那么多银两的登莱镇到现在援军还没出山东,这让崇祯更是不满。这个时候的崇祯还不知道他不满的登莱援军已经在山东造反了。

“回皇上,微臣伯父在臣年幼之时便一直教导臣忠义之事,所以臣也一直以忠义教导士卒,士卒们深受感动才能拼死为朝廷效命。”

听到李信开口不离忠义,崇祯更加满意,他轻笑了一声之后接着问道:“之前李卑在陕西之时横扫流寇屡立战功,现在你们伯侄二人到了辽东又立此大功,你们李家是有什么练兵秘诀吗?”

“回陛下,没有什么特殊的秘诀,无非是饷银充足罢了!之前臣等在陕西饷银一月不过八钱,到了辽东之后一月却有一两四钱,所以将士们都对陛下的厚恩感恩戴德。”

崇祯听到李信这么说,不由点了点头叹息了一声,接着说道:“国家向百姓征辽饷实在是迫不得已,现在听到卿等能够有足额的军饷让朕心甚慰啊!”

“那其他人也拿到了军饷为何不能如同你们一样能战呢?”崇祯又有些怀疑李信藏私不肯说出独门练兵之法,所以接着提问。

“回陛下,臣等所领之兵俱是陕西延绥之地的精兵本就是能够吃苦的好兵,同时还有温阁老为臣等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哦?温爱卿一个礼部尚书能够为你们提供什么帮助?”崇祯不由疑惑不解。

“之前臣随孙督师收复四城之时,见识到了红夷大炮以及西洋火器的威力,所以想着到了辽东能够也拥有这些神器。不过当时的西洋炮队已经被孙巡抚领着前往了山东,臣不由心急如焚。”

“臣想着京城是首善之地应该也有西方的夷人懂得西洋火器,就本着万一的希望进京寻找。但是呆了几天一无所获,正当臣准备失望而归的时候却意外遇到了温阁老。”

说着,李信偷偷看了温体仁一眼见他神色不变于是接着说道:“温阁老之前见过微臣,见臣面色不愉当即询问。臣便将所思之事告知了阁老。温阁老便让微臣放心,说他来处理此事,等臣到了辽东之后果然给微臣寻来了一些西洋夷人。”

“臣有了这些西洋夷人之后有像邱巡抚申请了一笔银两用于铸造西洋火炮以及火铳,这才能在此次大战之中击败建奴。”

听完李信所说之后崇祯这才恍然大悟,他先是赞许的看了一眼温体仁又说道:“邱禾嘉能够不贪墨一丝一毫你们的军饷,这也是朕能够原谅他此次大错的缘由。若不是因为这个,依他此次的过失关入天牢也不冤枉。”

显然崇祯对于邱禾嘉此次在辽东担任巡抚期间与孙承宗之间闹得不和的事十分不满,他虽然多疑不希望一个大臣掌握太多权力但是也不希望督抚不和坏了国事。

“温爱卿,你是从哪里寻来的这些西洋夷人?”崇祯又向温体仁发问。

“回皇上,之前孙元化所领之公沙的西劳西洋夷人立功之后,臣便对这些西洋夷人多加关注。正巧当时另外一批西洋夷人抵达了江西南昌因为言官们阻止未能抵达京城。臣见李将军立功心切便冒昧答应了下来望皇上恕罪!”

听温体仁说完之后崇祯沉默不语了好一会儿之后才说道:“爱卿无罪!都是言官们误事,要是他们都能像爱卿这般公忠体国,辽东又何愁不能收复?天下又何愁不能太平?”

崇祯一边对温体仁表示赞许一边对那些言官们表示了不满,温体仁表面连连谦让其实心里却微微得意。

他作为善于揣摩崇祯心思的宠臣又怎么会不知道崇祯对言官们的不满,就在不久之前因为崇祯重新任用太监监军被言官们上书一阵狂奔,气的崇祯将好几个言官都贬黜到外地才勉强镇住他们。

现在温体仁一提起言官们之前做的事决口不提当时是崇祯首肯的解散西洋雇佣军,这就让崇祯感同身受。

“李卿,今年多大了?”

在问完温体仁之后崇祯忽然又关心起了李信的年龄,毕竟他与李信一样都是年轻人。也就在崇祯与温体仁谈话之时,李信偷偷打量了一眼崇祯。

只见崇祯虽然有胡须但是极少同时肤色白皙,看着也是一个英俊之人与后世李信看过的明朝皇帝画像里那些黑胖大胡子完全不同。

阅读明末逆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明末逆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