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逆臣」

第69章无能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这一封急报是东江镇总兵黄龙发来的,在军报之中黄龙向崇祯奏明东江镇旅顺岛副将陈有时、广鹿岛副将毛承禄起兵造反,他们聚众七千余人横扫半个东江镇,黄龙只剩下皮岛与周围的几个岛屿苦苦支撑。

另外黄龙还在奏疏里说明这些人之所以造反就是因为登莱巡抚孙元化禁止自己严明军纪,使得这些骄兵悍将有恃无恐。再加上他们收到了孔有德造反的消息,便想着趁机响应获取富贵。

就这样孔有德部叛军与东江镇叛军一南一北互相呼应,整个山东半岛加上外海都陷入了战争的阴影之中。

要知道山东是大明的腹心之地,整个大明的经济命脉大运河也在山东境内经过,若是让叛军完全占领了登莱两府,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发兵截断运河。

可以说此时的东江叛军的危害性已经超过了后金与陕西的流寇成了大明的心腹大患,崇祯在暴怒之下当即对兵部尚书熊明遇说道:“熊明遇你立刻让兵部调集兵马前往山东平定叛逆!”

接着崇祯又对首辅周延儒说道:“余大成无能,立刻各去他山东巡抚一职,命缇骑(锦衣卫)逮治回京。至于孙元化,若是他招抚孔有德成功则可以功过两抵,若是不成则一并处置。”

崇祯在出事之后就逮办大臣的行动从来都是如此的迅速,他却不想想山东之所以出如此大事是不是与他自己有关。山东作为腹心之地却只有数万兵马,就连这数万兵马也因为崇祯元年的裁撤行动中被裁减了一部分。

到了崇祯二年己巳之变爆发,山东总兵杨肇基又将山东兵马中最精锐的五千六百人带去了京城并一直停留在通州驻扎。这就使得山东原本捉襟见肘的兵力更加不足,各城池守军不过多者数千人,少者数百人罢了。

“皇上,臣认为对于叛军还是以招抚为上。”

内阁首辅大学士周延儒却没有附和崇祯的话而是向其建议继续招抚,接着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之前大凌河之战朝廷调动援军与建奴交战消耗了大量的军卸物资,战后抚恤将士也花费了不少银两。户部暂时已经拿不出平叛的钱财了。”

听到周延儒反对自己的旨意又提出了缺钱,让崇祯不由怒气上涌。他转头看向沉默不语的次辅温体仁问道:“温卿,你认为该当如何?”

“回皇上,臣认为首辅言之有理。”

听到温体仁同意自己招抚的意见,周延儒不由诧异的看了温体仁一眼,要知道他们两人之间早就不是崇祯二年那时候的精诚合作了,现在二人为了权位经常勾心斗角。

崇祯见温体仁也不支持自己不由更加不满,他想起之前刚刚见过的李信,于是继续说道:“李信所部都是精锐,让其南下平叛不可以吗?”

“回皇上,李信所部在救援大凌河之时损失惨重已然元气大伤,若是再调动他们平叛恐怕会让军心不稳。再者来说李信如此年轻已是副总兵,若是在立大功恐怕会让其他将领不满。”

这一次提出反对意见的却是兵部尚书熊明遇,他是周延儒一派见周延儒主张招抚也立刻出声附和。崇祯听完熊明遇的话也不由有些忌惮李信的年龄太过年轻,若是官职升的太快恐怕以后就功高难赏了。

“既然诸位爱卿都认为当招抚叛军,那就依诸位建议再派人招抚吧。”

就这样明朝朝廷又暂时不再讨伐叛军而是派人前去招抚,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登州已经危机四伏了。

明代的登州城从名将戚继光的祖父时起就开始营建,拥有良好的军港,是当年专门用来抗击倭寇的,登州是明朝重要的水军基地。

登州城依山傍海,城墙依山势而建,城上有当时最先进的西洋火炮,一面是水城,城中有内港停泊战船。不久前,朝鲜国王赠送给孙元化的四十艘战船,此时也正停泊在港内。

城中的守军,由三支部队组成,登州总兵张可大率领的浙军,教授明军操作西方火器的葡萄牙军官团,还有与孔有德叛军同属原毛文龙旧部一起来登莱由张焘统领的辽东兵。

可以说凭借这些兵力与城头的火炮还有登州坚固的城防,孔有德所部是根本无法拿下登州的。孔有德等人也明知道这一点所以才诈降企图骗开城门,结果被登州总兵张可大识破。

孔有德等人不甘心失败再次派人向孙元化表示愿意归降,虽然张可大强烈反对,孙元化还是认为可以招抚再次与叛军谈判。

结果孔有德趁谈判的机会四处掳掠登州周围的卫所、乡镇并将从辽东逃过来的辽民煽动了起来,这些辽民平时受到当地人的歧视,现在纷纷投靠了孔有德将手中的屠刀砍向了当地的山东百姓。

就这样叛军通过与孙元化谈判拖延时间将五千人的队伍扩充到了三万人之多,孙元化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于是派张可大率领浙军与张焘的辽军一起出城剿灭叛军。

张可大作为戚继光的粉丝又是出身浙军,所以他手下的士卒大都按照戚继光的练兵之法训练。一开战就将叛军打的节节败退,眼看这就要获胜。

就在这时候位于浙军左翼的辽军却突然崩溃,随后乱兵便四散而逃。更有那乱兵将正在追击叛军浙军队形冲散,李九成趁机与儿子李应元一起领着叛军骑兵冲进浙军阵中。

浙军以火器步兵为主面对叛军骑兵的冲击再也坚持不住,最终张可大部下中军管维城、游击陈良谟、守备盛洛、姚士良皆力战身死,张可大仅以身免。

而张焘却带着将近一半的辽兵退进了登州城,另外半数的辽兵则拿着武器加入了叛军的行列,他们之前都是出身辽东的辽民现在合流可以说是毫无压力。

就这样一战下来登州城内的精锐丧尽,只剩下弱兵七千余人,这其中就有辽兵一千多人。孙元化吓得紧闭城门死活不再出战。

对于登州的战事远在三屯营的李信一无所知,他此时正在加紧训练自己新招的三千士卒为再次与后金作战作着准备。

阅读明末逆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明末逆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