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逆臣」

第103章商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哦?让我以顺义王的名义议和?我大金难道还不如一个区区顺义王吗?”

在张家口堡外的后金汗帐之中皇太极见到了沈啓派来的使者,他对沈啓的要求很不满,认为这是轻视了自己的大金政权。

趴在地上的沈啓使者听到皇太极不满的语气,额头冷汗顿时冒出,他用颤抖的声音回道:“大汗,不是小人等轻视大金实在是我朝有规定,不得私自议和。如果大汗不用顺义王的名义,我等实在是不敢将抚赏交给大汗啊!”

“既然如此,那我就答应你们。吴克善,你是蒙古人,就由你来负责与宣府的明人议和。”

“奴才遵命!”

几天之后吴克善作为蒙古科尔沁部的王爷被皇太极任命为议和的主要负责人与宣府巡抚沈啓在张家口堡外的草原上杀白马、黑牛敬天正式议和。

双方约定互不侵犯,明朝宣府方面将原本送给林丹汗的抚赏蟒缎、红缎、倭缎、青布等共计六千匹,以及黄金五百两、白银五千两,米面一千石、茶叶三千包全部交给打着顺义王名义的后金,同时答应让商人与“蒙古人”交易。

而后金方面则答应约束手下士卒不进犯宣府,在拿到东西的同时便启程返回辽东,一时间双方都各取所需十分满意。

大明崇祯五年六月初三日,宣府张家口堡外的草原上一片热闹景象,大量说着汉语、蒙古语、女真语的人在讨价还价。要不是在远处有后金的士卒守卫,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是一个互市的市场呢。

“您回去告诉大汗,我等商民公平买卖绝不敢欺瞒大汗,大汗再有人参、皮毛都可以来找我等交易!”

一个身材胖胖的商人操着山西口音对着一个蒙古人点头哈腰,那个蒙古人看着商人运来的盐巴与粮食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用生硬的汉语说道:“你,干的不错!以后我们的人还会来,记住多带粮食、我们皮毛有的是!”

“是!是!是!”

原来这个商人正是晋商在张家口的负责人,因为宣府巡抚沈啓答应了开放张家口堡,所以这些商人将早就囤积好的盐巴与粮食全部运到了后金营中。

之前他们都是冒着风险走私,现在则可以光明正大的交易,这一切自然是托了屠家的福。当然屠家也不白干,他们从交易额中抽一成的好处费,皆大欢喜。

“豪格,你看这些尼堪商人为了钱财连他们本国的朝廷禁令都不顾,可见中原朝廷自古以来重农轻商政策的正确性。等咱们将来进了中原,这些商人可以用但不可以大用,要严格限制他们。”

在远处一个高台上皇太极志得意满的对自己的大儿子豪格说着商人的无耻,豪格今年二十余岁作战勇猛但是在计谋方面不足,皇太极便时刻指点他。

“阿玛,咱们那些虎豹皮、狐狸皮、水獭皮都是上好的皮子,还有人参都是辽东山参您干嘛要低价卖给他们?我看就算高价卖,这些尼堪商人也会买的。”

豪格对皇太极将后金军中的皮毛、人参低价卖给晋商有些不理解,他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皇太极看着儿子疑惑的样子,笑着说道:“商人重利,你给了他们甜头,他们以后才会继续与我们做买卖啊!咱们国内缺的粮食、布匹、盐巴等物都可以源源不断的输入。再说了与他们交易还可以让他们给咱们提供一些情报。”

“豪格,你要记住咱们不时为了做生意赚钱,咱们是为了谋夺整个天下!既然是为了天下,又何惜一点儿皮毛人参。”

“我明白了,阿玛!这是放长线钓大鱼对吗?”

“也可以这么说。”

经过几天交易之后获取了大量所需的后金心满意足的凯旋,而宣府巡抚也为自己的辖区没有受到攻击同时还收到了不少银子孝敬而满意。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交易的情形都被一部分伪装成商人的探子如实记录了下来,这些人随后将情报快马加鞭的送往了山东。

而几乎是同一时刻在京城乾清宫西暖阁之中崇祯看着山东发来的捷报却是激动异常,在李信发来的捷报之中讲述了自己如何击破叛军收复失地的过程。

在最后李信报道斩首四万余级,俘虏三千余人同时有叛贼大小头目首级包括李九成在内两百余级。崇祯看了又看不由激动地连连叫好,这个在山东心腹之地闹出大乱子的叛军终于被平定了。

之后他又看了一下杨御蕃等人送来的捷报,包括孔有德、李九成的首级以及俘虏数百人、斩首数千人。虽然比不上李信但也让崇祯十分的满意。

相比之下山东巡按王道纯弹劾山东总督刘宇烈的密奏就让崇祯的心情很不爽,他在王道纯的密奏里才得知刘宇烈与叛军议和导致兵败,更连累两名巡抚被俘杀。

再加上山东籍官员弹劾刘宇烈纵兵抢掠,崇祯心里已经做好将刘宇烈撤职查办的准备。但是崇祯并不知道这些奏疏的内容都是温体仁联合司礼监太监张彝宪暗中安排的,他们将李信等报功的奏疏放到上面,将弹劾刘宇烈的奏疏放在下面。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排序顺序就让崇祯的情绪先喜后怒,更衬托出了刘宇烈的无能。而刘宇烈正是周延儒,他能够出任总督山东军务便是周延儒的建议。

“李信,李信。”

崇祯念了几句李信的名字之后,转头对伺候在自己身边的亲信太监王承恩问道:“王伴伴,李信今年多大来着?”

王承恩是一个年约三十余岁的太监,此时的他还没有像崇祯后期那样成为第一大太监,现在的他只是崇祯身边的一个亲信太监。

听到崇祯问话,王承恩想了想回道:“皇爷,您上次召见他的时候,奴婢记得他说是出生于万历三十八年,今年不过才二十二岁。”

听了王承恩的话之后,崇祯叹息了一声道:“他太年轻了。”

阅读明末逆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明末逆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