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逆臣」

第106章军屯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禀总镇,登州府军屯土地共计清查出一万顷,这是黄册。”

在登州城总兵府中,被李信派去清查军屯的官员正在向其汇报清查的结果,由于李信被正式任命为登莱总兵而不是之前的杂号总兵,所以他现在可以被别人尊称为总镇了。

这一次清查出了一万顷也就是一百万亩土地,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这都依赖于登州一带的世袭卫所军户基本被登州叛军一扫而空,这让李信的清查顺利了许多。

“你干的不错,下去领赏吧。”

李信让来人出去之后立刻在纸上写写画画,他准备将这一万顷土地中的绝大部分都拿下,只给即将到来的登莱巡抚、知府、兵备道留一部分。

历经多次作战特别是此次平定登州之后,李信所部有伤残无法再上战场的老兵有四百余人,加上从山东义军中淘汰的弱卒,以及三屯营搬迁而来的随军家属,数量要达到几千人之多。

可以说李信身后已经有了一大群追随者,不再是当年单独领着数百上千兵马无牵无挂作战的战将了,现在他是坐镇一方的元帅。

为了能够将登州变成自己的基地,李信决定效仿原时空割据云南的孙可望实行管庄制度。所谓管庄制度就是孙可望将云南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然后重新分配给百姓耕种。

每一个田庄都设管庄一人由大西军老兵担任,田亩生产所得公六民三剩余一成则交给土地的原主人,孙可望就是依靠这个办法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大西军提供了充裕的粮草。

李信决定让这些伤残军人担任管庄,另外招募难民前来耕种土地,不过由于登州的土地原主人已经基本死绝,所以李信采用的公六民四。

相比明朝此时各种苛捐杂税以及地主豪绅的盘剥,李信的公六民四绝对是良心税收了,他相信只要开始推行必定会引来大量的难民。

人口红利永不过时,在这个时代有了人口才有其他的一切可能,提供赋税,兵源都依靠人口,所以李信早在叛乱刚刚平定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前往山东各地招募流民。

另外李信让伤残士卒担任管庄除了是让他们有地方发挥自己的作用之外,再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加强对基层的控制力度。

这些伤兵有纪律,服从性强,再加上之前参加过三屯营识字的速成班,是很好的基层管理人选,他们还懂一些军事,能辅助教官进行训练。

为了保证他们的权力,军屯的耕牛、种子、田地分配等权力都在他们手上,以登州目前被叛军祸害了一遍之后也没有宗族势力与他们对抗。

按李信的计划,还要抽调部分老兵培训,然后再派到各个新的屯堡训练百姓,让他们农忙务农,农闲练兵成为李信所部的预备役。

当然在名义上他们还是朝廷的卫所兵,为了能够迷惑朝廷,李信还特意送了杨进朝不少的土地与银子,让他配合伪造了一批花名册。

这些招募的预备役农夫主要练习阵型与长矛、火器,要知道山东在明朝时期一直盛产长枪手,对于长矛的训练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经过基本军事训练之后表现优异的农夫可以再进入军中进行集训,到时候这些人就会在短时间之内成为强大的士卒,这也是李信所构思的快速成军的办法。

按照李信的计划每一个军屯之中都要在战时可以抽调出一百名长矛手加上五十名火铳手,另外再加上能够操作小型佛朗机、虎蹲炮的炮手三十人。

李信的这个配置直接放弃了弓箭手与刀盾手,因为这些都是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有所作用,这些平时还要进行生产的农夫显然不合适,李信要的是快速成军。

一旦他们上阵是有李信直属的脱产职业军人进行恶战,而这些预备役的士卒则主要侧重于远程输出,保护后路。就算是长矛兵面对的敌人也将是被火铳、火炮所削弱后的敌人。

李信作为后世的穿越者自然知道欧洲战场上随着各式燧发枪、火炮的发展,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所以他心里对这些预备役农夫的期望是能够在大量生产燧发枪之后迅速成为数量庞大的火铳部队。

他们可以与炮兵、骑兵在一起经过军事集训之后,便能够成为一支令行禁止敢于作战的正规军。至于冷兵器作战,暂时并不指望他们。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李信打算经营登州一两年之后能够在登州一地随时动员出一万八千人的兵员,并且这些兵员是相比明朝普通边军也不差的士卒。

他们平日里维护地方治安,大规模战争之时可以快速补充李信所部精锐的损耗,再依托于登州面临大海的优势,李信不信不怕任何人。

同时为了能够渡海打击后金也为了能够与日本、朝鲜贸易获取财富,李信决定秘密建立一支船队,至于水师的所在地他也选好了那就是威海卫刘公岛。

这个后世北洋海军的所在地,在明末的时候还是一个比较荒凉的小岛正适合李信建立水师基地。李信开始在难民和周围渔民中征召水手,虽然他对水师的理解也是个半桶水但比其他同行就要好多了。

做什么事都要靠同行衬托,李信周围的势力包括东江镇在内就没有一个有远洋水师的对手,他们最多算是海岸警卫队。李信所要建立的水师对标的则是现在在福建刚刚就抚没多久的郑芝龙。

毕竟在将来李信要到日本做贸易就会抢郑芝龙的财路,说不定海上还要打起来,若是不建立强大的水师估计就是给郑芝龙送钱了。

至于水师总指挥的人选李信也已经想好了,那就是被他从东江挖墙角挖过来的金声桓。因为金声桓平叛时期与李信走的太过接近,结果回东江之后便被尚可喜告了黑状。

东江总兵黄龙自然不会允许手下之中出现一些与外镇勾勾搭搭的人,于是大笔一挥将金声桓赶到了一个小岛上自生自灭,名义上却是给他升了参将。

李信趁机前去挖墙角,最终金声桓从东江镇辞官加入了李信的登州军中,现在他就被李信安排到了刘公岛。

虽然同样是被安排到了小岛之上,待遇却是天差地别,金声桓面对李信要人给人,要粮给粮的安排自然是感恩戴德。他开始想方设法的经营建设水师。

李信表面看着对他信任有加其实军饷的发放与人事的任免权却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这也是权术的需要。

阅读明末逆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明末逆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