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逆臣」

第202章血战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随着明军火炮的弹丸落入人群,明清双方第一波战斗拉开了序幕,战斗过程血腥而又简单。明清双方的战术与之前并无差别。

清军用老百姓作为炮灰挡在前面靠近战场,炮灰后面则是盾车组成的阵线,在后面则是手持长柄大刀、巨斧的重步兵,后面则是轻甲弓箭手、刀盾兵,最后面才是虎视眈眈的骑兵。

明军方面则是用大将军炮、佛朗机炮等远程火力尽可能多的杀伤敌人,但是明军士卒看着从四个方向同时压上来的清军,都有些脸上变色,敌人数量太多了。

大量的火炮弹丸对敌人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不管是涌动的炮灰人群还是清军的盾车被大将军炮等火炮击中之后,其结果都是粉身碎骨。

但是明军的火炮铸造工艺并不合格,每发射几轮之后必须停止射击进行散热,清理炮膛,不然再填装火药的话就会容易发生自燃爆炸。

就这样经过几轮炮击之后,被清军驱赶的人群走到了明军营垒近前开始向壕沟内填装石块、土囊等物,而清军的盾车也距离明军营垒越来越近。

几乎是与明军火炮第二轮射击的同时,清军营地内的火炮也开始向明军营垒开炮,他们正是清军之中号称“乌真超哈”的火炮兵。

这些清军炮手也熟练的调整角度,架设火炮阵地,随后同样的弹丸狠狠地砸进了明军的营垒,在这些重型弹丸之下明军构筑的木栅、拒马等都被轻易打破。

更有那弹丸落入明军人群之中,带起一连串的血肉,明军营垒之中惊叫之声不断,惨叫之声此起彼伏。随着双方激烈的互相炮击,明军营垒前的壕沟也逐渐被填平。

相对来说那些用土木构筑的胸墙则比木栅等更好地保护了明军士卒,但是随着清军盾车的靠近,后面的弓箭手开始弯弓搭箭进行抛射。

整个明军大营顿时被成千上万的箭雨覆盖,箭矢就像是狂风骤雨一般落入明军的营地,身披精良铠甲的士卒并无大碍,但是那些没有精良铠甲的士卒纷纷中箭倒地。

双方的这一轮攻击之后损失都不小,但是清军拥有数量优势,所以他们耗得起而明军却耗不起,整个明军大营之中不约而同的心里祈祷援军快点到。

在开战之前卢象升已经对诸将说过,已经派人前往任丘、保定请求援兵,所以众将返回营地之后也是对手下这么说的,这也是明军敢以少敌多的原因。

随着战事的继续,清军士卒推着盾车开始越过了壕沟向明军营垒逼近,这个时候明军的虎蹲炮与火铳开始开火,清军这才发现明军胸墙的作用。

明军的胸墙正好将自己保护住,等清军距离近了之后可以利用垛口射击,而清军的弓箭抛射会因为角度的问题落到他们身后,平射的话又会被挡住。

就这样清军在对射之中伤亡明显高于明军,但是这个时候的清军不愧是天下强兵,他们不但没有崩溃反而越战越勇向着胸墙逼近。

时间一久明军士卒手中的火铳开始出现炸膛以及哑火等毛病,显然这是因为朝廷兵杖局、火器司等制造武器的时候偷工减料了。

现在这些偷工减料的恶果在这些英勇杀敌的明军士卒身上显现,不时有人被火铳炸膛而炸伤,随后发出痛苦的哀嚎,其他的人则心惊胆战。

随着明军火炮、火铳停火的间隙,清军的重甲士卒蜂拥上前开始冲击明军的胸墙,明军士卒虽然拼命抵挡却还是无法将他们击退。

“杀!”

随着双方的喊杀之声,明清双方陷入了肉搏苦战之中,明军相对清军的劣势一下子显现了出来,那些清军的重甲士卒身披双层甚至三层铠甲,明军的长矛根本无法刺穿。

而他们的大刀长斧却可以轻易的砍杀明军的士卒,很快胸墙便被清军占领,更多的清军趁机开始涌入。此时若是从空中看去就会发现有三道人流向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入了明军大营。

唯一一道未曾被清军突破的明军营垒,正是人数最少的左光先所部镇守的北面。这并非扬古利等人无能,手下怯战,光看营垒面前密密麻麻的尸体就知道他门尽力了。

之所以没能突破正是因为左光先所部平日里严格的训练与他们使用的火炮、火铳都是李信所督造,质量远超其他人,这才是他们守住阵线的原因。

“随我杀奴!”

在明军大营北面左光先拔出长刀高声大喝,随后带头冲进了清军的人流之中,发动了反击,其他人也紧跟其后。而在其他方向高杰、吴三桂、刘良佐、杨国柱等人也先后与冲进营地的清军恶斗。

随着这些主将带领手下家丁加入战场,明军的颓势很快便被止住,随后那些最先冲入明军营垒的清军士卒被杀的被杀,被赶出营地的被赶出营地。

清军的第一轮攻势就这么被明军硬生生的挡了回去,正当这些清军准备重整阵势再次发动进攻的时候,后方的大营却传来了鸣金收兵的号角声。

所有正在冲锋的清军士卒都打从心里松了一口气,他们就像退潮的海水一般汹涌而去,就算是撤退他们也保持了基本的秩序而不是毫无章法的撤离。

看到清军撤离明军营垒之中顿时爆发了经久不息的欢呼声,随后明军的辅兵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开始修补营垒,准备应付清军的下一轮攻击。

不少的明军士卒开始割取战死清军的头颅,显然他们并没有忘记用清军人头换银子这件事,这也是明军的传统了。一时间整个战场上血腥味冲天,不时有伤兵发出濒死的哀嚎。

卢象升站在一个巢车之上观察着战场周遭的局势,又远远看向北方,心里不由默默祈祷援兵快点到。卢象升之所以更看重北方的援兵是因为保定的梁廷栋、张凤翼要离这里更近,张春则相对较远。

但是卢象升并不知道较远的张春正在拼命赶路,而较近的梁廷栋与张凤翼却还没有出发!

阅读明末逆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明末逆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