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帝王」

第12章本事都是神仙爷爷教的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次日吃过早饭,冯晓宇找到刘顺,打算让刘顺把张大柱兄弟两找来。

毕竟是张小柱的大哥、二哥,希望他们两个也能沾点光,挣些工钱。

刘顺问清了冯晓宇的意图,却听不懂“火炕”这个词。

冯晓宇说道:“刘老伯,我不好解释这个东西,等做好了你就知道了。只要有了火炕,冬天睡觉就一点都不会冷了。”

“东家,这东西老汉从来没听说过,要不你告诉老汉,是要木匠、石匠还是泥瓦匠。张家两兄弟只会种地,不会这种手艺。”

“刘老伯,石匠和泥瓦匠都行。”

“要说石匠手艺,牛涛好一些,要说泥瓦匠手艺,李明好一些。这两个年轻人勤快肯干、脑子好使,应该能帮上东家的忙。”

村里人盖房子、砌院墙,并不需要多高的手艺人。

再说专业的匠人他们也请不起。

李明和牛涛的手艺只是相对村里人而言。

冯晓宇说道:“刘老伯,其实也不需要多好的手艺,只要肯干活就可以了。你干脆让他们两个人都来吧。”

不大一会功夫,刘顺把李明、牛涛带了过来。

个子高大,皮肤微黑的汉子叫李明,今年24岁。个子中等,皮肤更黑的汉子叫牛涛,今年23岁。

冯晓宇把两人带进后堂西边正屋,用炭棒在地上画了一根线,说道:“李明、牛涛,把线里边靠窗户一边的地砖先全部撬开……”

李明问道:“东家,然后呢?”

“然后用砖就在这个地方砌两尺高的墙出来,里面用实土垫高一尺,垒个炕箱就可以了。”

“东家,炕箱怎么垒呢?”

“你们按照我告诉你们的做法,一步一步来,等做完了你们就全搞懂了。”

李明和牛涛去侧院和泥,冯晓宇自己在墙上开凿烟道。等烟道开好了,把屋顶的瓦揭开,砌个烟囱就算完工。

王守信当初盖这个院子的时候,为了节约成本,只在外墙上包了一层砖,墙的里面依然是用土坯砌成的。

隔墙用木料支撑,用土坯填垒。

当李明、牛涛和好泥的时候,冯晓宇的凹形烟道已经掏好了。

兰小梅、吴秀云、刘顺几乎全程观看。

张嫂和余嫂只要有空,就跑过来看稀奇。

两天之后,火炕和烟囱完全做好,就差一个炉箅了。

冯晓宇记得西市有个铁匠铺,打算明天去坪山县城看看。

可是李明、牛涛就想当场试试。

因为一旦离开,明天就不好意思过来了。

于是冯晓宇从厨房的土灶里拿了两截燃烧的劈柴回来。

劈柴比较长,可以伸到炉膛外面,就算没有炉箅,也不会掉下去。

所有人都守在炉膛前看冯晓宇操作。

冯晓宇不断往里面加木材。

半个时辰之后,炕上有了温热。

所有人都学着冯晓宇的样子,把手放在炕上,然后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从此以后,再不会经受冬天的寒冷了。

冯晓宇望着李明问道:“你们两学会没有?”

牛涛摸着后脑勺,“嘿嘿”笑着说道:“东家,就算学会了,我们也买不起砖啊。”

“又不是非要用砖,用土坯照样可以,只是不要在炕上跳就好。还有一个,用土坯盘炕的话,最好用木料做个炕沿。”

李明以为冯晓宇作为东家,不可能帮村里人盘炕,一步一步教他们做,完全是希望通过他们两人,教会更多的人。

而冯晓宇需要尽快安顿下来,去雒京治病。

李明望着冯晓宇说道:“东家,要不我重复一遍,你看对不对?”

“好的。”

李明是个比较用心的人,他在冯晓宇教他们的时候,已经默默记住了炕的高度,炕箱的深度和宽度,以及炉膛的相关尺寸。

当着冯晓宇的面重复之后,几乎完全正确。

冯晓宇说道:“李明,这些尺寸都是相对的,适当的时候可以做些调整。等多盘几条炕你就明白了。”

牛涛拍着胸脯说道:“东家,明日你去县城做炉箅,我保证和李明两个先把三嫂子的炕盘好。”

吴秀云听到之后,立刻满脸通红,把头低下。

李明轻轻的踢了牛涛一脚。

牛涛看到了吴秀云的窘迫,又摸着后脑勺,“嘿嘿”的笑着说道:“东家,我说错了,东家说先盘哪条炕,我和李明就盘哪条炕。我本来的意思是想说,就算东家不在家,我和李明也能把炕盘好。”

兰小梅赶忙把吴秀云拉去了东屋,收拾东西准备搬过来。

刘顺笑呵呵的说道:“东家,牛涛是见三嫂子和奶奶亲近,先给三嫂子把炕盘好,其实是想感谢你教会了他们两个。”

李明低声说道:“三嫂子是一个人,你这么说话,人家不是要误解吗?”

牛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知道了,我以后不说就是。”

吃完晚饭,兰小梅坐在热乎乎的炕上,用不可思议的眼神望着冯晓宇,问道:“晓宇哥,你不是把以前的事情都忘记完了吗?做炕这个本事是谁教你的呀?”

“我发高烧那三天,梦见一个白胡子老爷爷,是他教给我的。”

冯晓宇是外来民,村里人并不知道他的底细。可是兰小梅和他日夜相处,对他是知根知底的。

除了这种解释,他想不出其他任何能说服兰小梅的语言。

没想到兰小梅完全当真了,她开心地说道:“晓宇哥,那是神仙爷爷吧,怪不得你又活过来了,原来是神仙爷爷在保佑你呢!”

“是啊,神仙爷爷不仅教会了我做炕,还教会了我不少其他的本事呢。”

“还有些啥本事呀?”

“有很多呢,等我一件一件做给你看。”

冯晓宇的第二个“本事”,就是打算做个锅。

他现在也算个小富户,手上有了银子,有些想法可以慢慢实现了。

首先是要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

冯晓宇对衣不讲究。

住处有了,行的工具不是马车就是牛车,暂时无法有实质性的改变。

小石洼村的蔬菜品种很少,村民把田地都用来种粮食,并不舍得种蔬菜。

只有王守信家,在门前不远处留了半亩菜地。

萝卜、韭菜、大葱,还有一种叫“葵”的蔬菜。

尽管蔬菜品种很少,但只要有个铁锅,可以炒、煎、炸、烧,吃的问题就会有大幅度的改善。

冯晓宇带着美好的愿望来到坪山县城。

他几个月前想当学徒工的时候在集市里看到过一个铁匠铺。

再来的时候,铁匠铺的王铁匠对他还有些印象。

王铁匠手拿夹钳,正从炉膛里夹出一块火红的铁件,一旁的学徒立刻手拿大锤“叮叮咚咚”的打了起来。

铁件由火红变成暗红,等发黑了之后,王铁匠又将铁件放进炉膛,这才回头对等在一旁的冯晓宇说道:“你又来了?!你看看二娃子,才11岁,都已经干了两年了。”

冯晓宇赔笑说道:“王掌柜,我今天不是来当学徒的……”

“那你来做什么?我告诉你啊,光看是看不会的,再说我也不会让你一直这么看下去。”

“王掌柜,我今天来是想做个铁件。”

“你有铁吗?”

王掌柜把手伸了出来。

冯晓宇指了指放在炉子旁、墙角下的几个铁块,问道:“王掌柜,你这里不是有铁块吗?”

“那是别人家的,不是你的。”

“那他们的铁是从哪里来的呢?”

“嘿嘿,肯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王掌柜明显看不起冯晓宇,所以说出的话句句带刺。

冯晓宇心里不爽,却不敢顶撞。

县城里就只这一家铁匠铺,得罪了王铁匠,他的炉箅就做不成了。

温言温语之下,冯晓宇总算问清楚了铁的来路,于是来到市署。

市令王显是个五十多岁的干瘦老者,留着一撮花白的山羊胡子。

他上下打量了一眼冯晓宇,仰着脖子问道:“你有什么事吗?”

冯晓宇陪着笑脸说道:“王市令,我想买些铁块。”

“要铁块做什么?”

“我想做个炉箅子?”

“要炉箅子做什么,准备打铁吗?”

“那个不敢。王市令,是装在我家的灶台上,接炭灰用的。”

“好吧,三钱银子一斤铁。”

“王市令,一斤铁不够。”

“你想要多少?”

王显明显有些不太耐烦。

冯晓宇初步算过,一个炉箅差不多有三斤重,他家至少得盘五条炕、一个灶台,需要六个炉箅,还得做一个大铁锅、一个小铁锅,加起来一共25斤多,加上烧损,至少也得30斤铁块。

见王显爱理不理的样子,冯晓宇只好陪着笑脸说道:“王市令,我想要30斤铁。”

“什么,你想造反吗?”

王显立刻瞪大了灰白的眼珠子。

雷震武馆那么多武师,个个手拿刀剑,怎么没人说要造反呢?

就30斤铁,能做多少刀剑?

冯晓宇知道王显有刁难他的意思,但他却不能负气离开。

一旦走出市署大门,他就再也做不成炉箅了。

温言温语之下,冯晓宇总算问清楚了铁的来路,于是来到市署。

阅读草根帝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草根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