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帝王」

第202章筹建学堂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这天早上,冯晓宇和刘顺一起来到围墙工地,沿着围墙线边走边看。

工地上陆陆续续来了一些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提着罐子,给工地上的家人送饭。

最初冯晓宇设想是在工地上吃饭。

可是村民们认为还是自家做自家的饭为好,吃多吃少,吃好吃差都是自家说了算,这样比较公平。

冯晓宇和刘顺、李明、牛涛商定后,把村民集中吃饭的费用折算成了工钱。

前面不远处的一个青年少妇看见冯晓宇后,便盛了一碗粥递给身旁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同时和小女孩说了句什么。

小女孩点了点头,端起碗走到冯晓宇的面前,带着稚嫩的声音说道:“东家叔父,俺娘让你吃早饭。”边说边把碗递到冯晓宇的面前。

冯晓宇蹲下来,和颜悦色地问道:“你娘在哪儿呢?”

小女孩扭头看向不远处的青年少妇,少妇身边蹲着的青年汉子也在看着冯晓宇笑,显然是小女孩的父母。

冯晓宇朝女孩的父母点了点头,然后望着小女孩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啦?”

“我叫秀芝,过完年就7岁了。”

“秀芝,叔叔吃过早饭了,你端回去给你爹娘吃吧。”

秀芝又小心的端着碗回到父母身边。

冯晓宇望着秀芝稚嫩的背影,问道:“刘老伯,三个村子里这样的孩子有多少?”

刘顺说道:“东家,咱们这三个村子总共330多户人家,具体有多少这么大的孩子还真没汇总过,东家如果急着要的话,我马上找人去办。”

“先不急,我想知道咱们这三个村里有没有读过书的人。”

“有啊,吴庄的文翰儒老先生以前就是读书人,本来准备考个功名的,没想到换了朝代取消了科举,他一家在县城里没有收入来源,就在吴忠河他爹手里买了7亩地,一直住到现在。”

“那七亩地能养活一家人吗?”

“哪里养活得到?一直用祖上留下的积蓄添补。前几年积蓄用完了,开始给几个富户家的孩子当先生,孩子们长大之后,他也闲着了。他就只会读书写字,家里的几亩地都是他儿子和儿媳在种。”

“刘老伯,干脆就让文老先生教村里像秀芝这么大的孩子呗。”

“东家,村里的孩子祖辈都在种地,就算识字也没多大的用处。再说笔墨纸砚对村民来讲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就算文老先生愿意教他们,村民们也不愿意出这些银子啊。”

“只要村民愿意把孩子送来读书,读书的一切用具都由我出。”

“既然这样,那我去问问文老先生?”

“我和你一起去吧。”

文翰儒和儿孙一家挤住在一个只有三间矮房的小院子里。

儿子和孙子都在工地干活,儿媳妇送饭还没回来,只有他一个人在家。

文翰儒50岁上下,花白的头发、花白的胡子,穿一件满是补丁的棉袍子。

听刘顺说明来意后,他放下手中的饭碗,对冯晓宇说道:“冯东家宅心仁厚,愿意惠泽四方,我文某人岂有不愿之理。”

冯晓宇说道:“我也不会让文先生免费来教,工钱我按你以前双倍来给。”

文翰儒捋了一把胡须,微笑着说道:“老朽以前每月可是二两银子,冯东家愿意出4两?”

冯晓宇说道:“文先生,只要你愿意教用心教,别说四两,八两我也愿意出。”

文翰儒笑着说道:“哎,老朽是与你说笑来着,前一阵子帮着刘管家登记从山寨里拆回来的坛坛罐罐时,知道他的工钱是二两,老朽也就比着他来,诈你一诈。”

刘顺笑着说道:“文先生,老汉我没法和你比,我这点事你做得了,你教书的能耐我却做不了。这么一算,你的工钱本来就应该高些。再说了,我和老伴在东家家里吃住,从来没交过一个铜钱的饭钱啊。”

冯晓宇说道:“应该让村民们看到,当先生比种地强很多。等学生们长大了都争着想当先生的时候,咱们的日子肯定就会越来越好过了。”

文翰儒哈哈大笑,高兴的说道:“没想到冯东家如此知书达理。就凭你这句话,老朽应下了。这样一来,老夫肚子里的诗书也不用带进棺材里了。”

冯晓宇说道:“就不知有多少村民愿意送孩子来读书。”

刘顺说道:“三个村一共330多户人家,一户人家就算一个孩子,有一半人愿意送孩子来读书,就是160多个了。”

文翰儒听到之后,两手乱摆,慌忙说道:“冯东家,这么多的孩子老朽一个人可教不了啊。”

“文先生觉得能教多少个学生。”

“如果真的要教好每一个学生,恐怕最多40个。”

“文先生可认识其他的教书先生?”

“老朽年少时有几个同窗好友,平日也互有走动,这些都是喜读诗书之人,可是朝廷取消了科举,他们求取功名无路,过得都很清苦,如果冯东家愿意,倒是能给他们一个出路。”

“刘老伯,那就先看看有多少个孩子愿意读书。如果多的话,就把文先生的同窗都请过来吧。”

“冯东家,如果老朽把同窗请来,他们住哪里呢?如果学生多了,我们又在哪里教呢?”

“吴庄现在有三套闲置的院子,柳庄有两套,先生们来了,愿意住哪里自己选吧。刘老伯,我觉得如果学生少了,就在先生们住的院子里教吧;如果学生多了,吴忠河那个院子的后花园足够大,离大路也近,不如就在那里盖个学堂,一来能集中授课,二来课间孩子们也有个玩耍的地方。先生们集中住在学堂里也方便些。”

文翰儒说道:“冯东家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切,他们要是不好好读的话,就对不住冯东家的一番好心了。”

冯晓宇笑着说道:“孩子们都还小,不一定明白读书的好处。我们对读的好的学生还得有些奖赏才行,不然的话,先生们用心教,学生们不用心学,咱们的一番心血可就白费了。”

“冯东家,老朽有一事不明?”

“文先生请讲。”

“如果说修围墙、杀山贼,那是因为冯东家的家业在这里,在冯东家保护家业的同时,也能惠及村民,这个可以理解。可是这办学堂的事情,对冯东家能有什么样的好处,老朽就不明白了。”

冯晓宇笑笑说道:“其实我以前也没想起要办这个学堂,刚才和刘老伯遇到一个叫秀芝的女孩在给她的父亲送饭,她娘盛了一碗粥让她端给我吃。我看秀芝双手和小脸冻的通红。她翻过年才7岁,这么大的孩子理应在学堂里读书才对。村民们很热情很善良,他们懂得知恩图报,而我也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所以我就找到了文先生。”

文翰儒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以前的富户恨不得在村民身上多挣每一个铜钱,冯东家的善举在这个世道怕是少有的啊。”

冯晓宇笑着说道:“我经常不在家,办学堂的事情就麻烦刘老伯和文先生多操点心了。”

“大方向冯东家已经定好了,后面的小事,老朽自会和刘管家商量。”

“东家放心吧,咱们现在人手也有,银子也有,保证明年开春之后,学堂就会办起来。”

“刘管家,老朽闲着无事,不如咱们先去看看这个学堂如何修建吧。”

……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到了腊月二十。

除了围墙和学堂工地还可以进行几天外,蒙奇的制铁坊和胡广进的庄园工程准备停工,让离的远的人们回家过年。

冯晓宇也准备带着兰小梅和云香回广云郡。

既然知道了小石洼村靠海,他就打算从海上走。

毕竟海边人口稀少。

就算是白天,只要在离海岸不远的海上飞行,既可以随时在海岸上休息,又可以避免被人看见。

冯晓宇一次带不走兰小梅和云香,必须跑两趟才行。

云香身怀武功,可以先让云香在某处等着,等冯晓宇把兰小梅带过去之后,三人再一起进城。

这样的话,就不用半夜三更的敲自家的大门了。

冯晓宇先去雷震家拜了个早年,给施工人员发了工钱,腊月二十一天不亮时带着云香出发,沿着海边找到了广云河的入海口。

广云河入海口是一片巨大的湿地,宽阔的河面上雾气蒙蒙,能见度不到100米。

冯晓宇依靠雾气的掩护,找到了最近的一个渡口,在远离渡口两三里的地方下来,与云香一起步行来到渡口码头。

安顿好云香,他随即回小石洼村去接兰小梅。

与云香汇合之后,三人乘船在天黑前回到广云郡。

兰小梅自小在乡村里长大,只在逃荒的时候去过一个县城。就因为长的楚楚动人,差点被人欺负,幸好当时逃荒的人多,加上她爷爷死命保护才逃出魔掌。

碰到冯晓宇后,几家人离开大众人群,专走偏远的地方,以便减少竞争,尽快找到安身之地。

现在和冯晓宇一起来到繁华的广云郡。把兰小梅看的眼花缭乱,不住的东瞧瞧、西看看。

等来到自己的大院子门口时,她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拉着冯晓宇问道:“晓宇哥,这真的是咱家吗?”

冯晓宇说道:“真的是咱家啊,等小石洼村的庄园建起来之后,比这个还大些。”

大门口的人进进出出,早有人远远的看到冯晓宇回来了,立刻飞奔去向卢迪娜和杨婧琳禀报。

阅读草根帝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草根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