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帝王」

第410章会审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御案后的万淑仪挥了挥手上的一摞奏疏,厉声说道:“整个朝廷的官吏个个怨声载道,就连你治粟内史治下的人也已经和他们站在了一起,你说说,你让本宫如何处置?”

“太后,微臣没想到会弄成这样,全是一些贼人作奸犯科,仿制了银票。”

“那些贼人自然有京兆府去搜捕、处置,但你做出这样的蠢事,如果不给个说法,你让本宫如何平复臣子们的怨气。”

“太后,微臣已经想好了,微臣愿用全部家产换回他们手中的银票,只求太后能绕过臣的性命。”

纪祖盛的事情可大可小。

万淑仪根本就没有要杀他的意思。

现在朝廷里的重臣,清一色都是当年支持太上皇的人。

而且纪祖盛是当时最鼎力的一个,以至于把自己的女儿纪淑珍都嫁给了皇子做侧妃。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万淑仪放下手中的奏疏,用温和的口气说道:“朝廷的银子断然不能用来为你弥补亏空,他们也是为朝廷着想,你日后不要为难他们就好。”

纪祖盛知道万淑仪口中的“他们”是自己的一帮属下。

既然万淑仪不让为难他们,那就说明他的位置保住了。

他于是恭恭敬敬的说道:“臣明白,臣不敢。”

“你明白就好,起来吧。”

纪祖盛站起来,却没有要走的意思。他栽了这么大的一个跟头,怎么可能不想着报仇。追根溯源,给他挖坑的就是丞相司直楚文津。

这年头,每个部门都各有各的灰色收入来源。

大家心知肚明,只是互不干涉而已。

虽说如此,并不等于不去想办法掌握对方的把柄。

只有这样,才能互相维持微妙的平衡,不至于被对方扳倒之后,没有反击的手段。

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

在纪祖盛看来,楚文津不仅给他挖了个大坑,还在背后踹了他一脚。

别的部门弹劾他也就算了,你楚文津给出的主意,凭什么也要在一起掺和。

“别以为老子不知道汤四案是怎么回事。”

纪祖盛想了一夜,一早起来就写好了奏疏。

如果太后万淑仪体谅他的一片赤诚,原谅他也就算了。

现在把他弄得倾家荡产,他怎么可能轻易放过挖大坑的楚文津。

万淑仪看了一眼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纪祖盛,说道:“纪爱卿,你先下去吧。”

纪祖盛却拿出奏疏,对万淑仪躬身说道:“启禀太后,臣有事要奏。”

“所奏何事?”

“太后还记得前一阵子的汤四案吗?”

万淑仪点了点头,表示记得。

纪祖盛说道:“臣已查明,楚文津楚大人才是汤四案的幕后主使,京兆尹耿世昶耿大人有包庇行为。”

“你可有真凭实据?”

“太后只要查阅汤四案的卷宗,就什么都明白了。”

只要有大臣启奏,垂帘听政的太后万淑仪必然得做出回应。她吃完午饭,稍稍休息了一阵,开始翻看被从廷尉府调来的汤四案卷宗。

京兆府尽管有权判案,但整个审理过程必须要送廷尉府备案。

如果廷尉府认为有重审的必要,就会提出会审。

现在提出会审的不是廷尉,而是太后万淑仪。

丞相司直和京兆尹都牵扯在此案中,所以会审的地方改成了廷尉府。

耿世昶和楚文津一起变成了被告。

……

冯晓宇和栗笑笑吃完午饭,在跨院里转了一圈,向栗笑笑介绍了商铺的布局情况后,与秀娟一道回到冯家大院。

可是没过多久,就被捕快带到了廷尉府。

以前的三司会审是京兆尹、廷尉和御使大夫。

因为耿世昶涉案,纪祖盛又相当于原告,所以太后懿旨让纪祖盛参与会审。

治粟内史纪祖盛、廷尉韩延寿、御使大夫杜聪并排坐在公案后面。

京兆尹耿世昶、丞相司直楚文津一左一右坐在下面。

当冯晓宇踏入大堂的那一刻。

纪祖盛和杜聪全把眼睛眯了起来。

冯晓宇不认识纪祖盛。

可是纪祖盛却把冯晓宇的相貌记得死死的。

当年冯焕儒任治粟内史时,纪祖盛是冯焕儒下面的太仓令。

纪淑珍与冯秉宇年龄相仿。

纪祖盛一心想把纪淑珍许配给冯秉宇,想以此换取冯焕儒的提携。

而冯焕儒一直看不起纪祖盛,绝不可能同意这门亲事。

无奈之下,纪祖盛把女儿送给了大皇子方瑜做侧妃。

同时也恨死了冯焕儒。

所以纪淑珍才会一心一意想把成为太监的冯秉宇置于死地。

纪祖盛已经知道了冯秉宇被烧死在宫里。但他很早就知道一个传说:冯焕儒其实有两个儿子。

既然在汤四案的卷宗里有冯晓宇的名字,他相信今天见到的一定是其中的另一个。

至于杜聪。

就算冯晓宇化成灰,他都会认得。

当年叫阎有根的太监讹他、诈他把他气的够呛。关键是讹诈出了他的天大秘密。就算这几年朝中风平浪静,并没有谁提起他的真姓叫耶律,但冯晓宇既然出现了,他就不能让冯晓宇继续活着。

冯晓宇听捕快说是汤四一案在廷尉府重审,所以并没当作什么大事就跟着来了。耿世昶曾经告诉过他,他的行为完全是正当防卫,根本就不会构成犯罪。

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老朋友”杜聪。

冯晓宇在雒京有一段时间了,并没有想起去杜聪的府上“坐坐”,既然今天见到了,他的心里也有了些底。

如果杜聪当面为难他,他就揭杜聪的老底。

至于私下里,谁又怕谁呢?

廷尉韩延寿搞清楚冯晓宇的身份后,一拍公案上的惊堂木,大声说道:“带人犯汤四上堂。”

汤四一家尽管被京兆府判决满门抄斩,但真正的斩杀需要到了秋后才进行。

万淑仪让廷尉府重审,于是韩延寿又把汤四从大牢里提了出来。

带着枷锁和脚镣的汤四被两个衙役押着来到大堂,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坐在旁边的楚文津。

在京兆府里,汤四想见楚文津见不到。今天既然见到了,就把楚文津当成了唯一救命稻草。

只见他扭动肩膀,左右一甩,挣脱两个押送的衙役,直接跪在楚文津的面前,大哭着说道:“楚大人救救我!”

楚文津把头撇向了一边。

韩延寿又一次拍响惊堂木,指着楚文津问道:“人犯汤四,你可认得这位大人?”

“回大人,罪民认得,他是楚文津楚大人。”

“因何认得?”

“罪民创办金刀门,全得益于楚大人的资助。”

韩延寿望着楚文津说道:“楚大人,本官承太后懿旨重审此案,希望大人给予配合。”

楚文津说道:“这个自然,韩大人你有什么话就问吧。”

“楚大人,你可认得人犯汤四?”

“汤四一派胡言,本官不认识。”

“为何汤四说楚大人资助了他?”

“韩大人,本官没有资助过他任何财物。”

如果楚文津说认识汤四,汤四或许会当场翻供,再不会承认他收安身银子的事情。

可是楚文津说出的话让汤四的彻底凉透。

楚文津有自己的想法。

作为朝廷重臣,他非常清楚汤四的言论对他形不成任何威胁。

一个从死牢里提审的犯人,如果没有其他人证物证支持,根本就不能当成主要证据。

按一般理解,死囚为了活命,是什么话都能说得出口的。

汤四见楚文津不仅不帮他,而且连认识他都不承认了,于是转过身来又跪在楚文津的面前,哭着说道:“楚大人,你忘了当初是怎么与小民说的,你说只要好好的跟着你,按时把安身银子送到你的府上,就算小民杀了人,你也都能保小民周全。”

楚文津站起来,对韩延寿说道:“韩大人,此人胡言乱语,已经完全疯了,快快把他押下去吧。”

未等韩延寿说话,纪祖盛却抢先说道:“楚大人稍安勿躁,既然是太后懿旨让我们重审此案,那就该按程序再走一遍。俗话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楚大人还担心什么呢?!”

“纪大人,弹劾你并非本官本意,本官治下各级官吏兑换不到银子,自然怨声载道,本官作为主持也是无可奈何,纪大人又何必借此来让本官难堪呢?”

楚文津马上抓住了事情的重点,让韩延寿和杜聪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纪祖盛其实也没指望依靠重审来扳倒楚文津。他只是想借机出一口恶气。如果重审能发现点什么,那是最好。就算维持原判,那也在万淑仪的心中留下一个印象。

虽说汤四的话不能成为主要证据,但明眼人一定相信肯定确有其事。

既然太后要求重审,审完之后的卷宗肯定要让太后过目。

纪祖盛不知道太后看到这些话之后会做如何感想。

被揭开老底的纪祖盛尴尬的笑了笑,说道:“本官没有任何为难楚大人之意,既然太后有疑问,我等几人就稍微耽误些时辰,把案情再过一遍也就罢了。”

“既然这样,各位大人想问什么那就问吧。”

楚文津已经打定了主意,不管怎样,他都会一问三不知。

韩延寿和杜聪既然知道了其中的缘由,怎么可能再被纪祖盛当枪使。

其中杜聪更是乐见其成。

成国越是舞弊成风,对曹国越是有利。

阅读草根帝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草根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