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帝王」

第第1任县令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冯晓宇来到学堂。

门房吴老汉远远看到冯晓宇,立刻一路小跑过来迎接。

“东家是找几位先生吗?”

“是的,吴老伯。”

“老汉这就去通报。”

“不用,我自己去就是。”

冯晓宇一直等到课间休息,才走进学堂,来到韩伯阳的值房。

“冯东家大驾光临,必有要事。快请坐!”

“伯阳兄请坐!我遇到一些难题,需要伯阳兄解惑。”

“冯东家请讲。”

“海那边收留了伍仟灾民,开垦出五万亩田地。可是人多之后,难免为一些小事产生纠纷。”

“乡民为蝇头小利大打出手在所难免,不然朝廷也不会专门设立郡、县。灾民现在身怀对冯东家的感恩之心,做事自然尽心尽力,但平淡之后,善恶本性必然会逐渐流露。”

“伯阳兄认为如何做才好?”

“乡民犹如河水,郡县犹如沟渠,没有沟渠疏导,河水必然泛滥。疏导好了,为我所用;疏导不好,祸患无穷。”

“伯阳兄所言极是,我手下人手虽多,但博学者寥寥无几,伯阳兄有合适的人选为我推荐吗?”

韩伯阳思考片刻,毅然抬头问道:“冯东家是否信得过在下?”

“那里除了几个草屋村寨,别无他物,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就怕委屈了伯阳兄。”

“冯东家可知,在下父子二人之前过的日子?”

“听文先生讲过一些。”

“既然如此,又何谈委屈?在下虽读书甚多,但都纸上谈兵,冯东家既有如此机会,在下想自荐施展一番如何?”

“那就有劳伯阳兄。”

冯晓宇起身施礼。

韩伯阳还礼后说道:“如果不行,甘愿终生为冯东家教书育人。”

“伯阳兄言重了。伯阳兄快请坐!”

韩伯阳坐下后问道:“冯东家打算把海那边的田地向官府报备吗?”

冯晓宇摇摇头说道:“那里以前不属于成国,现在不属于曹国,为何要报备?!”

“好。既如此,那里就属于冯东家自己的领地。土地税收就属冯东家所有。”

“是啊。我本就没打算交给官府。”

“冯东家对那里的治理可有建言?”

“我对此并不在行,只琢磨了几条。”

“冯东家请讲。”

“一个是婚姻自由。既然男丧妇能再娶,那女丧夫就该能再嫁。”

“是。”

“土地只能租种,不能私下转让。没有地租、人头税,只有土地税。”

“土地税多少为合适?”

“按今秋收成的一成做定税,若遇旱涝灾害,再临时调整、救灾。”

“冯东家,这样一来,小石洼村和那边就有了差别。”

“我知道,等那边民居全部盖好,灾民安居乐业之后,这边的地租可以全部取消,只留下交给坪山县的税收就可以了。”

“那好。”

“那边现在有十个村寨,有一个城寨,伯阳兄过去之后,改造城寨也好,找地方自建也好,一切费用向刘老伯支取。”

“是。”

“我还想在那里建一个集市,村民种植的蔬菜、粮食可以在集市里交易,其他物品由李勇去建铺子,所有钱币均用银票支付。”

“是。”

“其他事由,伯阳兄自行定夺,要人找张义,要物找刘老伯,不准使用役工,一切人力均要支付工钱。”

“是。这些工钱先由刘总管垫付,慢慢由税银归还。”

“对,还有一件。对于村民的余粮,一律按市价征收,不准强征、强买。”

“冯东家,在下有一事相商。”

“伯阳兄请讲。”

“除了冯东家这几条外,在下还需要制定其他相关律例,问题是如何师出有名?百姓不服管教该如何?”

“这个我想过,我打算把那边叫做海东县,伯阳兄敢去做第一任县令吗?”

“韩伯阳父子曾经穷困潦倒,冯东家既救我父子于水火,又给施展的机会,就算丢掉性命,又何惧之有?就只怕为此连累了东家。”

“我私造铁器,拥有武装,若大白于天下,估计一百条性命都不够他们杀的。不过火炮已经备齐,枪械拥有大半,就算现在有两三万官兵来攻,他们都不会得逞。我们这里自给自足,又有海上通道,更不用担心围困。实在不行就退守海东县,有大海阻隔,他们更奈何不了我们。”

“既然东家有此信心,伯阳就放手去做了。”

冯晓宇边说,韩伯阳边记。

等初步谈完,课间休息也结束了。

学堂成立之初,四位先生独自由简到繁授课。后来年长的离开,够入学年龄的学童进来,文翰儒建议按繁简分班,分别教授。

这样一来,四个班就是四个年级。

韩伯阳离开之后,文翰儒从四年级里挑选了一个叫吴燕的少女,暂做一年级的先生,一来顶空缺,二来做试验。

如果能行的话,三位先生就逐渐松手,专门当培养先生的先生,就如师范学院的教授。

用不到两年的时间,海东县也会具备开办学堂的条件。

冯晓宇离开学堂,在家里刚刚坐下,珠儿来报,说是刘顺找他。

去年种下的圆葱和大蒜,按资料介绍,应该到了成熟的时节。

刘顺不确定是不是真的成熟了,见冯晓宇在家,于是过来询问。

冯晓宇虽说没种过这些,但他吃过。

他以“专家”的名义去菜园确认之后,刘顺才开始带人采收。

从此,餐桌上又多了一样蔬菜,菜品里又多了一样调味品。

午饭时,卢迪娜似乎对四个“奸细”,比对餐桌上的圆葱炒肉更感兴趣。

她夹了一口菜之后,不解的问道:“晓宇,你就这么让那几个人走了吗?”

“那我该怎么做?我们当初的宣传就是进出自由,强制把他们留下,那五千灾民该怎么想?杀掉的话,以什么罪名?”

“间谍罪啊!”

“谁看见了?他们以灾民的身份进来,规规矩矩、没有捣乱,而且还做了一个多月的义工。他们全程都有人证,强制定罪会让其他人寒心的。”

“那也没必要带着他们把什么都看完了吧!”

“嘿嘿,我自有主意。咱们主要是担心郑德爽他们,雒京远在千里之外,这里又不归成国管辖,有什么好担心的。再说了,狄秀要是真的聪明,他该知道回去不会有好果子吃。”

“为什么?”

“太后万淑仪能记起狄秀的名字,说明狄秀也算个人物。那万淑仪恨我入骨,而我又放了狄秀,娜娜,你觉得万淑仪会怎么想?”

“他为什么会讲是被咱们放回去的呢?”

“如果不是因为被困在这里一个多月,他可以正常回去复命,甚至立功。问题是他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怎么解释?弄不好会被当作被我们策反的人员处死。”

“他不会随便编个理由吗?”

“作为一个侦察人员,诚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编个理由哄骗了他的将军,那属于谎报军情的范畴。这样的侦查员除了坏事没有任何用处。”

“晓宇,你的意思是?”

“他跟我说过,回去会如实汇报。他如果能算到结果,就不敢回去;如果算不到结果,回去会有性命之忧。”

兰小梅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她已经听惯了冯晓宇和卢迪娜对话中蹦出的新鲜词汇,但对冯晓宇长篇大论说这些,有点不太明白,于是问道:“晓宇哥,这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呀?”

卢迪娜抢先说道:“开始我只是随便问问。现在看来,你的晓宇哥有些欣赏这个狄秀了。”

冯晓宇笑着说道:“我在雒京和他打过交道。耿世昶请他配合查案,温润派他来打探我们的消息,看样子这个狄秀还有些能耐。”

“晓宇,你是不是估计他们还会回来?”

“咱们这里的很多东西,对他们来讲都是新鲜的。如果他们真的回去了,那也不觉得可惜;如果他们不敢回去,咱们这里的这些新鲜东西,或许会有些吸引力。”

冯晓宇以为狄秀几人很快就会回来,可是一直等到天黑,都没有得到消息。

他下午让木器厂的木匠做了一个木制笼子,里面布置旋转机构,回家之后,把两半夜明珠放在里面。

木制笼子上有两根拉线,拉动左边拉线,两半夜明珠合拢,可以发光;拉动右边的拉线,两半夜明珠分开,变暗。

当初装修别墅天花板用的梯子还在,装修完之后,被放置在木器厂里。

冯晓宇将笼子用木螺钉固定在木制天花板上,把拉绳系在二楼走台的护栏上。

从此以后,家里就有了不用烧油的“灯”了,而且比油灯更亮。

吃过晚饭,洗完澡,冯晓宇来到卢迪娜的房间。

卢迪娜笑盈盈的说道:“晓宇,你好像失算了!”

冯晓宇说道:“我只是分析了一下,狄秀他们有几条路可走……”

“一副言不由衷的样子。”

卢迪娜嘴上说着,但眼神中并没有揶揄的成分。

她下午已经听说了海那边有了海东县这个名字,知道韩伯阳做了几年的学堂先生,马上就要去任县令。

平时多些人才储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得上。

阅读草根帝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草根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