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帝王」

第498章指点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中年妇女似乎早已料到结果,她让陶掌柜带着顺子和喜子去上京打听,无非是希望得到确切消息。

她并没有哭,而是咬牙说道:“明日就去县城杀了那个狗官。”

陶掌柜只知道冯晓宇是坪山县某个村的村民,去上京做了一次跑腿的营生,所以并未在中年妇女面前提起。而顺子与冯晓宇相处几天之后,开始熟络起来。

顺子告诉冯晓宇,中年妇女姓谭、名玉香,在保康县做酿酒、买酒的生意,她的丈夫在县里做税收缉捕方面的小吏,家境比较殷实。

陶掌柜是谭玉香的远亲,与喜子、顺子是同乡。谭玉香的店里需要人手的时候,陶掌柜把喜子和顺子招了过来。

这两年天旱,老百姓大多交不起税,但朝廷的税收不仅一分不少,而且还要摊派更多的。谭玉香的丈夫出于同情之心,没有按照县令的意图惩罚那些交不起税的百姓,结果被朝廷当作典型下了大狱。

谭玉香当时四处打点,企图换回丈夫的性命,可是朝廷要杀鸡儆猴,直接把她的丈夫押解到了上京。谭玉香不仅没保住丈夫的性命,家财差不多也用掉一半,所以一气之下,散尽家财救济村民,一旦得到丈夫的死讯,马上开始报仇雪恨。

冯晓宇知道,历史上真正成功的起义没有几次,但他人微言轻,既不可能去劝说谭玉香放弃,更不能这个时候离开,免得有通风报信的嫌疑,只好安安心心的呆着。

顺子当初只是想在酒坊里谋一份差事,以便养家糊口,从没想到会有与官府拼命的一天。只是他碍于陶掌柜的恩惠,既不能说走,也不敢轻易离开,担心谭玉香会派人追杀。他现在觉得冯晓宇的运气实在太差,就因为在一个通铺房间与他们住了一夜,就硬生生的被带到了这里,所以讲完之后,带着同情的口气问道:“冯兄弟,你怕不怕?”

冯晓宇笑了笑说道:“怕又怎么样?”

小云见冯晓宇一路上从没有逃跑的动机,以为冯晓宇害怕陶掌柜,现在陶掌柜忙的不亦乐乎,估计再顾不上冯晓宇了,便大胆的提出了建议,说道:“冯兄弟,要不天黑了你就跑吧。”

顺子慌忙摆手说道:“跑不得,千万跑不得,一来村口有人守着,二来大半夜的遇到狼怎么办?!”

“我不会跑的,我跑了你们怎么办?”

冯晓宇很清楚,陶掌柜让顺子和小云陪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他看住,一旦不辞而别,顺子和小云就有失职之嫌。

现在是非常时期,弄不好这两人还没跟着谭玉香攻入县城,就已经被杀了。

小云出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毫不犹豫的跟着顺子一起来冒险。但在冯晓宇的眼里,这小夫妻两人一个是店里的伙计,一个是在大户人家院子里做粗活的短工,在战场上除了凑人数外,不仅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而且很容易变成炮灰。

大家萍水相逢,本不会产生多大的情分。就因为小云的一句同情言语,让冯晓宇心中有所触动,所以说完之后,接着问道:“顺子兄弟,谭东家打算什么时候起事?”

“应该就这两天吧。”

“是先去攻打县城吗?”

“是。陶掌柜说要去杀了县太爷,为姜大人报仇。”

“哦。攻打县城的时候,你们就跟在我旁边吧。”

冯晓宇不希望看到顺子和小云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死去,至于以后怎样,那就看他们两人的造化了。

顺子却把冯晓宇的直述当成了问话,于是低声说道:“这个陶掌柜倒是没说。既然他没说,我们俩就不会故意跟着你,到时候趁乱能跑就赶快跑吧,免得白白丢了性命。”

冯晓宇发现顺子会错了意,便换了个方式说道:“我打过仗,又会些武功,攻城的时候,说不定我能帮你们挡挡刀斧或者箭矢。”

“冯兄弟,真的假的?”

顺子将信将疑的打量着冯晓宇。

冯晓宇笑了笑说道:“攻城之时,性命攸关,我怎会骗你们?!”

“冯兄弟,你稍等片刻。”

顺子知道谭玉香的手底下没有几个会打仗的,既然冯晓宇有打仗的经历,不如把冯晓宇推荐给谭玉香。如果冯晓宇能为谭玉香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减少攻城时的伤亡,间接的,也就相当于帮了他们夫妻两人。

陶掌柜来到客房,把冯晓宇请到了主院前堂。里面除了谭玉香之外,还坐着三男两女。

陶掌柜走前两步,对谭玉香说道:“东家,这位就是冯兄弟。”

冯晓宇望着谭玉香,拱手说道:“在下冯晓宇,见过谭东家。”

谭玉香上下打量了冯晓宇一眼,有些将信将疑的问道:“冯兄弟既然会武,半路上为何没想着离开?”

冯晓宇说道:“在下担心不辞而别会影响谭东家的正常行事。”

谭玉香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接着问道:“听顺子说冯兄弟打过仗,未亡人能知道是在哪里,与谁打的吗?”

“谭东家,那是一次守城之战,与攻城是不一样的。战场上刀枪无眼,而顺子和小云又不会武功,在下只是希望他们俩相信,在下多多少少能帮助他们。”

“听顺子说,你愿意加入我们?”

“谭东家,顺子理解错了。虽说萍水相逢,但也不希望坏了你们的大事,而在下又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望谭东家见谅。”

“那冯兄弟为何还要参加攻打县城?”

“在下不希望在下的提前离开,影响到谭东家的军心。”

冯晓宇不清楚谭玉香是不懂,还是故意询问。在他看来,如果谭玉香连这点基本的军事素养都没有,将来带兵会非常艰难。

谭玉香听到“军心”二字,有些奇怪的问道:“难道冯兄弟还懂得如何带兵?”

“在下在军中呆过一段时间,也接受过一位将军的教诲。起事之初,最怕人心涣散,所以在下就算是要离开,也得等谭东家攻入县城之后。”

“冯兄弟你先请坐。”

谭玉香虽说不清楚冯晓宇有没有攻城之法,但从冯晓宇的言谈举止来看,绝不像是普通的村民。

等冯晓宇坐下,谭玉香又为冯晓宇做了介绍:陶掌柜单名一个亮字,是酒坊的掌柜;中年男子是姜家的管家,叫杜大海;两位青年男子是谭玉香的儿子、两位少女是谭玉香的女儿。

冯晓宇与大家一一见礼之后,谭玉香问道:“冯兄弟既然得到过将军教会,那对攻打县城有何良策?”

“这个……想必谭东家早已成竹在胸。”

冯晓宇来主院的目的,是为了解释谭玉香的疑惑,再说人家既然要攻打县城,必然要事先谋定,何必自己去班门弄斧。

谭玉香说道:“我等几人正在商议攻城之法,冯兄弟不妨说说你的看法。”

冯晓宇环视众人,见大家都流露着热切的神色,估计这些人还没有拿出好的主意,于是说道:“在下明白谭东家报仇心切,只是谭东家想过没有,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踏出这一步,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就如冯兄弟所说,若是不报此仇,未亡人将无法再见九泉之下的亡夫,所以就算粉身碎骨,也要杀掉那个狗官。”

“那好。其实夺下一座县城并不难,难的是报仇之后的去向……”

“冯兄弟若有好的建言,但说无妨。”

“先说攻打县城。在下看来,强攻不如智取。”

“怎么个智取法?”

“听顺子说,谭东家在县城有个酒坊,谭东家可以提前派一些手下装作酒坊里的伙计、其他人员提前埋伏在保康县城门附近,到了约定时间,城里的人员制住城门守卒,将城门打开,城外的人员不用攀越城墙就可以攻入县城,这叫里应外合。”

“如果四个城门同时动作,那狗官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对的谭东家,这叫‘瓮中捉鳖’。如果没有走漏风声,保康县就不会有任何防备。顺利的话,谭东家估计不用浪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拿下保康县。”

对于冯晓宇来讲,这仅仅是个雕虫小技,千百年来汇总成的书本和故事,随便拿来一本或者听上一段,或许就有这样的内容,可是对于前堂里的其他人来讲,觉得是遇到了高人。

谭玉香吃惊的望着冯晓宇,然后俯身说道:“真是老天有眼,让未亡人遇到了先生。”

“冯先生,此计好是好,却不能声张。我等本来商议,在村北的高台上以祭奠姜大人的名义,召集大家去攻打县城杀了狗官。如以先生之计,该如何召集村民才好?”

陶亮见谭玉香随改了对冯晓宇的称呼,于是跟着叫起了“先生”。

冯晓宇知道,祭奠的目的无非就是表示自己师出有名,激起村民对死者的同情和对官府的仇恨,以便能有更多的人加入。问题是声势越大,保康县得到的消息越快。城门楼上的守卫,远远的看到一群情绪激动、手拿武器的人而来,哪有不关城门的道理。

阅读草根帝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草根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