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姬家的小跟班」

第11章 谈茶论道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余锦年抬了抬杯盏示意她继说。若水喝了一口茶“最主要的愿意是因为我阿娘,她不太喜欢。不是不喜欢茶啊,是不喜欢为了喝个茶费那么多功夫。她常说,有那功夫还不如去做点好吃的。所以在她长年累月的言传身教之下,我也觉得费事。我都是直接泡一大壶,要喝的时候,到一杯就是。就和街边卖大碗茶的一个意思。”

余锦年笑“难怪上次见你的时候,就是之间点一壶放着。怎么这次想着要点费事的道茶”

“我阿娘见我也不喜这道茶,又怕我以后出门的时候不通人情世故。所以就总是耳提面命苦口婆心的告诫我说什么,你不喜欢就不喜欢不想学也没问题,可要知道怎么回事。要知道,江南的人很好此道,你如果要是以后碰见一个江南的文人雅士,还正巧有事相求。如果不投其所好,那事情多半是办不成的”若水边说脑海里就浮现她阿娘拿她没办法的神情。没办法,姨娘们护着她,阿娘拿姨娘们没办法。不过,也只是在这样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自己才可能偷懒。那些重要的事情,连提都别想提。姨娘们也都是阿娘肚子里的蛔虫,知道阿娘看着重那些事情,不在意那些事情。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一护一个准。

余锦年笑,看来是一个从小生在福窝里孩子。

“我阿娘说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功业一壶茶,这话就是对道茶最妙的解释了”若水继续道。

季燕来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笑“令堂高见”。

“我也这么觉得,所以自然要投其所好的请你和这道了”若水笑。

“若水怎知我喜欢这茶?”余锦年这次没有加姑娘。

“还是我阿娘告诉我的,说读书人十有八九都喜欢,大概是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想搞个曲高和寡的调。也大概是平日对一句话都要解释出三五条道理来,所以就爱屋及乌的喜欢上同样费事的东西”话一出口,若水就有些后悔。说顺了嘴,一时忘了这话不好当着眼前这正正经经的读书人说,

余锦年的茶盏空了,阿丽适时的续上。

好在于余锦年并不与以为意,只笑道“令高堂真是真知灼见”

若水谦虚了下,虽然她心里很认同这话。

“如若水所托之事,我定当尽力”余锦年道。

这终于到正题了。

“还请余兄多多指教”若水道。

“这会稽城里拢共有三家学塾,年岁最短的那家也有五十个春秋了。所以,这城里的士子都仰慕这几家学塾。”余锦年品着茶娓娓道来。

这话的意思是,你这刚开办的学塾对人吸引力不大。

“理解,大家都是冲名校名师去的,实在是人之长情。可我这学塾定位和其他三家不同,定位是让大家先识字明理而后再用这来学习新的技能。重点在学技能。当然如果有学生能读下去想成为士子,那我定是很高兴的。所以我对先生的要求是是名师最好,如果求而不得那就退而求其次的。”若水道。

余锦年是第一次听见还有这样的学塾,这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大家送孩童去学塾,都是为了博个功名官身。

若水知道他疑惑“考功名,博官身这是需要很多年很多钱财来供养的。不说要钟鸣鼎食之家吧,至少也是富裕门户才能供的起的。而这些是贫家小户所负担不起的。可他们也都有一颗向学的心,那怎么办,我这学塾刚好可以满足他们。”

余锦年笑“这也是实话”

“再一个,第一代供了个学子,那这个学子就可以用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谋求到一个更好可的职位,这样他是不是就比第一代强。然后他用比第一代强的资源来培养自己的下一代,那他的下一代有可能比他强,如此循环往复,总有一代可以培养出一个官身,那这个家族就可以得到质的飞身了。也有可能不变,可无论怎么变但至少不会回到第一代那样贫穷困苦的生活。”若水道。

余锦年品着茶,也品着话。眼前这个言笑晏晏的女子,年岁虽小可见识却不一般。她这一番话说到了事情的根源,这世上的王侯将相谁家不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若水哪里是办学塾,这是再给贫苦人家提供上升的通道啊!”余锦年由衷的感叹。

若水自然是要谦虚一番的“哪里哪里,余兄严重了”

“我倒是知道几个有学之士,你可以去请一请他们”余锦年道。

“太好了,多谢余兄”若水真心实意的感谢。

再分别的路口,若水再次真心实意的谢过余锦年。

余锦年目送着走在夕阳下的女子,也不在知道她阿娘是个怎样了得的人物,才能养出这样端庄大气精明能干关键是看问题还通透的女儿。他嘴里念着那句: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功业一壶茶。觉这话只是念出来,都是那样唇齿留香,更不要说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了。

阿丽笑“姑娘和这余大人关系还真是好”

“有吗?”若水问

阿丽点头。

“应该是比较良好的上下级的关系,主要还是余大人人好,愿意给我这个初来乍到的人提供帮助,才免了我四处打听寻找的苦。这样说来,余大人真的是个好上官”若水想了想,心里还挺高兴。碰到个这么好的上官,以后打交道自然要省事得多了。

阿丽心里却想着事,这位余大人和公子一样有着温柔的眼睛,让人看了,就忍不住的想亲近。最主要的是也和公子一样喜欢道茶,也夸自己分茶的功夫优雅。离家这么长时间了,也不知道公子过的好不好,有没有人给他分茶。,有没有问起我来。想到这里,她的内心涌上了一股悲伤的情绪。

主仆俩人,一个开心一个悲伤的回了家。

季燕来在修修补补,做些细活。匠人们总有没顾虑到的地方,这就需要自家人去修补了。他的小徒弟带着自家妹妹在院里玩耍,兄妹俩一天没见了,做妹妹的自然想哥哥了。沈南行其实很开心,这个家自从阿爹阿娘走后,已经冷清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他以为要到自己兄妹俩长大成家立业后,才能恢复往昔的热闹。万万没想到,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自从东家和师傅来了之后,日子就朝好的方向发展,他相信不久的将来日子会越来越好。

门开,院里的人都看了过去。

“谷姐姐,你你们回来了”沈南英一马当先的跑了过去抱住若水的腿。

若水笑眯眯的摸了摸她的头“南英在家乖不乖啊!”

沈南英点头“乖的,你留给我的作业我都做完了”

“好,不错。吃完饭,我可是要考核的哦”若水道。

“啊,还要考核,那我先回去再看看。”沈南英面露难色,不过很快就调整过来。说完也不等众人反应,跑回小院去了。

沈南行看了自然开心,妹妹也念书认字了,真好!

季燕来手没停眼也没再斜视,他心里却知道,若水苦恼的事情有了解决的方法。因为,刚才他看见了一个神采飞扬的人,这是心情很好的标志。

大武来回禀:饭得了,可以开饭不。

自然是开饭的,就等她回来吃了。

看着餐桌上稍显清淡的菜色,若水沉吟了下,这菜也太素了些,吃一顿两顿还行,可一直这么吃,就有些接受不了,她其实是喜爱吃肉的。看着大家着食不言而且好像都吃的挺香的模样,若水想了想还是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灶间里,大武在收拾,季燕来在泡花茶。

“大武,你会做硬菜吧!”季燕来道。

大武“自然是会的”

“好,那以后至少每天有一顿硬菜,其他的荤菜也要搭配着。还有,不要这样清淡,稍微重口一点。”季燕来嘱咐着。

大武愣了“你喜欢重口的硬菜”

季燕来摇头''“我不是,是姑娘,你没发现姑娘没吃多少嘛!”

大武回想了一下点头“还真是”

“姑娘喜欢硬菜,你这素菜她吃一顿两顿的觉得新鲜,吃个几天也没问题,她也能接受。可你这天天这样吃,肯定不合她胃口,,你没发现,这两天她吃的明显少了吗?”季燕来提醒道。

大武摇头“她不是因为累的没胃口吗?”

“不是,是饭菜不合胃口”季燕来肯定道。

“多谢季兄提醒,我知道了,以后要是有做的不合姑娘心意的,还请多提点提点。”大武得到肯定的回答,虚心的接受了别人的意见,也很诚心的谢过季燕来。他来的第二天,就和人续了齿,俩人同年今年都是二十岁,只不过季燕来是五月生的人自己九月,所以称他一句季兄。

“好说”季燕来笑。

第二天长跑回来,若水特特的先进了灶间。嗯,朝饭还行,清就清淡点吧。

大武肯定要问有何事啊!自己来这么多天了,从来没见姑娘进过灶间,今天这是怎么了?

既然人都问了,自己也不好在藏着掖着了。况且,不说的话,吃亏的还是自己和大家。若水笑“大武,我给你的菜钱是不是不够?”

大武摇头“姑娘给的银菜很足。”

“既然银钱足,要不咱以后每天做顿硬菜,天天吃的这样素,我受不了。”若水笑道。

大武忙不迭的点头。看着姑娘离开的背影,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季兄真是好人哪”

阅读帝姬家的小跟班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帝姬家的小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