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国不可能那么怪」

第108章 姚浦来信(二合一)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刺头就一个,解决了就不会冒头。

虽然魏燮仍心有不服,但都被江淮三言两语给搪塞过去了!

更重要是后边那些表情略微有些紧张,粗看上去比较逆来顺受,甚至被黄巾贼人认为都是在可控因素之内,所以特意留在宁陵县帮忙守城的青壮。

他们不像魏燮那样不谙世事,大多数都见识过黄巾贼人的残忍手段,甚至有不少人的亲人都死在黄巾贼人手中!

之前是没人挑头,不敢反抗。

现在不一样,江淮这个挑大梁的出现了。

他们自然而然的就忽略了江淮的年纪,希望跟随着江淮报仇!

为首的,是一个身形壮硕,国字脸,看上去极为老实憨厚的青年人,唤作苗远。

与之前江淮第一次见到典韦时候,只瘦了一小圈,粗看上去,也是一个很值得培养的人才。

江淮问道“家中几口人,可有兄弟姊妹?”

苗远紧张的回答道“九口,有一远嫁的姊,有一年比吾大两岁的兄长,还有一个在襁褓之中的胞弟。”

闻言,江淮放心的点头,道“既然有人可以为汝父母传宗接代,那吾就放心了!”

说完,他眼神绕过苗远,看向下一个人,继续问道“家中几口人,可有兄弟姊妹?”

“原先有五口,有两个妹妹,没有兄弟。”

江淮颔首表示明白,随后扭头看向丁爽,吩咐道“送其归家,传宗接代事大。”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那就要顺应这个时代。

他也怕这些人是被葛家长者等人哄骗过来的,但凡害死了一个独子,让他们没办法传宗接代,必然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少年反抗,脸上充满不甘与愤怒。

“我不回家,我要上阵杀黄巾!”

江淮看到他刻骨铭心的仇恨,内心不解,问道“为何?”

少年脸色悲哀。

“为了保全我,父母自愿前往睢县,协助贼人攻城。两个妹妹前段时间被拉走,现在生死不知,想来已经...”

说到这里,少年双眼含泪。

有些陪同着过来的老者,面色也是凄然。

他们还好,生活在县城当中,不会全被拉走攻城,会嫌弃他们一把年纪了,把他们这些老骨头留在县城当中当做人质。

顺便,县城之内要运转,要守城,还是有用的到他们的地方。

听说外边的乡里,所有人都被拉去攻城了!

哪怕是六七岁的稚童!

江淮叹了一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承诺道“如果有机会,吾一定会救出汝的家人!”

少年擦了擦眼角的泪,面带感激的说道“小的谢过江大人!”

哪怕是一个承诺,也值得让他欣喜。

江淮又问“汝确定要随吾一起,哪怕随时会死?”

少年点头回应。

“汝叫何名?”

“朱立!”

江淮脸色认真的承诺道“吾记下了,若汝不死,此战之后,吾帮汝说一门亲事!”

朱立还沉浸在悲伤当中,对亲事没有什么想法,但还是强撑起笑容道谢。

江淮点头回应,随后问向下一个人。

跟来的老者纷纷在内心感叹:“这小伙子不错,做事有底线,不会干那些不当人的事!”

而被江淮询问的青壮们,看到江淮关切的表情,内心也涌起一股股暖流。

“这江大人虽然以前未曾谋面,但现在看见居然有一些亲近之感!”

接下来,江淮一个一个的询问过去。

阐明利弊,若是有不愿意的,可随时离去。

若是独生子,无特殊原因,必须离去!

虽然不是在拉拢人心,但无形之中也拉拢了一波众人好感。

哪怕是坐在旁边维持秩序,原先来自陈留郡各个县城的兵士,看向江淮的眼神更是多了一分认同!

在往先的日子里,其他的上位者哪会管你这么多?

否管你愿不愿意来,只要把你拉到军营中按下手印,那就别想走了!

至于他们自己没被江淮询问这件事,已经被他们下意识的忽视了。

这里江大人能做主...

可在原先的地方,江大人可做不了主!

他们纷纷在内心想道!

原先200出头的青壮,只走了三十余个,剩下了174人。

而接下来的时间里。

江淮亲自带着这些少年跑完所有流程,跟他们讲战场上的要素,找出县衙中提前掩藏起来甲胄,给这些少年耐心的装备起来,并且粗略的带他们演示了一遍。

除此之外,还带着他们做了很多事,从头到尾没有摆任何架子。

让这些青壮对他的好感度提升了不少。

眼神看着江淮,几乎都带着一种亲近的感觉。

眨眼间,天就要黑了!

一封密信,也被姚浦暂时的亲信,原先的酸枣县丞莫光,趁着夜色偷偷的送到了江淮手中。

送走莫光之后,江淮与典韦凑在一起。

信纸被打开。

“文海,梁国的黄巾头目徐和,内心认为蔡大儒在宁陵县中,现在很是头疼!”

“如今,他们已经决定,为避免节外生枝,在三日之后全力攻打梁国治所——睢县!”

“届时,所有的修行者都会出动攻城!”

“如果梁国之内没有后手的话,会有极大可能被攻下!”

“若要行动,务必提前!”

信纸被江淮夹在手指里,轻轻的悬在了蜡烛的火舌之上。

顿时,信纸化为了灰烬。

江淮取来抹布,简单的擦了擦沾了灰的手指。

典韦表情有些沉重。

“大哥,他们就要攻打梁国了,怎么办?”

时间上已经来不及让他们发育了!

江淮闭上眼睛沉思了片刻。

现在这个时间,新兵还没有彻底操练完毕。

就算是那700名老兵,也有将近300名是招了没多久,是从陈留郡里招来的,只是堪堪懂了一点点军阵之中的攻伐技巧,打的也是一些顺风仗。

要说真正的战斗力,其实也比现在招来的新兵高不了多少!

想到这里,江淮稍稍有一点头痛。

不急的时候,他虽然明白这一点,但还能继续操练,先置之脑后。

但现在这个情况,完全已经迫在眉睫,没有多余的时间给他再准备了。

而在事实上,江淮已经做到了,他现在能做的最好的地步。

没钱、没地位、没人。

穷光蛋和富豪,终究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睁开眼睛,江淮叹了一口气。

他的眼神渐渐凝实,拍板决定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现在开始,从兵士中选出一批执行率高,实力高的人,最迟明日午时开始操练!”

“操练什么?”

“退军鼓与进军鼓,杀人技巧,还要克服他们的恐惧!”

“短短三日时间,恐怕不够吧?”

“不够也得练,此时只有梁国有攻下的可能,不到万不得已,咱们不能错失这个机会!”

江淮的态度很坚定。

典韦则是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随后,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又问道“操练一部分人,那另外一部分呢?”

江淮答道“负责接应。”

“接应?”

江淮点了点头,解释道“营救梁国的处境,是其次的,最重要的,还是要保住陈留郡不失!如果我们倾巢而出,没有一点儿兵马留着,处境就太危险了,这不是一个聪明人干的事!”

“这倒也是,如果梁国没救下,我们的兵马又折在这里,陈留郡兵力空虚的情况下被攻下,就太不值当了!”

江淮见典韦明白了他的意思,下意识的笑了笑。

但这笑容,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他站起身来,看向外边逐渐转黑的夜色,眼神中不禁有些凝重。

他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尽快吧,咱们的时间不多了,现在多操练一阵功夫,咱们就能多一些胜率。”

典韦感觉好像有什么事情没做,呆愣在原地苦思冥想。

江淮扭头催促道“二弟,赶紧,别耽搁时间!”

“哎,来啦,大哥。”

典韦下意识的应了一声,站起来时候,恰好低头看到了燃烧殆尽成粉末状的信纸,脑袋里灵光一闪,快速提醒道“大哥,你是不是忘记给丁郡尉写一封信了?”

光凭他们这些人,实力不够!

特别是黄巾中还有一个第四境的徐和,光靠典韦和江淮来应付就压力太大了!

说不定自己都会被包围折在那里。

但如果在加一个第四境的丁虎,以及他手下的那些兵士,情况就可能会不一样,会有很大的转变!

江淮反应过来,懊恼的一拍头颅。

“关心则乱,吾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事都给忘了!”

说完,折返走回桌子前,在下面找到纸笔,飞速的给丁虎写了一封信。

信上大概的提及了他的想法,并把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真言稍微解释了一番。

总结起来大概只有一句话——接下来吾要挑选一些精兵,去睢县攻城了,希望丁郡尉也挑选一些人和吾一起,在三日之后奔赴睢县,不求对睢县的黄巾造成什么伤害,但至少也要干扰到他们。

写完,吹干墨迹,装进信封,用蜜蜡封起。

这才走出县衙,找到传令官并交给他,责令他一定要尽快把这封信送到丁虎手中,一定要拖延时间。

随后,才开始来到城墙边,开始精心挑选合适的青壮。

要对这些人负责。

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负责!

------------

此时,

司隶,洛阳,未央宫中。

与昏暗的宁陵县衙不同,这里灯火通明。

在朝会的大殿当中,有近千只蜡烛被点燃。

坐在最上方龙椅之上的,正是当今的皇帝刘宏!

而在刘宏下方,有十二个人站着,分别立于左右两侧,正是如今的十常侍。

一左一右站在最中间的,自然是最受灵帝刘宏信任的张让与赵忠!

更下方的人数稀少,但都是些被刘宏所信任的官员。

位于武将最前列的,正是当今何皇后的兄长何进!

而在文将最前端的,正是如今的袁逢与杨彪,还有司空张温一众人等。

刘宏眼皮子微阖,显然已有乏意。

此时,袁逢摊开一纸奏折,面无表情的扫了一眼常侍们,进言道“陛下,北地太守皇甫嵩进谏,提及必须要解除党锢,不然唯恐被党锢之人愤恨之下入贼,黄巾如虎添翼这下,再难对付尔。”

刘宏食指敲击椅背,显然是在沉思。

没等刘宏回答,底下的张让已然色变。

他赶忙上前一步,阻止道“此事断然不可啊,陛下,党锢之人本就难以控制,如今一旦解除党锢,可解一时之渴,但后患无穷矣!”

张让的声音不像寻常的宦官一般又奸又细,反而有一股英伟之气。

乍然听上去,反而让人心生好感。

但如今殿上的高官们不一样,他们自然知晓张让是个什么货色,眉毛暗暗皱了起来。

杨彪怒斥道“如今黄巾之祸愈演愈烈,汝还担忧党锢,实乃是不为人子!”

张让没想和他争辩,淡淡的冷哼一声,拱手看向座位上的刘宏。

“求陛下明鉴!”

刘宏摆了摆手,表示不必为此事争吵。

他道“此事可慢慢商议,更重要的,不是这件事!”

台下的众人茫然。

有什么事,会比黄巾之乱还重要?

刘宏把目光看向常侍中的一人,道“孙璋,汝来说说吧。”

孙璋走出常侍的队伍,迎着众人不解的目光,朗声说道“黄巾贼人,罪该万死,但更万死的,是那些暗中帮助黄巾的人!”

此话一出,四下哗然。

“帮助黄巾道的贼人?这怎么可能!”

“难道说,殿上难道有黄巾道的贼人?”

“此等孽畜,该万死矣!”

他们没看见的是,在阴影的角落处,有两个人瑟瑟发抖。

孙璋眼睛的余光往那瞥了一眼,高声说道“封谞、徐奉两人接受黄巾贿赂,若不是唐周事情败露,司隶恐也会被黄巾所波及,如今杂家已经查到确凿的证据,此二人确与黄巾有关!”

“噗通。”

“噗通。”

重重的膝盖跪倒在地的声音。

群臣目光移转,看向了角落处的封谞以及徐奉,神情像是有些惊讶,又像是不那么惊讶。

毕竟,这两个人是宦官。

宦官无论做什么事,都算是正常!

孙璋看到这一幕,肚子里笑开了花。

江淮是吧?

多谢你的情报了!

若有机会,杂家一定会好好‘答谢’你的!

这机会不会太久,应该就在黄巾结束那段时间吧...

毕竟,

谁让你动了我的人了?

阅读我的三国不可能那么怪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我的三国不可能那么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