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霸主:从取代孙权开始!」

第114章、冬日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114章、冬日

冬天,农闲时节。

孙朗趁着这个时间。招募人手修葺水渠、平整道路。

百姓可自愿报名,每天管饭,还发三枚铜钱。

江东百姓还没有富裕起来,消息一出,报名前来的人成千上万。

很多农家冬天一天只吃一顿饭的,去挖河、修路,出把力气,每天管饱还有工钱。

放在以前,这种好事儿那是想也不敢想。

人们纷纷赞颂孙朗。

认为征东将军,是自家的救世主。

百姓自发的言语,是真诚而朴实的。

孙朗看着城内城外的满山漫野的劳动者,豪气顿生:都是我的子民啊!以后不只他们,全国,全天下,都应该称颂我的名字!

方才不枉此生!

除了到处修路挖沟,江东还一处地方比较忙碌。

那就是黄月英工部下辖的神机营。

神机营是搞科研的。

当然,现在搞得东西还都是一些基础的研究。

黄月英从江东无数工匠中选出了大匠数十人。

分别钻研不同的课题。

冬天没过完,玻璃率先取得了突破。

玻璃制造,毕竟有手册可依,材料也好找。

因此,最先取得了成功。

东西发明出来,

黄月英如同打了胜仗的将军,第一回当着朝堂众官员和孙朗的面,露出了骄傲的神采。

“各位同僚若有闲暇,不妨移步。”

她操着一贯清越声音说道。

未来主母的面子,连张昭都要给。

一群大臣乌央乌央来到室外。

黄月英已经命人将玻璃抬了过来。

放在一个特质的木架上。

阳光下,

只见一块不规则并且带着浅绿色的厚玻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众人一时为之失神。

“此物,真的是工部制造出来的?”

“如此奇物,世之罕见。”

“此物远胜西域之绿宝石,真是巧夺天工……”

“这不知黄工部是如何把这等奇物制作出来的……”

“真是匪夷所思……”

听着如潮水般连绵不绝的夸赞。

黄月英神情没有什么变化,只有最熟悉她的孙朗,才看出来她眼中藏着的一丝满意。

孙朗凑过去摸了摸看了看。

然后表现的兴趣缺缺。

就是一块普通的劣质玻璃,要是放在后世的玻璃厂。

如果烧制出这种玩意儿,

那估计可以算是烧制事故了。

这玻璃的唯一去处,估计也就是就地粉碎。

毕竟,其实它什么用的都没有。

但孙朗说道:“神机营制作有功,赏赐主创团队,白银三百两。但烧制到这种程度,只能算是初步掌握了工艺。

后面的路还很长,不要懈怠。”

“诺!”黄月英回答一声,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孙朗说道:“制作的时候,根据原料不同比例,做对比试验。首先往无色玻璃的方向研究。其次是凹凸的方向。最后是彩色艺术品。”

周围人听的云山雾罩,唯有黄月英眸子里异彩连连。

她看着孙朗,眼神崇拜,心里生出一种:不愧是夫君的感觉。

“那这块玻璃如何处理呢?”马云禄看着孙朗问道,一对儿杏眼里则闪烁着:想要、想要,我想要的神情。

孙朗暗笑一声,说道:“在城内找一处合适的地方,设置一个江东博物院。将次玻璃作为第一件工艺品放进去吧!”

黄月英颇感新奇,追问了几句这博物院的细节。

孙朗一一解答后,她便应承下来。

重赏之下,更有动力。

一个冬天下来,神机营好消息不断。

土法炼钢术,在经过21次练出废钢失败之后,终于从成功练出了合格的钢铁。

跨过了技术门槛,接下来的进行就顺风顺水了起来。

短短一个月,通过十座小高炉,二十座土高炉。

炼出成品钢铁大约1000000斤。

由于现在用的计重单位是汉朝时候的市斤,

一斤差不多等于后世的半斤,有240多克。

所以,这批钢铁其实也没多少,总量大概250吨不到。

这点产量放在现在,一个县级市的小厂子半个月就干出来了。

但放在此时的江东,已经是一个了不得的产量了。

几乎达到了大汉鼎盛时期十分之一的钢铁产量。

因为大汉的钢铁是官方专营的,每年钢铁产量都有记录。

江东钢铁的生产还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

但问题是,江东境内没有那么多优质的露天铁矿可以开采。

开采贫铁铁矿,也就是贴含量较少的铁矿,又需要大量的人手,有些得不偿失。

此外斗战长弓也开始量产列装弓箭手部队。

这些都还不是令孙朗最开心的。

让他最为激动的是,海船的技术终于取得了突破。

这个技术突破还和他有些关系。

两个月前,

由于海船研发迟迟没有进展。

孙朗虽然也不懂海船,但还是到了造船厂的一线中,倾听了那些船匠们讲述难点。

由于系统奖励的“天赐号”海船,就在他们眼前。

虽然不能把船拆了学习。

但孙朗也降低了要求,不要求一定要造出水轮船。

造出多桅海船就行。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被被一个问题困扰住了!

那就是船匠们不知道,这艘“天赐”号海船为何能具备如此大的体量!

尤其是长度,这根本不可能啊。

他们花费人力物力上手仿造了一艘,

结果还没下水,船就散架了。

孙朗倾听良久,眼神有些古怪地看了这些船匠一眼,说道:“带我去看看那艘散掉的船!”

黄月英看到他的表情,问道:“夫君有了想法?”

“还要看看实体海船和图纸才行。”

到了海边造船码头,孙朗拿着图纸和实物船体一对比。

无奈地问道:“你们有没有听过一个船舶身上的重要结构名词?它叫——龙骨!”

几个大匠满脸蒙蔽地对视一眼,茫然地摇摇头。

黄月英这边翻遍墨家典籍的人也没听过这个词。

眸光闪烁着问道:“龙骨是什么?”

孙朗顿时明白,这玩儿意在这个时代八成还没有发明出来。

他忍不住按住太阳穴认真回忆起来。

“龙骨如同船的脊骨,它应该有着固定、稳定和承重之类的作用。”

孙朗也只是记得个一麟半爪。

几个大匠听的即恍惚又疑惑,一人问道:“敢问主公,如此既要有韧劲又要有重量的龙骨,应该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木头吧。”孙朗摸摸下巴,心想:难道记错了。

“如果是木头,那恐怕吃不住风浪。”

孙朗暗中撇撇嘴,随意说道:“那可能就是混合材料。”

几人一阵沉默,好半晌,黄月英才推测道:“也许可以往龙骨里浇灌水银。”

阅读三国霸主:从取代孙权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三国霸主:从取代孙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