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耀四方」

第333节 四地情况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南都。

陈晴儿最近很忙,意识混乱之间,她忽然想到大明还有一条水道,连接福晋城与捕鱼儿海。

(福晋城是张一三取名,纪念俘虏林丹汉八大美若天仙福晋。)

在陈晴儿记忆里,这条水道大明整整动用数十万人,耗时五年才完成。

虽说中间驻扎着张一三,捕鱼儿海驻扎着李愧奇,但她依然觉的不放心,万一喀尔喀蒙古部顺着运河入侵大都城如何是好?

思考半响,和几个智囊商量后,陈晴儿做出三个决定。

一,往福晋城屯兵二十万以及家属,增加煤气罐数量、火炮、骑兵驽数量。

二,往捕鱼儿海屯兵三十万以及家属,在捕鱼海儿南岸建城。

补偿屯垦家庭每户两百元,加五十亩草场或土地。

三,把广州府、徐家汇有的产业,在天津镇复制一遍,以此增强北边战争物资供应能力。

看的出来,陈晴儿权柄很大,每一个决定都不是小事情。

和张新一样,陈晴儿负责下达任务,她的两百多助理负责实施。

国家钱行和富人负责投资,类似罐头工厂,一个行业可以带动数十相关行业蓬勃发展,数万人就业。

这里有个前提,老百姓没钱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商品一定要有人买。

比如罐头,老百姓不买,官府就得买,今天不买,明天就倒闭给你看。

倒闭可不行,万一哪天打仗呢?

还比如骑兵驽,老百姓不买,唯有官府买。

官府买回去肯定不是挂在衙门里欣赏,只有拿去消耗,拿去使用,拿去创造价值,官府才会花钱买。

去年,广州府复制到徐家汇,同样每天生产各种商品,也必须得有人买。

不买,意味着产业凋零,工人失业,发展停滞,落后就要挨打。

今天打造天津镇,这意味着即使东吁、阿瑜王朝被征服,即使没有人招惹明朝,即使张新在后宫里躺平。

陈晴儿或许某人,大概率会主动找某个国家挑起战争,以此消耗大量食物和武器。

当然,担心这些太早,现在情况是供不应求。

每月三万吨鱼肉罐头看似很多,实际远远不够。

骑兵驽、火枪、火炮更加不够用。

老板娘动动嘴,下面人跑断腿,整个国家力量调动起来,实现陈晴儿的三个计划。

所有这些工作,仅仅只是因为福晋城到捕鱼儿海之间新增一条运河。

....

大都城。

张新离开后,朱采篱替他坐镇大都城,主要任务是负责安全。

因为北边有张一三在福晋城,兴凯湖在东边,西边榆林屯兵二十万,大都城安全压力并不大。

意识恍惚间,她忽然想起福晋城与捕鱼儿海相连。

一瞬间,朱采篱意识到北边满满都是安全漏洞,张一三手下只有六万骑兵,这点人怎么看都不够。

但她权力有限,思来想去,只能派人通知陈晴儿、张一三,尽快把漏洞补上。

....

福晋城。

张一三骑在马上,呆呆立于运河岸边,打量草原上直线往西北无尽延伸的运河,她恍惚间感觉之前好像不存在。

这时一名部下策马过来,汇报道:

“将军,喀尔喀部派人通知,以后所有经过喀尔喀部一段运河船只,都要上缴船上物品价值两成为税。”

“嗯!”

张一三眼中闪过一抹凶狠,犹如虎豹。

她想起来,这条运河是她师父明皇派遣几十万人,用时五年才挖好。

“喀尔喀人翅膀硬了!”张一三语气如寒冰三尺,“让秦宝、张安各带五千骑兵进入喀尔喀境内杀一个月!”

秦宝是张一三攻打林丹汗时发现的猛将,使双手刀,武艺过人,体质过人。

张安是林丹汗与汉人女奴隶的女儿,张一三亲传弟子。

来人心里感慨,这个命令很张一三,能动手绝不逼逼。

旋即调转马头去传达命令。

很快福晋城变的热闹,战马声嘶鸣,吆喝声不绝于耳。

和两年前不同,当时张一三部下大都使刀箭组合,受益于生产力进步,现在大部人换成遂发火枪和弯刀组合。

辅助人员有军医,兽医。

辅助装备除水袋、肉干等原先有的,新增一面是白色,一面是绿色的防水布。

它除了防水,还可以用于保温保暖,还可以在草地或雪地里隐身。

须叟,张一三发表简短鼓舞讲话,两支队伍正式出发。

绵羊带领的狮群都是绵羊,张一三带出来的骑兵,都是强悍凶狠性格。

军阵上空,杀气几乎凝成水。

秦宝、张安出发后,张一三心生警惕。

过去两年,喀尔喀部与福晋城一直相安无事。

这次敢提出对明朝商船收税,意味他们胆子越来越大,想法越来越多,甚至意味着一场更大规模冲突即将爆发。

还是那句话,张一三也不是好相处的。

想通这些,她决定强制收服周边五百里内,两个百依百顺,依然相对保持独立的较大部落,增强自身实力。

巧合的是,这两个万户级部落,是八大福晋中两位福晋的娘家。

当然,谁的娘家都没用。

在张一三眼里,只有张新和大明朝利益,当有人利益与张新利益冲突的时候,那就从肉体上消灭对手。

....

西北。

准确说是西宁县,大明西边境。

以县城为中心,这里有一座方圆十二公里左右的超大型营塞,正是二丫坐镇的平乱大军中枢。

营寨内部是大片军营,其内有无数军用物资,六万余匹战马,七万余只猎犬,以及整整四十万士卒。

为供养这支大军,陈晴儿征用约十万民夫、二十万士卒,耗时七个月从西安府修路约一千三百公里到西宁县。

为修这条路,相当于从人体里抽走一升血,付出极多。

二丫不负所托,把由左良玉和高迎祥组成的联合叛军赶进西土默特部境内。

平叛战争初期,左良玉代表旧官兵,高迎祥代表农民军,他们都很强大。

后来被二丫越打越弱,越打越惨,不得不联合在一起。

叛军联合之初,二丫吃亏许多,后来密谍司使用离间计,叛军之间隔阂越来越多。

对应的,二丫的物资越来越多,武器越来越多,再次把叛军压着打。

一直到现在,仅剩约三万联合叛军,逃进八十公里外的西土默特部境内。

问题来了。

法理上,西土默特蒙古部属于大明,实则分治。

他们有军队,也有一套完善治理办法。

二丫此刻正在西宁县衙内,她在思考是自己冲进去剿灭叛军,还是威胁西土默特部把叛军交出来。

犹豫不决时,有人替她做出选择。

阅读明耀四方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明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