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除邪司走出的武圣」

第一百八十三章 诗会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年兄,这圣上出的题,你可猜到了?”

“老夫愚钝,猜不出来。”

“年兄,会不会是鸡冠花啊?”

“怎么讲?”

“你看,杜康,便是酒,半空,就是酒喝了一半,那就是酉,而酉在十二生肖当中又对应鸡,所以应该是鸡冠花。”

“不对不对,应该是水仙才是。酒的一半是水,而杜康又被尊称为酒仙,当然就是水仙花了。”

一时间,讨论一号灯笼灯谜的官员们,纷纷出声私语道。

此时,一边的灵佳公主跑到了天昭帝的身边,双手拉着天昭帝的袖子,轻轻摇晃着说道:“父皇,灵佳猜了许久没有猜出来,这品尝杜康樽半空,到底是什么花啊?你告诉灵佳好不好?”

陈团变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差点没把眼睛瞪出来。

谁能想到,性格泼辣,能指着自己鼻子大骂出口的灵佳公主,竟然还有如此的小儿女之态,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天昭帝似乎对灵佳这一套颇为的受用,他轻笑着说道:“佳儿莫闹,现如今正在比试,若是朕将答案告诉你,那岂不是算是朕作弊了吗?”

灵佳一听到天昭帝的话,小嘴立马扁了下去,眼看就要哭出声来。

这时,太后突然拍了拍自己身边的凳子,对着灵佳说道:“小佳儿,来,到皇祖母这里来。”www.oaksh.cn 热血小说网

灵佳听到太后叫她,转头对着天昭帝做了个鬼脸,然后说道:“父皇最坏了,不告诉我,我去找皇祖母告状!”

说完,头也不回地一溜烟跑到了太后身边。

天昭帝无奈地看着灵佳的动作,苦笑着摇了摇头,继而转头继续看着眼前一干大臣们绞尽脑汁地想自己所出的灯谜。

此时,一个身材胖硕的男子走到了天昭帝身边,然后拱了拱手说道:“父皇,儿臣见猎心喜,也想下场比试比试。”

“哦?朕的青梓也想试试?尽管去试便是,朕为你诸威!”

天昭帝大笑着点头同意了男子的要求。

陈团看了一眼,发现刚刚说要下场比试的,正是荆王叶灵风。

叶灵风听到天昭帝这么说,开心地点了点头,转身朝着那堆灯笼走去。

一边的文武官员们,一看到是叶灵风来了,纷纷让开了道路。

不让不行啊,叶灵风实在是太胖了,身材足有两个成年男子并排站着那么宽,而这水榭用来摆放灯笼的地方又极为的狭窄,若是一个不小心,被荆王挤落水中,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此时,有人看到荆王来了,便开口说道:“荆王素有才子之名,让荆王试试,或许这谜题就能解了。”

众人听到之后纷纷点头,等待着荆王的解答。

荆王微笑着走到了一号灯笼的面前,看了看,然后脱口而出道:“这花,是棣棠。”

“荆王殿下,怎么会是棣棠呢?分明是水仙才对!”

此时,刚刚猜谜底是水仙的那位老兄似乎不太服气,出声反驳道。

荆王笑了笑,拱了拱手说道:“灵风多有得罪,还请老大人恕罪。老大人先看谜面,品尝杜康樽半空。品字的一半,乃是一个口字,尝字的一办,乃是一个宝盖,杜字的一半,乃是一个木子,康字的一半,乃是一个隶字,樽字的一半,乃是一个木字,这几个字加起来,可不就是棣棠吗?”

众人一听荆王这么解释,纷纷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灯谜应该这么解释。

此时,又有人说道:“荆王殿下,这才猜中了一个,多来几个,继续啊!”

荆王笑着点了点头,又朝着二号灯笼走了过去。

“岳父大人,打一字,应该是打仗的仗字。”

“够,打一成语,应该是千言万语。”

“多兄长,打一动物,这个简单,八哥。”

“月光照在土地上,打一字,这个尤为简单,肚子的肚。”

......

接连猜了十几个,叶灵风都一言道出谜底,众人纷纷叹服不已。

这荆王,果然才思敏捷,学富五车啊!

此时,不知灵佳公主在与太后说些什么,引得太后咯咯直笑。

一边的天昭帝有些奇怪,转头问道:“母后,不知何故发笑啊?”

太后止住了笑说道:“刚刚小佳儿告诉哀家,说她梁王兄,憋着为哀家庆生,竟是纠结了一些京城当中的勋贵之后,说要为哀家办一场赛诗会。一些勋贵之后,平日里不习文韬,不懂武略,连书都不怎么读,一听到梁王要办赛诗会,却又都纷纷响应。

可是响应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完全没有那个才气,所以便又都央求自己的先生,为自己写一首诗,好提前背会,在赛诗会上显摆显摆。”

“呵呵,这帮小子,净是会胡闹。”

天昭帝听到了太后的话之后也不禁莞尔,不过他很快便再次开口说道:“既然是小辈们的一片孝心,那母后就只当作不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便是,莫要打击了小辈,让他们心寒。”

“哀家自然知道。”

太后点了点头说道:“只不过是乍一听小佳儿讲起,有些开心罢了,难得小辈们这么有心了。”

天昭帝此时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等这轮灯谜结束,就让景福带着人来开这个赛诗会吧,朕倒要看看,他到底准备了什么诗。”

很快,第一轮灯谜便结束了。

结果毫无意外,叶灵风摘得魁首。

此时,总管太监刚想让人继续拿灯笼的时候,天昭帝突然挥手制止,转头对着叶灵谷说道:“景福,听闻你这几天,都在准备赛诗会,为你皇祖母祝寿?不过,今日你找的那些晚辈们是进不来玄和园了,你若是有心,或去将他们叫来,或是同你这些叔叔伯伯们赛上一场,你敢吗?”

突然被天昭帝点名的叶灵谷此时正在奇怪自己的老爹叫自己干嘛,但是在听到了天昭帝的话之后,他急忙说道:“父皇,儿臣本来是与三五好友做个小游戏罢了,不想入了父皇的耳朵,儿臣不胜惶恐。现在天色也晚了些,叫他们过来,也不太可能,不如儿臣直接与在场的叔叔伯伯们赛上一场,为皇祖母祝寿吧!”

一边的太子叶灵明和荆王叶灵风,在听到了梁王的话之后,纷纷傻眼,愣在当场。

二人心中想的都是同一件事。

这老三,平日里不怎么读书,怎么突然会作诗,而且看样子似乎还想要压满朝文武一头的样子?

难不成,他背后有高人相助?

其实,叶灵谷背后的高人,此时正很没形象的来了个“农民揣”,躲在一座假山的后面,既用来躲风,又用来“偷窥”,好随时掌握水榭当中的情况。

满朝文武们一听说梁王要与自己斗诗,纷纷都笑了起来。

没办法,梁王的德行,他们实在是太清楚了。

一个除了读书写字,其他事情几乎全部做遍的纨绔王爷,竟然提出要与浸淫书山字海数十年的老油条们斗诗,这不明摆着找虐吗?

当即,所有官员都纷纷摩拳擦掌,想要在天昭帝面前,大大的露一回脸。

这时,就看出两位王爷地位的不同了。

正经嫔妃所生的荆王,百官们都是捧着他,生怕他的面子掉在地上。

而宫女所生的梁王,众人则纷纷拿他来当作在天昭帝面前露脸的工具,不得不说,这是梁王的悲哀。

可笑的是,叶灵谷此时还并未反应过来,他还在为父皇的关注而沾沾自喜,根本看不到那些官员眼中戏谑的目光。

此时,一位御史台的大夫出列,对着天昭帝行了一礼说道:“皇上,既然是斗诗,那必须有个题目才能斗起来,臣斗胆请皇上降下题目来,臣等也好讨教一下梁王殿下的高招。”

天昭帝点了点头,四下看了看,忽然手一抬,指着天上的月亮说道:“今日月儿甚是明亮,不如就以明月为题,众家爱卿把诗做来,如何?”

那位大夫点了点头,说道:“多谢陛下赐题。既如此,那下官就斗胆,抛砖引玉了。”

说完之后,他清了清嗓,开口诵道:“中秋星朗但却稀,老妇为子缝冬衣。虽是寒窑观圆月,家和民乐不觉疲。”

一首诵完,众人纷纷点头。

这首诗做的中规中矩,虽然是借普通民户家的情形来诵咏明月,但是却与今日的团圆主题甚是契合。

倒也算得上是一首中上水平的佳作了。

此时,另一位官员,来自于翰林院的一位翰林,开口说道:“陛下,微臣不才,愿献诗一首,聊表寸意。

目穷万里送秋雁,今夕光景似何年?明月映照千古事,露似真珠花未眠。”

众人一听,齐齐鼓掌叫好。

此诗妙就妙在最后一句,其实前三句都很普通,但是最后一句,露似真珠花未眠,将太后娘娘比喻成花朵,而珍珠,则代表着这朵花所处的时间。

有些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露水是在早上才出现的,而今年七十多岁的太后,被比喻成早上的花朵,也就是说,这位翰林认为,太后娘娘还年轻,犹如早上初开的花朵一般,鲜艳娇贵。

这一下子拍马屁不就拍到点上了吗?

回头一看,太后显然也已经听出了诗中之意,脸上笑意不断地笑骂道:“净说些不着调的话,什么露似真珠花未眠,哀家老咯,老咯。”

虽然是在骂人,但是语气当中并未见任何的不开心。

证明太后娘娘对于这首诗的赞美,还是非常受用的。

此时,又有几个人做了几首诗。

一边的叶灵谷此时表现的有些急躁,这几首诗当中,不乏意境与遣词俱佳的诗作,他害怕,等会自己将陈团教给自己的诗念出来之后,会落败,但是又不好直接出言打断,于是纠结之下,脸上的表情变得颇为焦急。

此时,一边的苏云鹤突然看到了叶灵谷的表情,急忙说道:“梁王殿下,若是有佳句,不如直接诵来,在场的都是殿下的长辈,想必不会因为此事怪罪殿下。”

叶灵谷听到了苏云鹤的话,颇为感激地看了一眼。

表面上看,苏云鹤是在指责叶灵谷急躁,但是实际上却是在为他解围。

毕竟,这地方聚集的,都是大玄官场上有头有脸的人物,碍于面子,也不会怪罪梁王。

于是,梁王叶灵谷大大方方地走出来,对着天昭帝行了一礼说道:“父皇,儿臣最近发奋苦读,做了几首小诗,今日便献于皇祖母,愿皇祖母身体康健,寿比南山。”

“好了,诵出来便是了。”

天昭帝微笑着点了点头,对叶灵谷说道。

叶灵谷清了清嗓,念道:“这第一首,名为静夜思,乃是儿臣某天晚上睡不着所做,还请父皇斧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首诵出,全场鸦雀无声。

叶灵谷看到众人如此反应,手心中暗暗捏了把汗。

心道,衡圆啊衡圆,你可千万别坑本王啊,本王的后半生幸福,便全在你的身上了。

想到这,他继续开口说道:“这第二首,名叫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三首,名叫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第四首,名叫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此时,在场的众人,已经从一开始的吃惊,渐渐地变得麻木了。

这纨绔王爷,到底什么时候文采这么好了?这几首诗,随便拎出一首来,就是万民传诵的佳句,他竟然写了这么多?而且还都是高水准?

难不成,梁王改了性了?最快更新无错,请访问手机请访问:推荐:.reenda

阅读从除邪司走出的武圣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从除邪司走出的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