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基地在明末」

第91章火车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朱慈烺听着有些激动,眼睛都有些红润。许升宏看着他笑着说:

“不过想成为那样的情况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对,仍需努力!我一定要像父皇那样卧薪尝胆,直到成功的那一天。”

“那倒是不用,你父皇就是自己把自己累垮的,只要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不用卧薪尝胆的那么辛苦。”

“呵呵……好,我一定努力。许哥,京城还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你给我说说。”

许升宏听他说完好像想起了什么对朱慈烺说道:

“史大人,找到你的外公周奎了,还有你的亲姐姐长平公主。”

“我姐姐?真的是我姐姐长平公主?那怎么没有带她过来?她现在怎么样了?真的是已经少了一支胳膊?”

“对,是你姐姐长平公主,史大人说她现在还好,原来一直在你外公周奎的家里,后来被建虏掠往关外,后来我和太子卫队把他们救下来,那么多人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他们,后来回到京城史大人他们重新登记人员时才发现。

我查了一下网上的资料和他们说的才知道农民军攻陷北京城之时,你父皇万念俱灰,提剑就进入寿宁宫,命令周皇后自缢。

听到消息的长平公主,不舍母亲,匆匆赶来,但是,看到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她哭着跪在地上,并想爬上前去抱住你父皇的双膝。你父皇却是粗暴将她踢翻在地,手起剑落。你父皇的本意,应是想一并解决了长平公主,故而在举剑的同时,说了一句“汝何故生我家?”

可以想象,当时的场面有多惨烈。也许是长平公主命不该绝,她本能地抬起了左臂,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命。失去左臂的长平公主,痛得昏了过去。看到女儿惊恐哀哭的惨状,你父皇道出亡国之君最大的人伦之痛:“汝何故生我家!”之后的崇祯帝,却再也下不了决心,转身离去了。

所有的人,包括你父皇,都认为失血过多的长平公主不会活太久,所以,都没有采取任何救治措施。

后来,由尚衣监何新和宫女费氏将公主送到了你的外祖父家,周家也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只是将她放在一个空房间里,任其自生自灭。

不过,长平公主的命还真大,大量失血和伤口感染,都没有抵得过其顽强的生命力,五天之后,她居然睁开了眼睛。

但是,等待她的却是不幸的开始。

多尔衮为了找到你和他的兄弟,以永除后患,就设计了非常精妙的政治策略:公开悬赏,让天下人都相信他们会好好的对待“真太子”。至于对待你家的女眷们的态度,倒还真的不差,做给天下人看,他们对待前明的人还是很好的。

他们不但给了公主很高的生活费用,还命令周奎要好好对待公主。他们这个举动,就是想树立“恩仁”的典型,帮助他们摆平反清的势力。然而,长平公主已经生无可恋,但是又没有别的办法,只是内心希望,你们三个兄弟可以逃往南方,有朝一日收回大明江山。”

朱慈烺眼泪汪汪的说:

“我姐姐她受苦了!我外公太绝情了!许哥,我姐姐现在还在我外公家里吗?”

“史大人知道你姐姐的遭遇后当然不会让她继续在周奎家里,我让他今天接到以前的信王府,就是现在我的王府。管家一直是你们的崔老管家,他会用心照顾你姐姐的。”

“哦,那就好,崔伯我信得过,我明天就叫人送一些东西过去。”

“这倒是不需要,我已经安排好了,你姐姐什么都不缺,伺候她的丫鬟就有六七个。放心吧。”

“那就好,现在就剩下我的两个弟弟还没有找到,希望尽快能找到他们。”

“放心说不定过几天就能找到。”许升宏笑着安慰朱慈烺。不过许升宏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告诉朱慈烺,那就是从网上看到的内容只是说了一半而已因为后面的内容比较悲惨,虽然因为自己的到来没有发生。但是朱慈烺如果知道了的话不知道他会怎么对他的外公一家人。

历史上还有一个说法,虽然长平公主被多尔衮安排到了周奎家里,长平公主已经生无可恋,但是又没有别的办法,只是内心希望,三个兄弟可以逃往南方,有朝一日收回大明江山。

只是,事事哪能如人心愿,顺治二年,太子朱慈烺居然又回到了北京,而没有像公主期待那样去南明地界。

当衣衫不整的太子出现在周奎府门外时,公主还是很高兴的,周奎则是非常为难。他已经早早降了清朝,可不想冒“掉脑袋”的风险收留前朝太子。

所以,此时向清朝报告是他的不二选择。多尔衮非常意外这么快就抓到前朝太子,考虑到太子的拥护者太多,要立即除掉太子才是上策,但是,又不能和“优待前明”的说法相冲突,于是,他们自编自导了一场“真假太子”的闹剧。

私底下朝廷派人,命令周奎和长平公主声明“此太子是假的”。

长平公主怎肯就范?然后,被周奎痛打了一顿,不敢再多说一句。于是,周奎首先站出,指出太子的身份是假的。为了假戏真做,朝廷又先后让数十名太监和大臣去“辨认”,那些坚持“真太子”的太监和大臣都没有好下场。

就这样,太子的身份“真相大白”,“假”的太子很快被处斩了。这件事情给长平公主带来致命的打击,想以“出家”来了却此生,结果,当然是被拒绝了。作为清政府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典范”,那肯轻易就让她脱离自己的掌控之中。相反,他们还要更好的对待公主。

为了让全天下人都知道公主现在的生活有多幸福,大清朝廷还四处查找驸马周世显,甚至,还拨出了巨款,按照清朝公主的规格,给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放在两年前,公主应是极其期待这场婚礼,然后,时过境迁,内心充满苦楚的公主,哪里还能感受到幸福感。

清王朝越是对她好,她越是无力承受。婚后不久的几个月,南京就被清军攻陷了,弘光小王朝也灭亡了。顺治三年,押往北京南明皇帝和王公贵族们均被处死了,这应是公主遭受的最后一次打击了。同年八月十八日,由于过于悲痛,不满18岁的公主走完了她生命的历程。

不知道在现在被自己改变的时空,这个长平公主会不会十八岁就去世,希望他见到朱慈烺收复明朝江山,可以心情舒畅不会郁郁而终。

和朱慈又聊了一会,两人吃完饭后一起到建设兵团去看看。

现在的建设兵团经过015和几十个专业生物复合机器人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工业小城镇,城墙已经扩建了两倍和矿区连接起来。

煤炭、铁矿等矿产一挖出来就直接用传送带送到旁边的工厂,传送带是用蒸汽机带动的,没有橡胶皮带先用010从现代购买的产品。

煤炭和矿石传送到炼铁厂进行研练,炼钢炉除了从现代买的两个意外,还有四个新建的小高炉,这些都是专业复合机器人带领已经了解和学习过的工匠建起的。

015领着许升宏和朱慈烺一起参观了钢铁厂的生产车间,看到小高炉虽然没有现代那样的高大和高产量,但是在明朝已经领先世界好几百年了。

这些小高炉比几百年后的工业革命时期的小高炉还要先进,不过拿到现代可就是必须关停的高能耗污染企业了。

另外还有好几台大型蒸汽机带动的扎钢机,可以把钢铁制作成需要的材料。

现在这里可以生产面包铁、铁板、铁管、粗细钢筋等基本材料,但是产量还是比较低,当然这里的低是对于现代来说的,并且所有产品现在都是供不应求,大部分生产出来就分配给机械加工厂和兵工厂使用。盖房子用的根本不够。

“015,钢铁厂的产量还可以扩大吗?”

“报告首长,钢铁厂还有五百多亩土地预留可以扩建,不过现在这里最缺的是劳动力的一些简单的技术人员。虽然技术人员可以经过一段时间培训,但是人还是比较缺乏。”

“那么多人还缺人?”

“报告首长,前一段时间支援京城和东北省技术人员和他们家属共有近三万人。几乎是这里的一半技术人员。现在还好是已经秋收结束已经种上冬小麦,部分农民也临时调到工厂,不然根本维持不了这么多工厂运行。”

“我们现在有什么工厂?”

“报告首长,现在有钢铁厂、机械加工厂、玻璃厂、兵工厂、水泥厂、纺织厂、砖厂、以前的火柴和肥皂工坊现在已经合并成为日化工厂,还有之前新建的服装厂和食品加工厂。另外就是养殖厂和温室大棚,还有就是技校、研究中心这些地方。”

“好,我先再派二十个专业机器人给你,至于劳动力我会让人先从山东各地选一些人多地少的地方,招聘一些没有土地的农民和各地的工匠们让他们举家搬迁到建设兵团。”

说完又准备坐车去兵工厂,突然发现远处传来一阵汽笛声,许升宏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后扭头问015:

“这是火车的汽笛声?”

“是首长,这是从新开的矿场到各个工厂的区间列车,负责拉矿厂和各个工厂出来的东西,最后经过库房和生活区到粮仓。现在只铺了这么多,因为京城和东北省需要大量机械和物品,我们只能暂时停止生产铁轨。”

“是吗?快带我们去看看。”

许升宏赶紧上车赶到钢铁厂边的站台上,下了车看到015用对讲机联络了几句。走过来说道:

“报告首长,再有五分钟火车就到了。”

许升宏点点头,看到站台是用砖和青石条建成。在站台上还有等车的工人和货物,车站站台上还有一个铁架做的吊架,这个吊架是滑轮人工拉动的,方便工人把货物吊装到火车和拖拉机上。

工人看见许升宏和朱慈烺过来立刻都跪下磕头,朱慈烺让他们起来后和一个工头一样的人聊了起来问了一些生活工作的事情,表示了一下关心,激动的工头连连磕头。

许升宏看到工人除了发型还是明朝的,身上穿的衣服却是现代的帆布工作服,这让许升宏想起了小时候看到父母工厂里的样子。

正在想着突然听到一声汽笛响起,许升宏走到站台边看到一辆小火车开了过来,这辆小火车看上去有点像嘉阳小火车但不是那种窄轨小火车,轨道和现代的轨道一样宽。

015说,蒸汽机车是按照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的样式生产的但是比较大,动力和能耗更加合理,另外的车厢和货厢除了底盘外其他都是木制的。

火车缓缓停到站台,这列火车除了机头和煤水车外还有三节客车车厢,剩下的是六节货车,三节“闷罐子”三节平板。

工人开始用吊架把货物放到火车的一节平板拖车上,货物有了吊架装卸速度非常快。工人装着货物,许升宏和朱慈烺一起先上了车头参观,火车司机和加煤工看到他们赶紧跪下磕头,司机师傅说道:

“太子殿下和仙将军千岁千岁千千岁!殿下这里太脏当心脏了衣服。”

“没关系我们就是随便看看,这个火车速度怎么样?”

“回殿下,这个火车拉上货物和人跑起来和快马跑起来一样,不过最快的的时候还没有试过。”

许升宏看了看这原始的火车,感觉还是很满意的。又看了看其他设备便离开了,上了客车车厢,车厢里面是一排排的木制桌椅,和现代的客车车厢布局一样。

看到窗户上的玻璃许升宏问了一下015才知道,原来这些玻璃也是建设兵团自己生产的。虽然还有一些气泡杂质,平整度也不是很好。但是短短几个月就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已经非常好了。

阅读军事基地在明末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军事基地在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