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第一纨绔」

第二章 怪云压顶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炎黄大陆,大汉帝国国都,圣都城。

今天的圣都城明明是晴空万里,可城中心的皇宫之上却突然出现了一片怪云。

这片怪云时而由白变黑,时而又由黑变白,让人感觉诡异之极。

“不要慌乱,朕身为大汉皇帝,岂能因区区一片云雾而走,遭天下人耻笑!谁要是害怕,尽可以离去,反正朕是不走,你们都不必再劝了!”

在当代大汉皇帝刘询志面前,跪着一群正苦劝他出宫暂避的大臣和太监,可平常总是一脸和气的刘询志,今日不仅不听劝谏,还难得的发了脾气。

“崔丞相到!”

“老臣崔坚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位崔丞相面容略老,身着一身略微褪色的紫色官服,冠冕将头发收束的整整齐齐,胡须同样是打理的一丝不乱,脸部棱角鲜明,双目炯炯有神,一看就是坚毅果敢之辈。他不紧不慢地径直走到刘询志身前,一板一眼地行着跪拜之礼。

“哈哈,崔爱卿来了,这不是在朝堂上,不必行如此大礼嘛!嗯,不知爱卿进宫何事?”刘询志赶忙上前搀扶,同时换上了一副笑脸。

“回陛下,皇宫上空突生异象,吉凶难料,陛下乃九五之尊,不能立于险地,老臣特来请陛下移驾宫外。

“嗯……崔相,适才怪云出现之时,还伴有一阵怪风,这怪风之力感受起来并不大,但却能穿透墙壁,将宫内器物吹的凌乱之极。

而皇后当时正为火神上香,祈福于腹中龙子,却被这阵怪风惊扰倒地,似有临盆之象。

现在,御医、宫妇正在皇后宫中紧急处置,值此关头,皇后必难移驾他处,朕又怎能弃皇后独走。朕若先行逃离,众人必然慌乱,对皇后恐难照顾周到啊!”

刘询志面对这位一手扶持自己登上皇位,又帮助自己治理国家多年的老丞相,实在不好再用虚言搪塞,只得将实情说出。

“陛下不愧是古今少有之仁君啊,既然如此,老臣愿与陛下同进退。”

皇帝刘询志与皇后苏氏多年来鹣鲽情深、相濡以沫,天下皆知,刘询志目前仅有的两位小皇子都是苏后所生。值此关头,崔坚身为外臣也不好多劝什么。

“万万不可,大汉可没有朕,却不可没有崔相,朕已令人将远磊、远达两位皇子送出宫,请崔相也即刻出宫理事。朕万一有何不测,请崔相辅佐大皇子远磊继位,切不可辜负朕之所托!”

刘询志见崔坚也要留在宫中,便急忙制止。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陛下万不可如此说,老臣身受两代天子隆恩,怎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皇上皇后必然龙凤呈祥,绝不会有任何闪失啊……”

即便是以崔坚的身份,听到皇帝如此说话,也只得慌忙跪地,不停叩首。

“崔相多虑了,此乃朕的真心话,爱卿还是速速出宫吧。”

“老臣……遵旨!”

看着崔坚擦着冷汗躬身出宫的背影,刘询志脸上拂过一丝得意的微笑,他就知道刚才说的话一定会吓跑这个老顽固。

没过多久,众人都感觉到,又有一阵怪风突然吹过。

这阵风更加奇怪,众人明明都感受到了风,但却未能看到任何东西被风吹动。

不仅院中的树叶纹丝未动,众人的衣带没有飘舞,就连大殿门外灯笼下的流苏都没有任何反应。

随即,就见天上那刚刚变白的怪云突然放射出七彩光芒,云朵也快速收拢,渐渐凝成了一个模糊的巨大龙型,巨龙又欢快地来回舞动了几圈,便与那七彩光芒一同彻底消散了。

几乎同时,一个小宫女快步跑了进来,跪在刘询志面前笑着喊道:“恭喜皇上,皇后娘娘刚刚生下一位小皇子!”

“恭喜皇上再得皇子!”

周围的大臣和太监们立即跪拜恭喜皇帝。

而刘询志根本来不及搭理这些拍马屁的人,一撩龙袍下摆,径直向皇后的寝宫快步而去。

……

“哈哈,这小子有趣,刚生下来就不哭不叫的,嗯,就是怎么不睁眼睛啊,刚生下来就睡啊!镇定如此,像朕,有乃父之风范啊,哈哈!”

皇后宫中,刘询志抱着新生的皇子很是开心,不过这话听在小皇子也就是我们的文源大才子耳中,却是十分的不爽。

更何况那一撮胡子不时扫在脸上,让文源麻痒之极,于是他毫不留情的开口,大骂这个老头子不仅口臭,而且胡子长、脸皮厚,还搅了小爷的梦。

“哇……哇……”

“哈哈,朕刚夸这小子两句,他居然就哭了,有趣有趣!”刘询志大笑道。

文源同学这才发觉,因为还没能熟练掌控自己的舌头和嗓子,现在他不管说什么,出口之后都是哭的声音……

当然,任谁也想不到,他这位便宜父皇此刻心中想的是:“啧啧,据说当年老子生下来的时候哭个不停,怎么哄都不行,你小子居然敢不哭,还是老子的胡子厉害吧,哈哈!要是胡子再扎不哭,小心老子偷偷掐你……”

“皇上,这孩子出生时天降如此怪云,不知是吉是凶,您准备给他起个什么名字?”

床上的苏皇后脸色苍白,额头上还不时渗出汗珠,看着怀抱孩子笑个不停的皇帝,她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不过问出话来还是有气无力。

“刚才那云最后凝为龙型,七彩光芒大放,依朕看,这小子绝不一般,不过肯定是吉非凶了。但今日与这怪云相关之事,任何人不得外传,以免多生是非。

嗯,至于名字嘛……这小子出生前后两阵怪风,第一阵风无物不为之动,第二阵风却又无物为之动,实在怪哉,就以风名之吧,自今日起,我大汉的三皇子就叫刘远风了!”

刚刚止住了“哭”声的三殿下,听到自己的新名字,仔细揣摩了一下,心中想道:“我上辈子姓文,结果只会文不会武,最终丧命于匹夫刀下。如今姓刘,文字旁多了把刀,注定我应该文武双全啊!嗯,远方的风,自由自在的风,不错不错,我喜欢,这名字我勉强同意了!”

“陛下快看,小皇子笑了!”

……

四季变换,寒暑交替,眨眼已经过了两年。

月色下,刘询志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贵妃张氏的寝宫,刚刚坐定,一个美丽的女子上前给他斟了一杯茶,说道:“陛下最近总是愁眉不展,是有什么烦心事儿吧?”

“唉,这几年就没有让朕省心的事儿啊,北面的古卑族日趋强盛,南面的魏国又一直陷入内乱,那可是大汉最大的盟国啊!国内也是连年灾荒,盗匪越来越多,收上来的财税却越来越少……”

刘询志不禁倒起了苦水。

“这些事情虽然棘手,但相信陛下都有应对之法!您应该是想念皇后姐姐了吧,就快要到姐姐的周年忌日了。”那女子一边帮刘询志揉着肩膀,一边轻柔地说道。

“什么都瞒不过你啊!你不仅长的像你表姐,也跟她一样的善解人意!皇后身子一直虚弱,生下风儿的时候又染了外邪,一年多就走了,都是朕没能照顾好她啊!”刘询志叹了口气,悲伤地说道。

就在一旁的女子想要开口安慰几句的时候,一个宫女突然快步走了进来,向着两人施礼说道:“陛下,贵妃娘娘,三殿下又到宫门外唱歌了!”

“什么!”

刘询志立即起身向宫门外走去,那女子也快步跟了上去。

两人刚走到宫外,就听到了一个非常稚嫩的童声在大声唱着一首非常悲凉凄婉的儿歌!

“小娃娃呀,天可怜呀;三两岁呀,没了娘呀!

没了娘呀,像野草呀,爹爹只想,找后娘呀!

找后娘呀,忘了娃呀,一日三餐,只喝汤呀!

喝着汤呀,淡如水呀,忍饥挨饿,想亲娘呀!

亲娘呀,亲娘呀,快来带儿,一起走呀!

亲娘呀,亲娘呀,快来带儿,一起走呀!

……”

这首刘远风自己改编的儿歌被他用稚嫩的童声唱出来,再配上那凄婉的旋律,让所有听到的人无不伤心落泪,同时在心中痛骂着那个虐待自己孩子的父亲。

“好了,别唱了!”刘询志走到刘远风面前,沉声说道。

此刻的刘远风正坐在一个舒适的小软椅上,面前还摆着一个小桌,桌上有个木质的简易扩音器,扩音器的小口正对着刘远风的嘴,大口则冲着张贵妃的寝宫门口。

“陛下!”

刘远风身后的两个宫女慌忙跪在地上施礼。

“三殿下不懂事,你们也带着他一起胡闹吗?宫里的规矩都不懂吗?”

刘询志没有去看刘远风,而是先冲着两个宫女发了脾气。

“本殿下要出来唱歌给贵妃娘娘听,跟两个漂亮姐姐没关系,你有什么话直接跟本殿下说!”

这一本正经的话被刘远风奶声奶气地说出来,实在是让人想生气都难,哪怕他完全没有遵守皇家的礼数。

两个跪在地上的宫女吓得瑟瑟发抖,其中一个大着胆子说道:“陛下,如果不带三殿下过来,殿下就不吃不喝,奴婢们实在是怕三殿下的身体饿出问题……”

“就他?会不吃不喝?朕才不信!”

刘询志瞥了一眼浑身肉嘟嘟的刘远风,仍然没有搭理他,而是继续冲两个宫女发火。不过不得不说,还是知子莫若父。

这时,张贵妃在一旁开口说道:“陛下息怒,三殿下还不满三岁,她们俩个普通宫女,怎么敢拿皇子的身体开玩笑。”

随后,张贵妃又蹲在刘远风面前,温柔地说道:“风儿,你的歌其实唱的挺好听呢,今天来这里是有什么要求吗?”

“你真觉得好听?那正好啊!我没什么别的要求啊,就是想以后天天晚上来这里给你们唱歌听!”刘远风笑着说道。

“够了!”

刘询志这时也蹲了下来,压住怒气,对刘远风说道:“你没吃饭,朕也饿着呢,别废话,直接提条件吧!”

“嗯,第一,既然母后走了,我就不需要任何妃子来代替她抚养,不要再派人来管着我了,有宫女照顾我就够了!第二,以后我要有行动自由,我想去哪就去哪!第三,我要跟刘远磊和刘远达一样有零花钱!”

刘远风这次非常“听话”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显然是他也真的饿了。

“你已经气走了三个妃子,就算你想让朕再找妃子抚养你,朕也不会答应了!至于第二条,你现在太小,不能出皇宫,可以在宫里自由活动!零花钱嘛,你连自己走路都不会,要了零花钱也没用!”

刘询志此刻的样子完全不像是个皇帝,更像是个在跟对手讨价还价的商人。

“谁说我不会走路,我只是懒得走而已,你看着!”

刘远风说完便从椅子上站起来,背着手像模像样地走了几圈。而这是他两年多以来,第一次在人前展示走路的技能。

“陛下,您看到了吗,风儿会走路,不是天生残疾!这回您可以放心了!”张贵妃激动地拉着刘询志说道。

“哈哈,不错,让你走个路还真不容易!那就这么定了,你的零花钱按照远达的标准按月发!要是没有别的事儿了,就赶紧回去吃饭!”刘询志也笑着说道。

“好啊,你算计我!”

刘远风这时才意识到,身为一个皇子,想要花钱的话,动动嘴就行,与会不会自己走路没啥关系。

……

在大汉皇宫东偏南的位置,矗立着一座完全由石料建造的巨大黑色建筑,这在以红色木制建筑为主的皇宫中,显得与众不同,殊为显眼。

石楼门口的匾额上,有着大汉世祖皇帝刘伯武亲笔题写的三个大字——乾坤楼。

这是大陆上现存最古老的皇家藏书楼,里面存放着刘氏宗族几千年来所收藏的文章、典籍、史料、诗词曲谱以及百工图纸等。

刘宗历代祖先对各种典籍收藏和保管的重视程度,堪称世所罕有。千年前,三宗叛汉,刘宗对整个大陆的统治土崩瓦解,连末代皇帝都战死在逃亡的路上,残余子弟举族东迁,以天子之族投奔边疆小国,但这些书籍却没有在万里东迁路上遗失一本。

就是这样一个神圣到极点的知识殿堂中,此刻却只见两个俊俏的小宫女在无聊地说着悄悄话。

“燕子姐,你说小殿下为啥就喜欢天天待在这里呢,好无聊啊。”

“不要乱说,三殿下如此年幼就能每日来勤学苦读,实在是非常难得呢。”

小宫女调皮地吐了吐舌头,继续说道:“小殿下确实与众不同,不仅刚百天就会说话,而且说出来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让皇上给他换几个年轻漂亮的宫女照顾他”。

“不要乱说,这些都是宫里的谣传!”

“可我们确实就在那之后被选过来,接替了那几个老嬷嬷嘛!”

“这……可能是……反正我们照顾好三殿下就行了,这种谣言还是不要乱说了。”

燕子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在与刘远风朝夕相处了三年后,她心里其实也相信这谣言可能是真的了。

这时,一个身材矮胖,满脸憨厚的中年太监跑进了藏书楼,用一口滑稽的口音问道:“燕儿姑娘,倩儿姑娘,三殿下可在里面,皇上传他过去呢。”

炎黄文摘:后世著名史官司马溟凌著《史记——汉成祖本纪》载:“大汉乾祐五年夏四月二十四日,成祖皇帝生,有神龙伴七彩祥云凌空赐福,更有香风漫城数日方散,愍帝奇之,故名风。”而后世禁书,著名野史作家彭慧神则在其著作《戏说汉皇》中写道:“汉皇刘询志乾祐五年夏四月,大汉无耻三祖之成祖——无耻神棍降世!”

阅读炎黄第一纨绔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炎黄第一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