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出生的人回忆」

第2次上小学83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那一天大舅领着我们3个孩子并不是在公路大桥附近下的,当然大舅家附近有没有可以直达公路大桥附近的公交车我那个时候也不知道,因为那个时候也不关心这些事情。当时知道的公交线路都是经常坐的,至于不经常坐的肯定不会熟悉的。

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的是大舅家附近有可以直达江畔的公交车,因为这个线路是我每年寒暑假到姥姥家必定会乘坐那个公交线路,路过到姥姥家需要下车的那一站以后,再往前坐3站就可以到达江畔附近了,其实再往前坐3站以后所有的站台位置全部都是在江畔附近了,反正那个时候去江畔的人就看自己想在哪一站下车了。而那一天大舅则是领着我们在往前坐3站以后下的公交车。

虽然说是江畔附近,但是从公交车下来以后要走到江边儿其实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但是这段距离在我来看走起来特别的快,那一天也是这样,我们3个孩子在前边疯跑,把大舅远远的抛在了后边,大舅那个时候其实也就是40岁左右,但是体力什么的和我们比起来可就是差老远了。现在40多岁的人和80年代40多岁的人的体力不能同日而语,80年代的40多岁人大多数都经历了最为困难的时期,所以在长身体的时候普遍都营养缺乏;可是1978年出生的我就不存在普遍缺乏这个营养的这个事情了,虽然我小时候的营养不能与现在出生的孩子同日而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肯定比父母那一辈吃的要好的多了。

当我们3个人来到江边那座在1958年建成的为了纪念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的纪念塔下边的时候,回头看到大舅距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呢!

表姐的时候就是想在纪念塔这里照个像,毕竟大舅那天拿着天津二姨父的那个相机呢!并且还买了彩色的胶卷放了进去。但是大舅说道那个景点没有啥好照的,再说前几天已经一大家子人在这里留过影了。然后就领着我们到江边儿以后朝左转向着公路大桥的方向走去了。

其实这一路各种景点和风景都非常不错,即使直到现在我每次去江边儿的时候看到那些景色还是感觉到特别的舒心。我们3个孩子时不时的和大舅说道想在什么地方留影,但是大舅总是说这个景色没啥意思或者说这个景色照出来不漂亮,总之是直到走到公路大桥的时候,大舅是相机一下都没有动过。

公路大桥刚建成的那些日子,来到这里看桥的人多的数不过来,父母也领着我来过这里看过大桥,在上一章里我就说过了。但是这一次来的时候和之前与父母来的时候的感觉又不一样了。因为父母领我来的那一次看桥的人特别的多,所以在大桥上的体会并不是特别的好。而这一次当我们顺着供行人上桥楼梯上来以后看到的桥面真的是特别的大,当然这是那个时候的感觉,毕竟那个时候都是孩子,所以很多东西在当时来看都特别的大。后来省城又修建了多座跨越这条大江的公路桥,其实后来修的大桥都要比公路大桥的桥宽,但是当我路过这些以后修建的桥的时候就再也没有那种小时候在公路大桥桥面上的那种感觉了。其实也不光是我有这种感受,我身边挺多的人都有这种感受。

其实在大桥底下的时候我和表弟就不止一次的摆出各种姿势,想让大舅拍照留影,但是大舅就是不照呀!后来表姐也加入到我们的行列里来,但是大舅依然还是以各种借口为由不照相。

虽然直到离开这个相片是一张都没有照上,但是这一路上玩的还是挺高兴的。虽然说暑假的时候在姥姥家居住的时候也不止一次的和姥姥家那个院子里的小伙伴一起来过江边儿,但是那个感觉和自己熟悉的亲人一起来到江边儿绝对的不一样。不信各位看到这里的网友好好的想一下是不是这样,同一个景点,与认识的人和亲人去肯定不是一种心情。

另外就是在姥姥居住的时候虽然也和众多小伙伴来过江边儿,但是从来没有走过很远的距离,而这一次大舅领着我们走的距离可是不近,就是因为走的距离远所以看到的景点和风景也都特别的多,所以即使没有照相,我们3个孩子玩的也特别的高兴。

有的时候真的是很奇怪,我直到现在都记得那一天是怎么去的江边儿,但是对于怎么回来的在我的大脑里可是一片空白。但可以肯定的是坐公交车回来的。

那天后来的事情我也记不清了,记不清的原因应该就是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吧!否则应该不会忘记的。

前几天问表弟那一天的事情,他竟然和我一样只记得去的过程和游玩的过程,但是至于怎么回来的竟然也记不清了。其实在QQ风行的时候没有多长时间我就把天津的表姐加了进来,并且也在QQ里询问过她关于那天的事情,她竟然也只是记得那一天是怎么去的和游玩的,对于回来的过程也是记不清了。这就奇怪了,为什么我们3个人对于回来的过程都是记忆如此的模糊呢?

虽然是来了外地的亲戚,但是这可不是不写假期作业的理由,但是好在那些日子表姐和天津二姨是居住在我的家里的,因此尽管那些日子都是下午或者是晚上写作业,但是因为有天津的表姐陪着我一起写,竟然写的很快。虽然我遇到不会的数学题的话表姐不知道如何给我讲解,但是她能做出来就已经让我挺高兴的了。

第二天又是二舅家请客,但是那一天我去没去,现在无论是在天津二姨全家那里还是大舅全家或是二舅妈及表弟那里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了。连父母都是一个说我去了,一个说我没有去。但是我对于去还是没有去也记得不清楚了。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那个时候在我所在的这个省城里除非是家庭条件特别好的那种家庭来了外地亲戚的话是去饭店请客。但是大多数家庭还是来了外地亲戚的话是在家里做饭请客的。反正在我的记忆里在天津二姨这第一次来省城的时候,是没有在饭店请过她的全家的。不过因为二舅的厨师的原因,就算在家里请客的话,那菜品的味道肯定是没的说。

大舅领我们去江畔的第三天,天津二姨父和二舅以及父亲分别领着我和表弟以及表姐去了我们省城里的文庙参观了一下。现在是不要票就可以参观了,但是那个时候进去还得买门票呢!

大舅应该是把相机还给天津二姨父的时候胶卷取出来了,听表哥后来说大舅是实在心痛买彩色胶卷的钱,所以才会那天做出感觉哪个景点拍照都感觉不合适的行为的。如果是黑白胶卷的话可能就照了,尽管那个时候黑白胶卷也不便宜,但肯定是比彩色胶卷便宜。

至于大舅取出来的胶卷其实也是可以使用的,这里的原理我说不好,反正在以后的日子里大舅把那卷胶卷是用上了。

在去文庙的路上天津二姨父去冲印社现买的一卷彩色胶卷,应该是柯达的,那个时候反正我所在省城的彩色胶卷就是三个品牌,柯达,富士和乐凯。并且在天津二姨来省城的那些日子里把这三种品牌的胶卷全都购买过。

天津二姨父就不像大舅那样了,在去文庙的路上就给我们3个孩子照了好几张相,但是在到达文庙之前照的那些相片我可是一张都没有见到过,见到过的只是到达文庙以后照的相片。

我所居住的这个省城里的文庙按照规模的话能排到全国的第3位,可见这个文庙的规格之高。其实我去的时候这个文庙应该重新开放没有几年,因为一些历史上的事情这个文庙在解放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作为他用了,到了80年代的中后期才算重新恢复了文庙的功能。

我们去的那天直到现在我都记得非常清楚,当我们进去的时候整个文庙里面一个游人都没有。连门口的那个售票亭子里的工作人员给我的感觉好像都是特别的慵懒的感觉。

进去以后,三个大人就开始了给我们不停的照相,基本上这个文庙里的各个景点都成为了我们照相的背景了。但是还是有挺多的遗憾的,那就是文庙这个景点虽然是开放了,但是这里面的挺多的建筑并没有开放,只能是通过门缝往里看看是什么样的了模样。这是我第一次去省城的文庙,再次去的时候就是初中的时候了,那一次算是把所有的建筑都打开了,但是集体去的感觉和与家人去的感觉不太一样,再说集体去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走马观花,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呆很长的时间。

因为第一次去文庙的感觉给我的印象是最好的,虽然那么多的建筑没有进去参观,但是光是这个文庙的大院给我的感觉都非常好了。毕竟我们这个省城的历史并不是很长,整个省城里也没有古代留存的东西,我第一次接触古代的历史留存还是第一次上小学之前父母领着我去天津和北京的时候呢!因为这个文庙大院里的一切在某一个瞬间仿佛又让我回到了去北京参观故宫,颐和园以及北海时的那种感觉了,虽然这个文庙只不过是仿古建筑,但是那天站在里面的时候,真的感觉好像就是站在了一座历史感很强的建筑群当中,说实话也是那一天站在这个文庙里的时候有这种感觉。至于初中的那一次集体参观可是真的没有什么好的感受了。

那一天好像光是在文庙里就照了差不多将近两个胶卷,毕竟三个孩子有的时候要单独照,有的时候要在一起照,有的时候孩子还要与自己的父亲照。反正是基本上一个地方取完景以后就要照好几张的相片。

那个时候后来称之为傻瓜相机的反正我还没有见到过,好像天津二姨一家人走了以后没有多长时间,我家里才买了一个傻瓜相机。但是天津二姨父那次来的时候用的还都有那种手动对焦相机呢!照一张相片话,我们孩子摆好姿势以后,大人可能要摆弄老半天的时间才会按下快门,因为那个时候都是胶卷,这要是照不好的话那么最起码那张一小格的底片就算白照了,而白照的结果就是最起码这卷胶卷的那一小格算是白买了,所以那个时候照相给我的感觉真是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按下快门。其实第一次去天津北京的时候照相也是这样,只不过那个时候小,干什么都感觉不累所以才没有产生照相特别费事的感觉,但是这一次天津二姨全家到来以后的照相给我的感觉就是太费事了。

可能也是因为照相的人多加上照相也特别的麻烦的原因,那天到达文庙以后可是在里面呆了挺长的时间,具体多长时间我也忘记了,反正是呆的我们三个孩子的肚子都饿了。

我那个时候相对于表弟和表姐来说就算是胖子了,现在更是胖子了。我都感觉挺饿了,就不用说表姐和表弟两个人了。

那一天在文庙里照了非常多的照片,但是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几张我的照片,我和父亲的合影以及和表姐以及表弟的合影可能都在家里不停的打扫卫生和不停的改变家居位置的关系的原因而遗失了。前几日翻开影集的时候这一次的文庙之行就是我个人的留影相片也就只有4张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很多家庭收拾东西的时候特别爱把相片给扔掉,我就不止一次的在原先的垃圾箱里以及现在的垃圾桶里看到过很多人家把一些看上去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很多相片给扔掉了。其实那都是很珍贵的回忆,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能在家里给这些相片找一个地方存放呢?其实就是过世的人的相片我认为也不能随便的扔掉,可以放在家里的某一个很隐秘的地方,在想念的时候拿出来看一下。

其实也别说别人,就是我家的相片很多都不知道哪里去了。虽然我也没有见过家里扔相片,但是很多的相片就是不见了,现在想一想真的特别的可惜。父亲原先也特别喜欢照相,并且父亲原先还自己洗相片,但是父亲原先照的相片我是一张都没有见到过,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父亲在和母亲认识之前就把那么多的相片给扔掉了,这么多年我也没有问过这个事情。

从文庙出来以后,天津二姨父就直接找了个相片冲印的地方把胶卷交给了里面的工作人员。并且说道不管底片质量怎么样,都要把每张相片洗出来,如果不这样说的话,很多时候冲印相片的地方就按照自己的标准来给顾客洗相片。因此那个时候经常会出现把一卷胶卷交给冲印的地方以后,可能最后就洗出了20多张相片情况。如果询问的话,通常的解释就是照出来的结果不好,所以光把底片冲了出来而没有洗相片。反正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因此后来我无论去任何地方的冲印社里洗相片的话也会说不管底片照的质量怎么样,都要把相片洗出来的话。

从文庙回来以后我也忘记是在什么地方分的手了,反正是最后就是父亲领着我回的家,而天津二姨父和二舅则分别领着各自的孩子一起回的二舅的家,毕竟天津二姨还在大舅家陪着姥姥说话呢!所以不可能直接回我现在与父母居住的这个房子里。

回到家里以后,父亲好像没有多长时间就让一个朋友给叫出去了,而母亲则没有下班呢!于是我只好自己在家里呆着,玩着那些玻璃球和在床上拍着洋画,当然无论怎么玩也有玩够的时候,当玩够了以后就自己写假期作业了。

母亲回来以后说今天晚上可能天津二姨陪着姥姥去姥姥居住的那个房子去看一眼,问我去不去。我当然是不去了,因为姥姥的那个房子是我每年假期一到都去的地方,就算这次去的有天津二姨全家,那么我也不会去的,因为姥姥的那个房子里的一切说实话我都看够了。还有就是我还想在家里多呆几天呢!我知道天津二姨全家不可能一个假期都在这个省城里呆着,肯定有走的那一天,如果天津二姨走了以后,那么我肯定还得被送到姥姥所居住的那个房子里。

所以我宁可在家里多居住一些日子,也不想去姥姥的那个房子了。母亲可能也看出我的心思了,说道现在不去就不去了,但是等天津的亲戚走了以后,那么必须还得回姥姥的那个房子去。这其实不用母亲说我都知道。

阅读1978年出生的人回忆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1978年出生的人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