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打工人」

第八十二章 山下问策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居闲见庞统三人一同下来,也是很高兴,特别是看见庞统和徐庶背着包袱,瞬间就明白了。

笑的那叫一个灿烂啊!两顶级谋士到手了!至于诸葛亮,自己本就没想过招揽他,得我之幸,失我之命,强求不得。

若是表现的太过刻意,反倒落了下乘,可能会让他心中产生反感,适得其反就划不来了。

连忙上去将他们的行李接了过来,让人放好,然后故意装出一副为难的表情,对他们说道:

“没想到你们两同时过来,这可如何是好啊!我家的藏的好酒,估计是保不住了!”

知道居闲在开玩笑,庞统笑嘻嘻的回答道:

“这点居大哥请放心,我虽然好酒,可是酒量不大,喝不了多少。”

随后将手指向一脸无辜的徐庶,对居闲说道:

“他才是个高手!别看元直一副不显山不露水的模样,可每次他喝的最多,十个我加起来都喝不过他。”

“哦?还有这种事?”

见徐庶没有反驳,居闲就知道庞统说的是实话了,也略感意外,没想到徐庶居然如此深藏不露。

这时候,旁边的典韦听到了,不免插嘴说道:

“那改天我得与你比试比试,是我老典能喝,还是你能喝。”

徐庶点头应允,喝酒自己没有怕过谁,再说,与居闲手底下的人搞好关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居闲将目光转向旁边的诸葛亮,见他眉头微皱,便出言问道:

“不知孔明在想什么?”

诸葛亮回过神来,笑着回答道:

“居大哥,方才我在想,这天下为什么会崩坏到如今地步?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么?”

居闲听到这个问题后,心中不禁赞叹了一声,这种超前的思维,在这个时代可是非常罕见的,于是对他解释道:

“其实,这个东西涉及到很多方面,非常复杂。”

随后向典韦使了个眼神,典韦明白了,接下来说的东西不能让其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听到,随后带着人,在稍远的地方警戒。

不是居闲过于多疑,怀疑自己人,而是此番话若是传了出去,定然是石破天惊,引起惊涛骇浪,带来非常不利的局面。

居闲这才面色凝重的对三人说道:

“接下来这番话,希望你们牢牢埋在心底,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否则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三人也意识到了居闲的慎重,想必接下来的话事关重大,皆点头应允。

居闲这才说道:

“其实,当今政策的弊端,正是汉朝建立时候遗留下来的问题。王莽之所以篡汉,也是这个原因,核心就是土地兼并。”

“当初汉朝刚建立,人少地多,所以问题没有显现出来,可随着百姓的休养生息,人是越来越多,土地就不够分了。”

这点,无论是汉唐,还是宋明,都一直没有解决掉,也是他们走向衰败的原因。

“若是持续向外扩张,土地一直增长,那就暂时没有问题,可现在无地可占领,这个矛盾就日益突出了。”

“现如今,北边是苦寒之地,西边是高原沙漠,南边是瘴林,东边是大海,所以现在汉朝的扩张是到了极致。”

三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就好比煮饭的锅,就那么大,煮的饭总有极限,随着人越来越多,锅迟早煮不了那么多人的饭,那肯定会有人挨饿。

居闲拿出水囊喝了口,继续说道:

“碰上天灾人祸,本就不富裕的百姓只得卖田卖地,可这无异于饮鸩止渴,情况只能是越来越坏,逐渐到了无地可耕的情况。”

“为了不被饿死,他们只有三种选择,一是当流民,去别的地方。二是放弃自己庶民的身份,去当世家豪族的奴婢。三是租地耕种。”

徐庶听到这,不禁疑惑的问道:

“难道朝中无人看出来么?”

诸葛亮此时回答了他的疑惑:

“他们本就是得利的一方,就算有人提出解决方法,定然会被他们联手压制下去,所以指望他们,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庞统在一旁略显尴尬,诸葛家还好,徐庶更是家境平凡,而自己出生于庞家,虽然痛恨他们的短视,但毕竟对此不好发表看法。

居闲点点头,继续说道:

“流民越来越多,世家豪强趁机壮大自己,于是朝廷越来越虚弱,而世家豪强则是越来越强大,此消彼长,定会生出祸端。”

“朝廷的税收主要是人头税,人口越来越少,税收也越来越少,不得已只能加税,可这又加剧了庶民的负担,导致流民越来越多。”

“所以,如何解决失地的流民,这是个关键,另外就是如何让世家豪族放弃兼并土地,所以,我采用了几个措施。”

见居闲将要讲述自己的解决方法,诸葛亮、庞统、徐庶三人连忙集中注意力,深怕漏了哪句。

只听见居闲继续说道:

“发展商业,吸纳流民,让他们可以以此谋生,所以有没有土地都不重要了,同时,推广高产的红薯,对粮食价格造成了冲击,豪强们无利可图,自然不会再去兼并土地了。”

诸葛亮眼前一亮,这样做,既不需要用武力镇压,从而避免了刀兵,又能让豪强们自觉的改变,可谓是上上之策。

此等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最适合不过了,治大国如烹小鲜,大刀阔斧虽然见效快,但难免会遇到许多阻碍,甚至于导致最后失败,功亏一篑。

“当然,关于百姓会不会都去经商,从而没人去种粮食,这点不用担心。种粮食的人少了,粮食价格自然就会高,觉得有利可图,那肯定有人会去种粮食。”

“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的方法策略,以保证粮食的产量,这里就不多做叙述了。”

居闲觉得没有必要说明,在座的三位,智商都比自己高,再说下去,未免有些班门弄斧的嫌疑了。

“所以,我的策略,核心就是十二个字:以法束之,以德育之,以利导之。”

当然,法律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光有这个还不行,得提高全体百姓的素质。

这点,居闲已经在布局了,教育是立国之本,可马虎不得。

(本章完)

.

阅读曹魏打工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曹魏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