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大唐去取经」

第5章众里寻它千百度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还剩五十来种药!”

唐玄奘一脸沉思状,良久后道:“孙大师,能给我介绍介绍剩下这些药材的名称、产地、生长状况和功用吗?”

“呵呵,这个好说。”

孙思邈好像对唐玄奘永远有无穷的耐心,一边微笑抚须,一边指着一株株药材开始讲解:“这株是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春秋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或去外皮,切片晒干。生用或蜜炙用。甘,平。归心、脾、肺、胃经。用于脾胃虚弱,气短乏力,心悸怔忡,咳嗽痰少,热毒疮疡,药食中毒,脘腹急痛,四肢挛痛……这株是……”

孙思邈介绍很是自如,对每一种干燥后的草药都如数家珍。

尚药局奉御在旁拿着一本药材名册,一边比对,一边忍不住地点头。

唐玄奘听得很是认真,也在不断排查明显不是板蓝根的草药。

一众跟随的太医也是听得很是仔细,因为孙思邈所讲述的很多药材的功用和细节,都是他们从书籍中没有了解到的。

显然,孙思邈对药材的研究高出他们不止一筹。

唯一的女太医不知道何时摸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像学生一样,跟在孙思邈身后,不断地记录着。

“咳咳,老夫介绍的对法师可有助益。”

良久后,孙思邈对五十来株草药一一介绍完毕,轻咳一声,一脸慈祥地望着唐玄奘道。

“哈哈,大师不愧是大师!通过大师的详解,在下又已排除了二十来株草药,现在也就剩下二十来株药材不能确定了!”

唐玄奘捏着拳头,一阵小激动,暗道:“华夏的中药真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大唐,是不是地球上的那个大唐。但中药的理论,却是相通的,哪怕经过千年的演变。我这个地球上的医药小白,通过药王的描述,都辨别出来这么多种草药,也是难为我了!”

“还剩下二十来株。”唐玄奘一边摸着他蹭亮的大光头,一边来回踱步,陷入沉思。

“药王,剩下的草药,在下通过肉眼观察和理论分析,实在辨别不出。”玄奘一脸恳切地看着孙思邈道:“孙大师可有什么意见?要不我们把这些草药全部都煎服出来,再一一鉴别?”

上辈子唐唐秉持的一个观点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厚着脸皮找领导;团队中,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找这方面的专家。没有人能十全十美,你做好木桶中最长的那一根,再找来其它也很长的数根木头,重新拼凑起来,就是一个更高,容水量更多的木桶!

“可。”孙思邈的回答很是简洁。

他虽然不是在世华佗,但也有尝百草的经验,深知任何一种药材的新功用的发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大无畏的精神,和敢于尝试的勇气。

“大师,您口渴了吧,请用茶。”

随行的女太医不知何时泡来一杯参茶,有些拘谨,又很是恭敬地双手奉茶到孙思邈身边。

孙思邈拄着黑木拐杖,愣了半晌。

“好,好,女娃有心了。老夫恰巧有点口渴了,哈哈。”

孙思邈颤颤巍巍地伸手想去接茶,但一手拄着黑木拐杖,有点不知所措。

女太医很自觉地把茶水放到一旁的摆放药材的檀木桌上,又去搬来靠椅,给孙思邈安坐和摆放黑木拐杖,然后像弟子一样,很是恭敬地站在一旁,看着孙思邈和桌上她亲手泡制的参茶。

“好茶,好茶!”

孙思邈开怀大赞,对女太医比了个大拇指,心中却暗道:“我刚才说的是可以的可,可不是口渴的渴,好生尴尬,看来以后说话不能这么简洁了。”

女太医看孙思邈喝下了她亲手泡制的参茶,还点了个赞,很是开心,也长舒了一口气。

就在孙思邈和女太医聊天的这会功夫,尚药局奉御已命人拿出二十几口煎药专用陶器,并开始泡制药材。

“孙大师,此次煎药用何种水源?”

尚药局奉御直接略过了唐玄奘,在他心中,唐玄奘只是碰巧掌握了神秘残缺药方而已,真正的主治还是孙思邈。

“既然是试药,就选用‘井华水’吧。”

孙思邈老神在在地喝着茶,微笑地看了看唐玄奘,看他一脸懵的样子,乐呵呵地解释道:“煎药之法,也是门学问,所选之水,也会根据药材的不同,煎制方法的不同,有所区别。”

“常用的煎药之水分:玉泉水、井华水、菊花水、腊雪、半天河水……”

“井华水亦作井花水。此水乃平旦第一汲者,取其清冷澄澈,其味甘,色白,性平寒……洗目肤翳,及酒后热痢,与诸水有异,其功极广。凡煮汤,当取井华水,极令净洁。井华水宜煎一切痰火气血药,其本身即‘可解热毒’……也就是你所说的清热解毒。”

说到清热解毒之时,孙思邈忽然停了下来,目光灼灼地看着唐玄奘,一脸微笑,不再言语。

一旁的女太医,则在奋笔疾书,记录者孙大师的言论。

“哎,大师,你不要这样的看着我,搞得我心慌慌……”

唐玄奘算是看出来了,孙思邈也是盯上他的医药“神书”了。

这也不足为怪,毕竟作为孙思邈这样的“医痴”,对于有记载新的医药领域的“神书”,如何能不心动。就像是喜好食肉之人,看见一种新鲜烹饪出来的肥美“灵肉”,不立马扑上去,已经算是自制力很强了。

“大师,‘神书’已经不知道被贫僧遗落到什么地方了。但若大师帮在下度过眼下这关,我愿意把我知道的相关知识,整理成册,供大师参详,如何?”

唐玄奘,也就是唐唐,也希望能够把他21世纪的地球知识,带到这片陌生的大陆,让其发扬光大。

毕竟,无论如何,这片大陆还是繁衍着“华夏”文明,他也想看看,21世纪的地球知识和这片新世界的大唐文明碰撞,究竟会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来。

他隐隐有些期待。

“可,甚好,甚好……”

孙思邈就在等着唐玄奘这句话来着,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神情激动,面色潮红,兀地从靠椅上站立而起,也不拄拐杖了,蹒步来到唐玄奘身边,用他枯木般的大手狠狠在唐玄奘肩头拍击了两下。

“哎呦,大师,您口渴喝水呀!肾好,肾好……也不来找我呀!被您这么一拍,我的肾要不好了!”

唐玄奘半开玩笑,半委屈地说道。

“无妨,无妨,我有药!要是老夫得了无上‘药典’,会研制出更多更好的药。以后你有病,老夫有药,包你药到病除……”

孙思邈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但唐玄奘知道,这或许就是“医者仁心”吧。

“阿弥陀佛。但愿大唐和平,无论贫求富贵,都能吃得起药,治得起病……哎。”

唐玄奘的思绪飘忽了一下,有感而发道。

他虽然初来这个世界,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但他真心希望这个世界是好的,而且会越来越好。

“大师,大师,这……”

这个时候,唐玄奘才发现,尚药局奉御和一众太医又目光灼灼地望向了自己。他知道,这些人也渴望得到所谓的无上“药典”神书了。

“咳咳,诸位,我既然已经许诺孙大师,会整理出‘药典’,就一定会完成。至于‘药典’之后该如何使用,我还得再仔细斟酌斟酌。眼下,希望诸位能辅助在下,完成好对皇后娘娘的医治工作。若药典要发行,我一定会先优先考虑眼前的诸位,可好!”

唐玄奘也不忘给眼前的太医们一个奋斗的小目标,煽情地说道。

“法师,真乃圣人也……我等一定全力配合法师完成此次的配药工作!”

尚药局奉御也不忘带头拍个马屁。

这个时候,唐玄奘才注意到眼前唯一的女太医。

“这个,这位……”

“玄奘法师,在下尚药局司医,名陈楠,楠木的楠,法师,可是口渴了,要喝水。”

名为陈楠的司医,头戴黑色幞头,身着专属官袍,浓眉、瓜子脸,习惯性轻抿着嘴唇。

她不像普通女子一般,面色柔和,反而透露着一股阳刚之气。让唐玄奘一下子就联想到了花木兰。但和花木兰不同的是,她从唐玄奘第一次见到,直到现在,一直微低着头颅,但却面色坚毅。

“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啦。”唐玄奘暗道。

“咳咳,我不喝水。在下就想问一下,为何陈司医穿着蓝色的官袍,而其他同僚穿着的却是绿色。”

“法师,乃是佛门中人,对大唐的官服制度不了解也不足为奇。大唐的官服按照品级从上到下分别是紫色、绯红色、绿色、青色。”

“奉御、直长、侍御医为从六品上,着绿色官袍;在下为司医,正八品下,着青色官袍。”

陈楠司医站在一旁很是坦然地解释道,丝毫没有因为她官级低,而面有愧色。

但唐玄奘关注的却不是这些,而且听到了一个关键词:青色。

“等等,你说,你穿的官服是青色?!不是蓝色吗?”

唐玄奘很是惊讶,好像碰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

“是青色呀!”

陈楠居然很是调皮地拿起桌面上的,一根长有绿叶的植株,伸到唐玄奘眼前晃了晃。

“我没色盲!”

唐玄奘又好气又好笑。但他此时却顾不得开玩笑,因为他想起来板蓝根的一个隐形的关键词:蓝,和地球上的一句俗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孙大师,挑选出来的二十来株草药中,有一株叫青什么来着?”

“靛青根,想起什么了吗,法师。”

孙思邈此时心情极好,因为他得到了唐玄奘“药典”的承诺,正在监督尚药局主药在浸泡药材。

“靛青根?大师可否把此药的情况再给我详细介绍一下。”

唐玄奘握着拳头,非常激动地来到孙思邈身边,正色道。

因为他觉得“靛青根”,很有可能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国民神药:板蓝根了。

“靛青根,两年生草本植株,多生长在……其功用性味与靛青叶同,能入肝胃血分,解毒、辟疫、杀虫……但叶主散,根主降,此又同中之异耳。”

孙思邈一边回忆,一边把他知道的信息,逐一告诉唐玄奘。

“大师,法师,我想起来了。靛青根的叶,又名大青叶,我穿着官服上的‘青’色,就是通过大青叶发酵染制而成……”

在一旁认真做笔记的陈楠司药,待孙思邈说完,又补充道。

“好,好,很好!”

唐玄奘很是激动,他知道,要是板蓝根就在这挑选出来的二十来株药里面,那九成就是这靛青根了!

他把他的猜测告知了孙思邈和一众太医,大家都异常地激动。

“这是何等的‘神书’啊!居然记载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知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妙语。清热、消炎、解毒、祛风寒,这就是靛青根不为人知的妙用吗?”

不用唐玄奘吩咐,此时一众的太医们,都埋头调制着可能的国民神药:靛青根。

在孙思邈的指导,和一众太医的监制下,半个时辰不到,靛青根被分别监制成了浓度不等的六小碗。

孙思邈、唐玄奘和一众人分别服下了一碗,其中,孙思邈主动要求服下浓度最高的一碗。

“什么感觉?”

一个时辰后,孙思邈主动开口问大家。

“无毒,有点苦。”

这是唐玄奘最想说的话,但却没敢说出口。

无病的人服下板蓝根是什么感觉?

可能地球人都知道:有点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预防感冒的药,没感冒的人喝下是什么感觉?

地球人都知道,但他却不敢说出口。

“鼻子略微有点通气,可能是我昨晚也受了点轻微风寒,有点效果……”

一位老太医,尴尬又激动地出声道。

“毒副作用是没有的,这点可以确认。”

尚药局奉御很是谨慎地回答。

“我没太大的感觉,但觉得娘娘喝了这药,可能会觉得有点苦……要知道娘娘可吃不得苦。上次,尚药局调制的汤药,就是因为苦味重,娘娘都吐了……”

陈楠司医很是诚恳地道。

“好了,大家都忙活两天了,也没顾得上休息。尚药局把今日的药浴调制好,走过程序后,送至立政殿吧。”

孙思邈很是慈祥地道:

“至于这靛青根的药效,不会这么快体现出来的,我建议大家忙完今日回家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再议。对了,麻烦尚药局主药再给我调制一碗今日最高浓度的汤药,我一会再试服用一剂。”

说完,孙思邈就走向了尚药局专用的洗漱室。

唐玄奘此时在想着“药苦”,这件事,也没有注意孙思邈的举动。

半个时辰后,众人就见孙思邈穿着单衣,浑身哆嗦,留着鼻涕从洗漱室中走了出来。

“这……大师,您这是怎么了!”

还是陈楠司医最先发现孙思邈的变化,面带焦色地冲到他的身边,也不顾男女有别,一边搀扶着他,一边连忙把他手中的外套给他重新披在身上。

众人见了,也急忙赶了过来。

“无妨。就是在洗漱室冲了个凉水澡,又静坐了一会而已。”

身体打着摆子的孙思邈,自己又重新穿好了外套,面色慈祥地对主药招了招手道:

“把那剂汤药拿过来吧,我喝了。”

咕咚咕咚喝完了药,孙思邈感觉身体好受了一点,扭头看向面露忧色的唐玄奘道:

“佛门有句话叫: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其实,大夫也是一样,我不先入风寒,怎么能体会得到你口中的神药是否有用?”

“你们先各自去忙吧,待会还要进行药浴的验证工作。就麻烦奉御给我在尚药局准备个单间吧,我今晚就休息在这了,省得回去几个丫鬟担心,记得被子要给我准备厚一点的,哈哈,咳咳。”

唐玄奘对尚药局的药童隐隐吩咐了几声,也没再言语。

当晚,唐玄奘也留在了尚药局,盯着孙思邈喝了一大碗热水,待他上床,给他整理好厚厚的被褥后,才到隔壁入睡。

阅读我回大唐去取经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我回大唐去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