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大唐去取经」

第44章中秋宴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一曲舞毕,众宫女退下,高阳公主带着灵雁郡主兴高采烈地来到首席前。

她们冲首席上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敛襟一礼。

高阳公主甜甜地开口道:“父皇,高阳的舞和雁儿的曲怎么样?”

“甚好!你和灵雁想要何赏赐?”李世民非常宠爱地看向高阳公主,开口道。

“赏赐啊!怎么也不能比五姐的赏赐差吧!”高阳公主非常兴奋,小眼珠子骨碌碌直转。

“那父皇赏你一座公主府如何?”李世民含笑点头。

“呀,那自然是再好不过!我早就想搬出凤阳阁了,在大明宫中都快闷死了……”

“不对呀,父皇,公主府不是出阁的公主才能拥有的府邸吗?父皇当真要赏赐高阳一座公主府?”高阳公主纳闷地问道。

李世民含笑不答。

他转头望向左边下首位的房玄龄问道:“房爱卿,令子可还有未成娶亲的?”

房玄龄此时也正在注意这唐王的动向。他听到李世民有此一问,含笑拱手道:

“陛下,微臣次子房遗爱年方二十有一,尚未婚娶,目前为右卫中郎将……”

李世民还未开口。高阳公主似乎反应了过来。

她大声惊呼道:“父皇,你不会是想把女儿房遗爱那个莽夫吧!女儿不嫁!”

“放肆!”李世民厉喝。

李世民登基后,他的心腹谋臣不多,长孙无忌算一个,房玄龄算一个。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同母兄弟,与李世民是布衣之交。

李世民把长乐公主许配给了其子长孙冲,算是有意交好。

房玄龄算是唐王的第一心腹谋臣,其年事已高,早有退休之意。

李世民早有意与其结为姻亲,以示交好之意。

刚好高阳公主与灵雁郡主一曲如此暧昧的《我叫长安,你叫故里》,让其心意一动,有意把高阳公主赐婚给房玄龄之子。

奈何,高阳公主如此不懂事,而且如此不给他面子。

李世民顿时大为恼怒。

高阳公主委屈地看了李世民一眼,又瞥见了在一旁埋头吃喝的唐玄奘,顿时眼珠子一转,大呼道:

“父皇,我母后乃是长安城第一才女。女儿的夫婿自然不能在文采方面太差!”

“父皇要给女儿找驸马也行,但至少在才情方便不能逊色于……他!”

高阳公主一指正在埋头大吃的唐玄奘。

唐玄奘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宴会上的众大臣、使节却低声议论了起来。

“高阳公主这是何意,难道说我们在场的众人都不如一个……和尚?”

有年轻气盛的公子哥不服气了。

能来参加唐王中秋宴会的人,哪一个不是心高气傲之辈。

这其中就有长孙冲的堂弟长孙策,房玄龄的长子房遗直,他们随父辈来参加唐王的中秋宴会,本就有意想好好表现一番。

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呀!

李世民皱眉望向唐玄奘,又看看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拉着灵雁郡主,来到唐玄奘身边,指着他道:

“你们今日谁能在诗词方面胜过……圣僧,我就嫁给谁!”

“父皇,你看如何?”

“放肆!”李世民怒喝。

“父皇,你要是再逼女儿。女儿就死给你看……”

“要是房遗直在诗词方面能胜过圣僧,女儿嫁给其弟房遗爱也无妨。”

高阳公主眼珠子骨碌碌一转道:

“房遗直可是在礼部任职,难道还怕在诗词歌赋方面与圣僧比试?”

高阳公主向房遗直方向瞪了一眼。

房遗直略感尴尬,但也不想折了面子。

他望了其父房玄龄一眼,见其父点头,起身道:

“陛下,早闻大唐圣僧,在诗词方面颇有才情,臣愿意带弟和圣僧在诗歌方面比试一番。”

李世民略一思量,有看了一眼自信满满的房遗直,默然点头。

他想到了《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就是唐玄奘所做,他不相信唐玄奘还能在咏月上再作出一首好词来。

于是,李世民开口道:“今日正好中秋佳节,就以月亮为题,大家赋诗一首。”

“朕与长孙无忌、房玄龄爱卿作为评委,获胜者再赏赐黄金千两!”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必须是新诗,若谁以旧诗或他人诗歌来充数,严惩不贷!”

众人欢呼。

高阳公主没好气地瞪了唐玄奘一眼,又一脚踢到其腰肢上。

唐玄奘这时才回过神来。

“公主何事?”唐玄奘弱弱地问道。

“你坐过去一点!”

高阳公主拉着灵雁郡主在唐玄奘席位旁坐下,又向唐玄奘挥了挥小拳头道:

“你要是今日在诗歌比试上拿不到第一,我和雁儿晚上就吃了你!”

“关我何事?”

“就关你的事!就关你的事!谁让你让我和雁儿今日唱《你是长安,我是故里》的……”

“父皇要是让我嫁给房遗爱,我今晚就吃了你,和你同归于尽!”

高阳公主拿过唐玄奘身边的人参红枣炖小米、当归枸杞炖百合,自己一碗,给了灵雁郡主一碗,就吃喝了起来。

“呸呸呸,这是什么鬼东西!来人,给本宫换一桌酒席来!”

高阳公主喝了一口人参汤,差点吐了出来。

灵雁郡主则是小口地喝着当归枸杞炖百合,面色红扑扑。

这个时候长孙策突然站了起来。

“陛下,微臣忽有灵光闪过,就让在下先来赋诗一首,抛砖引玉,不知可否?”

“准!”

长孙策见刚才众人都在议论圣僧唐玄奘、房玄龄之子房遗直、房遗爱,他顿时不乐意了。

他也想娶个公主回家呀!

凭什么他的堂哥长孙冲就能娶个公主,当个驸马,他就不行,他不服气。

长孙策望了一眼殿外高挂的明月,用富有磁性的声音吟诵道:

“明月当空照……”

唐玄奘、房遗直都望向长孙策。

他更骄傲了,又道:

“天凉好个秋……”

“噗……”唐玄奘差点喷出一口人参汤来。

房遗直则微皱眉头。

“对饮两三人……”

长孙策拿起酒杯,向众人微微示意。

长孙冲、长乐公主很给面子地举起酒杯,微微点头示意。

“今夜起相思。”

长孙策颇有深意地看了高阳公主一眼,饮下杯中酒,向众人抱拳坐下。

“好!”

有年轻的公子哥起哄,长孙策更加得意了。

他觉得他能在七口茶内成诗,应该是当之无愧的诗魁了。

接下来,房遗直起身,道出了一首颇为工整的诗词……

又有其他年轻一辈起身献诗。

老一辈的大臣倒没有厚着脸皮起来卖弄诗歌的,毕竟,这可是迎娶高阳公主的诗歌比赛。

他们按照年龄算,都是高阳公主的父亲、爷爷辈了,虽然他们也愿意做驸马,但是想必唐王肯定是不乐意的。

众人诗歌献唱完毕,最后目光纷纷落到了唐玄奘身上。

此时,唐玄奘还在大碗大碗地喝着人参汤。

长孙皇后略有深意地望了唐玄奘一眼,对着身边的宫女道:

“把哀家身边的这两壶百花蜜,分别送给妙人道长和玄奘法师饮用吧。”

宫女领命,端着两壶百花蜜,先来到唐王左侧首位的白衣斗笠道士身边,放下餐盘,端下一壶百花蜜。

白衣斗笠道士向唐王、长孙皇后颔首示意。

宫女又端着餐盘,来到唐玄奘身边,放下一壶百花蜜。

唐玄奘揭开银质酒壶的小盖,闻了闻。

“蜂蜜?”唐玄奘惊讶地望向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含笑点头。

宫女拿出银质酒杯,给唐玄奘斟满一杯百花蜜。

然后,百花蜜就给高阳公主抢了去。

“百花蜜可是好东西。这壶百花蜜本宫没收了。该你吟诗了……圣僧!”

“你要是不能吟唱出一首好诗来,你就等着被煮吧!……唐唐。”

高阳公主皱着小琼鼻,给了唐玄奘一个示威的眼神,让宫女拿上酒杯来,和灵雁郡主喝起了百花蜜。

但她的胸口在微微起伏,显然,她现在都内心也颇为不平静。

在众人凝望的目光下,唐玄奘饮下杯中的百合蜜,起身,抬头,张口就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首唐唐三岁就会背诵的李白的《静夜思》背诵完毕。唐玄奘淡然地坐下,继续喝汤。

李世民皱眉沉思。

长孙无忌、房玄龄细细地品味这首诗的内核。

房遗直摇头叹气。

长孙策愤怒地低下了头,默默喝酒。

“好!”

不知道是谁非常耿直地鼓起掌来。

唐玄奘寻声望过去,就见卫国公李靖,端着一个硕大的酒杯,边喝酒,边鼓掌,还含笑向唐玄奘眨巴则眼睛。

“好!”

高阳公主喝下一口百花蜜,兴奋地起身鼓掌。

灵雁郡主侧头望了一眼唐玄奘,又羞红着脸低下了头,默默喝蜜。

“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啊……”

房玄龄乃是儒家出身,对诗词也是颇有研究。

他觉得唐玄奘的这首诗,虽然直白,但却用最直白的文字简洁地描述出一个游子在中秋佳节对故乡的思念,不失为一首好诗。

他也曾是一位游子啊!

长孙无忌也点头称好。

李世民却尴尬了。

“你一个和尚,怎么不好好念经,专门研究诗歌干嘛?!”

李世民非常羞恼。

阅读我回大唐去取经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我回大唐去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