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星河欲曙」

十三章 心意想通,知己二救寨中人(上)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宁清侯爷,可想好了,墨已经为您研过一遍,您若是嫌这墨不够浓,不动笔,那我就用这位将军和这倒霉小子的血来为您做墨吧!”

昏暗的密室外传来柳白的声音,孟远和任羽还有那天被唐大山派去跟踪李小鱼的二磊子,手脚皆被上了铁链,关在不知黑天白日的密室里。

“柳白,都是你害了二当家,我和你拼了!”二磊子愤恨地朝着这声音吼去。

“若不是你骗了侯爷,我和侯爷又怎会在此受人威胁!”

任羽的话让二磊子懊恼地低下了头,憋着一团火,不知该怨谁。如今二当家怕是早已命断望穿寨,若不是自己那日跟着李小鱼,恐怕也早已丧命,更不会知道这一切都是这大当家柳白的骗局。

“我本无心连累你们,我跟踪李小鱼被发现后,我也被他抓住了,他们本来准备将我杀了,后来在山寨上看见你们往这边来,他们就说给我一次活命的机会。”

“便是让你骗我和侯爷,是吗?你可知道他们要逼侯爷写私通你们这帮匪兵的书信,这是要将侯爷的族人都至于大不逆的境地啊!”

二磊子听着任羽的责怪,不知如何还嘴。

原来那日,他奉了唐大山的命令,去跟踪李小鱼。原本只想确定李小鱼是否真回柳白处复命,没成想却意外发现他们的大当家柳白并未按照原定路线去望穿寨会合,反倒是将他身边的弟兄们带到了官兵埋伏之处。

自己的同乡弟兄啊,活生生被官府的弓箭射成筛子,而他柳白早就借故先行逃离,毫发无损!他柳白就是和官府勾结,出卖弟兄的小人!

不过二磊子还没完全被吓傻,看到当时情景,知道望穿寨是回不得了,便只能先找地方躲一躲。想到冷水寨此前可能已被官兵搜捕过,应当安全,便准备跑回冷水寨。

可一回到这里才发现,刘白居然也在这里!

还没来得及逃走,二磊子便被捉,本来也要被杀,刚巧柳白的亲卫发现了往冷水寨来的孟远,柳白猜到了孟远定是为解救被关工匠而来,便让二磊子在半道上等着孟远,佯装被人打伤,骗取信任,慌称知晓工匠踪迹,将其引导这密室中。

虽然不知柳白为何要惹这侯爷,但是为了活命,二磊子也只能听取柳白的吩咐,将孟远和任羽骗到此处,不然以任羽的身手,柳白肯定难以得手。

“眼下我倒是最担心那帮工匠,如果遭了毒手,就真的有负皇命!”孟远知晓被诬陷与乱民勾结之罪还有解释的余地,但如果工匠集体遇害,则是实打实的失职。

那样的话,于官家,有负皇命所托;于边关,有负将官所望;于自己,也有愧于工匠家人。

“宁清侯爷,那些工匠已经被救走了,就在柳白打算一把火将他们烧死之前。”

“你所言确属实?你如何得知?”被二磊子骗过一次的任羽,不愿轻易相信,但是二磊子所言确实也是他和侯爷所期,所以忍不住询问下去。

“确实属实,我是偷偷听柳白两个亲卫私下念叨的,说是没能将那些匠工烧死,柳白估计要被上头责骂了。”

说到这里,二磊子忍不住心里骂了句,该!接着又道:

“对了,还听他们说似乎看到是什么大理寺少卿和一个小娘子带人将那些匠工救走了”

大理寺少卿,梁陌!看来梁陌也被官家派到这里了,知道梁陌来了,孟远心里踏实了几分。

“大理寺少卿来救人怎还能带小娘子,你是不是又在骗我和侯爷!”任羽听他说梁陌带兵救人还有小娘子相伴,觉得十分荒唐。

“我说的可都是我亲耳听到得,如有半分谎话,叫我不得好死!”二磊子也急了,毕竟这次自己是真没撒谎。

“他没说谎!”听到二磊子说大理寺少卿带着小娘子来救人,孟远便确信他所言非虚,接着孟远凝神片刻,朝着密室外面喊到:

“柳白,你让人给我松绑,我愿写书信。”

这一喊惊着了任羽,但片刻后,想起那天侯爷在路上所做的印记,任羽不解的神情也渐渐淡了几分,他知道侯爷定是成竹在胸了。

而一旁的二磊子则在想,这侯爷写了书信后,不知道柳白能不能放自己一条性命。

密室外的柳白听到孟远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一声,扶了扶脸上的面具,心底的大石总算落下。

自从那日和唐大山兵分两路后,又突然接到上头的传书,命自己杀死工匠,活抓孟远,并设法逼其亲笔写下与乱民勾结的书信,要诬陷他个谋反的罪名。

这密令让让柳白猝不及防。

当时急撤冷水寨,竟忘了那些工匠。得信后,柳白赶紧让人返回冷水寨放火烧杀工匠,却没想晚了一步,工匠已被人救走。

而至于那要活捉的宁清侯爷,自己竟也让唐大山带走了。万幸!唐大山那莽夫居然没将这位侯爷拉到战场上挡箭,这位小国舅最终还是落到自己手上了,如今也终于逼得他就范,答应抄写与匪兵往来书信,现在只等着兵部的人来拿走书信,也算是完成上头所托。

柳白松了松紧皱的眉头,让身边的李小鱼进密室,去看着孟远写书信。

看见李小鱼进来,耷拉着脑袋的二磊子,立刻瞪直了眼睛,似乎要吃掉这小崽子。

李小鱼连余光都没给二磊子,他径直走向孟远,将孟远的的手链解开,掏出一封写好的书信,拿到孟远面前,冷声道:

“宁清侯爷,书信已经代为拟好,您只需一字不误地抄写即可。”

孟远知道他们要的是自己的笔迹,便也照着那书信抄了起来。看了看在自己身边走来走去的李小鱼,说到:

“李小鱼,你表哥唐大山已经死了,你知道吗?”

“侯爷说笑了,我不叫李小鱼,当日我奉柳大哥之命去查看唐大山等人的行走路线是否有偏离,以及行走速度,好——”李小鱼说到这里便咳嗽了一下,没有再说下去。

“好让你们给官兵提供准确的消息?”孟远嘴上接着李小鱼的话,笔下抄着书信,心里却想到:这李小鱼不喊柳白大当家,却叫柳大哥,看来他这个大当家也是临时起意,他们原本究竟是何身份呢?与兵部的关联又到了哪一层呢?

“总之,我不是唐大山的表弟,我被擒住,情急之下才编出那一出兄弟相认的戏码,哄骗他的,没想到他竟如此愚蠢,活该他被官兵杀死!”说到这里,李小鱼微露一丝冷笑。

“李小鱼你个王八崽子,你住口!”

面对二磊子的怒吼,李小鱼收起冷笑,却依然面未改色。

“宁清侯爷,书信既然抄写完了,我就收走了,现在你可以写信给灵县里的兵部侍郎高运卿,好让他带人请您回去,只是这信里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侯爷心里最好清楚。”李小鱼将孟远抄好的书信收了起来,又递给孟远一张纸。

好计策!一封是自己不臣之心的证据,一封是自己的求救信,只怕等那高运卿来了,那封自己勾结匪兵的书信就会摆到高运卿的面前。

到时候就算自己再怎么解释,官家再怎么信任自己,为堵悠悠之口,自己也会被撤职查办。届时这庆州城的增军械、加城防的事情又要被拖延了,旧党人为把持朝政,真是不惜代价!

虽不清楚高运卿的为人,但他向来与邓尚书亲近,不能让他到这里。

既然梁陌也来了灵县,那就想办法让梁陌先来这里!

孟远知道梁陌既然来了灵县,知道自己被困,他肯定会跟来,但必须想办法告诉他支开高运卿才是。如何传递消息呢?孟远看了看笔下这张薄纸,便将心头所计书在上面。

孟远写好求救信后,李小鱼看了看,内容并无不妥,便满意地带走了两封信。

孟远转头看了看二磊子,似乎想到了什么,便用眼神示意了任羽。

跟随孟远多年,任羽自然心领神会,侯爷这是要从二磊子口中问出他们这次起事的详细缘由。

“二磊子,一会兵部的人要来了,柳白他们肯定是逃了,你作为匪兵,被抓去,可是诛九族罪啊!”任羽转向二磊子,随口一提。

被任羽这一提点,原本还在悲伤唐大山和兄弟们遭遇的二磊子,可算想起自己来了,立马紧张了起来,转头就对孟远和任羽笑着央求到:

“侯爷,任将军,我也是一时糊涂才走了歪道,咱们这也算共生死一回,您二位可不要见死不救啊。”

见他二位都不说话,二磊子这才反应过来,眼前和他一同被关的可是皇亲啊!而自己一届平头百姓,不光参与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叛乱,还骗过这位贵人,出了这密室的门,自己才真正是生死未卜。

猛然清醒的二磊子索性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孟远求到:

“侯爷,小人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他们那么小,求侯爷高抬贵手,给我全家一条活路,小人愿意给当牛做马!”

“你先起来!”被他闹这么大动静,任羽赶忙朝密室门口看了看,立即让二磊子起来,怕惊动外面。

“将你们起事的详细过程都告诉我,我可以当做没见过你。”孟远知道此刻二磊子为了活命定会知无不言。

“好!我将我知道的都告诉侯爷。”得到贵人许诺的二磊子语气笃定了许多,咽回刚才的惊惧,接着说到:

“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往起事方面想过,可是前一个月,催息的官兵被我们村几个青年失手杀了,我们怕被抓,逃了出来,后来遇到起事队伍,心想反正已经亡命天涯了,就干脆赌一赌,还能躲避官府的捉拿,于是就心一横入了队伍。”

“你们为何会杀死官兵,他们所催的可是青苗法的利息?”

以向农户借粮资,再向农户收取利息正是青苗政策的施行之法,且此前唐大山抱怨过青苗法害民,想到这里,孟远便有此问。

“并不是我们想赖官府的账,只因那青苗的利息实在太重,春耕向官府借的粮资的时候粮价高,到秋收还粮的时候,粮食丰收,粮价下跌,但是那知县大人却说要按照春日的粮价来归还粮食,你说我们一年忙到头,哪里有那么所富余,官府又不让赊欠,弄得好些人家只能拿地偿债,没了土地,更无收成,更还不上利息,贩鬻妻儿的乡民不在少数。”

“贫者愈贫,实在苦了百姓,那你们的二当家和大当家也同你一样被逼而来?”孟远叹了一口气。

“二当家同我们有些不一样!”

据二磊子所言,原来唐大山祖上有不少田产,算得上是富农,只因官府强迫他借了过多的粮资,到秋后还息的时候,被官府夺取了大半田产。

而唐大山家里人口多,兄弟几个怕以后田产更少,就闹分家,唐大山因气不过亲兄弟算计他,失手打死了他二哥,便也只能逃了出来,之后也入了柳白的伙。

“青苗粮资原是借给青黄不接之户,为何强迫不需要之人借贷粮资?”孟远不解为何官府会强迫唐大山借粮资,问到。

“您二位有所不知,这朝廷给这地方下的都有粮资借出的任务,官府为了完成任务,更为秋后利息能有保障,就强迫一些富农借贷粮资。”

官家颁布青苗的时候,意在减轻农民负担,没成想却反成了百姓负担。

“不过是弟兄间的争执,怎会弄出人命?”任羽听了二磊子的讲述,补了一句。

“听说是喝多了,没轻重,二当家时候也很后悔。”任羽又接着问到。

怕是这有人灌酒又递刀吧!孟远心里有了几分判定。又想到像二磊子这样好几个身背命案的人居然能顺利逃出,地方的官差对命案应当不至如此懈怠,疑惑于此,孟远便又问到:

“你们为何犯了事都能逃出来,而没被抓住?”

“是几个江湖义士暗中掩护,我们才得以逃脱。”接着二磊子又回忆到:

“我们没有粮食时候,有几个江湖人士施舍过米粮,后来我们落难逃跑之时又遇到他们,便被拉着入了伙,后来那柳白还带人杀了知县,大伙见他有些气候,加上入了伙能吃饱穿暖,入伙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如此巧合!现在想来,二磊子和唐大山他们从犯事到出逃,应都是那柳白在推波助澜吧!灵县青苗之法如此害民,目的就是要利用这被用歪了的青苗之法来激起民怨,然后再挑起叛乱,用百姓的性命来告知远在京城的官家,这青苗之法于民生有弊,于社稷安危无益。

“二磊子,出去之后先不要回家,和我们去趟衙门。”想到二磊子可以作为证人,孟远便想将二磊子带回去录证供,抵挡那些借此次叛乱阻止青苗之法继续实行的言论。

“侯爷!你们在这里吗!”

密室门外传来清脆又焦急的声音,那是清乐的声音,孟远没有想到她也跟来了,而听到这声音后,孟远才明白自己确实想立马见这声音的主人。

(本章完)

.

阅读大宋之星河欲曙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宋之星河欲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