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若梦」

第四十章 赵国长平之战惨败的真实原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公元前260年,秦国率军在赵国长平一带与赵国军队进行对抗的战争,史称长平之战,最终,赵军战败,秦国获胜,占领了长平,但在这场战争中,约45万人牺牲。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为争夺上党而爆发的战争,从瓦解上党到秦的胜利花了三年时间,而长平之战仅仅五个月就结束了。此战以赵国惨败告终,秦斩杀降军民四十五万人。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的决战之役,也是秦统一六国过程中的重要战役,赵国的失败大大加快了秦国一统的步伐。战争中的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军粮消耗严重,而秦虽“久经沙场”,但在国力上远胜赵国。赵王担心再拖下去会对自己不利,于是用赵括代替了偏重防守的名将廉颇。赵括上位之后,改变了廉颇本有的的防御部署和规定,替换将领去进攻。秦国也悄悄撤换了大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是白起。针对赵括性急这一致命的缺陷,佯攻后退,让赵括率领大军脱离阵地,再分割并包围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从这之后,赵国已经没有余力去进行战争,元气大伤的国家终究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加快了秦朝一统天下的步伐。

长平的起始: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此策略一经出示,之后的形式便已成定局,也是因为这个战略,使得秦王非常高兴,于是便开始制定统一六国的战略计划。秦国的主要战略对象肯定是从周边国家开始,靠近秦国的韩、赵、魏国,而远离秦国的齐国、楚国则暂时被忽略,而这一策略也破坏了六国联合的策略。而六国联合反对秦不仅没有取得成功,反而极大地促进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位于赵国西方,最初的秦国领地偏远,位于中国的边缘地区,与其他东方国家有一定距离。秦穆公时期,秦国逐渐参与中原群雄争霸之中以强大国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秦昭王在位时,秦国的野心更甚,征战逐年递增,迫切地想要加快统一六国。

在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等许多战役中战胜了东方诸国。当时还很强盛的赵国也被称为战国七雄之一。战国初期,周天子承认韩、赵、魏三国国君,对这三个国家完成了分晋,而这三个国家也是战国时代刚兴起的代表国家。从赵国推行胡服骑射这一军事改革之后,赵国势力日益强盛,军事力量逐渐强盛,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胜,赵国的武灵王开始派使者化装成秦人勘察地形,为之后进攻秦国立下基础。赵国这时已经做好对秦国抗争的准备了。

战争的经过:

在战争的前期,秦国按照战略的部署,开始从周边国家“下手”攻打魏、韩这两国家,在攻打韩政权的时候,韩王惧怕秦国,准备将韩政权举手奉上,但韩政权的其他将领却不这么想,所以号召国内有才能的人,不想投降与秦国的人,协商后,冯亭等人决定向赵交给上党,希望赵能帮助韩政权渡过难关。赵王找平阳君赵豹商量,赵豹认为接受上党郡会危及赵国,提出拒绝上党郡。赵王询问了平原君赵胜和赵禹的想法,他们都支持接受冯亭的献地。问他如果白起被秦国攻打怎么办,平原君建议廉颇为将。从战略上讲,赵国接管上党是正确的。如果上党投靠秦国,秦国不会攻打赵国吗?这是不可能存在的。上党回到秦国,秦国更强,六国更弱。赵取上党,赵越强盛,且有战略缓冲。读者可以看一看上党离赵都邯郸有多近就知道了。赵国虽然实力不如秦国,但还有一战之能。问题在于六国,秦国的野心暴露得太厉害了。但是他国见到这样的形式不作为那才是最大的问题,楚出武关,魏出函谷。这个兵解决了。六国没有站在唇亡齿寒、荣辱与共的一体思想上思考。结果,六国中唯一可以克制的赵国上场了。这样一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秦国就卸下了统一天下的枷锁。

不出所料,秦国进攻赵国,占领了韩政权的部分领土,以示威慑。公元前260年初,秦军攻占上党县。人民逃到赵国,赵军占领了昌平的人民。初的长平之战的第四个月农历公元前260年,廉颇在战斗中被击败先后与秦将军领导的军队王龁。廉颇多次受到赵王的指责,赵军士气低落。

首战失利,赵国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决定和谈。秦国为了防止其他几国联合,对来秦的赵国使者礼遇备至,使之看起来好像秦国已经与赵国和解,从而排除了其他国家出兵救赵的可能性。而赵王怒败廉颇,范雎又用反间计,使人以为秦国怕的是赵括,而长平之战之前,赵括唯一的战绩仅仅只胜过他的父亲,但那只是一场口舌之战。赵括出身将门之家,自幼熟读兵法,能言会道,天下无人能比他强。当上兵事后,他经常反驳父亲,但赵奢并不认可他。为什么呢?在赵奢看来,嘴上的胜利是另一回事。战争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事情,赵括把打仗想得很简单,仿佛只是说说而已。赵括被任命为总帅后,很多人反对。名臣蔺相如说:赵括只能纸上谈兵,根本没有在战场上随机应变的本领。而在这之中竟还有反对的声音出现,特别是赵括的母亲,向孝成王进言,赵括与父亲赵奢在思想上相差甚远,可以担当此重任。但是刚交的赵王不听,坚持己见。但这时秦昭王以及暗地里封白起为将,不知道秦国换将的赵国,在白起的计谋下连战连败,被切断了粮道,为了防止其他国家的粮草,不得不动用军队。到了阴历九月,赵军的粮草已经断了四十六天,很多的士兵都是因为粮食的短缺战死,甚至出现互相伤害的现象。赵括只能组织剩下的军队去试图突击,但最终被乱箭射死。

白起将投降赵国的军队全部“坑之”,只留下年幼的士兵回到了赵国。此战中,被秦国斩杀的军士多达四十五万。经过一番消耗,赵国已无力与秦抗衡,长平之战后,秦统一六国已是大势所趋。

赵国失利的原因:

这次战争中赵国的失败,很多人都把责任推给了“纸上谈兵”的赵军统帅赵括,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长平之战,他积极出击,也有不得已之处。

其一,军粮不足、兵站断绝的赵军必须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不能主动地进攻那和等待消亡没什么不同。第二,赵王是最高统帅,但他的谋略不足,他为了急于与秦军决战,为此不惜换将。三、廉在战争的初期连败的反复,转为处于守势时坚强(武灵王时期积累了强大的骑兵,但防守和山区的重装步兵的建设中落后的秦国)不太擅长这样战斗的赵国也因此,士气下降了。

除此之外,这场战争中较大的因素还有一点,那就是韩的上党,以及赵国的统帅人员的错误决定,这是其一,公元前263年,秦国攻占了韩政权野王的土地,并将上党郡归属于秦国。从此,上党郡与韩政权分裂,成为与韩政权本土无法取得联系的“孤岛”。韩政权民众举国震惊,失去了收复上党的信心。上党郡对秦国来说是熟鸭,但郡守冯亭和韩民众并不甘心于秦国。

在赵国对阵秦国的过程中,韩政权恰巧在此时出现,当时赵国的兵力虽弱于秦国,但尚可一战,而此时上党前往赵国,这让赵王一时大意,觉得“希望”来临,所以前往和秦国一站,可韩政权上党不愿与秦国为盟,怎能轻易和赵国合作,赵国不想与上党同盟,只想利用他们来取得胜利,这也导致交谈失败,在这个期间段出兵,是赵国走向消亡的开始。

冯亭的计谋是以上党郡联合赵国,从而达到共同对抗秦国的目的。如果当时赵国能看出形式

(本章未完,请翻页)

,借冯亭的计谋,不贪图韩政权之利,不出兵上当,依民心所向及有利地势,胜利不是特别难的事情。秦之所以先分韩,再打赵的战略可以看得出来,秦国已经想到了赵国之后会做出的决定。而赵国也是真的中了计谋,接受了上党,并准备用上党的利益、收买当地的人民,这是让上党无法接受的一件事情,任谁都会觉得受到了莫大的耻辱,拒绝赵是必定的事情。赵的这种行为在他们眼里和秦国别无二致,甚至都不如秦国,这也导致之后的战斗中赵国军队忍受饥饿四十几天也没有任何人想来解救。如果能将眼光放长不受利益的驱使,能够看到唇亡齿寒这样的事情,赵国以及赵国的军队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惨事。

其二,赵国遭受秦反间,临阵易帅。赵国取走上党,秦国的愤怒并没有平息。秦国初与赵国交战时,廉颇是将,三败之后,廉颇才真正重视起“等秦”来。“坚壁”虽不能取胜,但至少不会死伤,也不会失败。“等待”是变化,是胜机。但是战争中的意外总是很多,此时,赵国本应支援军队,但派赵军前往上党的平原君却不为所动。战败后,赵王没有反省自己,反而把这件事情的责任推给受她命令的廉颇,种种原因,都导致长平之战失败。如果赵王和平原君不要一味地指责,而是支持前线的将帅们,采取外交制度的话,是有可能救赵的。

其三,在天下都说“秦必胜,赵必败”的时候,秦国也没有掉以轻心,使用反间计把廉颇换掉了。赵王对廉颇屡战屡败十分不满,听说秦国对赵括十分惧怕,于是立即换将,赵括虽是赵奢之子,却毫无实战经验。这个秦也偷偷换了王龁,采用白起,而王龁他却不争功夺权,秦封锁风声不外传,因此,赵国也不知道这是秦王和丞相范雎策划的,秦国知己知彼,而赵国就像是被蒙在鼓里,甚至连对方的将帅是谁都不知道,那怎么可能从这场本就不能轻易取胜的战争中获得胜利呢。赵括在遇到白起之后,就陷入了包围战,这次包围战从7月到9月,持续了46天。粮道被切断后,赵军的粮食越来越少,直至断绝。没有粮食的补充怎么能让军队有战斗的力量呢。饥荒来袭,无疑是对军队非常大的打击。

绝望的赵括进行了最后的攻击,将军队分成四队,试图突破秦军的包围圈。但是幸运女神并没有降临到他的头上,四五次突击之后,都是以失败结尾。统帅赵括亲自率军冲锋,在最后一次冲锋时,飞来的箭射穿了赵括的胸膛,不幸的将军被击毙。统帅死后,赵军群龙无首,士兵们饥寒交迫,终于放下武器向秦军投降。据《史记》记载,投降的赵军总计四十万。用赵括换廉颇这个错误的决定,是赵国灭亡的第三步。

长平之战的胜败,不仅与将帅有关,也与战略决策息息相关。要理解司马迁所说的“利令智昏”,就必须回到战争的原点来分析因果关系。孙子说:“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只为安民。”“唯民是保”就是要保全军队,这是安全最基本的保障,赵国在弱小的情况下贪图一时之利,损失军队四十余万,给了赵国沉痛的教训!但这个教训却是永远不能改正的了。

赵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道理很简单,赵国的国力和军事力落后于秦国。落后其他国家就肯定会失败么,答案是错误的,只要战略做得好,那么尚有一丝喘息,而无论是赵王的战略指导,还是廉颇的屡战屡败;无论是秦朝的反间计,还是赵括那天真的行为,其背后都是综合实力的强弱以及战略优劣的差异。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经过几代君主的长期经营和艰苦奋斗,统一天下的国家意志已经坚如磐石,牵一发而动全身,犹如战争机器的士兵,坚不可摧的谋略,这不是赵国等其他六国所能抵抗的。

这段历史启示我们,只有建立在强大综合国力之上的国家意志,才能战无不胜。

(本章完)

.

阅读史学若梦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史学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