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打越强的小强」

第六十六章 山居岁月之六 秋季的形势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

一眨眼一个月就过去了。

再过去的这个月,龙十三将自己手下的骑兵轮番派出去以游击战的方式袭扰赵城县、洪洞县、岳阳县一带,牵制了明军大量的兵力,这也让岳阳县的老回回、革里眼在尤世禄、左良玉、贺人龙三部的围攻下坚持了下来。

不过,时间已经到了龙十三约定的一月之期,由于尤世禄依旧守在沁源县, 老回回等再想回到沁州已经不可能了,他只能按照与龙十三的约定,开始打算舍弃岳阳县城,走出大山后,沿着霍山西麓往霍州方向走。

不过,龙十三却派人给他带了话。

“再坚持十日, 之后我部必有行动”

霍州,八月底。

一场抢收粟米的行动正在灵石县、霍州紧张地展开着。

龙十三衙署。

一场会议也在进行着。

“大当家”

正在汇报的是李占春, 前不久他终于将周边的情报摸了过来。

“先说北边, 紫金梁等十五部原本至少有五千骑左右,而汾州的许鼎臣、介休县的曹文诏、平遥县的王朴加起来才一千多骑”

“不过在紫金梁等攻打祁县的战斗中,王朴手下的姜瓖带领五百骑猛冲猛打,竟一举将紫金梁的大阵击破,然后王朴、曹文诏各带着四五百骑趁势进攻,大破之”

“这让紫金梁等费尽心思围了十日眼看就要到手的祁县顿时飞了,彼等无奈,只得再次遁入绵山,自然损失了大量的沟壑、饵者、家眷”

“而此时的沁州一带,由闯王高迎祥带领的十余部成功进入到了襄垣县,同样围困了几日县城,未果后立即向黎城出发,不过就在襄垣县与黎城县之间,突然出现了大队骑兵”

“关宁铁骑?”

“是的,为首的将领是一个叫做祖宽的,异常骁勇,高迎祥等虽然也有几千骑,不过大当家也知道, 中间只有一半能够骑战,因此又是一场大败,几乎丢掉了全部的沟壑、饵者和家眷,余部遁入了太行山”

“......”

李占春见到龙十三神色不佳,便劝慰道:“大当家,不用着急,虽然高迎祥部大败,但其主力尚在,特别是罗汝才、张献忠、李自成三部几乎是全须全尾进入到了滏口陉,在这种情况下祖宽不得不追过去”

“也有一部分义军回到了沁州,不过那里面还有卢象升的天雄军,眼下具体情形不知”

“紫金梁等遁入绵山的隆舟峪附近后,受到了猛如虎部的阻击,不过猛如虎军力不多,还是被他们突破了,此时应该进入到了沁州与高迎祥麾下的几部汇合了”

“洪承畴呢?”

“由于我部的游击,彼等顾此失彼, 加上也在抢收粮食,其布防依旧未变, 不过,根据我等得到的消息,最近一批粮草已经运到平陆县了,估计很快就会经中条山的虞阪古道运到平阳府、赵城县、洪洞县等地”

“还有,以前在陕西除了延安府的三十六家,在庆阳府、花马池一带还有一股主要有边军组成的义军,原本头领是神一魁、神一元兄弟,后来这兄弟俩都死了,由于其主力都是边军,战力颇强”

“不过最近彼等似乎也受到了官军的压力,也似乎知晓了我部的存在,正在开向黄河岸边,准备与我部汇合,对了,他们的头领是一个叫做红军友的人”

龙十三摇摇头,“根据邸报显示,留在陕西剿贼的只有贺虎臣、郑嘉栋两部人马,能有多少压力?多半是正在袄儿都司盘桓的虎墩兔汗开动了,这让红军友的军队待不下去了,只得又回到大明境内”

“再说了,至少还有两个月黄河才会结冰,彼等就算想与我等汇合,也要等上一阵子才是,对了,你派出暗探,伺机渡过黄河,让红军友沿着黄河西岸慢慢往南赶,届时我等可在河津县的禹门渡接应他们”

李占春心里一凛,“这么说大当家很快就要南下了?”

不过,他也只是稍微怔了一下,便接着说道:“大当家,中条山的山匪、白浪渡附近的水匪我等也联系上了”

“哦?”

“那平陆县附近的匪首叫王定国,十分骁勇,原本是以前进京勤王明军溃散到此的,此人还是一个夜不收,与之接洽后,他倒是颇有兴趣,不过话也没说死,估计是在观望我等下一步动向”

“而那黄河水匪则是两个陕西人,原本是在禹门渡到蒲州之间河面上打家劫舍的,后来被洪承畴驱赶到了河南”

“那老大叫做王自奇,老二叫做王自羽,都颇有些水上功夫,陆上功夫也就马马虎虎,与王定国一样,他们虽然对我等客客气气,但话依然没有说死”

龙十三点点头,他环顾了一下四周。

“诸位,再过几日秋收就结束了,秋收之后,不但是我部会多收获一些粮草,官军何尝不是如此,于是彼等就能无须利用商户从河南、湖广等地千里迢迢见粮草运过来”

“于是,他们的第二次围剿很快就要展开了,你等也见到了,无论是紫金梁还是高迎祥,在明军精锐面前,都不堪一击,也就是我部能够坚持几个月”

“于是,这一次的围剿重点显然依旧是我部,以我观之,对付已经东去的罗汝才、张献忠、李自成三部,有祖宽一部关宁铁骑就够了”

“至于再次回到绵山、沁州一带的紫金梁等来说,有猛如虎、王朴、尤世禄等围剿也就够了”

“于是,东面的卢象升部极有可能加入到围剿我部中来,届时我等西面有曹文诏、虎大威等,北面有卢象升、许鼎臣、王朴等,南面有洪承畴、杨嘉漠、王承恩、李卑、白安、左良玉、贺人龙”

“诸位,一共有十部大军,每一步按照一千五百人计,就有一万五千人!若是我等再不出发,势必会被彼等围死在灵石县--霍州一带”

“届时,由于彼等人数众多,我等的耕种、劳作等活动就不会像现在这般安稳了,于是,我等不得不走”

“走到哪里?到了眼下这光景,也该同大家交底了”

“是的,我之所以挨到秋季在打算再次迁徙,就是为了黄河结冰!一旦黄河结冰,我等既可以再次回到陕西,又可以向南去河南”

“陕西,特别是陕北一带,土地太过贫瘠,又几乎没了人烟,回去也是等死,而河南,特别是河南南部,受旱灾、霜冻影响很小,又兼人口众多,自是我军理想之地”

“不过,眼下我等前有洪承畴,后有卢象升、许鼎臣,哪儿有那么容易走脱?”

“于是,在正是迁徙之前,我等必须先做几件事”

“第一件事,据说王朴等击破紫金梁等后,将其家眷全部安置在祁县、太谷县两地,有几万之众,既然是义军家眷,我等自是义不容辞要将其解救出来!”

听到这里,所有的人都感到极大振奋,以前在其它营头时,什么家眷,丢就丢了,沟壑、饵者更是不在话下,不过自从跟着龙十三以来,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做一个真正的“人”该有的恩义和乐趣。

“同时重创一部或几部,以便我等南下时,彼等不会迫得太紧”

“其二,在北上之前还得先解救困在岳阳县城的老回回等人,我的目的很清楚,不是要将其解救出来,而是击破左良玉、贺人龙两部,让老回回等人继续待在岳阳县城,等我军南下时,彼等能一起跟着”

“在洪承畴麾下诸部中,这两人最为骁勇,若是将其击破,想必余者汝杨嘉漠、李卑等都会坚守不出,坐视我等远去,连洪承畴也会无可奈何”

又看向李占春:“具体说说这左良玉、贺人龙两部吧”

李占春说道:“那左良玉虽然只是昌平副将,但麾下却有三千之众,是所有围剿官军中最多的......”

“这是为何?按照规制,一个分守参将有一千五百步骑了不起了”

“大当家,这左良玉原本也只有一千多人马,不过到了山西后,先后与我义军交战,俘获了不少义军兄弟,他大大咧咧将其中的精锐纳入本部人马,加上他战力强横,朝廷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以前高迎祥部在隰州、石楼一带时,他很是俘获了一些义军老营,缴获了大量的钱财,故此也有财力供养这些人”

“还有,据说他与河南最大的商户王黑子关系甚佳,故此也能通过此人弄来不少粮草,对了,最近山西官军几匹粮草都是王黑子从江淮、湖广一带运过来的”

“左良玉麾下大致有两部,骑兵以王允成为首,此人是辽东人,号称王铁骑,最善骑兵,对了,左良玉的骑兵脱胎于关宁铁骑,最喜用三眼铳,但时候我军不得不防”

“步军以李国英为首,此人的步军似乎沿用了以前戚家军留在辽东最后一支军队的战法,最善配合,队里也有火铳”

“在涧水出口、霍山最南端,有一座大型寺庙,叫广胜寺,占地极广,比汾州以北的堡城寺还大,此地现在已经被左良玉、贺人龙的两部夜不收占据了”

“左良玉的夜不收头目叫徐勇,原本是延绥镇的军将世家出身,后来据说有岳武穆之志,主动到辽东投军,此人弓马娴熟,眼下带着三四十名夜不收驻扎在广胜寺”

“再说那贺人龙,其人马倒是没有左良玉那么多,不过却极为精悍,手下也有两员大将,一位叫董学礼,是他的骑兵将领,一位叫高进库,是他的步军将领”

“此人与我营的贺金龙、革里眼贺一龙都是米脂县人贺氏家族的人,据说陕北贺家都是以前南北朝时著名人物贺拔岳、贺拔胜的后代,武举出身,打起仗来很是拼命,人称‘贺疯子’

“在其营里,充斥着大量贺氏子弟,估计除了董学礼、高进库两位,其余职位都被贺氏子弟霸占了”

“贺人龙的夜不收头目便是一个叫贺勇的贺家子弟,他还是贺人龙的亲侄子,也是武学出身”

“岳阳县城在涧水东岸,依山傍水,贺人龙、左良玉的部队主力便紧紧围着该城,而尤世禄的部队则在外围,把守着各处交通要道”

“左良玉、贺人龙之所以安排徐勇、贺勇两人守着广胜寺,显然就是怕我军前来援救彼等,前几日,我军侦骑与他们的夜不收有过交手,互有胜负,不过我军俘获了一名夜不收,故此得到了不少情报”

阅读越打越强的小强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越打越强的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