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第471章 唯美高原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郑毅在逻些城呆了几天,亲眼去见识了一下那座布达拉宫。

还有那些藏传佛教的寺庙,和各教的大喇嘛们进行了一次座谈。

如今的高原,与满清时期的高原和后世的高原还不太一样。

这会儿正是各派传教,也就是互相争道统最激烈的时候。

起码在大华军队进入高原之前,几大教派是这样的情况。

后来大华来了之后,格鲁派首先就被打了下去,毕竟他们采用的方式最为激烈。

但格鲁派并未被灭掉,而是换了主导的领头人,到现在老实的跟乖孩子一样。

如今在高原上,四大教派红花白黄都各自有各自的传承,也不需要采取激烈的方式去争夺信徒了。

对于传教大华有详细的制度和约束,其实不光是针对高原,大华如今境内的教派多达数百上千个,都是要接受统一的管理和约束的,谁也不能做出格的事情,敢出格就意味着要出局。

单单一个佛教,如今在大华的宗派就有上百种,这里面不光包含高原上的这四大派。

还包含了中原的各派、倭国的各派,还有就是南洋诸国的各派,那真是个百花齐放。

就算在佛教的起源地次大陆,如今已经被打压的几乎消失教派也逐渐的复苏。

与喜马拉雅山南麓那些高山国家的教派,一起进入了大华的管理体制之中。

各宗派彼此之间都是要争口气的,这点无论是地盘在哪里的都一样。

大华在这方面已经组织了好几次的法会,说白了就是集体的辩论赛。

选手就是这些宗派,让他们同台竞争,互相的阐述自己的教义。

当然,互相谁都不服谁还是存在的,只不过给了他们一个公开交流论战的平台而已。

这些人的精力有了地方发泄,自然不会天天琢磨着怎么去限制他们的信徒和普通百姓。

高原上这几年已经从原本的混乱状态,开始慢慢的走入到安定发展的局势之中。

其中也有这四大教派的作用,他们也是尽力的想去争取大华对他们的扶持。

就算是不能公开扶持,起码不会去打压,对他们也是极为不错的事情。

大华虽然不设任何宗教作为国教,也不公开去推行什么信仰。

但是大华针对百姓有一个举世堪称无双的利器。

那就是教育,针对百姓开展的义务教育。

这个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之中说到的民族,是大于信仰而存在的。

这一点已经得到全大华百姓的支持和认可,就算是他们这些有信仰的人也很受影响。

所以说大华在意识形态上,对全大华百姓是成功地,无论各族都开

始将自己当做华夏各族的一部分。

宗教除了会出现在一部分的历史书籍上,其他方面是完全不可能出现的,而且大华的各项教材都是推崇唯物。

也就是不支持民众去信仰什么,如果非要信仰,可以信仰伟大的华夏民族,信仰炎黄圣贤先祖。

但对于宗教,大华公开的政策就是不支持、不鼓励、不反对、不打击的信仰自由策略。

只是在规范性上给出限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坚决不能违反相关的规定。

如果真的违反了,对大华造成损失,那就不是这四条政策了。

立马就会被化作非法组织,打击起来那完全就是不遗余力。

所以说他们四大派在高原的发展,必须还得依附于大华的管理才行。

谁都想得到支持,谁都想获得更多的信众,他们只有更加卖力的配合大华。

在农奴这件事情上,白教和红教做的最好,他们也是最先释放寺奴的两个教派。

所以他们如今不仅在自己原本的地盘上获得很大发展,同时也开始进入高原其他地方。

这一点大华不会去强制,反观格鲁派那些人,因为当初的不长眼,如今被打压的虚弱不堪。

郑毅驾临高原,四大教派的首领自然是要去拜遏的,最好能够在郑毅这边讨个什么封号。

对于郑毅自然是恭敬有加,还举办祈福性质的仪式,为大华国祚祈福。

这玩意儿倒是有点参考了中原的宗派,完全就是拍统治者的马屁。

郑毅对此不置可否,反正也不需要自己去参与什么,他们喜欢怎么搞就怎么搞咯。

等到会见的时候,郑毅也对四大教派拳拳爱国之心进行了褒扬,希望他们今后为帝国做更多的贡献。

至于说什么赐封和封号之类的,郑毅是不会赐下去的,没看圣人家族在江南拜会,他都没赐下任何的封号吗?

大华需要百花齐放,让华夏文化走上一个新的高度,但绝对不会放任任何一家做大,控制住帝国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只有帝国可以掌控,那就是忠君爱国,为华夏兴盛万世而奋斗,其他的只能围绕这个方向去努力。

虽然说不限制百姓的信仰,但也绝对不会放任一些影响核心的东西搞坏了这个意识形态。

所以郑毅不会为任何一个教派,无论是佛道儒还是其他存在于大华境内的教派。

就算是极为强势的木色林教派和西洋的教派,在大华也得乖乖的按照制度去做。

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绝对不能因为谁而改变的,教育才是大华未来的出路。

当然也有不听话的,比如说大华在经营的中

亚和北亚,以及次大陆和波斯地区。

无数的野心家试图以教派的力量去实现他们的野心,却都遭到了雷霆暴雨般的镇压。

到现在那边还是有无数的小势力,依旧在私底下做无数的小动作。

但已经成不了什么大事,整个大华的意识形态开始走向统一。

这一切都来源于教育的普及,这才是稳固意识形态的利器。

高原的气候多变,当然也是比较恶劣的。

加上高原的环境复杂,人到高原都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行。

但是适应之后,会发现这里真的是天堂一般的美丽之地。

那依自从来到这里之后,就像是出笼的小鸟般自由飞翔。

郑毅这边有时候也会陪着她转一转,看一看高原上原生态之美。

这段时间中,西部建设工程集团终于成立了,名义上的管理者就是朱功亮。

成立当天,皇家商贸就注资这个集团万亿华夏币进来,使其拥有了启动资金。

华夏商贸、关外商贸跟进,两家分别注资五千亿华夏币,成为整个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这三家出手,加上郑毅为西部建工集团站台,在整个华夏帝国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一时间投资者云集,首先进来的就是原本那些被吞并国家和部族的王室和可汗。

这些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再加上当初大华给他们留下的一部分产业。

借助大华大发展的东风,在大华也是拥有不小的家产的。

当然这些人的地位没什么特殊的,如今与大华的平民无二。

但是他们手中确实有钱,就因为这个他们急需要找个稳固的靠山和产业。

郑毅的投资,让他们瞬间都激动起来,皇爷都投了他们要不跟那才是傻了。

当即就安排人带着资金来到西部这边,随便给点股份就将全部的资金投入进去。

这里面有当初李朝的李珲家族、仁穆妃后代李義的家族,投入的资金都是过亿。

还有倭国的智仁,也是将家中所有的流动资金投了进来,数额超过十亿华夏币。

琉球的尚氏、暹罗的讼昙,南洋的当地家族和汉人家族,都纷纷注资进来。

除了他们这些老牌的贵族之外,就是新兴的商人势力,也就是近些年成长起来的。

他们数量极为庞大,同时对于大华也是更加的忠心,但苦于没有表现的机会。

这次机会难得,他们马上将家族大部分的资金都抽调出来投入西部建工。

很快西部建工的资金总量,就突破了二十万亿大关,惊得政务院都目瞪口呆。

但以为这就完了吗?那是远远不够的,朱功亮最大的手段还没有施展出来。

琇書蛧

阅读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