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争明」

第二百零一章 千夫所指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至正十五年在飘飘而落的雪花中悄然来临。前军万户胡大海顺利地攻占了当涂,为和州增加了一道屏障。

没过多久,胡大海推荐当地的年轻才俊,进士出身的汪广洋前来拜见朱国瑞。面对这位在历史上曾经当过大明朝右丞相的栋梁之才,朱国瑞自然是热情相待。

历史上的汪广洋性格庄严稳重,为人宽和自守,善理繁难事务。美中不足的是,此人胆量略小,面对奸恶之人不敢反抗,即使是平级之人也不敢轻易得罪。最终因为纵容杨宪和胡惟庸专权,而引来杀身之祸。

朱国瑞觉得有必要把他培养为一个敢做敢当之人。思来想去,朱国瑞决定将他安置在帅府之内,与胡惟庸同为令使。

过了正月,沈万三派人送来大量粮草,解了和州的缺粮之危。

虽然大股元军已经撤走,但和州之战还是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元帝命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亲自坐镇,由枢密副使咬住、义兵元帅陈野先、朱亮祖等人,分别屯兵于新塘、高望及青山、鸡笼山等地,继续窥视和阳。

到了三月,叶旺终于率军从双屿岛赶回了和州。路上,他们顺利击退了官军的水师,充分显示了一年来的训练成果。

随着叶旺回归的除了王志等人外,还增加了邵荣和毛广等水军将领。他们原本都是沈万三手下的船队把关,因崇拜朱国瑞的所作所为,毅然率队来投。

而叶旺所率的船只,有一半是沈万三的商船所改,另一半则是按照朱国瑞提供的图纸重新建造的福船。

等福船到达和州,朱国瑞迅速命令周有成给它们配上了青铜船炮,大幅度提升了水军的战力……

泗州城内,茶馆里挤满了闲散的百姓。

近一段时间,泗州出现了不少说书人,讲的都是和州大战的故事。

“话说那朱明公攻打和阳之时,竟然有条‘有足,类龙而无角’的怪蛇爬到他的胳膊之上。朱明公觉得好奇,就笑着对它说:‘你若是神物,就到某的帽缨中稍息片刻’。说罢,他摘下头盔放在地上。

您猜怎么着?那怪蛇竟然似懂人言,乖乖地钻进他的头盔,老老实实地盘成一团。明公大喜,顺手将帽子置于头上。

说来也怪,自从怪蛇进入头盔,朱明公似有神佛保佑,所有箭矢飞至身前,俱皆自行坠落于地。

待攻克和阳,明公摘下头盔,大笑道:‘你这小蛇还算有些法力,竟能护某安康。’笑罢,取出酒水,示意与小蛇共饮。

那小蛇也不拒绝,居然喝了几口,醉醺醺地爬上帅府屋顶,不知所踪……”

“那朱明公可是遇到神龙了?”一个茶客好奇地问到。

说书人神秘地一笑道:“莫知所之,人咸以为神龙之征。”

茶客惊讶地问道:“那朱明公岂不就是可以号令神龙的天子?”

“某可没这么说过。”说书人微笑摇头……

另一处酒馆里,说书人一拍醒木,张口念了起来。

“杀气横空下大荒,海天雄志两茫茫。

血痕染就芙蓉水,骸枕堆成薛荔墙。

树列旌旗千里目,江开剑戟九回肠。

应知潭底蛟龙现,处处旗开战胜场!”

一首定场诗念罢,他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和阳大战,直把破虏军诸将形容得如天神下凡一般。

酒馆里的食客全都停杯不饮,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述。

随着说书人的不断宣扬,泗州附近的不少青壮都蠢蠢欲动,准备结伴前往和州参加破虏军。

府衙之内,朱元璋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来回踱步。

孙炎伸手拦住他道:“明公,不必在意那些街巷传闻。”

“俺怎么能不在意?”朱元璋停下脚步,“自从和州大战之后,邓友德已经率队投奔了朱国瑞。现在,咱们连兵都征不上来,拿什么来跟朝廷作战?”

孙炎摇头轻笑道:“明公勿忧。咱们有士绅的支持,收拢人马比破虏军要容易得多。有些许百姓去投奔和州,明公不必大惊小怪。”

“放屁!”

一旁的汤和忍不住插言道:“地主老财靠着土地才能拉拢住穷苦百姓。现如今,和州早就开始给百姓分田分地,哪还有人愿意在泗州当佃户?要俺说,你跟他们就是蛇鼠一窝!”

孙炎沉下脸道:“某哪个建议不是为了明公着想?你们哪次出征不是靠某的计策才能成功?汤将军可不要信口开河!”

“好了,都别吵了!”

朱元璋烦躁地挥挥手,制止了两人的争吵。

“孙先生,你赶紧想个办法。咱们也不能就这样束手待毙!”

孙炎微微一笑道:“臣自然有办法解决此事。既然对方能够编出故事,咱们也一样可以神化于您。”

次日,街上又出现了一批说书人。

他们的故事如出一辙,大致意思是朱元璋在濠州之时,曾经为筹措军需往襄阳贩卖过乌梅。可收上来的三千担乌梅如果用船运输,至少要一个月才能运到。届时,新鲜的乌梅只怕早变成了烂梅干。

正在朱元璋在船上着急之时,江上的龙王突然现身,口称万岁跪于船头。朱元璋连忙问其来此何事?龙王言道:“陛下尽管放心一睡,臣包您明天在襄阳吃早饭。”

朱元璋将信将疑地回舱休息。龙王催动船只,在一夜间赶到了襄阳……

如此神奇的故事自然也吸引了一批百姓的注意。朱元璋是潜龙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可惜,没过一天,原本那拨说书人就换了书目,开始大肆吹捧郭子兴。为此,他们还传出了一首七言诗。

“滁州境上见星飞,濠郡江边掩义旗。

冈上空垂千树柳,年年春半子规啼。”

一时间,滁州王郭子兴成了忠义无双,为天下人披肝沥胆之人。

随后,又有人在街头传出朱元璋故意见死不救的消息,令泗州的百姓开始对他不耻。谣言越传越烈,就连已经投军的士卒也开始动摇起来。

朱元璋赶紧派人四下解释,说自己曾经出兵滁州。

可老百姓都知道泗州军并没有跟官军开过战,心里头根本就不愿意相信……

阅读游龙争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游龙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