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争明」

第三百四十三章 莲儿教子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张三丰等人来到营地的时候,正看见常遇春和蓝玉身板笔直地站在帐外。

知道他们又惹了祸事,张真人冲他们挤了挤眼睛。

老头子转性了?

刚挨了顿臭骂的郎舅俩感到有点意外。放在平日,以张真人促狭的性格,早就过来挤兑他们了。

莫非是真人刺杀陈友谅失了手?二人不无恶意地猜测起来。

朱国瑞以手扶案唉声叹气。对于这对混帐郎舅,他也是哭笑不得。哥俩对自己忠诚不二,屡立战功,就是爱捅篓子,生怕自己安生。

一怒之下,他罚两人站一个时辰的军姿,借此羞臊一下他们的脸皮。

抬头看见两位道长进来,朱国瑞起身相迎。

“二位真人劳苦功高,快快请坐。”

令人奇怪的是,张真人没有说话,反而抬起头,饶有兴致地寻找起帐顶的蜘蛛网。再看张中,低着头一言不发。

“二位真人,可是有事发生?”

问完此话,朱国瑞突然意识到少了两个人。

“他们……”

“死了。”

张三丰无奈地收回目光,一脸沉痛地看着他。

沉默半晌,朱国瑞缓缓走回帅座。

“他们是如何死的?”

张三丰硬着头皮道:“他们不愧是大宋的好儿女。陆氏那丫头因救夫而死,张胜那个娃娃用手榴弹与张必先同归于尽。最后,还是朱来成功刺杀了陈友谅。”

“喔……”

近日屡闻噩耗的朱国瑞欲哭无泪。太多的亲近之人死于伐汉之战。不光是赵德胜等人,在南昌阵亡的很多将领也是他的亲军出身。连续的悲伤让他变得麻木。

“殿下节哀,现在还不是为亲人悲伤之时。”

张中行了个三清礼,低声劝到。

“孤知道……”

次日,朱国瑞召开“怀念先烈,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祭奠活动。

活动中,他焚香拜天,告慰亡灵,追封朱胜为王、俞廷玉、赵德胜和张德胜为国公。对于其他死难将士进行追封和褒奖。

对于活下来的将士,他不吝赏赐,全部论功行赏。

五日后,常遇春和胡大海各统精兵五万,气势汹汹地杀奔武昌。朱国瑞则率领其他将士回转应天。

回到王府,朱国瑞召集诸臣议事。

“卿等为生民计而推孤,然建国之初,当先正纪纲。元氏昏乱,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致天下骚乱。尔等当鉴其失,宜协心为治,以成功业,万不可苟且因循、尸位素餐!

礼法,国之纪纲,礼法立则人志定、上下安,建国之初,此为先务……尔等既为辅佐,当铭记于心,万不可有如无终!”

之所以突然叮嘱此事,是因为他准备派遣官员到原东吴和陈汉所治之地为官。应天毕竟是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官治清廉、民生旺盛自是应该。但其他地方离国都较远,必须提前敲打一下众臣。

等众臣应诺,他继续说道:“自元运既隳,连年战争……吾欲以两淮、江南诸郡归附之民,各于近城耕种,练则为兵,耕则为农。兵农兼资,进可以取,退可以守。仍于两淮之间馈运可通之处,积粮以俟。兵食既足,观时而动,以图中原。”

灭汉之后,夺取天下的时机已经成熟。朱国瑞希望建立以正规军、预备役、民兵组成的三级战争体系。同时,康茂材等人屯田取得的成绩,也让他觉得积粮训兵颇为重要。

话音一落,李善长拱手道:“殿下英明,积粮训兵,待时而动,此长策也!”

他刚说完,其他重臣也纷纷表示同意。

处理完手头的公务,朱国瑞终于回到久违的后宅。

以前妻儿环绕的时候,他经常看着四个不省心的婆娘发愁。如今分别数月,他反而怀念起跟婆娘们吵吵闹闹的日子。

“儿子,你怎么晒得这么黑?”

“娘,儿子天天在甲板上玩耍,怎么能不黑?”

“那你爹带你上阵了吗?你可害怕?”

院子里,周如姬拉着朱承坤询问着出征的情况。

“我才不害怕呢!打仗可好玩了!”

朱承坤充分继承了朱国瑞的好斗基因,始终觉得打仗是件有趣的事。

屋子里,朱承乾规规矩矩地给郭莲儿行礼。

“儿臣见过母妃!”

“起来吧。”

郭莲儿一脸淡然地抬手虚扶。

“吾儿此行可有长进?”

“回母妃,儿臣经过此行,深知治国不易。同时,儿臣以为穷兵黩武必招灭国之灾……”

“住口!”

郭莲儿柳眉倒竖,杏眼圆睁。

“儒家的那套仁义,待天下大定之后再论不迟。如今大元未灭、天下尚未统一,如何能够止戈息武?”

“母妃教训得是,儿臣记住了。”

朱承乾也不反驳,恭敬地磕了个头。

见他乖巧,郭莲儿忍不住招手道:“吾儿,上前来。”

朱承乾膝行上前,扬起小脸看向母妃。

“儿啊,你瘦了!”

郭莲儿伸手抚摸着他的脸宠,“一路上,父王可有教导于你?”

“父王每日谆谆教导,儿臣都铭记于心。此外,儿臣还帮父王收服几位降将。”

孩子毕竟是孩子。说起自己感化康泰等人之时,朱承乾露出自豪之色。

“那就好!”看着儿子的表情,郭莲儿忍俊不禁,“你父王是个大英雄,也是有远见卓识的君王。你一定要好好跟他学习!”

“儿臣明白!”

“此外,宋濂、范常先生的话要琢磨着听。他们受朱理学说影响甚大,其中不乏一些妇人之仁的理论和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有疑问,你多向百室和秦老先生请教。他们都有为相之材,一定能为你解惑。如果可能……”

郭莲儿停顿一下,好像在犹豫什么。

“如果可能,你也可以向伯温和满星先生多多请教。他们精通阴阳之术,对天文地理和兵法也有较深的研究……”

从刘伯温到樊观,从李满星到陈遇,郭莲儿几乎把所有文臣的优点都告诉给儿子。如果没有夺嫡之争,她真心希望儿子能够博采众家之长,成为一代合格君王……

阅读游龙争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游龙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