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启汉」

第50章徐昌图纵论三教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50.第五十章 徐昌图纵论三教事

大清早,得了信的徐昌图便赶来郡王府。徐昌图还没坐定,张怀让又匆匆赶到。

张怀让见了高阳郡王,苦笑道:“郡王,你为何一定要拉我趟这摊子浑水?”

高阳郡王笑道:“张正使这话可就大错特错了,在京都是为我父皇效力,出去平叛就不是为我父皇效力?你要是情报准确,早点把叛乱的抓了,不也就没这事?我还要埋怨你把我弄得一身脏水!”

张怀让摆着一张苦瓜脸,尴尬笑道:“我的郡王,我去还不行吗?别再埋汰我了。”

高阳郡王调笑道:“看来你那探事司也不是铁板一块啊?”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张怀让不敢正面回答,只得含糊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还请郡王谅解。”

高阳郡王正色道:“现在我们已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张正使可否将你知道的都告诉我?”

张怀让陪笑道:“郡王,我一大早赶来,就是给郡王禀报。贝州这叛军头目刘泽,原是个和尚。被陛下派人拆了庙,只能去投军。因为原是武僧,因此投军到高行舟手下后,很得重用。他又懂得如何用佛法蛊惑人心,拉拢了一帮禁军,才打着弥勒出世旗号起事叛乱的。”

高阳郡王见是之前高行舟部下,心下有些了然,知道父皇为什么选自己为帅了。故意挑明问道:“你的意思是说这次叛乱和高行舟有关?”

张怀让立即头摇得跟拨浪鼓般:“郡王别坑杀我了,我可没这么说,都是郡王自个猜的。”

高阳郡王笑道:“没想到张正使胆子还这么小?我便不为难你了。你可知道这弥勒出世是个什么说法?”

张怀让苦笑道:“下官正在叫手下了解。”

高阳郡王道:“你先派人去打听。明日大早我们一起去侍卫亲军步军营地。”

张怀让松了一口气,道:“下官谨遵王爷谕令。”

说完告辞而去。

徐昌图素来瞧不起张怀让这些人,一直冷着脸在旁,既不招呼,也不吱声。看着张怀让走了,方道:“隋炀帝大业九年,高阳人宋子贤自称‘弥勒出世’,聚合人众举兵作乱。老夫记得更早一些,《魏书·元遥传》提到,北魏宣武帝时,冀州沙门法庆,引用佛经中“弥勒下生成佛”之说,自命为“新佛”,一反佛教戒杀的戒律,认为杀一人者为一住菩萨,杀十人者为十住菩萨,唯以杀害为事,后来被元遥所灭。弥勒教造反的事,老夫记得史书所载就这两桩。不过老夫对弥勒教起源倒是知道一二。”

高阳郡王忙躬身行礼道:“请老师指教。”

徐昌图摆摆手:“老师记得弥勒教是南朝梁武帝时期傅大士创立,他自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广弘菩萨行,以‘弥勒下生,救度世人’为教义。”

高阳郡王问道:“这傅大士是什么人?”

徐昌图道:“南朝梁国东阳郡人,当时非常有名,被人推崇为中原维摩禅祖师,与达摩、宝志并称‘梁代三大士’。不过他这个思想也是外来的,拿了‘三佛应劫救世’的思想。三佛就是燃灯佛、释迦佛、弥勒佛,弥勒佛是在末世‘降临人间’,救度众生。就是这一点,被后来人拿来愚弄百姓造反,他恐怕也始料未及。”

高阳郡王由衷赞道:“老师真是博学,学生佩服。”

徐昌图笑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真正研究儒学的,谁不研究道家和佛家?只有取长补短,儒家才能不断发展。我囿于门户之见,一直未曾去了解。这点点还是上次被你问得答不上,临时抱佛脚了解些皮毛,惭愧啊。”徐昌图看着郡王,又语重心长道:“不过老师就着这事还要多嘴一句,有些东西就是老虎,你没有能力约束,就不要放出笼子,否则贻害千年。所谓‘你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百姓何辜?郡王如有机会理政,望记得老夫此言,务必慎之又慎。”

高阳郡王边听边想到一个问题:自己算是道家这边的;齐王有儒家支持;晋王这是有佛家支持?

见徐昌图说完,忙道:“学生谨记老师教诲。学生还有一个问题请教。这儒家支持齐王,佛家支持晋王,我这边似乎有道家的身影。为何这些人喜欢掺和到朝堂权力之争?为何不能并成一家,让这几家不再为了斗赢别家而搅乱朝堂?”

徐昌图道:“俗话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为什么货与帝王家?因为这样得利最大。怎么货与帝王家?那就看改朝换代,坐上帝位的人需要什么?坐上帝位的人要么是靠武力打下来的,要么是靠篡位来的,要么是靠权谋弄来的,要么是靠父死子继而来。他们最需要什么?需要证明这帝位是合法的,总不能说我是靠武力、靠篡位、靠权谋、靠我爹,怎么办?儒家就弄了一个天人感应,说是天命所归,就是他是上天的儿子,被派下来治理天下。为什么派他?儒家就弄了一个谶(chèn)纬神学,比如‘亡秦者,胡也’,汉朝高祖斩白蛇起义等。如何一姓之天下能够万世长存?那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那么历代帝王秉承上天旨意,行德政,便可万世长存。而要行德政,就要按照儒家学说治理天下。孟子说‘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本’。就是在说如何行德政。但一姓之天下应该传给谁,怎么解释?要么是嫡长子,血脉最纯正;要么是立贤者。但什么是贤?谁是贤者?很难判定,容易引起权斗。而嫡长子继承就没这个麻烦。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儒家大多支持齐王,不支持你了?”

高阳郡王点点头:“那两家如何说?”

徐昌图道:“有的帝王想自己一个人永远做下去,道家就给了一个长生不老的说法,如何长生不老?那就有什么炼丹、练气各种法门。”

高阳郡王脸一红,心里道:我不就在练气?

徐昌图没注意道高平阳郡王神色,继续道:“有的帝王觉着累不想做,怎么办?佛家就说你前世是什么佛、菩萨变的,今生只是历劫,还是丢下俗事,学习佛法,找回前世。当然,后面两种少,所以才会有儒家当道。”

高阳郡王道:“那那两家为什么会在民间兴盛?”

徐昌图笑道:“儒家也在民间推广,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便是。但儒家门槛太高,一要学成,很多人学不成;二要学成后‘货与帝王家’,你没有‘货与’还是不行。佛家不同,教你念念‘南无阿弥陀佛’,日常做做善事,便可以转世轮回,这个人人能做。道家则是花开两朵,一是问道成仙,难度太大,修习之人不多;一是斩妖驱魔,杀鬼去秽,但这个得遇着乱世才能大行。”

高阳郡王道:“太平道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便是如此。”

徐昌图道:“这还是谶纬神学,有儒生出主意。很多儒生学成没有‘货与帝王家’,则改投佛道,所以佛道中有很多儒家思想。盛世佛、乱世道、盛乱兴衰皆儒造。以后有时间再讲。”

高阳郡王道:“看来光平定叛军还不行,还要根除叛军的思想,才能一劳永逸。”

徐昌图点点头道:“《尚书·虞书·大禹谟》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历代学者热衷遵循的‘十六字心传’,这次老师便随你去实践一番。你先去办你的事,我再琢磨琢磨。”

高阳郡王留下徐昌图在府中,自己径直出府去拜访晋王。

自在游鱼·作家说

!-- 本周热推 S --

!-- 本周热推 S --

本周热推:

!-- 本周热推 E --

!-- 本周热推 E --

阅读承天启汉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承天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