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启汉」

第83章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王奎从晋王府出来,并没有直接回府,而是带着晋王送的古琴和琴谱去给天子回话。

文德殿,天子从奏本上抬起头,看着王奎道:“如何说?”

王奎道:“晋王让我奏报陛下:‘人的影子还时长时短、时有时无,何况我还不是他的影子’。同时将自己用的一张古琴和一本琴谱送给了微臣。”

天子道:“看来摔的跤还不够!说说是什么琴谱?”

王奎看着手上琴谱道:“《云水禅心》。”

天子闻言,道:“水入禅心定,云从宝思飞。一个因为想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诗,就把外甥活活弄死的那个宋之问也配谈禅?不过倒是很配我那好弟弟。”

王奎为难道:“陛下,这琴和琴谱,微臣如何处置?”

天子似笑非笑道:“既然他送给你的,你便收着,当个警醒。”

王奎道:“谢陛下。微臣先退下了。”

天子道:“王爱卿,不急。朕这有两个奏本,你看看如何处置为好?”说完,拿起案几上的奏本,示意路继恩交给王奎。

王奎接过一看,一本是秦王的,一本是参知政事和谷的。满怀疑惑地打开仔细看了,脸上神色也越来越精彩。看完后,又翻出前一本来看,实际上心里已经在琢磨。晋王刚刚有交代,得帮着秦王,可这事如何帮?秦王如能和和谷结亲,无疑是对秦王有好处的,这意味着加上他王奎,政事堂仅有的两位参知政事都支持秦王。而且以和谷在儒林的地位,也可以为秦王争取到很多文臣的支持。关键是话如何说?太明显了,惹天子忌讳;不明显,又帮不到秦王。王奎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礼记.大学》里的话,道:“圣人曰:‘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秦王与马姑娘相识在前,马姑娘认亲在后,按照圣人之意,陛下应当赐婚。”

天子不动声色道:“那朕要是不同意赐婚,会如何?”

王奎儒学底子有限,怕的是天子继续问为什么要同意赐婚,他是真想不出还有什么圣人之言可以抬出来。天子现在反问,王奎心里便安定下来。他是弄权谋的,史书他读得烂熟,于是回道:“陛下忘了前朝李恪之事吗?”

李恪是前朝李唐太宗第三子,母亲为隋炀帝之女杨妃,也是两朝皇室血脉。因为太宗第二子过继,因此是太宗名义上的第二子。太宗喜欢李恪聪慧勇武,不喜欢长子李治懦弱愚笨,想立李恪为太子,但最终听了李治舅舅、宰相长孙无忌的话,立李治为太子。而李恪后来却因此被长孙无忌陷害至死。李治死后,最后被自己的皇后武则天篡位,导致许多李唐皇室遇害。李唐灭国后,李恪反而被后来的南唐国主尊为祖先祭祀,李治之后则全部被杀。

王奎虽然只是简单回了一句话,但这句话背后隐含的意义,不得不说是在天子心里投下一块巨石。王奎素来与两位皇子关系不睦,这是众所周知的。这时在天子看来,王奎说话是最为公正的,这也是天子咨询王奎的原因。圣人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大抵便是如此。

天子听了,良久不语,文德殿一时陷入寂静。

最后天子道:“王爱卿退下吧。”

王奎躬身道:“谢陛下。”

王奎回到政事堂,开始处理政务。

他拿起旁边的奏本来看,没想到第一本便是秦王奏请设立交子务,荐取齐王为三司副使,兼领交子务的奏本。王奎细看了几遍,又观察对面和谷的神色,然后召来属吏问道:“这是刚送来的奏本?”

属吏忙躬身答道:“禀王相公,确是刚送来。我依例呈送王相公。”目前政事堂只有两位参知政事,两人平起平坐,并无明确分工。所以政事堂属吏们的惯例,便是将送来的奏本按照一人一本轮流分配,两不得罪。

王奎听完,有了主意,又从一堆奏本中翻出两本,连同秦王的奏本一起递过去,道:“这些奏本非常重要,你送去宫门交给内侍,请他速速交给陛下处置。”这个时候,王奎得开始避嫌,免得天子察觉他帮秦王,所以没有亲自送去。只是照例和其他两本需要较急处理的奏本,一起转交。

因此,天子很快就拿到了秦王的奏本,仔细看过后,对路继恩道:“今晚在福宁殿设宴,你去请太后、皇后、淑妃,与两个哥儿。”

路继恩听了,忙去张罗。

到了晚间,福宁殿,天子一家难得聚在一起。太后坐在上首中间,天子和皇后陪侍在两侧,淑妃在天子一侧,再下是秦王,齐王则陪坐在皇后下首。

太后笑容满面,看着桌上儿孙,问道:“天子今日是有什么喜事?”

天子道:“今日朕收到二哥儿两本奏本,甚为高兴,便请娘亲一起高兴高兴。”

太后道:“是什么好事,让天子如此高兴,说来给哀家听听。”

天子道:“第一本是设一个交子务,百万贯本钱,朝廷出四十万贯,二哥儿出十万贯,商人们出五十万贯,年可获利七十五万贯,朝廷可得六成。这可是不用直接向老百姓征税,就可以让朝廷财力增长的好办法,解了朕燃眉之急。”

皇后道:“二哥儿,你这十万贯可让我也出些,宫里头也活络些?”

秦国公巴不得,忙起身道:“母后愿意放些本钱支持儿臣,儿臣感谢还来不及。只是不知道父皇批了没?”

天子在旁笑道:“这等好事,朕哪能不批?不批岂不成了昏君?”

齐王见状道:“父皇,儿臣愿领这交子务,为父皇分忧。”

天子笑道:“二哥儿荐取的便是你。”

皇后闻言,脸上笑意盎然,看着秦王道:“二哥儿晓事,没让我白疼。”

齐王也忙起身道:“为兄也要谢二哥儿举荐。”

秦王欲起身回礼。

天子摆摆手道:“这事便定了,朕说第二件事。朕要为二哥儿赐婚。”

秦王只得坐下。

太后道:“哪家的闺女?”

天子道:“便是原来二哥儿府上的马姑娘。朕这次从幽州回来,路上见两人情投意合,便成全了。”

太后问道:“天子说的这马姑娘家世如何?”

天子道:“二哥儿说是商贾之女。”

太后微微有些不满,道:“门第是不是低了些?”又看着秦王道:“二哥儿,真是你自个挑的?”

秦王方才得空说话,道:“回太后,是孙儿自个挑的。”

皇后在旁道:“两情相悦便好。”

太后白了一眼皇后,没有再说话。

秦王忙躬身道:“谢太后、谢父皇、谢母后。”

淑妃只是一直看着自己儿子笑,一直没有说话。这时也起身欠身道:“妾身谢过太后、谢过陛下,谢过皇后姐姐。”

天子摆手道:“一家人难得一聚,便不要这些虚礼了,用膳。”

阅读承天启汉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承天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