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朱元璋好圣孙到千古一帝」

第二十三章 为取士公正,分卷南北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皇爷爷!”

朱雄英驳斥完李缮长,转身向朱元璋行礼说道:“既然诸位臣工反对单独开设恩科北榜,”

“为了取士的公正,照顾天下士子的情绪,稳定大明江山社稷。”

“孙儿认为,可根据我大明如今的实际情况分南、北卷进行考试。”

“并于每科所取百名士子中,择优录取。”

“如南士可取五十五人、北士三十五人、中取十人。”

“如此既能照顾南方士子拳拳爱国之心,亦能使北方士子实现报效朝廷的愿望。”

话落,整个大堂中针落可闻。

“分南北卷考试?”

“此法似乎倒是妥当。”

“这样确实能照顾天下士子。”

“皇太孙这个提议着实可以一试。”

“......”

大堂中的群臣,在短暂的沉默之后,都在下面议论纷纷。

“陛下!”

好一阵,户部尚书曾泰出列道:“臣以为,皇太孙所言之取士分南北卷进行考试,完全可行。”

“如此既能照顾南方士子,亦能使北方士子为朝廷所用。”

“陛下,臣附议!”吏部尚书李信出列道。

“臣,附议!”

“臣,附议!”

“......”

随着六部尚书,邵质、宋讷等出列赞同朱雄英所提建议。

朱元璋黑沉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微笑。

一旁的皇太子朱标,更是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的儿子。

这臭小子,倒是越来越聪慧了。

立国以来,一直困扰着朝廷的取士之法,两句话就让他给解决了。

嘿嘿,不愧是老子的儿子,行!

“哈哈...”

最后朱元璋竟是放声大笑起来,走到朱雄英身边,轻轻拍了拍爱孙的小脑袋。

笑着看向众臣道:“既然诸位爱卿对卷分南北进行考试没有异议。”

“太子,吏部,礼部还有国子监,翰林院。”

“你们下去商议商议,看看这南北分卷考试具体如何实施。”

“定下来之后就将此策颁布天下。”

“最迟在洪武十七年,要开始我大明的第二次科考。”

“诺!”

......

朝廷将在洪武十七年,举行中断了十多年的科举考试的消息,很快就在士林间传开了。

皇太孙向皇帝提出的分南卷,北卷进行考试,更是在众多的士子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如此分卷考试,绝对是一个创举,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国家取士的公正。

这让诸多北方学子对皇太孙异常的感激。

在学子们的欢呼声和赞美声中,大明洪武十五年九月初六日的大朝会到了。

红彤彤的日头,自紫金山间缓缓升起。

温暖的阳光洒在金灿灿的琉璃瓦上,照得整座紫禁城熠熠生辉。

红墙绿瓦的春和宫端明殿内。

早早起床的朱雄英,在太监宫人的伺候下。

穿上白色里衣,外罩一件红色织金丝蟠龙太孙常服、束发、腰围玉带。

在镜子前照了照,看着里面唇红齿白的翩翩小少年,朱雄英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

“朴无得!”

朱雄英唤来朴无得道:“走,春和殿。”

“诺!”

春和殿外。

朱雄英老子,皇太子朱标今日里穿得也很隆重。

除了没有戴冕琉,却穿上了平日里上朝时才穿了的大红色朝服。

“孩儿拜见爹爹。”

从端明殿走来的朱雄英,看着已经在春和殿外的朱标,赶紧上前叩首参拜。

“行啦,起来吧!”

朱标看了眼自己的儿子,微微一笑说道:“走,咱父子俩一同上朝。”

“诺!”

......

“咚...咚...咚...”

随着紫禁城角楼上的钟声响起,奉天殿正前方的奉天门缓缓打开。

“上...朝...”

“百官觐见。”

奉天殿前,巨大的汉白玉台基上,随着一名太监的高声唱和。

奉天门两侧的东角门、西角门同时打开。

身着绯袍,青袍,绿袍,胸前绣着各式飞禽走兽的大明文武官员们自两侧的角门鱼贯而入。

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三千七百名来自全国各地,身着儒衫、头戴方巾、脚踩长靴的儒士秀才。

“呼...啪!”

奉天门前,一名太监将上朝的朝鞭重重的甩在地上,发出震耳欲聋的清脆声响。

大明皇帝朱元璋的銮舆,在这声鞭鸣中自华盖殿缓缓而出。

无数锦衣卫护卫着朱元璋銮舆,皇太子朱标、皇太孙朱雄英,向着前面的奉天殿行去。

“呼...啪!”

又是一声朝鞭的清脆鸣响,朱元璋的銮舆来到了奉天殿前。

“皇上驾到!众臣跪拜,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的山呼声在紫禁城的上空久久回荡。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阅读大明:从朱元璋好圣孙到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明:从朱元璋好圣孙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