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朱元璋好圣孙到千古一帝」

第二十五章 皇太孙如此,是乃我大明之幸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这大明洪武十五年的九月,天气还算不错。

连续多日都是晴空万里。

这日一大早,日头还没有爬上紫金山头。

窗外树梢上,已经起来觅食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端明殿内。

朴无得领着一群宫女太监,正在为刚刚起床的朱雄英梳洗打扮。

今日大本堂有早课,他必须在辰时三刻也就是早上的七点四十五分前赶到。

待梳洗完毕,朱雄英走到房间里头那张巨大的铜镜前,满意的点点头。

只见铜镜中的他,身着玉白色织金丝蟠龙服。

因为里衣是白色的原因,连他的领子和袖口都是白色的。

头上戴着顶黑色小纱帽,腰间围着铜扣玉带,脚上是一双厚底儿的朝靴。

“皇太孙殿下,时辰差不多了,该用早膳了。”

身材微胖,穿这件葵花胸背团领衫的端明殿管事太监朴无得,在朱雄英边上恭敬的说道。

“行,传膳吧!”

“诺!”

因朱雄英的要求,端明殿的早膳比较简单。

今日是一碗稀粥,一小碟儿腌制的咸菜,两个羊肉馅的包子,外加一小块宫廷秘制的鹿肉。

津津有味的将早膳全部吃完,朱雄英这才心满意足的拿着手帕擦了擦嘴巴。

“朴无得!”

吃饱喝足,眼见着天色差不多了。

朱雄英唤来一直在边上伺候的朴无得道:“今日里上课叫上两名侍卫一起过去便是,不用带那么多人。”

“诺!”

说完,朱雄英站起身,走到旁边的一个架子边,拎起挂在上面的马皇后亲自给他缝制的‘单肩斜挎’小书包。

轻轻往肩上那么一挂,就‘大摇大摆’的走出了自己寝殿。

读书就要有读书的样子,书包得自己背。

寝殿外,一顶专供朱雄英平日里使用的肩舆已经准备就绪,几名健壮的太监恭敬的站在肩舆一侧。

“殿下!”

朴无得小跑到肩舆旁,向着朱雄英谄媚的笑道:“您请。”

看了眼肩舆,朱雄英不屑的翻了个白眼道:“咱又不是那七老八十,走不动路的老头,用不着肩舆。”

“传令,我端明殿日后凡上下学,以及非必要,我不乘肩舆。”

肩舆这玩意儿,人坐上面看着威风。

实际上在朱雄英看来,这就是个害人的玩意儿。

年纪轻轻出个门,若还需要乘这玩意儿来代步,就是个半瘫。

说着,朱雄英迈开步子,径直绕开了肩舆,出了寝殿前的院子,向着端明殿正门走去。

从端明殿正门出,绕过外头的影壁,就来到了春和宫正殿春和殿一侧的回廊。

沿着回廊,走不了多久就是春和宫的正门,春和门了。

一路上看着年纪小小,在一个太监和两名锦衣卫护卫下,走起路来很有派头的皇太孙。

正在清扫宫道的太监宫女们,赶紧退到了边上。

皇太孙虽小,却始终是这大明天下的主子之一,他们可不敢冲撞了。

出得春和门,便是景阳门。

从这里可以沿着回廊向西走上个几百步,然后南向再行小半刻钟,便可到大本堂所在的文华殿了。

不过今日的朱雄英看天色似乎还有点儿早,就没有选择走回廊。

而是出了景阳门,沿着春和宫中轴线的上御道直走,过金水河上的石桥。

从古今经籍库、八宝库外的宫道,绕到的文华殿。

等他赶到文华殿的时候,太阳刚刚挂在紫金山巅。

大本堂在文华殿后殿主敬殿东侧。

走进大本堂的院子,除了几位早已在此等候皇子、皇孙、公主、郡主们上课的夫子外。

似乎还没有哪位皇子、皇孙、公主、郡主先到的。

看着在屋檐下,笑眯眯的望着自己的邵质、宋讷、吴沈三人。

朱雄英快步上前,向三人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道:“学生见过邵夫子、宋夫子、吴夫子。”

“哈哈...”

邵质抚着下巴上留着的几屡三羊胡笑道:“皇太孙殿下,今日你又是最早的一个。”

闻言,朱雄英很谦虚礼貌的说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学生不敢耽误。”

“哈哈哈...”

邵质听得眉毛扬起,高兴的说道:“皇太孙有这样的觉悟,实乃我大明之幸。”

说着,邵质转向宋讷和吴沈道:“两位翰林,你们觉得了。”

“是极,是极!”

宋讷和吴沈很是满意的看着朱雄英这个他们教导出来的学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多谢三位夫子的夸奖!”

朱雄英再次谦虚的朝着三人行了个礼。

这才走到了三人身边,同他们一起等着即将前来上课的皇子皇孙们。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阅读大明:从朱元璋好圣孙到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明:从朱元璋好圣孙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