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朱元璋好圣孙到千古一帝」

第三十一章 打仗,真他娘要不得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嗯...”

淅淅沥沥的小雨中。

朱雄英捏着下巴跟着朱元璋缓步走在皇城外的护城河边上。

身侧朴无得和另外一名奉天殿的值守太监,各为朱元璋和朱雄英撑着把油纸伞。

周遭人声鼎沸,垂杨舞动。

“爷爷!”

好一阵儿,朱雄英似乎想到了答案,答道:“爷爷罚孙儿抄写《太平治要》是想借此告诉孙儿,和平来之不易,若非必要不能擅起兵戈。”

朱元璋听了,微微一笑,伸手摸了摸爱孙的小脑袋,说道:“不止于此。”

“卖烧饼喽,热乎乎的烧饼嘞!”

忽然,一阵小贩的吆喝声传到了爷孙俩的耳中。

循声望去,只见前面不远处,靠着护城河岸,一人粗的大槐树边上。

用四根木头支撑起的简易棚子里,飘散着淡淡的白色炊烟。

一个三十多岁的壮汉,正在那里卖力的吆喝着。

朱元璋闭着眼,深吸了两口,有些馋嘴地砸吧了两下,说道:“嗯,这烧饼的味道正宗。”

“上面应该是洒了不少的黑芝麻,料用得足。”

“走,孙儿,过去尝尝。”

“好嘞!”

说着,爷孙俩快步向着那雨中的烧饼摊走去。

“几位客官,要吃烧饼吗?”

远远地,烧饼摊的中年摊主,一甩手中的白帕子,笑眯眯地迎向了朱元璋,朱雄英爷俩。

很热情的介绍道:“我们家的烧瓶在这护城河一带可是出了名的好吃,几位客官要不要试试。”

“试试!”

朱元璋咧嘴一笑,大手一挥。

没有任何顾忌的坐到了棚子里一张擦得很是干净的桌子边。

“孙儿坐,咦!”

刚坐下,朱元璋伸着脖子嗅了嗅,看向摊主道:“这边有卖羊肉汤吗?”

“有!”

摊主笑着指了指对面的一间铺子,答道:“那家陈记,专门是卖羊肉的。”

“他们家的羊杂汤,可是咱们这一带出了名的。”

“听说打忽必烈那会儿,他们家的老祖就开始卖羊肉了。”

“哟!”

朱元璋听了也发出一声惊叹道:“那得有个百十年了。”

“朴不得!”

“在!”

说着朱元璋唤来跟着他的那名太监道:“你去,去对面的陈记铺子给咱买个两碗羊肉汤来。”

“诺!”

被唤作朴不得的太监,赶紧向街对面的陈记铺子走去。

卖烧饼的摊主见朱元璋朱雄英这对爷孙,居然是主子,跟着他们的这些壮汉只是仆人。

立马就变得有些小心翼翼起来。

不过还是認不住好奇地问道:“老爷子,向您这样的大户人家,还吃咱们这种烧饼啊?”

“嘿!”

朱元璋听了笑着道:“瞧你说的,这烧饼可是美味儿啊。”

“别看咱现在人模人样的,以前也是个苦哈哈。”

“年轻那会还因为活不下去,出家做过和尚,当过乞丐。”

“直到咱大明朝建立了,这才过上了几天太平的日子。”

“咦,您这经历。”

那摊主听了,一边烙着烧饼一边说道:“可是跟咱洪武皇爷有得一拼哦!”

“可不!”

朱元璋的话匣子也打开了,说道:“咱后来也跟那元人干过了。”

“啧啧,不得了!”

摊主翻来覆去的烙着烧饼问道:“那您可是当过兵?”

“当过!”

朱元璋毫不避讳的说道:“打红巾军起义那会儿,咱就当兵了。”

“算算也得有个十几二十年了。”

“那更不得了了!”

摊主把烙好的几块烧饼呈上,在一旁很是羡慕的看着朱元璋说道:“以您这资历,怕不是跟着洪武爷当大官的吧?”

“啥官不官的。”

朱元璋摆摆手说道:“咱就是个泥腿子,到哪一步咱都不敢忘了年轻时的遭遇哦!”

“嗯!”

摊主听了,向着朱元璋竖起个大拇指道:“听您这话,就知道老爷子您是实诚人,一点儿不来假的。”

“不瞒您说!”

摊主跟朱元璋聊着也来了兴趣。

随意的端来一把椅子,坐在朱元璋旁边,说道:“咱爹,也当过兵,也是打红巾军那会就开始跟元人干。”

“不过,他没您这气运,跟错人了,跟了张士诚。”

“后来张士诚败了,我爹就跟着投降了,然后就做了个普通百姓。

“幸好有个祖传的手艺,这些年日子过得倒还是可以。”

“哈哈...”

朱元璋听了爽朗的笑道:“日子过得可以就好。”

“这人嘛有吃有穿,儿女绕膝就是最幸福的。”

“老爷子这是大实话!”

摊主笑着道:“咱普通老百姓也没啥要求,别打仗,有得吃有衣穿就是最好的。”

“打仗,真他娘的要不得。”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阅读大明:从朱元璋好圣孙到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明:从朱元璋好圣孙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