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311章 心疼哥哥~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正文卷第311章心疼哥哥~三婶您挺好的吧~

好,李雪大姑娘了

三婶笑着拉住了李雪的手,看了李学武一眼,道:又出差了?

去了趟越州

李学武也是在车上才知道,昨天晚上三叔和三婶一家就来驻地看他们了。

可李学武不在,这才约的今晚一起吃饭。

三婶笑着道了一句辛苦,让了李学武和李雪赶紧上楼,洗手就吃饭。

还是包的饺子,可今天的饺子明显就比他来的那次要好。

不是馅儿好,也不是面好,而是气氛好。

三婶心里的疙瘩解决了,三叔看着也高兴了,吃饭的时候一个劲儿地劝着酒,非要喝点。

李雪可知道二哥的酒量,前天眼睁睁的看着他把一桌人都喝趴下了,赶紧拦住了三叔。

言及前天的酒宴,李雪只当是三叔家,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三叔听着她讲那天都有谁,又是怎么个情景,只觉得侄子越走越高,未来不可限量。

而三婶却是神情微动,显然还是低估了大哥家的老二。

她的工作得到安排,自然信服李学武丈人家的能量,可也忽略了这件事本身的意义。

如果李学武没有这个地位,就算是丈人家再有能量,又能给她几分薄面?

所以想及如此,也是忍不住多看了李学武几眼。

李学武倒是没在意这些,李雪这半年来开朗了许多,在单位学着严肃刻板,在家的时候难得放松。

三叔一家都是自己亲人,话语里没有什么所忌讳的,也就由着她闲话。

李学函听的津津有味,尤其是想象坐了一桌的大人物,二哥叱咤风云,一个个将对方摆平,何等的了得。

他嘴里连连称奇,询问二哥如何做到的。

李学武却是笑着看了他一眼,说他还没到学喝酒的年龄。

李学函哪里是乖宝宝,平日里都是做给他妈看的,其实早就尝过他爸的酒了。

只是喝着觉得辣,也没什么美妙。

再听姐姐一讲酒桌上的事,他这才清楚喝酒是干嘛用的。

原来是干人用的!

不然为啥他们喝酒碰杯的时候都说干!?

李雪可能是想家了,也可能是见着三叔一家高兴,小嘴叭叭叭的说着。

李学武的话不多,吃过饭以后,他同三叔站在阳台上抽烟,说着即将离别的话。

李雪则是同三婶和李学函在客厅叽叽喳喳的热闹。

京城到羊城的距离,是李学武同三叔一家千里相会的难得,也是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纸短情长。

这个时代就算是有了快捷的交通工具,可忠孝难两全的事永远在亲人之间存在。

李学武理解三叔的心情,陪他说了好多话,也说了好多家里的话。

思乡之情,聊以慰藉,送兄妹两个回去的时候,李敢还有些忍住眼眶湿润。

他是铁打的汉子,可看着侄子和侄女,就忍不住想念老娘。

游子的心是他乡的蜜也迷不住的向往,是无论功成身就,还是落魄迷茫时的规程。

李学武也是一样,出差整半个月,思念亲朋,思念好友。

二十七日,周一。

上午,李怀德在景玉农和李学武的陪同下,在驻地给所有驻留人员开了个晨会。

鼓励他们坚守岗位,为展销交易会做好销售保障工作,再创佳绩。

而后,由驻留代表苟自荣做表态发言,坚决执行领导的期望和要求,高标准,严管理,力争优秀地完成展销会任

务。

送了展销人员上车离开,李学武又同李怀德一起,与主持展销工作的景玉农开了羊城最后一个工作会。

李学武在会议上交代了他主持的几个项目工作重点,又将持续开展交易会展销工作的后续关键做了交接。

尤其是在与外商,与兄弟单位持续合作和关系维护上做了重点交代。

轧钢厂的交易会工作还要继续,人脉还需要维持,尤其是在羊城的几个已经敲定合作意向的单位,更需要维持关系。

不能人走了,关系凉了,到时候再开展合作就不好看了。

李学武也是在离开前,分别给这几家单位通过电话,做了告别和发出进京邀请。

他是很爽快的人,应允承担大家在京的食宿,请他们一定要来玩。

甭管人家是不是真的打算去,你这么主动的邀请,人家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你再找人家谈合作,人家就是没去你那,也会记得你的人情。

人际交往是个很麻烦,又很有必要的社会活动。

如果可以的话,李学武就想三五知己,二八好友,简单的亲戚之间往来。

但只要从事社会活动,参与正治工作,少了社交就等于自毁前程了。

社交是什么?

社交就是面子,就是李学武陪着李怀德带队等车的时候,有好多单位的领导都来送行。

今天是轧钢厂走,明天又是哪个单位领导提前离开,在羊城的,只要关系好的,就得去送送。

你说浪费这时间有用吗?

有的人觉得有用,因为在铁路站台这边,依旧有人在跟李怀德谈工作。

而有的人就觉得没用,比如文宣队的姑娘们,她们已经收拾好了行李和卧铺,看着站台上那些老男人寒暄,只觉得虚假。

小玲,你洗脸不?

周苗苗从车厢尽头的卫生间回来,手里还端着塑料洗脸盆。

这是她们从交易会上买的,现在看很时髦的,轻巧又结实。

她喊周小玲,主要是问她要不要用自己的香皂,上车前周小玲还念叨着香皂忘带了的。

周小玲坐在车厢窗边的座位上,手撑着小桌板,目光望着窗外,好像没听见她说话一样。

周苗苗看了她一眼,又顺着她的目光往窗外看了看,原来是李副处长陪着李主任站在那边跟前来送行的其他单位领导谈事情。

眼睛里全是他了~

周苗苗故意用手在她面前晃了晃,惹得周小玲一愣,随即娇嗔了起来。

呀~说啥呢~

啧啧啧~

潇潇连连啧舌,捧着那本来时没看完的书靠在床铺里面对她俩摇头。

你还笑话我~

周苗苗点了点潇潇的脑门,小声在她耳边说道:你的英雄被要被她抢了!

潇潇却是没在意地看着手里的书,抿嘴回道:英雄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我愿意看到他有更多人喜欢。

你还挺高尚~

周苗苗被周小玲咯吱着,嘴里嗔了一句,回头就跟周小玲笑闹了起来。

潇潇撇了她俩一眼,又看向了窗外,那边的寒暄已经结束,领导们也都登车了。

她们在硬卧车厢,领导们在软卧车厢,隔着一道门,隔了一座山。

火车慢慢滑动,沿着铁轨,奔向北方。

-----------------

归程不比去时紧张,却依旧是很忙碌。

李怀德和李学武充分利用了火车上的会议室和办公室,整理着从羊城带回

来的工作。

十月份就要结束,交易会所带回来的收获要平稳落地,京城这边的工作又要重新拿起。

栗海洋和沙器之带着办公室的人也在忙着,一边是李怀德和李学武交代下来的材料整理和总结,一边又是两位领导到京后就要开展的工作会议内容。

期间李怀德和李学武开了几个小会,就钢城工业生产基地和京城轻工业生产基地的问题做了沟通和交流。

而针对津门开始布局的贸易管理中心,也要在年底前实现整体调整和补充。

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工作效率出奇的高。

一个能看到更远,一个精通业务,提交上来的问题都在沟通中有了明确的答案。

李学武作为管委会副主任,还主持整理制定李怀德接下来一个月的工作计划。

结合年终总结,他帮李怀德安排的工作直接排到了十二月底,甚至有一些长时间的工作,期限延迟到了明年。

李怀德看着那一长串的工作计划也是有些后悔让李学武来主持这项工作了。

这还是基础工作计划呢,不包括他要求做的,也不包括临时变动。

栗海洋以前给他做计划可不敢这么整,不是要累死领导的节奏嘛。

可李怀德拿着铅笔在上面挑选可以移交给其他领导,或者直接甩给李学武的工作,愣是找不到。

不是项目找不到,而是李学武在后面备注的意见和参考信息容不得他假手于人。

大半夜的,他坐在火车上,心情跟喧闹的火车声音一样,咯噔咯噔的。

实话实说,他真后悔以前觉得李学武是个当秘书的好材料。

就这么安排,哪个领导能受得了啊,没有娱乐,没有消遣吗?

栗海洋看着他皱眉,心里也是咯噔咯噔的。

他给李副主任提交的整体框架,包括计划中李主任要做的工作。

可在计划从李副主任手里返回来的时候就变样了。

从薄薄的一叠纸,变成了厚厚的一本书。

你要说它是工作计划也行,但你要说它是轧钢厂未来一个半月的工作指导意见书他更觉得恰当。

其实在栗海洋看来,真要按照李副主任所制定的工作计划来,不用李主任在,就是栓条狗也能行。

就在李怀德纠结的时候,车上的广播站里突然传来了一阵滋啦声。

还没等李怀德回过来神时,平时保持安静的广播里突然传来了全车广播:

今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捣蛋载荷试验,捣蛋运行正常,荷蛋在预定的距离精确地命中目标实现爆炸。

嗡~!

李怀德手里的报告一下子落在了办公桌上,而他明显的能听到前面车厢传来了热烈的欢呼声。

栗海洋猛地转身,拉开包厢门,欢呼声更真切地传了进来。

而隔壁李副主任这个时候也从包厢里走了出来,满脸欣喜地看了他一眼,便走进了领导的包厢里。

好消息啊~

李学武笑着应了一声,满脸笑意地看着李怀德,看着他不住地叨咕着好消息。

李怀德也是有些坐不住了,听着前面车厢里的欢呼声,带着李学武便往会议室方向走。

他们刚进了会议室,便见轧钢厂职工们从另一个车厢涌了过来,大家的脸上都带着欢呼雀跃,激动万分。

好消息!

李怀德摆了摆手,道:这是我惦记了许久的一声回应,是轧钢厂默默付出的凭证!

好!~~~

其实有不少职工都知道

,厂里接了保密项目,关于哪方面的,他们猜也能猜的出来。

只不过生活范围和工作环境限制,大家知道了也不说,只是闲聊时才会提那么一两句。

现在这一声震天响,终于是让这个话题有了答案。

而这一声响天彻底之后,他们的脊梁骨突然就硬了,腰再也不用弯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再欺负我们,恐吓我们!

车厢里大家欢呼,鼓掌,还有激动落泪的,咬着牙使劲拍着已经红了的手掌。

而列车前段车厢也在欢呼,也在庆祝,这一刻不仅仅是轧钢厂人的胜利,是全国人民的胜利。

事实证明,外国人能做到的,国人也能做到,甚至做的更好。

今日我们在落后,明天我们要奋斗,后天我们励志赶超!

没有不服输的精神,也不会有今日的成绩,没有全工业的努力,哪里来的挺直脊背。

人家都说出门在外,面子都是自己给的,要李学武说,这面子还真就必须自己给。

从会议室里回来,李怀德难忍激动的心情,叫栗海洋拿了白酒,给李学武倒了一杯,两人轻轻一碰,一切尽在不言中。

年初两人去了一趟边疆,就是对这一声响最好的见证。

时代的丰碑已经扎根站稳,他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

李怀德这杯酒算是庆祝,也是感谢李学武这一路的支持和陪同。

满饮过后,李学武笑着说道:咱们的信心更强了,工业发展进程从今天开始翻篇,进入新时代了。

李怀德笑了笑,自然明白李学武话里的含义。

他说的不是一声响过后,全国的工厂都能技术革新,产业进步。

而是说发展目标和方向,自我变革和奋斗的信心要发生改变了。

以前我们是防着,现在我们要争取,要奋斗了。

人心所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李怀德笑过之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经济工作可能更难做了。

李学武的笑容也逐渐收敛,思及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这一声响过后所带来的影响,他也清楚地感受到了贸易合作上的压力。

这一声响跟前面的那一声还有所不同。

前面的那个没长翅膀,现在这个长了翅膀,说不定就飞到哪去了。

人最艰难的时候是哪个时期?

就是你站起来的过程中,承受本身的压力,还有外在的压力。

站的越快,压力越大。

这个时期所有项目,所有对外的环境都会发生质的改变。

这是必然要出现的

李学武目光坚定地说道: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挡,也不可以阻挡咱们站起来

哪怕是舍弃,哪怕是多奋斗几年、几十年,也要先解决脊梁骨的问题。

李学武的话直透人心,让站在门口的栗海洋和沙器之如醍醐灌顶一般,从头皮麻到脚跟底。

李怀德也是点头承认这一点,但他更可惜当前的大好形势。

今日中华之崛起,必然要牵动整个世界格局的改变。

而早有瞩目的外界一定会对今日之事做出必要的回应。

他不是怕了,也不是心疼钱,就是觉得有些可惜。

但真要论起来,这一声响无论什么时候响,都是应该的。

越早越好,哪怕没有交易会,哪怕没有这次获得的机遇。

爱国,不分高低贵贱。

要警觉啊

李怀德缓缓地说道

:想办法联系到玉农同志,告诉她,坚决扞卫交易基本原则,要慎重对待这件事引起的变化,时刻警觉外来因素干扰。

明白

栗海洋听到领导讲完,没有其他叮嘱,这才转身去了无线电室。

沙器之走进包厢,给两人倒了茶,又退到了门口。

李学武思索片刻,道:回京后,应该尽快完善经济贸易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结构

我建议,针对外贸工作应该成立专门的办公室,全面负责情报收集、贸易管理、合作协调和其他组织工作

尤其是在与其他项目管理办公室进行工作对接时,要起到应管尽管,全面服务的作用。

李怀德点了点头,皱眉道:这件事你抓一下,看看谁比较合适负责这个业务,回去后就要办。

答应了李学武的请求后,李怀德又提醒道:要严肃注意外部形势变化,必要时要有一定的制约手段

尤其是在对外贸易上,不能出现污水倒流的现象

他还是比较在意思想上,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变化,更担心对外贸易的发展引起一起局部的负面反馈。

李学武认真做了笔记,答应回去后就组织研究,针对相关的问题展开业务学习和纪律学习。

抓思想,抓纪律,不是放弃对外贸易,而是调整自身形态,以更好的方式去合作。

钱是李怀德自己辛辛苦苦赚回来的,他哪里舍得丢弃。

这么严肃,这么认真,就是在保护这些项目平稳着陆。

阅读四合院之饮食男女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