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世纪当首富」

第35章意外的收获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当陈策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时候,事情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无比尴尬的地步。

商人们或许会为了利益而痴狂,甚至陷入赌徒一般的境地。可绝大多数的商人总会在危机来临之前意识到风险,这一点往往比赌徒要清醒许多。

所以当商人们开始在期货交易中将价格越炒越高的时候,大家其实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存在,并且很多商人开始小心翼翼的出手期货合约了。

然而商人们往往在这种时候又会变得格外谨慎,他们会担心贸然出手会使得价格一泻千里,从而让自己成为最后的接盘侠。

而另一方面他们依旧会有不甘心的想法存在,担心自己判断失误,一旦继续交易下去,在出手后价格又继续攀升,从而让他们错失一次赚钱的机会。

所以商人们一时间变得有些纠结,手里捏着正在涨价的期货合约变得十分犹疑,以至于期货市场上的订单价格开始放缓增速,无限趋近于那个临界值。

当这种信号出现的时候,陈策其实就已经看出了暴风雨即将来临,只不过因为期货交易才刚刚出现,大家还不是完全了解市场才会有所迟疑,这也算是最后的一次补救机会。

正当陈策犹豫着要不要补救,又或者是总督府会不会出手干涉的时候,期货交易所正式营业的第一天总算是结束了。

所有参与交易的商人纷纷带着期货合约离开,只不过大多数人在离开之前都显得有些担忧,因为所有人都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当大家回去冷静一夜之后,第二天一定会有人率先开始降低价格出售期货合约,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商人都能够继续持有合约等待价格波动的,大概率总会有人在已经赚钱的基础上选择提前离场。

而当第一份降低价格的合约交易出现之后,恐慌性的抛售就会成为唯一的可能。

期货交易所第一天的交易结束了,但是那些走出交易所的商人们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自发性的全都给陈策发了帖子想要和陈策见面。

陈策一口气收到了上百份拜帖,基本上就知道了大家都在担心些什么,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把所有商人都邀请进客栈,在自己曾经开会的那个大院子里一起招待这些商人。

上百名各国商人各自聚集在自己相熟和信任的朋友身边,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小声讨论着即将发生的事情,也非常有默契的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陈策这个期货玩法的发起者身上。

陈策在和那些商人见面之前先一步见了那五家合作商,只是简单的交流了几句就印证了自己的推测。说实话陈策自己也有点发慌了,甚至意识到了自己玩的太过火了。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是专业人士的危害性更大,绝大多数给予他人造成最大伤害的都是外行人。

就好像职业军人虽然在真正的战争面前掌握了最大的破坏能力,但实际上发动战争的人很少会是军人,往往那些躲在背后的野心家才是罪魁祸首。

陈策无形中以一个外行的身份挑动了期货和早期金融市场,由此引发的金融乱局自然而然就只能算是陈策这个外行人带来的结果。

商人们还算冷静,这并不是说他们就真的完全信任陈策,而是大家都是来赚钱的,即便陷入了这么一场变故之中,大家还是愿意通过协商的方式尽量减少损失,而不是直接套现离场。

这一点其实才是大部分商人们的想法,因为当前时代能够来马尼拉做生意的商人都是实力强大的各国海商,而不是那些抗风险能力很小的一般散货商人。

站的高才能看的远,这也是海商们愿意协商结果的主要原因。大家都很清楚这次事件一旦解决不好,结果很有可能就是整个马尼拉贸易体系崩溃,他们彻底失去马尼拉这个贸易平台。

到时候西班牙人就算运来了白银也无法获利,不能获利就不会继续运输白银过来,从而各国海商好不容易维持着的稳定贸易渠道就会断绝,而如今南洋这边又根本没有一个可以替代马尼拉的贸易市场存在。

说白了就是大家不怕这一次的损失,大家更在意的还是马尼拉贸易体系的长久存在,这也是大商人们没有第一时间恐慌性抛售,直接让价格崩盘的主要原因。

不是在夸赞这些人有大局观,因为事情也是由他们的贪心引起的,所以至少在道德层面上,他们也无法职责陈策。

在后院一间客房中,陈策无奈的给出了自己一些浅薄的意见,那就是暂时用股票和股市的提前出场来转移这次危机。

说白了就是劝导商人们自发形成公司,然后尽快核算好各自公司财产而在陈策即将开办的股票交易中心来上市。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一些海商来合资创办上市公司,进而由这些公司来承接某一类商品涨价的后果。

陈策不懂金融运作,所以就只能用这种分摊责任的方式来稳住这次危机,同时也算是摆明了告诉所有商人,大家承担的那部分商品很有可能就被你们的公司垄断,只要大家一起联手拖延住这次涨价的危机,那么垄断的上市公司将会在未来为大家带来丰厚的回报。

这种抱薪救火的方案就是陈策目前能够想到的最佳解决方案,说白了就是让价格各自抱团承担部分损失,以此来保证马尼拉港这个贸易平台继续存在而不会受到影响。

此外就是陈策缺德的提出了引入荷兰商人的机制,让大家尽可能的把这一次涨价的后果和商品卖给荷兰东印度公司,这也算是转嫁危机的一种手段。、

如今能够承担危机损失的只有荷兰东印度公司,他们刚刚在雅加达建立殖民地,后续很快就会改名为巴达维亚,也就是说他们实际上算是刚刚进入南洋贸易体系中来。

新入行的人自然要被当成替死鬼来转嫁危机,同时这也符合西班牙人的利益,更具有操作可能。

五家合伙人虽然有些迟疑,但是本着不是自己死的原则,又能趁势在股市上大赚一笔的心态,很快就选择了支持陈策的这个一条计划,直接便在陈策与外面的人正式会谈之前先散播出了一些消息出去用来试探众多海商的反应。

其实大多数海商在听到这个方案的时候已经明白了这么做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大家合力把这次乱象扔给荷兰东印度公司而已,转移矛盾保留马尼拉的贸易体系,这一点或许在前期上大家有着不同程度上的损失,但最终结果显然是可以保住马尼拉这个贸易平台,要是玩好了还能从荷兰人手里赚上一大笔。

唯一需要大家担心的就是马尼拉总督府还没有亲自下场,这算是大家唯一的顾虑,毕竟没有总督府的武力在后面支持,商人们可不愿意去得罪一支掌控了强大海商力量的团体。

这种消息很快便被传进了总督府中,事实也是如此,总督府其实也在头疼这次的危机,因为他们也意识到了如果这件事不能好好处理,结果很可能就是让他们经营了数十年的马尼拉贸易体系崩溃,这可比1603年收割韭菜的后果要可怕多了。

如今有了解决方法,又是个能够给荷兰东印度公司制造麻烦的办法,总督府一众人员和贵族哪里还会在意什么贵族的矜持,一个个连会议都不打算继续开下去了,当即便纷纷从城里来到码头这边寻找陈策。

等总督府的人员和贵族们再次来到几天前开会的院子中的时候,陈策又一次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这一次倒是显得有些尴尬,因为总督府忽然意识到陈策如今正好处于一个总督府和海商之间沟通桥梁的地位,他们已经不能再轻易去触碰陈策的利益了。

这些新奇玩法沟通了所有人,在大家完全梳理清楚其中关系,并且有能力做到协调各方又能够被各方认可之前,陈策的地位暂时是无人能够替代的。

也就是说,总督府和那些贵族忽然意识到了他们拿走陈策卷烟的利益需要让渡一些回来,不然陈策一旦在接下来的事情中搞事情,马尼拉危机说不定就会继续爆发,甚至爆发出更加可怕的毁灭性来彻底让他们的马尼拉贸易体系崩溃。

而陈策在看到总督府众人全部到场之后,第一时间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同时心里无比的畅快,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误打误撞的居然真就掌握了拿捏总督府的机会。

费尔南德斯总督是个干脆利落的军人,这一点从他果断出手夺走陈策的卷烟生意就能看的出来。事实上要不是当时看陈策还有利用价值,以他军人果断的性格来说,他甚至不会让陈策活下去。

如今危机就在眼前,费尔南德斯总督依旧展现出了军人的果决,在大会开始前的一刻钟,总督直接找到了陈策,并且给出了一个相当有诚意的合作方案。

“陈策先生,总督府希望借助这个机会完成卷烟生意的上市工作,这方面很明显您才更了解该如何操作。所以总督府希望这份工作交给您来完成,并且总督府和各家贵族协商之后一致决定将卷烟生意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赠送给您作为您的劳务报酬,同时大家也希望您能够成为公司的股东。”

阅读在17世纪当首富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在17世纪当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