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郑上柱国」

第二十四章 见面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听说西北军在西边的陇右县城打了一仗,司徒殿知道自己这次是有事情要做的。

只不过这和他能不能回到司徒家的干系不大,打赢也好,打输也罢,他都只能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他犯的那些事情,可不是一场胜利就能够解决的。

何况表面上他只得罪了那位上皇,可是暗地里他也得罪到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

只是皇帝顾及司徒正德面子,没有过分苛责于他这个司徒家的子嗣,换做是任何一个家族的子弟,司徒正德已经被流放到草原上或者是极寒之地。

他所说的自己有事情要做,是每逢大战就会有很大的伤亡,按照西北军的习俗,他们需要为这些刻碑。

其实每年来这里的工匠不少,可是愿意在这种穷乡僻壤待长久的人,不是很多,所以他们只会等到有大战结束之后,才会再来这里。

只有司徒殿这种特殊原因的,还有西北军退下来的老兵,以及那些学徒,才愿意在这里长久地刻碑。

大战结束后的某天清晨,司徒殿见到了一个他没想到会见到的人。

按理来说,他在这里,他这位祖父不应该来的。

老人本来是不打算来这里的,来这里也只是空添些念想,没什么多余的用处。

可是临安那个老家伙先走一步,是为了给皇帝一个让天下战栗的机会,也是给他一个见到自己孙子的机会。

不同于对司徒霏的那种培养和教育,司徒正德对于自己的次孙,只有溺爱,不然司徒殿一个将门子弟,也不会沦落到在京城中被人骂做软骨头。

看到满身疲惫的老人,司徒殿有些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该怎么和这位十分溺爱他的祖父说话。

他是他不假,可是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不是他了。

老人身边没有带太多的人,只有严镇一个人,就连早就在西北军军中陈南都没有跟在他身边。

明面上的司徒正德,正在慢慢悠悠地返回长安城,而那些人自然也当都守卫在他身边。

在司徒正德眼里,司徒殿黑了也瘦了,整个人不再有离开长安城之前的那种浪荡,已经稳重起来。

和司徒正德那种溺爱的眼神看到的不一样,严镇看着司徒殿的身上总有一种危险,他觉得司徒殿现在要比以前危险,那种危险不是司徒殿自己不安全,是让他觉得不安全。

司徒殿站在司徒正德几步开外,作揖说道:“孙见过祖父,祖父身体安康。”

司徒正德笑的像是个邻家和蔼的老人,他说道:“过来一下,让祖父看看我的阿殿变成什么样了。”

每次听到这个称呼,司徒殿就有一种汗毛耸立的感觉,何况眼前这个喊他的人,是他的祖父,司徒正德。

司徒正德在司徒殿的眼里就是那种杀神级别的存在,他本以为自己这位祖父只是个打仗的好手。

直到他看了一些早年的邸报,以及原主在书上记录的那些数字,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第一次看见的,那个慈

(本章未完,请翻页)

祥无比的老人,是个在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大人物。

自那之后,司徒殿就有些不太敢直视司徒正德的眼睛,那双眼睛的注视下,他觉得自己会说不出话来。

只是司徒正德呼喊他,他也不能不上前去。

走到司徒正德身边之后,司徒殿只觉得浑身不舒服,有一种被猎人盯住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窒息。

司徒正德拉过他的手,把手指搭在他的脉搏上,感觉到司徒殿的脉搏有力,这才松开他的手。

老人想问问他的伤势,可是一想起他受的伤,老人就觉得嗓子有些不舒服,便低头咳嗽起来。

看着他咳嗽起来,司徒殿下意识地去拍他的后辈,老人低头咳嗽了片刻,便抬起头说道:“你身体最近好些没?伤口还痛吗?我这里有些上好的药膏。”

司徒殿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得说下自己切身的感受,“疼是没有之前那般了,只是每到夜里,总会觉得胸口发闷,心头有如刀绞。

最让人觉得难熬的,是每次胸口发闷时,总会梦到些当时的景象。您也知道,自从那次被刺伤之后,我就记不住太多的事情了。

可偏偏是那场景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出现,每经历一次,总叫人睡不好觉。”

司徒正德皱眉,回头看向严镇,严镇看到司徒正德的眼神,连忙说道:“太医说过,阿殿好起来就已经是奇迹了。像他这种心脉受损的人,不留下些后遗症是不太切实的。

只是似这般梦魇的情况,倒是没有人说过,回京之后,我亲自去太医院那边问个清楚。”

听完严镇的话,司徒正德转过头来,轻声问道:“你想起那个刺伤你的人,是怎样的面容吗?”

回想了一下,司徒殿摇了摇头,“想的不太真切,只是大概能够清楚他的身形,不要说脸,就连他说过的话都想不起来。

我记得他说过一番话,只是没有丝毫的记忆了。”

司徒正德点了点头,“那你再慢慢想想,我先让严镇去查着,等你再想起什么内容,就遣人寄一封书信给我。

对了,你的伤口没问题吧,你祖父我……挺担心的。”

他本来是打算亲自看一下的,可是害怕自己看完之后失态,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若是他自己被刺了这么一剑,只要不死,他都可以看看刺进去多深,可是一想到那是刺在司徒殿身上的,他连说一句话的勇气都没有。

两个人又说了些家长里短,如果不是司徒正德耽搁不了太长时间,他还打算去司徒殿住的地方看看。

司徒正德临走之前,让严镇把一盒糕点交给了司徒殿,严镇本以为这是一盒药,却不料只是一盒普通的糕点。

司徒殿一开始就注意到了那个盒子,只是老人没说,他也就没问,等到知道是糕点时,司徒殿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接过糕点,问道:“祖父是从长安城带来的吗?”

“我记得你前些日子在信上提起过桂花糕,我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顺便给你带来了一些,不知道够不够你吃的。”看到自己来这里之后,才露出一次笑容的司徒殿,十分殷勤地说。

司徒殿摇了摇头,“祖父放心,我吃起糕点来还是极省的。”

“不比你在长安城了,你在长安城的时候,我可不担心你吃不好。”

“在哪里都一样,吃什么都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在这里多读些书,就不会想那么多了。”

老人笑道:“好,多读书好,那你去忙吧。我这把老骨头还要折腾回京城呢。”

“孙陪着祖父走一段路吧。”

老人摇了摇头,“不用。你这小子自小就不喜欢送人,不用为我破这份例。老头子是回家,又不是出门,不用送。

何况这附近虽然是我的地盘,可是上皇和陛下的势力也不差,我还是要注意些的。”

司徒殿目送自己的祖父离去,然后回去继续刻自己的那块未完的碑,老人看起来要比自己离开长安城时衰老一些,两鬓间的黑发又少了,他觉得自己回到长安城时,老人恐怕要满头白发了。

他觉得老人的年纪虽然大了些,可是头发还是有着不少黑的,对于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这很不容易,足以说明老人身体很好。

只是短短半年的时间不见,老人的头发就近乎全白,这让他有些莫名的伤感。

他吃了口桂花糕,让自己不至于那么不舒服。

他今天刻的有些慢,快到未时正才回到家里,他到屋子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看那几本日记。

他找到了出事前的那几本,一页一页的看,他脑海中一直闪过一个画面,他想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终于他找到了出事前一个月的一篇文章,“今日与祖父乘舟月华池上,祖父问曰:‘汝何故喜食糕点?’答曰:‘其味甘甜,其气芳香也。’……祖父以水为镜,曰:‘老矣,鬓间生霜丝,非当年也。’曰:‘祖父年过六十,六部尚书凡过五十五者,早已两鬓斑白。祖父身体康健如此,莫自乱心弦。’”

看完这番话,再想到老人两鬓花白的样子,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很难想象,注意自己白发初生几根的老人,现在看着自己满头白发是怎样的难过。

他也很难想象,司徒正德为他操了多少心。

本就是个感性的人,面对到这种情况更加是无法忍受,他第一次觉得这个时代给他带来了真正的不一样。

接下来的日子,他可能会继续自己这样的生活,可是他保证不会让老人再失望的。

是这个身份让老人对他充满关怀,而他既然承认了自己现在的身份,就要对得起老人的关怀。

回长安城的马车上,坐在司徒正德身边的严镇想要说话,却听见司徒正德严厉地说道:“有些话,我觉得你最好烂在肚子里,我为什么只带你来这里,你自己应该也清楚。”

严镇没有回答,司徒正德就当他默许了这件事情。

(本章完)

.

阅读大郑上柱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郑上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