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郑上柱国」

第一百四十六章 国子监(中)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那个站上来的年轻人,此刻已经哑口无言了,他本来只是听自己的先生的话,想要上来恶心一下这位的,却没想到只是这位的随便说教,就让他震惊到无以言表的地步。

而在这个时候,一个老学究站了出来说道:“我不太赞成你的言论,我觉得学生就是学生,老师就是老师,哪会有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说法?”

司徒殿说道:“我最喜欢的人是荀子,荀子有一篇文章,在座的诸位应该都读过,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司徒殿并没有全部应用,对于他来说很多东西都还是用不到,索性他就说道:“我们今天就从这几句分析一下吧,这几句其实也是很简单的。

我最喜欢的一句,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不就是和我差不多的想法?至于您所说的,您不同意我说的,师不必贤于弟子,我觉得也不是对的。

就比如说我说的当中的另外一句,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难不成那几位都是圣人吗?而且现在我成为你的学生,您就能够成为文宗吗?还是说您能够成为圣人呢?

道家有一句古语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难不成您觉得自己是鸡犬吗?难怪你会在这里非常不平静,鸡犬不宁吗。

送您一句话,读书不是看老师或者学生的身份的,读书是看自己的努力的,送您一句劝学当中的话吧。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我还有一首相关于劝学的诗句,也很适合您,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您现在还不能够说是满头白发,所以你还是可以读书的,慢慢来吧。”

老学究生气地说道:“年轻人就如此有戾气吗?我只不过是觉得你年轻,想要教育你几句罢了。”

司徒殿笑着说道:“我有一首诗送给您,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孔圣他老人家尚能够做到不轻视晚辈,而您居然敢于轻视晚辈,不知道您是不是觉得自己很有本事呢?”

司徒殿这番话没有让老学究勃然大怒,可是面子受到质疑的老学究终究还是不想在这里继续等下去了,拂袖离开了这里。

在场的很多人都是哑口无言,不是对司徒殿无礼的愤恨,而是对司徒殿说话的一种震惊,司徒殿说话的语气实在是太过于强硬。

像这样强硬的文宗,对于台下这些年轻人来说,就像是一壶烈酒,喝完一口之后,就让他们有些血液沸腾。

一个文坛上是不能够权势强硬的人,那样的文坛上是会缺少很多东西的,可是又不是不能够没有那些婉约的人,那样也会没有很多东西。

司徒殿本来是不打算参与到这种事情当中的,可是看着场下那些看着自己的少年,还是选择承担这份责任。

司徒殿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后,朗声说道:“诸君当中如果有愿意信任我司徒殿的人,请伸出你们的右手,握紧拳头放在胸口。”

场下很多人都照做了,虽然不知道司徒殿想要做些什么事情,可是他们还是跟着照做了,司徒殿说道:“诸君既然愿意相信我,我就绝不辜负诸君的期望,希望能够和诸君一起让大郑的文坛熠熠生辉起来,我们大郑的文坛,岂能屈服于南地三小国耳?”

司徒殿的话让在场的人,就在众人刚要开口说话的时候,就听见司徒殿说道:“我还有首诗送给诸君,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说完之后,在场之人皆是不再有什么言语,就像是陷入到一片寂静之中,而在这个时候,隐藏在暗处看戏的司空明敏走了出来,说道:“好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可以称得上是惊天地,而刚才那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更是能够让所有人震撼。

您不愧是诗坛大家,我这些年哪里是在写诗,简直就是在那里胡言乱语罢了,甚至都不能够算是诗词”

司徒殿说道:“见过司空尚书,多谢大人的夸奖,只是小子窃以为,不论是谁,不论诗词怎样的水平,这些诗词都是你我的作品,凡是作品只有好坏没有算不上诗词的这种说法,何况世人皆知司空尚书是礼数大家,小子自小桀骜,故礼数不通,这里司空尚书就是我的老师。

还是我刚才说的那句话,圣人无常师,何况是我们这种普通人呢?”

司徒殿还是知道司空明敏这个人的,司徒正德手里还有着他的画像,虽然长相上就只有七分相似,可是那种儒雅随和的气质,是一模一样的,司徒殿当时还想这世上怎么会有这种惊才绝绝之人,没想到真的是出现在这里。

从司徒正德的一些描述当中,司徒殿对这位礼部尚书还是很有好感的。要不是这位礼部尚书的性子过于清冷,又是司空家的人,司徒殿早就和他结交了。

但是即使他是司空家的人,司徒殿还是对这位很尊重的,这位对于司徒殿来说,就像是一个应该敬重的人。

司空明敏点了点头,说道:“看来你在学问上面的事情还是很有研究的,而且你这两首诗还要昨天晚上那两首,是可以成为传世经典的,你现在就应该算得上是文宗了,可是我不觉得你现在应该做这件事情。

这只是我的一个建议,你是一个年轻人,想要心中的意气风发,是可以做到的。”

司徒殿点点头,说道:“我其实是不想这么早就成为文宗的,可是今天的事情,和我自己的一些计划,我决定现在还是现在就做出来这种事情吧。”

司空明敏作揖说道:“那就提前祝贺司徒先生,早日成为司徒师了。”

司徒殿也是作揖说道:“多谢司空尚书的好意了。”

两个人之间没有敷衍,而是认真地说出了这番话,司空明敏是真的希望司徒殿能够减少一下自己出名的速度,对于司徒殿来说,哪怕等到最后那段时间,再写出这样的诗句也是可以的,所谓的两年之约,其实就只是给世人一个说法,给司徒殿一种压力,本质上来说,只要是十年之内,都是有可能的。

司徒殿的才华他是认可的,只是他不希望司徒殿现在就成名,年少成名是一种好事情,可是年少成名也是一种压力的。

他还是希望司徒殿能够继续走下去,对于司徒殿来说,以后的路还很长,没必要负担那么多的压力。

司徒殿能够明白他的意思,只是司徒殿自己的选择终究还是不一样的,他的选择是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就解决这些事情。

他一直在担心一件,他从来都不想去想的事情,这件事情说起来不严重,可是到底还是会影响他心态的事情,他担心壮士迟暮,日落黄昏。

阅读大郑上柱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郑上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