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拜请,保大明万年无恙」

第二十九章 一瞬至方山之巅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一群无知鼠辈!”

朱棣看着送来的密函冷笑一声,随手丢给一旁的姚广孝。

姚广孝拿起来看了看,也是忍不住摇头。

就仅凭一个寺田之祸,满朝文武加起来也不敌陈百生一人。

“老和尚,你说朕以前怎么就以为天下离了这群人不行了呢?”

朱棣回想起朝堂上那些人的嘴脸,心中越想越气。

“陛下不必自责,若不是陈百生点醒,贫僧也被困在了囹圄之中,试问天下有谁能看的清楚呢?”

姚广孝还有一句话没说,就连太祖也不是被这群所谓的大儒蒙蔽了么?

本以为可以借儒学之手,将天下人困于八股之中。

谁也没想到,却会养成儒学一家独大,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

朱棣感叹道:“爹要是在世的话,也会后悔当初的决定吧!”

这话姚广孝自然不敢接,他很清楚,这是朱棣给自己的一个心理安慰。

感慨之后,朱棣问道:“老和尚,今日奉天门外,朕下令斩了三百多个和尚,你不会怪罪朕吧?”

“陛下说笑了,贫僧虽为出家人,却也分得清大局,这些人,当杀!”

“这些人,在贫僧眼里只是大明蛀虫!”

姚广孝面色淡然,似是再说家常一样轻松。

朱棣点点头:“你放心,那些土地银两,朕日后找个机会还给你!”

“万万不可!”

姚广孝郑重道:“陛下绝不可开此先河,否则道衍将是千古罪人!”

朱棣嗯了一声,指着密函问道:“那依你看,以吕震为首的官员当如何处理?”

“难成大器,倒是可以利用一下!”

……

……

次日早朝。

姚广孝罕见的穿上朝服,早早站在了奉天大殿上。

百官很有默契的没有提寺田之事,仿佛昨天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一些没营养的上奏听的朱棣直摇头:

“无事退朝吧,朕乏了。”

见状,吕震打了个眼色,太傅王哲一咬牙侧身唱到:

“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

【终于来了!】

朱棣和姚广孝对视一眼,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王哲硬着头皮道:“臣斗胆,敢问陛下是否结识一位道士?”

“确有此事,王大人可是有事要寻他?”朱棣故意问道。

“臣不敢,只是,臣听闻此人神通广大,占卜星术无不精通,故心中疑惑,这等高人,陛下为何不赐个一官半职,也好替大明效力!”

“你说的朕也试过,可陈道长不喜功名利禄,不愿意来啊!”

这话朱棣倒是发自内心的感叹。

这时,

吕震走了出来:“陛下,臣掌管礼部,对此倒有些看法,凡是大贤能之辈,定然不会轻易出山,想必是陛下不够心诚,那道长才不愿追随!”

“哦?”

朱棣好奇道:“那以吕尚书来看,朕该怎么做呢?”

“率百官登门,以示陛下赤诚之心!”

吕震话音落下,顿时身后不少人跟着唱道:

“我等愿往!”

“我等愿往!”

“我等愿往!”

声势浩大,要说这些人提前没有准备,朱棣打死都不能信。

默默将这些人记在心里,故作认真的点点头:

“诸位所言有理,那就依了你们吧。”

吕震等人顿时心中一喜,没想到事情进展的竟然这么顺利。

“对了,你们这些人不是总说,所谓的道都是不堪的鬼把戏么,今天倒是稀罕了啊!”朱棣心情也是大好,故意调侃道。

众臣一慌,好在吕震心思敏捷:“陛下误会了,臣等说的是那些江湖骗子,真正的高人,自然值得臣等学习!”

“这样啊。”

朱棣点点头,“那就这么定了,吕尚书选个良辰吉日随我一同前往方山,迎陈道长出山!”

“退了吧!”

说罢,快步走下大殿。

生怕再晚一步,被这些人看见脸上的笑容!

回到御书房,朱棣立刻开始筹措着削儒计划。

姚广孝在一旁出谋划策,两人对坐时笑时怒。

两人得出一个最终的结论!

儒官可以杀!

但科举不能停!

科举一旦停下,千万士子数十年寒窗苦读都将功亏一篑!

多少人都幻想着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没了科举,等于掐断了这些人心底最后一股希望。

文人造反不可怕,朱棣有这个信心能镇压天下文人士子。

可是,

没有了这股希望,天下人又当何去何从?

此时的朱棣考虑的不再是如何掌控天下,而是如何给百姓一条出路!

他猜测,陈百生所说的科举误国,指的是儒学禁锢了思维。

儒学可以被摒弃,但一定要有新的学术出现,让大明上下凝聚一心!

“解铃还须系铃人,陛下,这个问题,唯有陈百生能给予解答!”

朱棣点点头,突然觉得有些困倦。

就在闭上眼睛的一刻,眼前却是猛地豁然开朗。

旭日当头,山风抚身出青山悠长!

四周郁郁葱葱的松柏,略带寒意的山风,还有头顶飞过的一只冬鸟……

朱棣愣在当场,看着远处朦胧可见的应天府,险些咬到舌头:

“这是……方山?!”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阅读大明:朱棣拜请,保大明万年无恙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明:朱棣拜请,保大明万年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