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要我监国?皇兄你没儿子吗」

第三十三章:王翦请尉缭,兵家青史!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武成侯府,大门洞开!

武成侯王翦,携其子通武侯王贲,站立门前,亲自等候。

一辆牛车由远及近,只有一老仆驾驶,行至府门前。

王翦快步相迎,王贲紧随在后。

一个年近半百的老人拉开牛车帘,拒绝来搀扶的仆人,下车步伐稳重。

王翦,王贲上前行礼,行的是武将参见上级的礼!

王贲倒还罢了,可王翦如今是名副其实的秦军第一人!

就算四朝老将王齮,也不过是年龄长于王翦。

实力地位,仍是不及王翦。

王翦见王齮也是不行礼的。

大秦理论上来说,除了始皇帝嬴政,已经没有需要王翦行礼的对象了。

“参见国尉!”

父子二人齐声道。

“带着儿子笑话我!”

老人扶起王贲。

一拳打在王翦胸膛,王翦硬接了这下,没有闪躲。

来人是尉缭,无官无职。

飘离大秦朝堂之外,却有着巨大力量!

只因他战时任大秦国尉!

大秦最高军事长官,统领上将军!

也是兵家这一代青史掌管人,兵家领袖!

秦灭六国。

前线领军作战,有王翦,王贲,蒙恬,李信等人。

而战略,战术,思想,对各国攻杀出征将领,则统由尉缭决定!

“哈哈哈,谁敢笑话国尉!请!”

“青史,缭不会徇私的。”

尉缭似笑非笑地道,挺胸抬头,走进了武成侯府。

来到大堂,双方分宾主跪坐,中间隔了一张桌子。

王贲跪坐在王翦身后,屋内清退了所有下人。

桌子上是沙子,石子,蓝绸等物制造的沙盘。

尉缭喝口茶汤,从怀中取出竹简,在王翦眼中晃了晃。

“青史在此,你说的神器,到底是何物?”

王翦目光从那竹简出现,就没移开过竹简,目光炙热。

他看那竹简就只有简单一卷,心生疑虑。

“此物为兵家青史?会否太少了些?”

诸子百家,每家都有青史一类书籍,记述先辈言论等。

如儒家的论语,便是记载孔丘说的话,是儒家青史的一部分。

后世之所以没有百家青史留存。

一是秦朝李斯谏言焚书,秦始皇答应了,焚毁天下书籍!只在咸阳宫保存孤本。

二是项羽攻进咸阳,一把大火将咸阳宫付之一炬!仅存孤本也烧毁。

三是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绝了诸子百家的根!百家都已消亡,更何况百家青史?

而在此时,百家还都活跃在天下,百家青史各有百家领袖所掌,记录。

百家青史记载内容不一,取材不定,没有统一标准。

只说兵家青史,其记录分三篇:

一是战役篇:

如马陵之战,即墨之战等,这些战役都具备重大教育意义。

二是兵法篇:

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等,兵法便是兵家思想。

三是器械篇:

如地图,攻城车,劲弩,云梯等,兵家必不可少的工具。

王翦怀疑的就是这一点,他虽然没见过兵家青史,但他看过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这一小卷竹简,孙子兵法都写不全,他怀疑尉缭在糊弄他。

“这当然不是全部!”

尉缭的回答,打消了王翦疑虑。

“青史全卷能塞满牛车,我拿的是空白竹简。”

看着尉缭似笑非笑的表情,王翦明白了,这是怕他篡改青史!

王翦一生功成名就,生前位极人臣,死后也注定在秦国青史有浓墨重彩。

他唯一的遗憾,就是他自己不能名留兵家青史。

他一生征战,胜战无数,却没有一役能录入战役篇。

他也曾想著书立说,写下一本王翦兵法,录入兵法篇。

但他苦思冥想,竟是难逃前人窠臼,觉得作战的方法道理前人已尽述。

器械篇更不用想了,那是墨家和公输家的领域。

好些墨家,公输家默默无闻的门人,却能在兵家青史有一席之地,也算是奇闻。

尉缭与王翦相识多年,相交甚笃,自是知道王翦心愿。

虽然知道王翦为人,但为青史计,他还是带了空白竹简。

若王翦所言非虚,他记录之后,回去装订在青史即可。

“闲言少叙,把你说的神器拿出来吧。”

“尉兄,不上朝眼睛不好用了吧?”

王翦气尉缭不信任自己,嘲讽了一句。

“神器就摆在你眼前。”

尉缭顺着王翦手指方向,凝视沙盘半晌,脸色一沉,语气生硬道:

“王翦,私交归私交,青史不是儿戏!

“你要我将这稚童玩耍之物,计入器械篇。

“你脑子是不是打仗打坏掉了!”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阅读大秦:要我监国?皇兄你没儿子吗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秦:要我监国?皇兄你没儿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