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军工大佬从扫雷仪开始」

第三十九章:买书?租书?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张栋翻看了一下售货员拿出来的书,都是极优美的译文。

他又看了一下价格,1.8元,下意识里觉得这书真便宜。

但想到这个年代的工资水平和物价,实在不算便宜,卖力气的普通工人一个月也才二三十块钱。

张栋犹豫一下,决定买下给妹妹看,她需要了解龙江镇甚至夏国以外的世界。

想了想,张栋又问道:“你这里有彩图的小人书吗?”

妹妹识字还不多,有小人书其实更方便学习一些。

“有,你要哪本?”

“具体什么书我也不说不上来,有书单吗?我看看行吗?”

对方拿了一个书单给张栋,上面还有价格。

张栋一边看一边拿着笔将他认为需要的书勾画起来。

勾着勾着,张栋突然有了个想法。

快到冬天了,天冷路滑,他不可能让爷爷冬天还去卖瓜子,得另外找点活给他干。

租书应该是个挺好的活计,不怕风吹日晒,又清闲,还方便爷爷照看妹妹。

等九几年各种录像带光碟出来了,还可以租碟。

张栋这么想着,将几乎所有的小人书都勾了一遍,粗略估计,有近百种。

他将一些比较热门的题材,比如四大名著的都买了两套。

填完单子之后,张栋说道:“同志,麻烦你帮我统计一下,这些大概需要多少钱。”

那个售货员接过书单,拿出算盘,开始噼里啪啦地计算。

张栋选的小人书数量最多,粗略估计有一百大多。

其余的便是十几本文史类书籍,还有几本机械电子相关的书。

机械电子类的书买的少,倒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这类专业书太少了,花钱都买不到。

售货员一边算一边满腹狐疑,这人看着也就是个中学生,买这么多书,有钱付吗?

她算完之后,紧紧盯着张栋,说道:“一共是232.45元。”

出乎售货员意料的,对面这小孩还真从兜里掏出了几张大票子。

结完了账,售货员就叫搬书的人去仓库找书,这么多本书,估计得找上一个小时。

张栋还掏了一块钱,“贿赂”了一下售货员,借用了新华书店的电话。

不愧是京市,连新化书店里都安了电话。

辗转了几个人,等了半个多小时才联系上肖德强,帮忙派车来接他。

张栋出来之前没想到自己会买这么多书,要是坐公交车可累死了,占地方大了,还遭售票员嫌弃。

距新化书店不远的地方,有一栋出版社大楼。

说是大楼,其实也就是个三层小楼罢了。

但这家新星出版社是京市最大的出版社,其出版的书籍在全国各地都铺有销售渠道。

而且还自己开设了三本杂志,两份报纸,反响都很不错。

魏勇身着暂新的西装,带着手稿亲自来投稿。

他以前曾经在风华出版社出过一本书,但后来写的都被退稿,所以他这次亲自前来投稿。

这下当着他的面,他们总不好意思退稿了吧?

新星出版社的徐编辑接待了他,花了半小时看过他的稿件后,礼貌地说道道:

“魏先生的文章还是不错的,只可惜不适合我们出版社,不然您再找其他出版社看看?”

魏勇瞪眼:“哪里不适合了?我以前那本《村里的山茶花》就是在你们出版社出版的,现在这本明明是同一风格,怎么就不适合?

算了,我没见过你,你新来的吧,叫胡编辑过来。”

“......”

徐编辑沉下脸。

魏勇早年在文学青年中颇有名声,原因就是他当时写的风月文章。

那年月娱乐生活贫乏,乡下又没有书看,年轻人们私下乱写点什么都能引起追捧,然后纷纷互相抄读。

事实上,按文学价值来说,这些书大都不怎么样,要么是无病呻yin的强说愁,要么是行为不端的艳文。

但因为年轻人阅历不足,书看得少,也觉得这些好看。

后来出版社就挑了一批名声较大的出版,销量倒是不错,哄了不少小年轻来买情怀。

但是后来也被文学界老前辈骂得很惨,因为这些书真不能算文学。

魏勇的文笔其实还不错,写乡间生活的时候很有现实感,但他字里行间对农民抱着深切的鄙夷。

写到城市的时候,又特别脱离现实。

而且对里边出场的官员,哪怕是他自己虚构的,都带着浓浓的舔跪之情。

字如其人,光看内容,莫编辑就知道眼前这人什么德性了。

(今日十更完毕,多谢各位的支持。)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阅读重生80:军工大佬从扫雷仪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重生80:军工大佬从扫雷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