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治年幼,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34章 一大杀器?得加钱!【求花求票】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李世民一时间被长孙无忌搞蒙掉了。

好端端的,长孙无忌怎么整了这么一出?

这是几个意思?

不只是李世民,李渊等人都是一脸的懵逼之色,尽皆错愕的看着长孙无忌。

李世民皱眉道:“喜从何来?”

长孙无忌笑道:“陛下,难道还不够明显嘛?九皇子所造的孔明灯,可是足以容纳数十人上天的利器啊!”

好像有点明白了,但又不是很明白。

李世民眉头紧锁,能够容纳数十人上天,那又如何?

总不能人人都送上天,到上面去浪一圈的吧?

长孙无忌幽幽道:“战场。”

战场?

这两个字一出,在场的众人,除却李明达外,尽皆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李世民双目放光,没错,战场!

足以容纳数十人的孔明灯,可以轻易的带人飞上天,若是放在了战场之上,那么试问一下,谁能挡得住?

哪怕是这些人的手中,没有强弓硬弩,只是一些石头,也能砸死个人!

啪!

“妙啊!”

杜如晦拍手叫好,“长孙大人果然心思通透,若是此物用在战场之上,那么必将成为一大利器,无人能够阻拦!”

房玄龄不住的点头附和:“是极是极,除非他们有强弩射到天上去,将孔明灯射落下来!”

李渊揪着胡须道:“你这想法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真正的用起来,效果如何了。”

顷刻间。

李世民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李治的身上。

效果如何,当然是要试过才知道了。

如何试?

自然是需要李治来操作了!

面对众人的目光,李治面皮有些僵硬。

沃特玛万万没想到你们是一群好战分子啊!

明明只是给李明达准备,带她上天玩一玩的东西,愣是被这一群好战分子给整成了打仗的武器了。

可真有你的。

“为善,此物必须交给我。”

李世民一脸严肃。

他现在已经明白孔明灯的重要性了,若是不能将其握在手里,流传出去的话,那么对于大唐而言,必将是重大的损失!

李治想了想:“不行。”

李世民当即挑眉:“为何不行?”

李治:“我做出来的。”

李世民:“朕知道是你做出来的,但是此物对我大唐而言……”

李治却是打断了李世民的话,满脸不忿的说道:“冰块你们啥都不给,就要拿走了,现在这个孔明灯,你们还打算白嫖?”

李世民:“……”

魏征笑眯眯的说道:“原来九皇子是想要银子啊,这不好说嘛?”

说话间,魏征不断的给李世民使眼色。

李世民心头却是有些气恼,这不应该是直接双手奉上的东西?

居然问我要银子?

李渊帮腔道:“为善说的没错,你们一张口就要了他的冰块,现在还想什么都不出,就拿走他的孔明灯?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李世民看了李渊一眼,更是极度无语。

老子拿儿子的东西,不是天经地义的嘛?

沉默一瞬,李世民缓缓开口道:“既然太上皇也帮你说话了,那么朕给你一万两银子。”

李承乾惊呆了。

就这么一个孔明灯,就值一万两银子?

逗呢?

九弟你这次血赚啊!

李承乾一脸羡慕的看向了李治,却发现李治的脸上,满是不屑,“一万两银子就想打发我了?得加钱!”

众人:“……”

李世民压着火气道:“那你说说,你要多少银子?”

李治想了想,“至少十万两。”

嘶!

十万两银子?

“你怎么不去抢?”

李世民拍案而起,对李治怒目而视道:“你知不知道,十万两银子够养多少的将士了?”

“你身为皇子,为大唐建功立业,那是你的本分……”

“我还是个孩子。”

“……”

李治一句话,瞬间怼的李世民哑口无言。

“就算是天塌下来了,不是还有父皇和诸位大臣顶着么,再不济还有我大哥太子啊,什么时候轮到我这个孩子扛着了?”

李治一脸委屈,同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皇爷爷,你儿子欺负我,拿我的东西不给钱。”

“月银给的少也就算了,孙儿好不容易做出来了一点东西,打算赚点银子孝敬您老人家的,他却要抢了去,孙儿命苦啊。”

众人:“……”

李世民嘴角直抽,这时候你想起来你还是个孩子了?

你瞅瞅你之前做的那些事儿!

“瞪什么瞪?”

李渊拍了拍李治的后背,旋即怒目呵斥,“咋的了,他说的不对嘛?”

“你去街上看看,谁家买东西不给钱的?”

“你倒好!”

“身为皇帝,还是他爹,拿东西连一点表示都没有你好意思?”

李世民:“……”

一腔的火气,瞬间被李渊训斥的无影无踪。

跟李渊吵一架?

没必要。

吵赢了还是输,何必呢?

李治悄悄的抬头,看了一眼郁闷中的李世民,正好迎上他的目光。

“好小子,你装哭呢?”

“哇……爷爷,他欺负我!”

“泥垢了!”

李渊一拍桌案,“有完没完了?”

李世民:“……”

在看到躲在李渊怀中,冲着自己扮鬼脸的李治,李世民恨的牙痒痒。

这个逆子!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阅读大唐:李治年幼,能有什么坏心思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唐:李治年幼,能有什么坏心思